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操作或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
C
解析試題分析:A.NH3極容易溶解于水中,在常溫下1體積的水能夠溶解700體積的氨氣,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錯誤。B.把1mol/L的硫酸滴加到Fe(NO3)2溶液中時就相當于FeSO4與HNO3的混合溶液。得到的硝酸濃度很小,稀硝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NO為無色氣體。錯誤。C.在實驗室中是用70%的硫酸與Na2SO3反應來制取的。反應不用加熱。正確。D.把丙二醇滴加到水中,由于醇羥基能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產生氫氣,所以可以根據(jù)該方法測定醇分子中的羥基的個數(shù),但不能確定羥基的位置。錯誤。
考點:考查實驗操作或現(xiàn)象分析與原理的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的做法錯誤的是
A.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后,分液時,有機層應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
B.檢驗NH4+時,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微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逸出的氣體 |
C.通過分液漏斗滴加溶液時,應打開上口的玻璃塞或將玻璃塞上的凹槽對準口頸部的小孔 |
D.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是:附著在儀器內壁上的水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實驗事實及其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試紙上,然后與比色卡對照,可測定新制氯水的pH |
B.向10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10滴0.1 mol/L的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KI溶液,沉淀變?yōu)辄S色,說明相同溫度下AgCl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 |
C.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蕩,再加入0.5 mL有機物Y,加熱,未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Y中不含醛基 |
D.取少量鹵代烴Y在堿性溶液中水解,用硝酸酸化至酸性,再滴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黃色沉淀,說明鹵代烴中含有溴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化學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_(填序號)
①實驗室進行石油的分餾實驗時,溫度計水銀球插入石油液面以下
②由于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用乙醇萃取分離溶于水中的碘。
③驗證RX是碘代烷,把RX與燒堿水溶液混合加熱后,將溶液冷卻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
④實驗室用無水乙醇和濃硫酸共熱制乙烯時,把溫度計水銀球插入液面以下。
⑤分離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先加入適量濃溴水,再過濾、分液,即可實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應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圖Ⅰ用于實驗室制氨氣并收集干燥的氨氣 |
B.圖Ⅱ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
C.圖Ⅲ用于提取I2的CCl4溶液中的I2 |
D.圖Ⅳ用于檢查堿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下列各實驗裝置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裝置①可用于分離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
B.裝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氣體 |
C.裝置③中X若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D.裝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誤差分析正確的是 ( )。
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酸溶液的pH,測定值偏小 |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
C.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終點讀數(shù)時有氣泡,所測體積偏小 |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偏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下列各實驗裝置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裝置①可用于分離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
B.裝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氣體 |
C.裝置③中X若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D.裝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