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下列物質(zhì)不能破壞水的電離平衡的是

          A.NaClB.FeSO4C.K2CO3D.NH4Cl

          【答案】A

          【解析】

          ANaCl是強酸強堿鹽,Na+Cl-都不水解,不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A項正確;

          BFeSO4是強酸弱堿鹽,Fe2+會與水電離出的OH-結(jié)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Fe(OH)2,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B項錯誤;

          CK2CO3是強堿弱酸鹽,其中CO32-水解會消耗水電離出的H+,破壞水的電離平衡,C項錯誤;

          DNH4Cl是強酸弱堿鹽,NH4+會發(fā)生水解,消耗水電離出的OH-,破壞水的電離平衡,D項錯誤;

          答案選A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1g火箭燃料肼(N2H4)氣體燃燒生成N2H2Og)時,放出16.7kJ的熱量,則該反應(yīng)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正確的是

          A. N2H4+O2=N2+2H2O △H=534.4kJ/mol

          B. N2H4g+O2(g)=N2(g)+2H2O(g) △H=534.4kJ/mol

          C. N2H4g+O2(g)=N2(g)+2H2O(g) △H= +534.4kJ/mol

          D. N2H4g+O2(g)=N2(g)+H2O(g) △H=16.7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應(yīng)NH2COONH4(s) 2NH3(g)+CO2(g),下列物理量可以肯定該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

          A.密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B.c(NH3)c(CO2)=21

          C.密閉容器中的壓強不變D.v(NH3)v(CO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在相應(yīng)條件下能發(fā)生電離而導(dǎo)電的是(  )

          A. 液態(tài)氯化氫 B. 熔融氯化鈉

          C. 固體氫氧化鉀 D. 高溫熔化后的單質(zhì)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2 mol充入某10 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yīng)X(g)+Y(g) 2Z(g) H<0,—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yīng)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t/min

          2

          4

          10

          12

          n(Y)/mol

          1.40

          1.10

          0.40

          0.4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yīng)前2 min 的平均速率v(Z)=3.0xl0-2 mol L-1min-1

          B. 該溫度下此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K=64

          C. 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再充入2 mol Z,新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D. 反應(yīng)進行到10 min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yīng)達到新平衡前v()>v(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把下列物質(zhì)分別加入盛水的錐形瓶,立即塞緊帶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內(nèi)預(yù)先裝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為便于觀察,預(yù)先染成紅色),加入下列哪些物質(zhì)后,發(fā)生如如圖所示變化( )

          NH4NO3晶體 H2SO4 NaOH粉末

          NaCl晶體 Na2O2固體 生石灰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xué)設(shè)計如下三個實驗方案,以探究某反應(yīng)是放熱反應(yīng)還是吸熱反應(yīng):

          方案一:如圖1,在小燒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鋁保護膜的鋁片,然后向燒杯里加入10 mL 2 mol/L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溫度計,溫度計的溫度由20 ℃逐漸升至75 ℃,隨后,溫度逐漸下降,最終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圖2,在燒杯底部用熔融的蠟燭粘一塊小木片,在燒杯里加入10 mL 2 mol/L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片刻后提起燒杯,發(fā)現(xiàn)小木片脫落下來。

          方案三:如圖3,甲試管中發(fā)生某化學(xué)反應(yīng),實驗前U形管紅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學(xué)反應(yīng)過程中,通過U形管兩側(cè)紅墨水液面高低判斷某反應(yīng)是吸熱反應(yīng)還是放熱反應(yīng)。

          序號

          甲試管里發(fā)生反應(yīng)的物質(zhì)

          U形管里紅墨水液面

          氧化鈣與水

          左低右高

          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充分攪拌)

          ?

          鋁片與燒堿溶液

          左低右高

          銅與濃硝酸

          左低右高

          根據(jù)上述實驗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該鋁片與稀硫酸的反應(yīng)是________(吸熱放熱”)反應(yīng)。

          (2)方案二中,小木片脫落的原因是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

          (3)由方案三的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①③④組物質(zhì)發(fā)生的反應(yīng)都是________(吸熱放熱”)反應(yīng)。

          (4)方案三實驗②的U形管中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說明反應(yīng)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氯氣會與自來水中的有機物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人們嘗試研究并使用新的自來水消毒劑,如ClO2氣體就是一種新型高效含氯消毒劑。某興趣小組通過下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略)對其進行制備、收集、吸收并制取 NaClO2。

          (1)圖中裝置有一明顯錯誤,請指出并糾正:___________

          (2)打開B的活塞,A中有ClO2生成,寫出其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D中吸收ClO2后生成NaClO2 NaHCO3寫出D中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E中溶液出現(xiàn)黃色能否說明ClO2未被H2O2Na2CO3的混合溶液充分吸收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

          (5)另一種制備ClO2的方法是用NaClO3與鹽酸反應(yīng),同時有Cl2生成,產(chǎn)物中Cl2體積約占1/3。則每生成0.5 mol ClO2,轉(zhuǎn)移___________mol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像分別表示有關(guān)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過程與能量變化的關(guān)系,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石墨轉(zhuǎn)變?yōu)榻饎偸欠艧岱磻?yīng)

          B. 白磷比紅磷穩(wěn)定

          C. 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ΔH1<ΔH2

          D. CO(g)+H2O(g)====CO2(g)+H2(g) Δ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