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關于壓強和浮力知識的應用,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液壓機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
          B.水壩的下部總要比上部寬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壓
          C.潛入水中的潛水艇,潛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D.用密度計測量不同液體的密度時,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解析試題分析:A、液壓機的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原理: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在一個小面積的活塞上施加一個很小的力,在另一邊的面積大的活塞上就會產(chǎn)生更大的力.
          故A錯誤;
          B、因為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水壩的下部總要比上部寬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壓.故B正確;
          C、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跟液體的深度無關.潛入水中的潛水艇,其排開水的體積V不變,根據(jù)公式FgV可知,其浮力不變,故C錯誤;
          D、密度計是用來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它是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自身重力的原理制成的。故D錯誤.
          考點:液體的壓強,阿基米德原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上海市奉賢區(qū)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各實驗小組同學選用恰當?shù)钠鞑,分別用圖所示的實驗方法測量了一些數(shù)據(jù),并通過計算記錄在表格中。

          實驗

          序號

          液體的密度(g/cm3

          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cm3

          浮力(N)

          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N)

          1

          1

          20

          0.2

          0.196

          2

          1

          40

          0.4

          0.392

          3

          1

          60

          0.6

          0.588

          4

          1.5

          20

          0.3

          0.294

          5

          1.5

          40

          0.6

          0.588

          6

          1.5

          60

          0.9

          0.882

          (1)分析實驗序號1、2、3或4、5、6中前三列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

          (2)分析實驗序號 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甲小組同學分析了表中最后兩列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認為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能證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

          (4)乙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最后兩列數(shù)據(jù)不相等,于是他們把表格中浮力一列的數(shù)據(jù)分別改成0.196;0.392;0.588;0.294;0.588;0.882,然后也得出了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結論。你認為乙小組的做法 (選填正確錯誤),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云南省等初三年級下學期階段測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大小為10 N 的水平推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沒有推動,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___選填小于”“等于大于”)10 N。假如運動的物體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它將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分) 小東的爸爸買了一個玉制實心小工藝品,小東想知道它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用一個彈簧測力計、一根細線和一盆清水,通過實驗測量并計算出小工藝品的密度,水的密度為已知.請你幫助小東完成下列要求:
          (1)寫出實驗步驟
          (2)寫出測量結果(密度的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著兩個底面積不同的輕質圓柱形容器甲和乙(S<S),分別盛有兩種液體A和B,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底部用細線拉著相同實心物體C,浸沒在液體中(ρC<ρA<ρB)。當細線剪斷,待物體C靜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分別為△P和△P,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P可能大于△PB.△P可能小于△P
          C.△P可能等于△P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甲、乙兩種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圖象.設甲液體的密度為ρ,液體乙的密度為ρ,則ρ和ρ的關系是( 。

          A.ρ B.ρ<ρ C.ρ>ρ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小華同學將同一壓強計的金屬盒先后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現(xiàn)象如圖所示。分析可知這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是(   )

          A. p<p B. p=p
          C. p >p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小明做“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時得到的幾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序號
          液體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側面
          4.9
          4

          10
          朝側面
          9.7
          5

          15
          朝側面
          14.6
          6
          酒精
          15
          朝側面
          11.8
          (1)比較序號為          的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2)比較序號3、4、5的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                                   
          (3)比較序號為     的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同一深度處,不同液體的壓強與密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學習密度知識后,劉明同學用實驗測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紅線的右側,此時應向__   __(選填“左”或“右”)移動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圖16所示甲、乙、丙圖是他按順序進行實驗的示意圖;依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填人下表的
          空格中。

          (3)在以上實驗中,燒杯內(nèi)壁會殘留部分酸奶而導致實驗結果__     __(選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產(chǎn)生的實驗誤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