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0.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雜質(zhì)(括號中物質(zhì)為雜質(zhì))的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zhì)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
          AKCl(MnO2溶解、過濾、洗滌、烘干
          BFeSO4溶液(CuSO4加入過量的鋅粉,過濾
          CNaCl溶液(FeCl2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過濾
          DO2(H2O)將氣體通入足量的濃硫酸
          A.AB.BC.CD.D

          分析 根據(jù)原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zhì),同時被提純物質(zhì)不得改變.除雜質(zhì)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不能與原物質(zhì)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解答 解:A、KCl易溶于水,MnO2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與過量的鋅粉反應,不但能把雜質(zhì)除去,也會把原物質(zhì)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FeCl2能與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淀和氯化鈉,再過濾,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氧氣反應,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CD.

          點評 物質(zhì)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zhì)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zhì)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
          (1)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②兩個氫原子2H;
          ③三個二氧化硫分子3SO2;        ④四個氫氧根離子4OH-
          (2)在符號“$\stackrel{+1}{{H}_{2}O}$”中“+1”表示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H右下角的“2”表示1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物質(zhì)由微粒構(gòu)成,微粒具有一定的性質(zhì),請你用微粒的知識填空:
          (1)氮氣受壓時,體積能縮小:分子之間有間隔.
          (2)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質(zhì)量或體積都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粗鹽(含有難溶性雜質(zhì))提純實驗,并用所得的精鹽配制50g5%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同學們做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快粗鹽的溶解速率.
          (2)操作⑥中的錯誤是缺少玻璃棒引流.
          (3)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順序為(填操作序號)①⑤②③⑥④、稱量精鹽并計算產(chǎn)率.
          (4)操作④中,當觀察到出現(xiàn)較多量的固體時,停止加熱.
          實驗二: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50g5%的氯化鈉溶液.經(jīng)檢測,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其原因可能有①②③(填序號).
          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zhì)量相同的紙片
          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5)該同學講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請你幫助他在如圖所示的標簽內(nèi)寫好標簽的內(nèi)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為減少汽車尾氣中鉛的排放,提倡使用無鉛汽油.無鉛汽油一般是在汽油中加入甲基叔丁基醚,其化學式為CH3OC(CH33.關于甲基叔丁基醚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基叔丁基醚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6
          B.甲基叔丁基醚中碳、氫元素質(zhì)量比為5:12
          C.甲基叔丁基醚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68.2%
          D.甲基叔丁基醚是由5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gòu)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常見的金屬物質(zhì).
          (1)如圖所示生活用品中,主要是利用金屬導熱性的是C(填字母).

          (2)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4Al+3O2=2Al2O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某些化學興趣小組用鐵絲、銅絲、稀硫酸和硫酸銅溶液,驗證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們欲對該實驗的廢液進行探究,他們先看到廢液呈藍色的現(xiàn)象,認為廢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銅;還認為一定含有硫酸亞鐵,依據(jù)是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用化學方程式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為減少齲齒,制造口香糖時常常加入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
          (1)木糖醇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52.
          (2)木糖醇分子中碳、氫、氧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5:12:5;
          (3)76g木糖醇中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根據(jù)如圖1裝置,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裝置E中儀器a的名稱:集氣瓶.
          (2)采用加熱NaOH和CH3COONa混合固體的方法可以制取CH4,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組合是AD或AE.
          (3)若用裝置G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氫氣應從c(填“a”或“b”)端進.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C,該裝置與另一個可選的裝置相比,其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jié)束(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5)如圖2所示,用注射器連接裝置B可檢查其裝置的氣密性,操作如下: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形成液封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若長頸漏斗的下端會產(chǎn)生氣泡,則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如圖是甲乙兩位同學在學習碳酸鈉的化學性質(zhì)時所做的探究實驗.

          (1)A 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
          (2)B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氫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反應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3)C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酚酞試液變紅色.
          (4)將A、B、C三支試管內(nèi)反應后的物質(zhì)倒入廢液缸中,發(fā)現(xiàn)廢液澄清有氣泡冒出,且酚酞溶液呈無色.
          【提出問題】最終溶液中含有什么溶質(zhì)?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的猜想:廢液中有氯化鈣和氯化鈉;
          乙同學的猜想:廢液中有氯化鈣、氯化鈉和氯化氫;
          【活動與探究】為了驗證甲、乙兩位同學的猜想請你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有氣泡冒出乙同學猜想正確
          【交流反思】
          最終廢液的正確處理方法是加入適量熟石灰中和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