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小芳發(fā)現,氯酸鉀與氧化銅混合加熱,也能較快產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錳、氧化銅外,氧化鐵也可以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完成實驗)按下表進行實驗:測定分解溫度(分解溫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實驗編號

          實驗藥品

          分解溫度

          氯酸鉀

          580℃

          氯酸鉀、二氧化錳(質量比1:1)

          350℃

          氯酸鉀、氧化銅(質量比l:1)

          370℃

          氯酸鉀、氧化鐵(質量比1:1)

          390℃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由實驗__________與實驗④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2)實驗所用的三種二氧化錳、氧化銅、氧化鐵,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氧化鐵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請寫出這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

          (4)如表是二氧化錳用量與一定質量氯酸鉀制取氧氣反應速率關系的實驗數據。

          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生成1L氧氣所需的時間(s)

          124

          79

          50

          54

          75

          93

          ①據如表可知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時,反應速率最快;

          ②通過分析可知,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用量____________越多越好。(填“是”或“不是”)

          ③二氧化錳用量過多沖淡了氯酸鉀粉末,相當于減少反應物的________,所以反應速率受到影響。

          【答案】①二氧化錳氯酸鉀氯化鉀+氧氣1:10不是質量分數或濃度

          【解析】

          (1)根據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可選擇加催化劑和不加催化劑的進行比較分解溫度即可,要想證明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劑,可選擇實驗①和實驗④對比,證明猜想合理;

          (2)分解時所需溫度最低的,催化效果越好,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以知道MnO2的催化效果最好;

          (3)若氧化鐵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4)

          ①通過觀察表中數據可知,當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為1:10時,反應速率最快;

          ②通過觀察表中數據可知,當催化劑的用量最多,反應速率不是最快,故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

          ③二氧化錳用量過多沖淡了氯酸鉀粉末,相當于減少反應物的濃度或者質量分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合理的是( )

          A. 用裝置①制取時,應先裝藥品,然后再檢查裝置①的氣密性

          B. 用裝置④收集時,檢查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處放置燃著的木條

          C. 制取并粗略測定的體積時,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D. 和稀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時,裝置的連接順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探究原子結構的奧秘。

          (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湯姆生發(fā)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

          (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進行實驗) 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

          1)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 ,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

          2)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um,重疊了3000層左右的原子;

          3)熒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發(fā)出閃光;

          4)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達情況。

          (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就 (填不會)發(fā)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

          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歷了三個過程,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以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科學的是( )

          A. 一般未受污染的天然降水的

          B. 長期盛放溶液的試劑瓶不易打開,是因為與瓶中的反應導致瓶內氣體減少形成“負壓”

          C. 嚴格地講實驗室使用“通風櫥”防污染是不負責任的,因實驗產生的有害氣體沒有得到轉化或吸收

          D.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分子受熱膨脹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

          11為放置在空氣中的鐵鍋其中最容易生銹的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22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B鋁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3

          C鋁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

          3在研究金屬性質時某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將一定量鐵粉加入到硫酸鋅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然后對濾紙上的物質進行分析和實驗。

          【提出問題】濾紙上的物質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認為只有銅;乙認為是銅和鐵的混合物;丙認為是銅、鐵、鋅的混合物。

          【交流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與結論】同學們通過實驗確定了濾紙上物質的成分請?zhí)顚懴卤砜瞻住?/span>

          實驗步驟

          現象和結論

          有關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

          取少量濾紙上剩余的物質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適量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鋼鐵是人類生活和生產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①工業(yè)煉鐵的反應過程如圖3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化合反應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工業(yè)冶煉中要得到224 t理論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鐵礦石的質量是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像與對應的表述一致的是(

          A.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B. 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中不斷加入鋅粉,溶液的質量變化

          C. 向一定量的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D. 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一瓶標簽殘缺的硫酸銅溶液。為了測定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他取50 g該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與生成沉淀的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成Cu(OH)2的質量為__________g。

          (2)計算該硫酸銅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

          (3)在實驗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0至b段溶液中溶質質量逐漸增加

          B.a、bc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均為一種

          C.向c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

          D.整個過程中,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一直在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中學化學定量實驗中,經常要用量筒來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或對一定體積的液體進行讀數.由于實驗者觀察方法不正確,而造成所量取液體的體積或讀出的體積數值存在誤差.讀數時視線應________;量筒的使用經常分兩種情況:

          對一定體積的溶液進行讀數.

          如圖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為的量筒正確的讀數為________俯視讀數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仰視讀數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如圖乙若需量取水,最好選用________的量筒并配合使用________進行量取,若讀數時仰視刻度,則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向量筒注入水,俯視讀數為,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視讀數為,則實際倒出來的水的體積是________

          A.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 裝置如圖 1)。

          (1)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yōu)點有______。

          A. 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 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 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2)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置如圖 2),寫出紅磷燃燒的符號表達式______。

          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 21%。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為什么 不能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可能原因:

          裝置漏氣;

          _____,裝置內氧氣有剩余;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