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12.4gNa2X中含Na+0.4mol,則Na2X的摩爾質量是_____,X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
(2)某化學興趣小組對“農夫山泉”礦泉水進行檢測時,發(fā)現(xiàn)1.0L該礦泉水中含有45.6mgMg2+,則Mg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
(3)CCl4和蒸餾水都是無色溶液,請按下列要求用實驗方法鑒別:
①只允許用一種試劑:用兩支試管分別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餾水,然后分別加入少量的單質碘,振蕩,呈紫紅色的液體是______,呈棕黃色的液體是______。
②不用任何試劑:用試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種液體,再加入另外一種液體,下層液體是_______,上層液體是______。
【答案】62g/mol 16 1.9×10-3mol/L 碘的CCl4溶液 碘水 CCl4 蒸餾水
【解析】
(1)由鈉離子物質的量計算Na2X的物質的量,根據(jù)M=計算Na2X的摩爾質量,進而計算X的相對原子質量;
(2)先根據(jù)n=計算出45.6mgMg2+的物質的量,然后根據(jù)物質的量濃度計算公式:c=
,計算出Mg2+的物質的量濃度;
(3)①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為紫紅色;碘水為棕黃色;
②水與四氯化碳分層,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1)Na2X的物質的量n(Na2X)=n(Na+)=
×0.4mol=0.2mol,其質量為12.4g,則Na2X的摩爾質量M=
=62g/mol,故X的相對原子質量=62-23×2=16;
(2)1.0L該礦泉水中含有45.6mgMg2+,含有的鎂離子的物質的量為:n(Mg2+)==0.0019mol,鎂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Mg2+)=
=1.9×10-3mol/L;
(3)①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為紫紅色,則用兩支試管分別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餾水,然后分別加入少量的單質碘,振蕩,呈紫紅色的液體是碘的CCl4溶液,呈棕黃色的液體是碘水;
②水與四氯化碳分層,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則用試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種液體,再加入另外一種液體,下層液體是CCl4,上層液體是蒸餾水。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a的容積保持不變,b的上蓋可隨容器內氣體壓強的改變而上下移動,以保持容器內外壓強相等。在a、b中分別加入2 mol A和2 molB,起始時容器體積均為V L,發(fā)生反應2A+B x C,并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平衡時兩容器中A、B、C的物質的量之比均為1:3:6。
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 x的值為2 B. a、b容器中從起始到平衡所需時間相同
C. B物質可為固體或液體 D. 平衡時,b容器的體積小于V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了測定氣體摩爾體積的探究實驗,利用氯酸鉀分解制O2。
實驗步驟如下:
①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把適量的氯酸鉀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錳粉末混合均勻,放入干燥的試管中,準確稱量試管和藥品的總質量為15.95 g。
③加熱,開始反應,直到不再有氣體產生為止。
④測量排入量筒中水的體積為285.0 mL,換算成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79. 7 mL。
⑤準確稱量試管和殘留物的質量為15. 55 g。
根據(jù)上述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測量收集的氣體體積必須包括的幾個步驟:
①調整量筒的高度使廣口瓶和量筒內的液面高度相同;
②使試管和廣口瓶內氣體都冷卻至室溫;
③讀取量筒內液體的體積。
這三步操作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請?zhí)顚懖襟E代號)。
進行③的實驗操作時,若仰視讀數(shù),則讀取氧氣的體積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3)實驗過程中產生氧氣的物質的量是_____mol;實驗測得氧氣的氣體摩爾體積是______(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廣泛存在;卮鹣铝袉栴}:
(1)三氯化氮(NCl3)是一種黃色、油狀、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揮發(fā)性有毒液體,其原子均滿足8e—結構。寫出其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堿工業(yè)生產時,由于食鹽水中通常含有少量NH4Cl,而在陰極區(qū)與生成的氯氣反應產生少量三氯化氮,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已知:2CO2(g) + 3NaOH(aq)=NaHCO3(aq)+Na2CO3(aq)+H2O(l) △H=-4a kJ/mol
CO2(g) +2NaOH(aq)=Na2CO3(aq)+H2O(l) △H=-b kJ/mol
該條件下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HCO3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利用CO可以將NO轉化為無害的N2,其反應為:2NO(g)+2CO(g)N2(g)+2CO2(g),向容積均為IL的甲、乙、丙三個恒溫(反應溫度分別為300℃、T℃、300℃)容器中分別加入相同量NO和CO,測得各容器中n(CO)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
