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室溫下,將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體積變化),實(shí)驗(yàn)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shí)驗(yàn)編號

          起始濃度/(mol·L-1)

          反應(yīng)后溶液的pH

          c(HA)

          c(KOH)

          0.1

          0.1

          9

          x

          0.2

          7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實(shí)驗(yàn)①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實(shí)驗(yàn)①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1

          C.實(shí)驗(yàn)②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1

          D.實(shí)驗(yàn)②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答案】B

          【解析】由實(shí)驗(yàn)①中反應(yīng)后的溶液pH=9可知HA為一種弱酸,則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大小為c(K+)>c(A-)>c(OH-)>c(H+),A項(xiàng)正確;實(shí)驗(yàn)①中根據(jù)電荷守恒c(OH-)+c(A-)=c(H+)+c(K+),則c(K+)-c(A-)=c(OH-)-c(H+)=(1×10-5-1×10-9) mol·L-1,B項(xiàng)錯誤;實(shí)驗(yàn)②中反應(yīng)后pH=7,則x應(yīng)大于0.2,反應(yīng)后c(A-)+c(HA)>0.1 mol·L-1,C項(xiàng)正確;由反應(yīng)后pH=7得c(OH-)=c(H+)=1×10-7 mol·L-1,據(jù)電荷守恒得:c(K+)=c(A-)>c(OH-)=c(H+),D項(xiàng)正確。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dú)錃夂脱鯕夥磻?yīng)生成4.5g水蒸氣,同時放出60.45kJ的熱量,則下列熱化學(xué)方程式正確的是(
          A.2H2(g)+O2(g)=2H2O(g)△H=﹣483.6kJ/mol
          B.2H2(g)+O2(g)=2H2O(l)△H=﹣483.6kJ/mol
          C.2H2(g)+O2(g)=2H2O(g)△H=﹣241.8kJ/mol
          D.2H2(g)+O2(g)=2H2O(l)△H=﹣241.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分子式為C4H9Cl的同分異構(gòu)體共有(不考慮立體異構(gòu))(
          A.4種
          B.6種
          C.8種
          D.10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白色的氧化鈉 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有紅色粉末產(chǎn)生 過氧化鈉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劑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棕色的FeCl3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T℃時,在一個體積為2L的容器中,A氣體與B氣體反應(yīng)生成C氣體,反應(yīng)過程中A、B、C濃度變化如圖所示.

          (1)寫出該反應(yīng)的方程式:
          (2)0~4分鐘期間,B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
          (3)到達(dá)平衡時B的轉(zhuǎn)化率為:;
          (4)已知:K(300℃)<K(350℃),該反應(yīng)是熱反應(yīng);
          (5)恒容條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 降低的有
          a.充入氦氣 b.降低溫度 c.使用催化劑 d.再充入2.4mol A和1.6mol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為單質(zhì),C為化合物:A+B C A+B.能實(shí)現(xiàn)上述轉(zhuǎn)化關(guān)系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強(qiáng)堿溶液,則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 , 放出CO2氣體,則A可能是H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則B可能為Fe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藍(lán)色沉淀生成,則B可能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將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兩種溶液的濃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實(shí)驗(yàn)

          編號

          HA物質(zhì)的量

          濃度(mol/L)

          NaOH物質(zhì)的量

          濃度(mol/L)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9

          c

          0.2

          pH=7

          0.2

          0.1

          pH<7

          請回答:

          (1)從①組情況分析,HA是__________(填“強(qiáng)酸”或“弱酸”)。

          (2)②組情況表明,c__________(填“>”、“<”或“=”)0.2 mol/L。混合液中離子濃度c(A)與c(Na)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____。

          (3)從③組實(shí)驗(yàn)結(jié)果分析,說明HA的電離程度__________(填“>”、“<”或“=”)NaA的水解程度,該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①組實(shí)驗(yàn)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________mol·L-1。寫出該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確結(jié)果(不能近似計(jì)算)。

          c(Na)-c(A)=________mol·L-1

          c(OH)-c(HA)=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依照阿伏伽德羅定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摩爾質(zhì)量之比

          B. 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 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 同溫同體積下兩種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壓強(qiáng)的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shí)驗(yàn)操作中錯誤的是( 。

          A.過濾時,玻璃棒的末端應(yīng)輕輕靠在三層濾紙上

          B.蒸餾時,應(yīng)使溫度計(jì)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C.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稱氫氧化鈉時,不能直接稱量,要放在紙片上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