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最近科學家提出了一種綠色自由構想,先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中,再把二氧化碳從溶液中提取出來,在合成塔中轉化為甲醇(CH3OH)。具體流程如下:

          (已知:CO2+K2CO3 +H2O = 2KHCO3)

          (1)吸收池的作用是_______。

          (2)碳酸氫鉀(KHCO3)在分解池中發(fā)生分解反應,其反應條件是_______。

          (3)合成塔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4)如果空氣不經(jīng)過吸收池和分解池,直接通入合成塔,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分離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 高溫 CO2 + 3H2 CH3OH + H2O 300℃條件下,氫氣與空氣接觸可能會引起爆炸

          【解析】(1)吸收池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分離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2)由流程過程可知,碳酸氫鉀(KHCO3)在分解池中發(fā)生分解反應,其反應條件是高溫。(3)由流程過程可知,合成塔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 + 3H2 CH3OH + H2O。(4)如果空氣不經(jīng)過吸收池和分解池,直接通入合成塔,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不可行,理由是可燃物不純的情況點燃,會發(fā)生爆炸,在300℃條件下,氫氣與空氣接觸可能會引起爆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

          A

          B

          C

          D

          實驗目的

          除去CO中的CO2,并回收CO

          探究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條件

          除去氧化銅粉末中的銅粉

          鑒別NH4NO3、CuSO4和NaCl三種白色粉末

          實驗設計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A. 空氣中物質含量:

          B. 溶液pH:

          C. 金屬活動性順序:

          D. 硫元素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霧霾已經(jīng)成為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防治霧霾污染是當前化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1)如圖是一種鼻用空氣凈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膠。凈化器中的硅膠結構疏松多孔,對PM2.5的吸收率達99%,說明其具有_____性。

          (2)目前,國內(nèi)重型柴油車尾氣污染物減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條件下,車用尿素溶液先轉化為NH3,NH3再與發(fā)動機排出的NO反應生成氮氣和水。NH3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3)某同學收集了某地區(qū)的霧霾,將其溶于水后得到試樣溶液,該試樣溶液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試樣溶液的成分,設計并完成了如圖2所示實驗。

          ①白色沉淀D的化學式是_____。

          ②試樣溶液加入過量M溶液時生成X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

          ③根據(jù)以上實驗可以判斷該試樣溶液中一定含有上述五種物質中的_____(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實驗室常見的氣體制備、收集和性質的實驗裝置,據(jù)圖回答。

          (1)指出B裝置中標號儀器名稱:①_____。

          (2)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CO2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裝置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3)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為探究氨氣的性質,小紅利用圖中F裝置進行氨氣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實驗中觀察到黑色氧化銅粉末變成紅色。

          (提出問題)得到的紅色粉末是什么?

          查閱資料:Cu2O是紅色,易與稀硫酸反應: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設)紅色粉末是①CuCu2O_____

          (設計實驗)小明設計如下實驗驗證紅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紅色粉未于試管中,加人足量稀硫酸

          _____

          紅色粉末中含有Cu2O

          (實驗反思)小明設計的實驗無法證明紅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表回答問題:

          溫度/

          20

          40

          60

          溶解度

          NaCl

          36.0

          36.6

          37.3

          31.6

          63.9

          110

          (1)6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質量為__________。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A.20時,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31.6%

          B.40時,136.6gNaCl溶液中一定含有36.6gNaCl

          C.將40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32.3g固體

          D.將40時NaCl和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20,降溫后兩溶液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NaCl>

          (3)20時,按下列圖示操作:

          在溶液A、B、C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有_______(填字母)。

          比較溶液A、B中的質量分數(shù):A_______B(填“>“或” <”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其中,常溫下A、B是黑色固體,B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4:1;C的濃溶液可用作干燥劑;G俗稱純堿;反應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種沉淀,且沉淀顏色不同。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G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反應②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化銅能與多種物質反應,能否與氨氣(NH3)反應呢?在老師的指導下,某同學進行了探究。(注: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

          (實驗設計)按圖設計組裝好儀器,檢查氣密性,裝入藥品。

          (進行實驗)

          (1)A中氧化銅全部轉化成光亮的紅色固體。

          (2)BU形管內(nèi)物質變藍。

          (3)C中集氣瓶內(nèi)收集到一種無色氣態(tài)單質,該氣體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水槽里取適量液體于試管內(nèi),向試管里滴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氧化銅和氨氣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續(xù)探究)

          (1)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質量

          實驗前

          實驗后

          氧化銅粉末+玻璃管

          65.6g

          59.2g

          在此反應中,參加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為________g。

          (2)A中玻璃管內(nèi)的反應證明,氨氣的化學性質與____________(填物質化學式)有相似之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其中除了碳酸鈉以外,還可能含有硝酸鋇、硫酸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步驟①:取少量白色固體于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斷攪拌,固體部分溶解。步驟②:接著向燒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斷攪拌,此時固體質量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A→B段對應的實驗現(xiàn)象是固體部分溶解,無氣泡冒出

          B. B→C段對應溶液pH逐漸變大

          C. C點對應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硝酸鈉、硝酸鋇

          D. 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