t/min | 0 | 40 | 80 | 120 | 160 |
n(CO)(甲容器)/mol | 2.00 | 1.50 | 1.10 | 0.80 | 0.80 |
n(CO)(乙容器)/mol | 2.00 | 1.45 | 1.00 | 1.00 | 1.00 |
n(CO)(丙容器)/mol | 1.00 | 0.80 | 0.65 | 0.53 | 0.45 |
①甲容器中,0~40min內用NO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NO)=_______。
②該反應的△H______0(填“>”或“<”)。
③甲、丙容器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α(甲)________α(乙)(填“>”,“< ”,“=”)
(4)常溫下,在(NH4)2C2O4溶液中,反應NH4++C2O42—+H2ONH3·H2O+HC2O4—的平衡常數(shù)K=___。(已知常溫下,H2C2O4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1≈5×10-2,Ka2≈5×10-5 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w=1×10-14 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b≈2×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溶液中含有較大量的Cl﹣、、OH﹣等3種陰離子,如果只取一次該溶液就能夠分別將3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過濾;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離或提純,應選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種?(用編號填空)
A.分液 B.過濾 C.萃取 D.蒸餾 E.結晶 F.加熱分解
①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____;
②從碘水中提取碘____;
③從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中獲得硝酸鉀_____;
④分離植物油和水_____;
⑤分離CCl4(沸點76.75℃)和甲苯(沸點110.6℃)______。
(2)掌握儀器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如圖為兩套實驗裝置。
①寫出下列實驗儀器的名稱a_____;b_____;c______;e______。
②若利用裝置I分離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有_____,將儀器補充完整后進行的實驗操作的名稱為____;冷凝管的進水口是____;(填f或g);
③現(xiàn)需配制250mL0.2mol/L NaCl溶液,裝置II是某同學轉移溶液的示意圖,圖中的錯誤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根據(jù)下列各題中所給出的數(shù)據(jù),可分別求出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或“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試判斷并求解。
(1)已知某NaOH溶液V L中含有n個OH-,可求出此溶液的_______為________。
(2)已知某NaOH溶液中Na+與H2O的個數(shù)之比為1∶a,則可求出此溶液的_______為_________。
Ⅱ.常溫下,10.0 mL 1.0 mol/L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釋到500 mL,所得H2SO4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mol/L;蒸發(fā)濃縮,使溶液的體積為2.5 mL,所得H2SO4溶液的濃度為______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中學化學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的裝置,請根據(jù)裝置回答問題:
(1)從氯化鉀溶液中得到氯化鉀固體,選擇裝置____________(填代表裝置圖的字母,下同);除去自來水中的Cl等雜質,選擇裝置________。
(2)從碘水中分離出I2,選擇裝置________,該分離方法的名稱為________。
(3)裝置A中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裝置B中儀器②的名稱是________。
(4)為了除去KCl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純凈的KCl,可將混合物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選取必要的步驟和正確的操作順序進行提純,正確的步驟及順序是___________。
①過濾 ②加過量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 ⑥加過量KOH溶液 ⑦加過量K2CO3溶液
A.②⑤④①③ B.⑥⑤⑦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G是一種藥物的中間體,其合成的部分路線如下:
(1)C→D的反應類型是___反應。
(2)化合物F的分子式為C14H21NO3,寫出F的結構簡式:___。
(3)化合物A與HCHO反應還可能生成的副產物是___。
(4)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能與NaHCO3溶液反應;
②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
(5)根據(jù)已有知識并結合相關信息,寫出以、CH3NO2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見本題題干)。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