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fā)生了震級高達里氏8.9級的大地震,被列為百年以來的第五大地震。據表完成小題。
          年份發(fā)生地點里氏震級
          1960智利9.5
          1964美國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9.2
          1957美國阿拉斯加安德烈亞諾夫群島9.1
          1952俄羅斯堪察加半島9.0
          2004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8.9


          1.百年以來里氏9.0級以上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1. A.
            太平洋中脊地震帶
          2. B.
            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3. C.
            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
          4. D.
            大西洋中脊地震帶

          2.2004年12月26日發(fā)生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的大地震,是由于


          1. A.
            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
          2. B.
            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背運動張裂
          3. C.
            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背運動張裂
          4. D.
            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碰撞擠壓

          3.下列有關這次地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1. A.
            這次地震所造成的傷亡和損失主要是地震引起的海嘯造成的,所以海嘯在自然災害中屬于地質災害
          2. B.
            由于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海域,所以對印度洋沿岸國家的影響較大
          3. C.
            新加坡雖然距震中比斯里蘭卡近,但由于受到島嶼的阻隔只有震感,損失不大
          4. D.
            印度洋中的島國馬爾代夫,由于地勢低,首都馬累2/3的地區(qū)被海水淹沒
          1. B
          2. D
          3. A
          第(1)題,百年以來里氏9.0級的地震共有4次,主要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的地震是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第(2)題,蘇門答臘島位于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處。第(3)題,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中距、地質構造等。因此B、C兩項是正確的。海嘯是發(fā)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災害,應屬于水文災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江蘇高二下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當地時間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海嘯,造成了沿岸國家和地區(qū)極其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次海嘯發(fā)生的原因是

          A.風暴吹動         B.地震引起          C.火山引發(fā)         D.滑坡誘發(fā)

          2.海嘯災害按孕災環(huán)境劃分屬于

          A.地質災害         B.氣象災害          C.水文災害         D.生物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云南昆明官渡第二中學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北京時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3.9°N,95.9°E)發(fā)生地震并引發(fā)海嘯。結合該圖回答問題。

          1.該地震發(fā)生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接近圖中的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2.A、B、C、D四點中,表示北半球春分日節(jié)氣的位置是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3.四點中,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在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4.四點中,地球公轉速度較快的是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發(fā)的大海嘯襲擊了東南亞和南亞多個國家。根據下列圖文資料,分析回答:(8分)

          材料一:新浪網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嘯遇難總人數已上升至16萬5千人。

          材料二:世界衛(wèi)生組織專家稱:災后疫病流行可能導致死亡人數會急劇增加。

          (1)B島的地勢特點是                     ,判斷的依據是:                              。(2分)

          (2)地震引發(fā)海嘯后,該地區(qū)災后疫情嚴重,其疫情嚴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會原因是                            。(2分)

          (3)地震災害的發(fā)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嘯,海嘯又導致疾病流行,說明了自然災害的     性。(2分)

           (4)就如何減少海嘯帶來的損失談談你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西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嘯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據報道,在海嘯來臨前的某海灘上,一個英國小女孩根據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發(fā)現了海嘯前兆,勸父母和其他人離開了海灘,使數百人免于災難。海嘯是一種巨大的波浪,其波長可達數百千米,浪高達數十米。海嘯來臨時,必然伴隨的現象是: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變渾濁,發(fā)出異味和異常聲音

          ③狂風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河北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4分)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據我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北緯3.9度、東經96度)發(fā)生8.7級地震。震中距海岸約30公里。地震引發(fā)強大的海嘯,給印度洋北岸國家造成了罕見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

          根據以上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⑴地震發(fā)生時,處于震中海面上的輪船上的乘客               

          A.只感覺到上下顛簸

          B.先感覺到上下顛簸,后感覺到左右晃動

          C.只感覺到左右晃動

          D.先感覺到左右晃動,后感覺到上下顛簸

          ⑵中國救援隊到達災區(qū)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實的?

          A.去印尼的救援隊說災民們饑寒交迫,蜷縮在凌厲的寒風里    

          B. 去泰國的救援隊說看到許多著黃色佛袍的僧侶

          C.去馬爾代夫的救援隊說這兒地勢低平,有許多的島礁

          D.去印度東部沿海的救援隊說這兒雨水太多,經常陰雨連綿

          ⑶受本次海嘯襲擊嚴重的印度東部沿海(圖中字母C一帶)農業(yè)發(fā)達,主要農業(yè)地域類型為       ,這種農業(yè)地域類型的特點是           

          ⑷孟加拉灣沿岸地區(qū)經常遭受颶風、海嘯和風暴潮的襲擊,請簡要說明其自然原因。

          人類可采取哪些措施減少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危害            。

          ⑸中國與A、B半島上的國家開展經濟合作時,提出了合作建設泛亞鐵路和合作開發(fā)瀾滄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請根據所學有關地理知識在建設泛亞鐵路和開發(fā)瀾滄江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協(xié)調開發(fā)和環(huán)境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