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小明想測一個體積為200cm3的長方體物體的密度(已知物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準備的器材有:刻度尺。量筒、水、形狀規(guī)則的容器。如圖所示,小明將長方體物體放人容器中,向容器內倒入體積為V的水并記錄,用刻度尺測量倒入容器中水的深度h并記錄,如表所示。(g10N/kg

          次數(shù)

          1

          2

          3

          4

          5

          6

          水量V/cm3

          60

          120

          180

          240

          300

          360

          水深h/cm

          5

          15

          19

          22

          25

          (1)根據題意將表中空缺處的數(shù)據補充完整_____;

          (2)4次倒人水后,從表格數(shù)據中發(fā)現(xiàn),此時物體對容器底_______(填“有”或“無”)壓強;

          (3)容器底面積為______cm2,物體高度為____cm;

          (4)物體的密度為_____g/cm3

          (拓展)在第6次倒人水之后,將物體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剩余的部分靜止后,露出水面的體積與浸入水中的體積之比是_____

          【答案】10 20 25 0.7 3∶7

          【解析】

          本題考查密度的測量,綜合應用浮力知識求解,關鍵是根據水深的變化和倒入水量的關系分析注入水柱的底面積與容器底面積的關系,即物體漂浮時的排水量。

          (1)[1]根據表中數(shù)據可知,第一次和第三倒水量與水的深度關系成正比,第三次倒入水的量為第一次得3倍,水的深度也為第一次得3倍,所以當?shù)剿繛?20 cm3時,倒入水的深度為10 cm。

          (2)[2]物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當物體漂浮時,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所以倒入相同的水量時,液面上升的高度小。由前3次實驗數(shù)據可知,倒水量每增加60 cm3,水深增加5cm,而第4次實驗時倒水量每增加60 cm3,水深增加4cm,第5和第6次實驗時倒水量每增加60 cm3,水深增加3 cm,說明第4次倒水后,物體漂浮,此時物體對容器底部無壓強。

          (3)[3]5和第6次實驗時,物體漂浮,此時容器的底面積等于容器中液柱底面積,則

          [4]1和第2次實驗時,當物體漂浮前,容器中液柱底面積為容器底面積減去物體的底面積。所以物體漂浮前,液柱的底面積為應為

          則物體的底面積為

          所以,物體的高度為

          (4)[5]4次實驗時,隨注入的水的增多,物體逐漸漂浮,設漂浮前液面上升高度為,則漂浮后液面上升高度為,則有

          解方程可知

          則當注入水總深度為

          時物體剛好漂浮,則

          [6]在第6次倒人水之后,將物體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物體依然漂浮,則

          露出水面的體積與浸入水中的體積之比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為了使燭焰的像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中央,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當蠟燭位于圖中的B處時,移動光屏到D處,觀家到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此時像和物大小相等,則該凸透鏡焦距為______ cm

          3)緊接著用不透明的硬紙板擋住凸透鏡的下半部分,發(fā)現(xiàn)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是______(選填完整不完整)的。

          4)當把蠟燭向右移動5cm,屏上的像變得模糊。要使像變清晰光屏應向右適當移動,此時光屏上的像應該是倒立、______(選填放大”“等大縮小)的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20Ω,R2=10Ω,當只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2A,求:

          1)電阻R1兩端的電壓

          2)電阻R2的功率

          3)兩個開關都閉合后,10s內電流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是利用了_____的知識;如圖(b)所示的船閘是利用______原理工作的;如圖(c)金屬錐的頭部尖細鋒利,是為了能產生很大的_____;如圖(d)所示的熱氣球相當于全部浸沒于空氣中,所以根據_____原理,它在空氣中受到了很大的浮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2 cm

          B.只將透鏡向右移動,人眼在光屏和透鏡之間,通過透鏡向左以一定可以觀察到倒立放大的實像

          C.只將透鏡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光屏上一定可以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

          D.若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片近視鏡片,光屏適當左移可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L1標有“3V 3W”字樣,L2標有“3V 1.5W”字樣。電源電壓恒為3V,不考慮燈絲的電阻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只閉合開關S1時,兩燈的兩端電壓之比為1︰1

          B. 當只閉合開關S2、S3時,只有L2正常發(fā)光

          C. 當只閉合開關S2、S3時,燈L1L2的消耗的功率之比為2︰1

          D. 只閉合開關S1時與只閉合開關S2、S3時相比,只閉合開關S1時燈泡L1更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15V,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是“50Ω 1A”,滿足測量需求的電流表、電壓表各1個,定值電阻4個。

          (1)小明先探究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將10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S,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測出電阻兩端的電壓及對應的電流值,記錄在表1中。

          1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U/V

          3.0

          4.0

          5.0

          6.0

          I/A

          0.30

          0.40

          0.60

          ①第3次實驗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流經電阻的電流為________A;

          ②分析數(shù)據,可以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兩端的電壓成___;

          (2)小明再探究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①他將10Ω的定值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S,調節(jié)滑片P到適當位置,讀出電流表示數(shù)記入表中;

          ②斷開開關S,用20Ω的電阻替換10Ω的電阻,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他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表2是小明提交的實驗數(shù)據,老師指出有一組數(shù)據不符合實際,是第______次實驗的數(shù)據;

          2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10

          20

          30

          40

          /A

          0.60

          0.30

          0.20

          0.15

          ④若不改變電路,不更換實驗器材,在實驗過程中小明為了能夠利用上述4個定值電阻,順利得到4IR數(shù)據,完成實驗,所保持不變的電壓應控制在6.67V_________V之間;

          (3)小華利用小明的實驗器材,只增加了一個阻值為10Ω的定值電阻R1、電阻箱R2,來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額定電壓為2.5V)。圖丙、丁是她設計的兩種不同方案的電路圖,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________

          A.兩種方案都可行 B.兩種方案都不可行

          C.丙方案可行,丁方案不可行 D.丙方案不可行,丁方案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邦在家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他找來了三個掛鉤、兩塊相同的透明皂A、B和一個彈簧測力計,在家里的水平大理石窗臺上做了如圖所示的四次探究實驗。

          1)他每次都要用彈簧測力計沿____方向拉動透明皂做勻速直線運動,目的是根據____條件,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①②兩次實驗說明: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____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比較②③,可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4)小邦在窗臺上鋪了一條毛巾,做了第④次實驗,對比①④兩次實驗,____(選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燈泡L上標有“2.5V”字樣,它的電阻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圖像如圖甲所示。將小燈泡L和電阻R0接入圖乙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時,小燈泡L恰好能正常發(fā)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關S閉合前,小燈泡L的電阻為

          B.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時時,L的電阻為10Ω

          C.小燈泡L的額定功率為0.6W

          D.電阻R0的阻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