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控制變量法是研究化學變化規(guī)律的重要思想方法。請仔細觀察下表中50 mL稀鹽酸和1 g碳酸鈣反應(yīng)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

          碳酸鈣狀態(tài)

          溶液溫度/

          碳酸鈣消失所需時間/s

          反應(yīng)前

          反應(yīng)后

          1

          粒狀

          0.5

          20

          39

          400

          2

          粉末

          0.5

          20

          40

          60

          3

          粒狀

          0.6

          20

          41

          280

          4

          粒狀

          0.8

          20

          40

          200

          5

          粉末

          0.8

          20

          40

          30

          6

          粒狀

          1.0

          20

          40

          120

          7

          粒狀

          1.0

          30

          50

          40

          8

          粒狀

          1.2

          20

          40

          90

          9

          粒狀

          1.2

          25

          45

          40

          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本反應(yīng)屬于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yīng),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2)實驗6和7表明, 對反應(yīng)速率有影響, 反應(yīng)速率越大,能表明同一規(guī)律的實驗還有

          (填實驗序號)。

          (3)根據(jù)實驗1、3、4、6、8可以得出條件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是 。

          (4)本實驗中影響反應(yīng)速率的其他因素還有 ,能表明這一規(guī)律的實驗序號是1、2與

          答案(1)放熱(1分) CaCO3+2H+Ca2++CO2↑+H2O(2分)

          (2)溫度(1分) 溫度越高(1分) 8和9(1分)

          (3)反應(yīng)物濃度越大,反應(yīng)速率越大(1分)

          (4)接觸面積(1分) 4和5(1分)

          解析(1)反應(yīng)后溶液的溫度升高,可知該反應(yīng)屬于放熱反應(yīng)。

          (2)實驗7的溫度比實驗6的高,碳酸鈣消失所需的時間短,表明溫度越高反應(yīng)速率越大;能表明同一規(guī)律的實驗還有8和9。

          (3)根據(jù)實驗1、3、4、6、8中鹽酸的濃度不同,且濃度越大碳酸鈣消失所需的時間越短,即反應(yīng)速率越大。

          (4)由實驗1和2、4和5中只有碳酸鈣的狀態(tài)不同,且粉末狀的碳酸鈣消失所需的時間短,即固體的表面積越大反應(yīng)速率越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羰基硫(COS)可作為一種糧食熏蒸劑,能防止某些昆蟲、線蟲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將COH2S混合加熱并達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K=0.1,反應(yīng)前CO物質(zhì)的量為10mol,平衡后CO物質(zhì)的量為8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升高溫度,H2S濃度增加,表明該反應(yīng)是吸熱反應(yīng)

          B. 通入CO后,正反應(yīng)速率逐漸增大

          C. 反應(yīng)前H2S物質(zhì)的量為7mol

          D. 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尾氣里含有的NO氣體是由內(nèi)燃機燃燒時產(chǎn)生的高溫引起氮氣和氧氣反應(yīng)所致:N2(g)+O2(g)2NO(g) H>0

          己知該反應(yīng)在2404℃時,平衡常數(shù)K = 6.4×10-3。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____

          2)該溫度下,向2L密閉容器中充入N2O2lmol,平衡時,N2的轉(zhuǎn)化率是_____%(保留整數(shù))。

          3)該溫度下,某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N2O2、NO的濃度分別為2.5×10-1mol/L、4.0×10-2mol/L、3.0×10-3mol/L,此時反應(yīng)______(填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向正方向進行向逆方向進行),理由是__________。

          4)將N2、O2的混合氣體充入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如圖變化趨勢正確的是_____

          5)向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N2O2, 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 重新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與原平衡狀態(tài)相比,此時平衡混合氣中NO的體積分數(shù)____(填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含硫各微粒(H2SO3、HSO3-SO32-)存在于SO2NaOH溶液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它們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Xi)與溶液pH 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pH=8時,溶液中cHSO3->cSO32-

          B. pH=7時,溶液中cNa+=cHSO3-+cSO32-

          C. 為獲得盡可能純的NaHSO3,可將溶液的pH控制在45左右

          D. 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估算出cH+×cSO32-/cH2SO3)為10-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還原性IFe2+I2,在水溶液中I2可被Cl2氧化為IO3,向含溶質(zhì)amolFeI2溶液中通入bmol Cl2,充分反應(yīng)(不考慮單質(zhì)與水的反應(yīng)).

          1)當a=2b時,反應(yīng)后的粒子濃度之比:c(Fe2+)c(I)c(Cl)=________。

          2)若反應(yīng)后溶液中I2IO3的物質(zhì)的量為11,則反應(yīng)中轉(zhuǎn)移的電子_______mol(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苯與濃硝酸、濃硫酸共熱并保持55~60℃反應(yīng)生成硝基苯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與NaHCO3溶液反應(yīng)生成CO2

          C. 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yīng)生成1,2﹣二溴乙烷

          D. 甲苯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yīng)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組離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A.K+NO3-Al3+、AlO2-B.Na+、SO42-K+、Cl-

          C.SO42-、Ag+、Cl-、K+D.Fe2+、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氯亞砜(SOCl2)是一種無色易揮發(fā)液體,與水劇烈水解生成兩種氣體,常用作脫水劑,其熔點-105℃,沸點79℃140℃以上時易分解。

          1)用硫黃(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為原料在一定條件合成氯化亞砜,原子利用率達100%,則三者的物質(zhì)的量比為_______________。寫出SOCl2吸收水蒸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學設(shè)計下圖裝置用ZnCl2·xH2O晶體制取無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驗證生成物中含有SO2(夾持及加熱裝置略)

          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B→______________。

          ②冷凝管的進水口是_______________。(填“a”“b”

          ③實驗結(jié)束,為檢測ZnCl2·xH2O晶體是否完全脫水,稱取蒸干后的固體ag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得固體為bg。若b/a=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即可證明ZnCl2·xH2O晶體已完全脫水。

          乙同學認為直接將ZnCl2·xH2O晶體置于坩堝中加熱灼燒即可得到無水ZnCl2,但大家說此方法不行,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學認為SOCl2還可用作由FeCl3·6H2O制取無水FeCl3的脫水劑,但丁同學認為該實驗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戊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判斷丁同學的觀點:

          取少量FeCl3 6H2O于試管中,加入SOCl2,振蕩使兩種物質(zhì)充分反應(yīng);再往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若沒有明顯現(xiàn)象,則證明脫水過程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yīng)。按照戊同學的思路方法,還可以選擇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是否存在證明該過程是否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配制1mol·L-1硫酸500mL,下列需用的儀器是

          A. 500 mL容量瓶 B. 托盤天平 C. 膠頭滴管 D. 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