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3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

          (1)甲、乙兩儀器的名稱是       、        。
          (2)利用B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有         (寫出兩種即可)。
          (3)A、C、E相連后的裝置可用于制取Cl2,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B、D、E裝置相連后,在B中盛裝濃硝酸和銅片(銅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進行有關實驗。
          ①欲用D裝置驗證NO2與水的反應,其操作步驟為:先關閉止水夾      ,再打開止水夾          ,使燒杯中的水進入試管丁中。
          ②試管丁中的NO2與水充分反應后,若向試管內(nèi)緩緩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試管全部充滿水,則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mol·L?1(保留2位有效數(shù)值,氣體按標準狀況計算)。
          (13分)
          (1) 分液漏斗、圓底燒瓶(2分)   
          (2)H2、CO2 、 H2S等 (2分)
          (3)4HCl(濃)+ MnO2 MnCl2 + Cl2↑ + 2H2O (3分)
          (4)①a、b(2分);  c(1分)  ② 0.045    (3分)

          試題分析:B裝置的特征是有空的隔離板,還有長頸漏斗,相當于是簡易的啟普發(fā)生器,所以可以制取H2、CO2 、 H2S等;A、C、E相連后的裝置可用于制取Cl2,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是4HCl(濃)+ MnO2 MnCl2 + Cl2↑ + 2H2O;欲用D裝置驗證NO2與水的反應,其操作步驟為:先關閉止水夾a,b,再打開止水夾c,使燒杯中的水進入試管丁中;試管丁中的NO2與水充分反應后,若向試管內(nèi)緩緩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試管全部充滿水,則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0.045mol·L?1具體的計算過程是:
          4NO2+O2+2H2O==4HNO3
          假設試管體積是v,所以溶液體積也是v,二氧化氮體積也是v,所以由公式得:n(NO2)=n(HNO3)=v/22,4  mol         c(HNO3)=n(HNO3)/v  ="1/22.4" ="0.045" mol/L2的性質(zhì)實驗
          點評:本題重點考查的是NO2的性質(zhì)實驗,學生只要熟練掌握試驗的分析方法和與物質(zhì)的量有關的計算方法,此類問題不難解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為xCuCO3·yCu(OH)2·zH2O,為測定其中Cu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稱取a g樣品進行實驗。下列實驗方案可行的是
          A.充分加熱樣品,用堿石灰吸收逸出氣體,增重b g
          B.加熱至樣品質(zhì)量不再發(fā)生變化,稱得其質(zhì)量為b g
          C.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用排水法收集逸出氣體,得b mL氣體
          D.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將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過濾、洗滌、烘干,得b g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按以下裝置圖進行實驗,填寫有關現(xiàn)象及化學方程式

          ①A中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④D中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3分)
          ⑤E中收集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稀釋濃H2SO4時,將蒸餾水沿容器內(nèi)壁緩慢倒入濃H2SO中,并及時攪拌
          B.測定溶液pH時,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相比較
          C.稱量NaOH固體時,將NaOH固體放在墊有濾紙的托盤上
          D.在蒸發(fā)NaCl溶液得到NaCl晶體的實驗中,必須待蒸發(fā)皿中的水分全部蒸干后才能撤去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與預期實驗目的或所得實驗結(jié)論一致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目的或結(jié)論
          A
          向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氨水,過濾,洗滌,干燥,加熱灼燒
          制取Al2O3
          B
          將濃硫酸與碳混合加熱,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檢驗氣體產(chǎn)物中的CO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熱,若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驗證該溶液中肯定有NH4+
          D
          將SO2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加熱褪色后的溶液,恢復紅色
          驗證亞硫酸的不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做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時,甲同學認為產(chǎn)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學認為除二氧化硫氣體外,還可能產(chǎn)生氫氣。為了驗證甲、乙兩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丙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鋅與濃硫酸共熱時產(chǎn)生的氣體為X,且該反應裝置已略去):

          試回答:
          (1)上述實驗中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認為還可能產(chǎn)生氫氣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學在安裝好裝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以證明氣體X中含有氫氣的實驗現(xiàn)象是:C中________,D中________。如果撤去裝置B,是否還能根據(jù)D中的現(xiàn)象判斷氣體X中含有氫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 論
          A
          向兩份蛋白質(zhì)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體析出
          蛋白質(zhì)均發(fā)生變性
          B
          將少量某無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該氣體一定是CO2
          C
          分別用測定常溫下0.1 mol·L--1 Na2SiO3和Na2CO3的PH
          PH:Na2SiO3﹥Na2CO3
          非金屬性Si﹥C
          D
          向濃度均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
          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現(xiàn)黃色沉淀
          Ksp(AgCl)>Ksp(Ag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學生設計了三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的水解情況。
          ⑴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變藍
          結(jié)論:淀粉沒有水解
          ⑵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無紅色沉淀
          結(jié)論:淀粉沒有水解
          ⑶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紅色沉淀
          結(jié)論:淀粉已水解
          以上三種方案的設計及結(jié)論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表中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操作
          實驗目的
          A
          將乙醇滴加到酸性KMnO4或K2Cr2O7溶液中
          證明乙醇具有氧化性
          B
          向苯酚的飽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制備三溴苯酚
          C
          向乙醚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NaOH,蒸餾
          除去乙醚中的苯酚
          D
          將試樣溶于水配成溶液,先后加入AgNO3溶液
          鑒別食鹽與亞硝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