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1)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

          A 牛奶 B 香油 C 面粉 D 白糖

          2)下列實驗能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是_______。

          A 水的電解

          B 水的蒸發(fā)

          C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水

          D 蒸餾自來水

          3)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_______℃時,甲與丙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3℃時,把30g甲溶解于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g。

          ③在t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用、“>”、“<”“=”表示,下同)

          ④取等質量t3℃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fā)等質量水后恢復至t3℃時,析出溶質的質量關系是_______

          4)將t3℃時30g甲的飽和溶液加水稀釋至質量分數(shù)為20%,需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____。

          【答案】D AC t2 75 丙>甲= 甲>乙>丙 20g

          【解析】

          1)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是高分子有機物,所以牛奶和水形成膠體,不是溶液,A錯誤;香油屬于油脂,不溶于水,B錯誤;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也是高分子有機物,所以淀粉和水形成膠體,不是溶液,C錯誤;白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D正確;故選D

          2)水電解只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只生成水,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選AC

          3)①根據(jù)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甲與丙的溶解度相等;②t3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50g,把30g甲溶解于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5g甲,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5g+50g=75g;③t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關系為:丙>甲=乙,所以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是:丙>甲=乙;④t3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關系為: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蒸發(fā)等質量的水,根據(jù)溶解度關系,可以確定蒸發(fā)的這部分水中三種溶質的質量關系為:甲>乙>丙,那么析出溶質的質量關系也是:甲>乙>丙。

          4t3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若將30g甲的飽和溶液加水稀釋至質量分數(shù)為20%,設加入水的質量為x,則,x=20g,需要加水20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個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動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氣和足量的白磷,將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燒杯上方進行實驗。請完成下表中的空白:(提示:白磷與紅磷類似,燃燒都生成五氧化二磷,但是白磷燃燒所需達到的溫度只有40C)

          實驗目的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測定空氣中______

          的體積分數(shù)

          白磷著火燃燒,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約為___________(填整數(shù))的位置上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

          ________約占l/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外控型食品保鮮劑以淀粉、為載體,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鮮原理是酒精緩慢揮發(fā),在食品周圍形成一定濃度的氣體保護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起保鮮作用的物質是酒精B.該保鮮劑不宜與明火接觸

          C.Si的化合價為+4D.Si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常說的五金是指:金、銀、銅、鐵、錫。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1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即使在高溫下也不與__________反應;

          2)銀的金屬活動性比錫__________(填);

          3)黃銅片(銅鋅合金)和銅片相互刻畫,在銅片上留下刻痕,說明黃銅片的硬度比銅片的硬度__________(填);

          4)鐵制容器不能用來盛放硫酸銅溶液,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

          5)防止金屬銹蝕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寫出一種防止鐵制品生銹的具體方法: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高溫條件下,A、B 兩種物質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 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在這個化學反應中,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B.物質 B 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16

          C.生成C D 的微粒個數(shù)比 11D.生成C D 的質量比是 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茗同學利用硫酸銅溶液進行趣味實驗,他將浸泡了硫酸銅溶液的濾紙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觀察到濾紙顏色由藍變白,由濕變干后濾紙燃燒,燃燒時,有黑煙產生,燃燒后的灰燼中出現(xiàn)了紅色固體,他很好奇,進行了相關探究,請?zhí)顚懹嘘P空白。

          (提出問題)

          紅色固體是什么物質?它是如何產生的?

          (查閱資料)

          1)溫度達200℃時,白色 CuSO4固體開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種氧化物,此反應前后各元素化合價保持不變,請寫出另一種氧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

          2)溫度超過1000℃時,CuO分解生成Cu2O,Cu2O呈紅色,可與稀硫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作出猜想)

          紅色固體成分:①可能是Cu ②可能是Cu2O ③還可能是___________的混合物。

          (實驗及現(xiàn)象)

          取少量紅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反應結束后固體不溶解,溶液仍為無色。

          (實驗結論)

          紅色固體為_____________,這說明濾紙燃燒時的溫度低于__________℃。

          (分析推理)

          濾紙主要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結合上述濾紙燃燒時的現(xiàn)象以及查閱資料的相關內容,分析產生紅色固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交流討論)

          1)將浸有硫酸銅溶液的濾紙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剛開始不能燃燒,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小茗同學突然想到:做了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后,試管內壁上粘有紫紅色銅,請問在實驗室條件下如何洗凈該試管?簡述操作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目的是(

          A.證明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B.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C.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與溫度達到著火點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實驗裝置,請根據(jù)實驗要求選擇適當?shù)难b置并完成相關問題。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

          (2)實驗室欲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用的裝置依次為______(填儀器編號),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裝置D,若無明顯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裝置氣密性良好)_____。

          (3)某小組欲探究二氧化錳的用量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用9 g的氯酸鉀分別與不同質量的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反應過程中其他條件均相同)。記錄從開始加熱到收集滿一集氣瓶氧氣(250mL)所需的時間,如下表:

          氯酸鉀質量(g)

          9

          9

          9

          二氧化錳質量(g)

          1

          2

          3

          完成實驗的時間(s)

          60

          55

          23

          ①該實驗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甲同學認為用裝置G收集,乙同學認為應該用裝置H收集,你認為應采用裝置____(填儀器編號)收集更適合該項實驗,理由是____

          ②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他們得出結論:二氧化錳的量越多氯酸鉀分解速率越大,你認為是否科學,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下圖所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

          (2)寫出錐形瓶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A圖中,錐形瓶內的反應進行較長時間后,用燃著的火柴放在集氣瓶口,火焰仍不熄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圖所示,將1瓶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著蠟燭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上層蠟燭先熄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試問用排水法能否收集到二氧化碳?請說明理由。(已知:通常狀況下l L水大約能溶解l L二氧化碳氣體)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