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氦氣的化學式_________

          2)燒堿的化學式__________

          32個銨根離子____________

          4)鋁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

          【答案】He NaOH 2NH4+

          【解析】

          1)氦氣是由氦原子直接構成的單質,所以氦氣的化學式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即氦氣的化學式為He,故填He。

          2)燒堿就是氫氧化鈉,是由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其中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氫氧根的化合價為-1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燒堿的化學式為NaOH,故填NaOH

          3)銨根離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銨根離子的寫法是在銨根符號的右上角只寫出+,電荷數1省略不寫,2個銨根離子的寫法是在銨根離子的符號前寫上2,所以2個銨根離子的符號為2NH4+,故填2NH4+。

          4)鋁離子是核外有13個電子的鋁原子失去3個電子形成的,所以鋁離子的質子數為13,核外有10個電子,分布在2個電子層中,且最外層電子數為8,故鋁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畫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的加熱袋常用于野外加熱食物。加熱袋中的固體粉末含鎂粉、鐵粉和氯化鈉,使用時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產生大量熱。實驗小組針對放熱過程中的反應原理展開探究。

          【查閱資料】

          常溫下鎂粉能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且放熱。

          【進行實驗】

          同學們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模擬實驗:分別取不同成分的固體粉末放入甲中,通過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讀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溫度,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驗時的室溫為22.8℃)

          實驗序號

          A

          B

          C

          D

          E

          F

          固體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現象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______

          少量肥皂泡,難以點燃

          較多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無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點燃有爆鳴聲

          混合物溫度

          23.1℃

          22.8℃

          23.1℃

          24.2℃

          22.8℃

          27.2℃

          【解釋與結論】

          (1)實驗B,乙中現象為_______________

          (2)實驗A證明了鎂粉與水能反應,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2H2O=____+H2 。

          (3)使鎂粉與水迅速反應并放熱的最佳方法是向鎂粉中加入_____________。

          【反思改進】

          (4)同學們分析實驗數據發(fā)現,升高的溫度沒有達到食品加熱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同學們根據實驗結果進一步猜測,實驗F中的反應結束后,甲中剩余固體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鐵粉,檢驗其鐵粉存在的的驗方案為:取少量固體混合物________

          (6)從上述實驗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沒有熱量的變化”的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填實驗序號)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金元素______

          2)三個甲烷分子______。

          3)銨根離子______。

          4)標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成氣可通過天然氣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合成氣可制二甲醚,二甲醚被稱為21世紀的新型燃料。合成氣還可用于冶煉金屬,用它冶煉鐵的部分生產過程示意如圖:

          1)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氣(COH2)在一定的條件下制得。用合成氣制二甲醚時,還產生了一種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常溫下為液態(tài)的氧化物,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合成氣在冶煉鐵的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H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C常溫下是氣體,且組成元素相同,C的固體俗名叫“干冰”,B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E能用于改良酸洗土壤,H是紫紅色金屬。他們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圖中反應條件均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E物質的化學式 。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的實驗操作是科學探究成功的基礎。下列化學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進行以下實驗:

          (探究一)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1)寫出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學設計實驗:向一定量氫氧化鈉固體中倒入20mL 4%鹽酸,用溫度計測量反應前后各溶液的溫度。乙同學認為該實驗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學設計了如下三組實驗,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方案:

          實驗編號

          實驗方案

          實驗1

          20mL 4%鹽酸中倒入20mL水,測定稀釋前后溶液的溫度。

          實驗2

          20mL 5%氫氧化鈉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測定稀釋前后溶液的溫度。

          實驗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學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實驗3溶液升高的溫度遠大于實驗1與實驗2溶液升高的溫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實驗結論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探究二)鹽酸與碳酸氫鈉溶液的反應。

          下圖是丁同學在20℃、基本隔熱條件下利用溫度傳感器,分別測定向20mL水和20mL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中各倒入20mL 13.7%鹽酸的溫度與時間變化曲線。

          曲線①為水+13.7%鹽酸溫度變化曲線

          曲線②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13.7%鹽酸溫度變化曲線

          實驗測得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稀釋時溫度變化不大,可忽略不計,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518.0秒后,曲線①逐漸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較曲線①和曲線②,你認為13.7%鹽酸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反應是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氧化鉀是我國古代紡織業(yè)常用作漂洗的洗滌劑,古人將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灼燒后的固體(主要成分是氧化鈣)與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在水中相互作用,生成氫氧化鉀。請按要求用化學方程式表述上述有關反應。

          (1)分解反應 ,

          (2)化合反應 ,

          (3)復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與所述實驗相符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鋅粒中加入過量稀硫酸

          向一定量氯化銨飽和溶液中不斷加入水

          t℃時,向一定量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晶體

          向一定量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