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反應①Fe(s)+CO2(g)FeO(s)+CO(g)△H1=akJmol1 , 平衡常數(shù)為K;反應②CO(g)+ O2(g)CO2(g)△H2=bkJmol1 . 測得在不同溫度下,K值如表:

          溫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500℃時進行反應①,CO2起始濃度為2mol/L,CO的平衡濃度為
          (2)反應①中的a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時反應①達到平衡,要使得該平衡向右移動,其他條件不變時,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序號).
          A.縮小反應器體積
          B.通入CO2
          C.升高溫度到 900℃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4)如圖圖象符合反應①的是(填序號)(圖中φ是混合物中CO的含量;T為溫度).

          (5)反應③2Fe(s)+O2(g)═2FeO(s)△H3=

          【答案】
          (1)1mol/L
          (2)大于
          (3)B,C
          (4)A
          (5)2(a+b)kJ?mol1
          【解析】(1.)令平衡時CO的濃度為cmol/L,則:

          Fe(s)

          +

          CO2(g)

          FeO(s)

          +

          CO(g)

          開始(mol/L):

          2

          0

          變化(mol/L):

          c

          c

          平衡(mol/L):

          2﹣c

          c

          則: =1,解得:c=1,
          所以答案是:1mol/L;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對于反應①,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進行,故a>0,
          所以答案是:大于;
          (3.)A.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縮小反應器體積,壓強增大,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通入CO2 , 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B在;
          C.該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到900℃,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C在;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故D錯誤;
          所以答案是:BC;
          (4.)A、由圖可知,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圖象表示正反應吸熱反應,反應①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圖象與實際相符合,故A正確;
          B、由圖可知,最高點到達平衡,溫度升高,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應進行,故圖象表示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①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圖象與實際不相符,故B錯誤;
          C、由圖可知,溫度T1先到達平衡,故溫度T1>T2 , 溫度T1到達平衡時,混合物中CO的含量降低,平衡向逆反應進行,故圖象表示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①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圖象與實際不相符,故C錯誤;
          所以答案是:A;
          (5.)已知:①Fe(s)+CO2(g)═FeO(s)+CO(g)△H=a kJmol1 ,
          ②CO(g)+1/2O2(g)═CO2(g)△H=b kJmol1
          由蓋斯定律(①+②)×2得:2Fe(s)+O2(g)═2FeO(s),△H3=2(a kJmol1+b kJmol1)=2(a+b)kJmol1 ,
          所以答案是:2(a+b)kJmol1
          【考點精析】根據(jù)題目的已知條件,利用反應熱和焓變和化學平衡的計算的相關知識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需要掌握在化學反應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通常叫反應熱;反應物轉化率=轉化濃度÷起始濃度×100%=轉化物質的量÷起始物質的量×100%;產品的產率=實際生成產物的物質的量÷理論上可得到產物的物質的量×10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CH3COOHCH3COO+H+ ,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CH3COOH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系滿足:c(H+)=c(OH)+c(CH3COO ̄)
          B.常溫下,pH=2的CH3COOH溶液與pH=12的NaOH 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的pH=7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逆向移動
          D.室溫下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中 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教師為“氯氣與金屬鈉反應”設計了如下裝置與操作以替代相關的課本實驗.
          實驗操作:先給鈉預熱,到鈉熔融成圓球時,撤火,通入氯氣,即可見鈉著火燃燒,并產生大量白煙.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鈉著火燃燒產生蒼白色火焰
          B.反應生成的大量白煙是氯化鈉晶體
          C.管中部塞一團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過量的氯氣,以免其污染空氣
          D.管右端棉球外顏色變化可判斷氯氣是否被堿液完全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平底燒瓶中放入氫氧化鋇晶體[Ba(OH)2·8H2O]和氯化銨晶體,塞緊瓶塞。在瓶底和木板間滴少量水(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瓶內固態(tài)物質變稀有液體生成,瓶壁變冷小木板黏結在燒瓶底部。這時打開瓶塞燒瓶中散發(fā)出刺鼻的氣味。

          (1)下列有關該實驗的結論正確的是 (填字母)。

          A自發(fā)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

          B自發(fā)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C有的吸熱反應也能自發(fā)進行

          D吸熱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從化學反應進行方向的角度解釋上述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將0.1mo1L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釋至原來體積的10倍,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增大為原來的10倍
          B.CH3COO與CH3COOH的濃度之比增大為原來的10倍
          C.CH3COO與H+的濃度之積減小為原來的0.1
          D.CH3COOH與CH3COO的濃度之和減小為原來的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在常溫下測得濃度均為0.1mol/L的下列6種溶液的pH:

          溶質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1

          8.8

          11.6

          10.3

          11.1

          11.3


          (1)請根據(jù)上述信息判斷下列反應不能發(fā)生的是 (填編號).
          A.CH3COOH+NaCN═CH3COONa+HCN
          B.CO2+H2O+2NaClO═Na2CO3+2HClO
          C.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D.HCN+Na2CO3→NaCN+CO2+H2O
          (2)已知常溫時Ksp(AgCl)=1.8×1010mol2L2 , 向50mL 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相同體積0.22molL1的鹽酸,則c(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銅網出現(xiàn)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xiàn)象,請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斷鼓入空氣的情況下,熄滅酒精燈,反應仍能繼續(xù)進行,說明該乙醇的氧化反應是________反應。

          (2)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

          (3)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干燥試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質,它們是________。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試管a中收集到的液體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顯紅色,說明液體中還含有________。要除去該物質,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寫字母)。

          a.氯化鈉溶液 b.苯

          c.碳酸氫鈉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過________(填實驗操作名稱)即可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Al3+、 Ag+、NO3-、Cl- B. Mg2+、NH4+NO3-、Cl-

          C. K+、CO32-、Cl-Na+ D. Na+、OH-、SO4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堿、鹽均屬于電解質,它們的水溶液中存在各種平衡.
          (1)氨水是中學常見堿
          ①下列事實可證明氨水是弱堿的是(填字母序號).
          A.氨水能跟氯化亞鐵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
          B.常溫下,0.1molL1氨水pH為11
          C.銨鹽受熱易分解
          D.常溫下,0.1molL1氯化銨溶液的pH為5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氨水電離程度增大的是(填字母序號).
          A.通入氨氣 B.加入少量氯化鐵固體 C.加水稀釋 D.加入少量氯化銨固體
          (2)鹽酸和醋酸是中學常見酸
          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別滴定體積均為20.00mL、濃度均為0.1molL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過程中溶液pH隨加入NaOH溶液體積而變化的兩條滴定曲線.

          ①滴定醋酸的曲線是(填“I”或“II”).
          ②滴定開始前,三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最大的是
          ③V1和V2的關系:V1V2(填“>”、“=”或“<”).
          ④M點對應的溶液中,各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