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表呈現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主要化合價等信息。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鋁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最外層有3個電子

          B.元素的正化合價數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C.核電荷數分別為8和16的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為SO2或SO3

          D.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向右逐漸增大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A、由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13=2+8+x,則最外層電子數為3,說法正確,故A錯誤; B、對于絕大多數元素,元素的正化合價數等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但表中O、F沒有正價,說法錯誤,故B正確; C、核電荷數分別為8的是氧元素,最低價為-2價,14號元素為Si元素,最高價為+4價,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iO2,說法正確,故C錯誤; D、由表可以看出,電子層相同的為同一周期,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由1變化到7,則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向右逐漸增多,說法正確,故D錯誤;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前后,總質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是增加、減小還是不變?

          小劉、小李按下面的步驟進行探究:

          (1)提出假設: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總質量不變。

          (2)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劉設計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A所示,小李設計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這兩個實驗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小劉的實驗:BaCl2+Na2S04=BaS04↓+2NaCl

          小李的實驗:

          實驗結論:

          小劉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

          小李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總質量與反應物總質量不相等。

          你認為 的結論正確,導致另一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

          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的原因:

          使用上述實驗裝置,請你選擇另外兩種藥品進行實驗達到實驗目的,這兩種藥品可以是 (填化學式)[注:以上四種藥品均不能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下圖為初中化學幾種常見物質及其轉化關系,請根據圖示回答

          (1)化合物甲中的元素有 種。

          2單質D的化學式可能是___________。

          (3)如果B為紅色固體,乙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A與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如果B是黑色粉末,則A與甲反應的方程式可能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用下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橡皮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水面變化情況。

          待紅磷熄滅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進入瓶中的水的體積少于瓶子容積的1/5,

          可能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是(填2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肉眼可見的實驗現象,再加上分析推理,來認識分子的性質和確認分子的真實存在。

          【實驗理解】(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在大燒杯罩住的兩個小燒杯中,分別盛有

          A.濃氨水和酚酞溶液

          B.酚酞溶液和酚酞溶液

          C.濃氨水和濃氨水

          (2)本實驗用到對照的方法,起對照作用的是 不變色和 變色。

          (3)實驗中可以直接觀察到的項目是

          A.氨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B.氨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氨分子之間有間隔

          D.A燒杯和B燒杯內的溶液都變紅

          E.A燒杯內的溶液變紅

          【實驗延伸】某同學對濃氨水使酚酞溶液變紅的速度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設計了以下探究實驗:

          制備“標準色”溶液:取濃度為20%的5mL濃氨水、20mL酚酞溶液注入小燒杯,并給小燒杯蒙上塑料薄膜。

          另取適量藥品用一只大燒杯和兩只小燒杯仿照上圖進行實驗,觀察并測定酚酞溶液變成“標準色”所需的時間。

          【問題探究】

          (4)給“標準色”溶液的小燒杯蒙上薄膜的作用是 。

          (5)想盡快使酚酞溶液變成“標準色”的方法有多種,一種方法是 ,還有一種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

          (2)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由本實驗還可推知氮氣的哪些性質?試寫出一種: 。

          (3)該實驗中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4)若將紅磷換成木炭,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問題:

          (1)升高溫度,可使 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骸?/span>

          (2)50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

          (3) 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4)要使乙從其濃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A、B、C、D、E、F、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為黑色固體物質、C和D組成的元素種類相同且常溫下為液態(tài),E和 F都是白色固體物質,E由四種元素組成,G是一種溶液,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圖中 “→”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圖中已略去部分物質)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 ;E化學式為 。

          (2)化學反應的文字式表達式

          (3)化學反應屬于 反應(填寫基本反應類型),化學反應的文字式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金屬材料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

          (1)圖A是金屬的一個應用實例,請說出利用了金屬的什么物理性質?答出一點即可) 。

          (2)圖B是兩塊金屬片相互刻劃后,在純銅片上有明顯的劃痕。該實驗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

          (3)若將一定量的鐵粉投入到入一定量只含有Cu(NO3)2 、AgNO3 的工業(yè)廢水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所得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 ;一定不含有的金屬是

          (4)非金屬單質也具有類似金屬與化合物溶液之間的置換反應規(guī)律,即活動性較強的非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非金屬從其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在溶液中可發(fā)生下列反應:

          C12+2NaBr=2NaCl+Br2 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斷:

          C12、I2、Br2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是 。

          現有C12、I2、NaCl、KCl、NaI、KI六種物質,請選擇適當物質寫出一個符合上述規(guī)律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