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些物質間的轉化關系,甲、乙、丙、丁、戊均為氣體,甲有刺激性氣味,乙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戊有毒,D是黑色固體,E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學式:A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2)反應②、③的化學方程式: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液態(tài)空氣中首先分離出乙,是利用乙的___________較低(選填“熔點”或“沸點”)。
(4)工業(yè)上可用丙和戊合成乙醇和B,反應中丙和戊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含同種元素)能在一定條件下實現(xiàn)一步轉化。
(1)組合甲中轉化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組合乙中轉化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3)組合丙中的單質M是____________,自然界中發(fā)生的轉化④的名稱為__________,轉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銀白色的鎂條表面常有一層灰黑色的“外衣”,某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I.甲同學認為該外衣是MgO,遭到否定,否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Ⅱ.查閱資料:鎂條變黑是因為生成了堿式碳酸鎂[Mgx(OH)yCO3]。
探究1:影響鎂條變黑的因素
(1)根據(jù)堿式碳酸鎂含有H元素,推測鎂條變黑與空氣中的_______有關;
(2)根據(jù)堿式碳酸鎂含有C元素,推測鎂條變黑與空氣中的_______有關;
(3)為確認鎂條變黑是否與O2有關,乙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同學們討論得出:只要完成實驗_______和_______(選填序)就可達到探究目的。
探究2:堿式碳酸鎂[Mgx(OH)yCO3]的化學式
(資料)①堿式碳酸鎂受熱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
②NaOH溶液吸收CO2,濃H2SO4只吸收水。
(實驗)將1.42g堿式碳酸鎂加熱至完全分解,使產生的氣體全部緩緩通過下圖裝置,測定生成氣體的質量(假設每步吸收均完全)。
(數(shù)據(jù))①濃硫酸增重0.18g;②NaOH 溶液增重0.44g。
(結論)x:y=____:______,堿式碳酸鎂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延伸)工業(yè)上堿式碳酸鎂可作阻燃劑,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選填序號)。
a分解時吸熱,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生成的固體覆蓋燃燒物,隔絕氧氣
c生成的氣體稀釋了可燃物周圍的氧氣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請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若選E裝置收集,氣體收集好時,應先________(選填“從水中取出導氣管”或“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可用裝置B或C制取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C裝置相對于B的優(yōu)點有___________不用F裝置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____。
(4)實驗室也可用加熱碳酸氫鈉(N_________HCO3)固體來制取CO2(同時得到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用此法制取CO2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選填裝置序號)。
(5)收集一瓶O2,插入繞成螺旋狀的光亮鐵片(如下圖,鐵片上涂有鐵粉、活性炭粉、食鹽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的混合物)。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選填序號)
A鐵片上出現(xiàn)紅棕色物質
B食鹽是鐵銹蝕的催化劑
C在O2中進行是為加快鐵的銹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為制備CuSO4·5H2O的一種流程:
(1)操作1中,所用玻璃儀器有_________、玻璃棒、燒杯。
(2)溶液_________中溶質為_________(填化學式)。
(3)操作2為蒸發(fā)濃縮、_________.過濾、洗滌。
(4)操作2中洗滌時,洗滌劑不可選用_________(選填序號)。
a飽和CuSO4溶液 b冰水 c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常采用Cu與稀鹽酸在持續(xù)通入O2的條件下制取CuCl2。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轉化①中緩緩通入O2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B.轉化②發(fā)生了置換反應
C.反應過程中需不斷添加FeCl3溶液
D.制備CuCl2的總反應為:2Cu+O2+4HCl=2Cu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燒杯中有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12.0g,向其中先后滴加CuSO4溶液和稀硫酸各100.0g,剩余固體的質量與滴加溶液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點溶液含兩種溶質
B.向b點溶液加入鋅粒,冒氣泡
C.原混合物中鐵粉質量為2.4g
D.該CuSO4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2表示甲、乙的溶解度曲線。t1℃時,分別將2.0g甲、乙兩種晶體(都不含結晶水,且互不反應)加入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完全溶解;升溫到t2℃時,燒杯中出現(xiàn)圖1所示的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曲線是甲的溶解度曲線
B.t2℃時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甲>乙
C.將t2℃時燒杯中的物質混合,充分攪拌,一定無固體剩余
D.將t2℃時B燒杯中的物質降溫到0℃,析出的乙晶體質量等于t2℃時析出的甲晶體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將MgCO3和C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量的100.0g稀鹽酸中,固體完全溶解。將產生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應后產生沉淀10.0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成4.4gCO2
B.混合物中含1.2g碳元素
C.混合物的質量范圍是8.4<a<10.0
D.反應中消耗稀鹽酸中HCl的質量為14.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甲轉化為丁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轉化①中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1:1
B.轉化②是化合反應
C.轉化①、②中氮元素化合價都發(fā)生變化
D.甲、丙、丁中氮元素質量分數(shù)依次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