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四川達州卷】關于熱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結冰后,水分子靜止不動
B.夏天吃冰糕時,冰糕周圍的“白氣”是冰糕升華形成的
C.用零下18℃的鹽水使水凝固,此過程中水的內能不變
D.六月梔子花飄香,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只水桶裝滿水,總重為60牛,其中空桶重20牛,用這個水桶從井里提水,當水桶尚未露出水面之前,人所用的拉力為( )
A. 40N B. 小于20牛 C. 0牛 D. 等于20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浮力就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力的合力,合力的方向就是浮力的方向
B. 浸在液體和氣體中的物體都要受浮力
C. 水中的橋墩同樣受水的浮力
D.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其上、下表面壓力的作用,同時受到液體對它的浮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體積為0.001m3的正方體木塊,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待木塊靜止時,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已知ρ水=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小
(2)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天,曉琳用細線綁住一個近似于長方形的小石塊,并將它豎直懸置于一桶水中.當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她發(fā)現(xiàn)手受到的繩子的拉力變小了,這是因為( )
A. 小石塊的質量變小了 B. 小石塊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 小石塊的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 D. 小石塊對水有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12月月考】(4分) 如圖所示是小剛在課余時間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開口處①向管內吹氣時,竹笛可以發(fā)出美妙的笛聲,推拉鐵絲環(huán)⑥時,音調可以改變.
① 竹管開口 ② 管側劈形小口 ③ 竹管 ④ 木劈 ⑤ 布團 ⑥ 鐵絲
(1) 吹奏竹笛時,振動發(fā)聲的物體是 .
(2) 當布團⑤分別位于a、b、c三個位置時,竹笛發(fā)出聲音音調最高的位置是 ,音調最低的位置是 .
(3) 在中國的民族樂器中,還有哪些樂器的發(fā)聲原理與此相似? 請舉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揚州市梅嶺中學2016-2017學年八年級期中考試】如圖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一次性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實驗時先應該處于 狀態(tài)(松弛/繃緊).
(2)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徑關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
①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 (選填符號a、b、c 或d).
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材料”的關系應選擇琴弦 (選填符號a、b、c 或d).
②若有同學選擇c和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實驗學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12月月考】(4分)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將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撥動伸出桌面的一端會聽到的聲音靠 傳入耳中,顯著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與上次相同的力撥動,能夠聽出聲音的 發(fā)生了變化(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 。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幾乎沒有看到桌面在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你的改進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秋千吧,閉上眼睛,那種時高時低的感覺如同在飛…,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轉化嗎?對于圖中蕩秋千的小孩,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小孩在A點速度最小,具有最大重力勢能
B.小孩在B點速度最小,重力勢能最小
C.小孩從B蕩到C的過程中,勢能轉化為動能
D.如果沒有能量損失,他最終也會停下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