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一)實驗室用Na2CO3·10H2O配制500ml 0.10 mol·L-1Na2CO3溶液,填空并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實驗要求填表:

          應量取Na2CO3·10H2O的質量/g

          應選用容量瓶的規(guī)格/mL

          除容量瓶外還需要的其它玻璃儀器

           

           

           

           

          2)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適量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中,振蕩。

          B.用托盤天平準確稱量所需Na2CO3·10H2O的質量,倒入燒杯中,再加入適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溶解(需要時可加熱)。

          C.將已冷卻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振蕩,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

          3)若出現(xiàn)如下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偏高、偏低無影響”)?若沒有進行A操作 ;若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 ;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

          (二)噴泉實驗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試根據(jù)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A的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組合中不可能形成噴泉的是( )。

          AHClHO BCl2NaOH溶液

          CHCl和汽油 DCONaOH溶液

          2)在圖B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可能產生噴 泉的是( )

          ACu與稀鹽酸 BNaHCONaOH溶液

          CCaCO與稀硫酸 DNH4HCO與稀鹽酸

          3)在圖B的錐形瓶外放一水槽,錐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結果也產生了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不可能是( )。

          A.濃硫酸 B.生石灰 C.硝酸銨 D.燒堿

          4)比較圖A和圖B兩套裝置,以產生噴泉的原理來分析,圖A_______上部燒瓶內壓強;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fā)的原理與上述________(填圖A或圖B)裝置的原理相似。

           

          (一)(1)根據(jù)實驗要求填表:

          應量取Na2CO3·10H2O的質量/g

          應選用容量瓶的規(guī)格/mL

          除容量瓶外還需要的其它玻璃儀器

          14.3

          500

          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2分)

           

          2BCAFED;(2分)

          3)偏低; 偏低; 偏高。

          (二)(1C 2D 3C 4) 減小 、 B

          【解析】

          試題分析:(一)(1n(Na2CO3=0.5L·0.10 mol·L-1=0.05mol,所以

          mNa2CO3·10H2O=0.05mol·286g/mol=14.3g,應選用500ml的容量瓶,還需要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玻璃儀器;

          2)根據(jù)配制溶液的步驟: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搖勻,可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BCAFED;

          3)缺少洗滌步驟會使結果偏低;加水超過刻度線使溶液體積增大,配制結果偏低;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使配制結果偏高。

          () A形成噴泉的原因是燒瓶內壓強減小,外界氣壓將燒杯內液體壓入燒瓶,A、BD中均是氣體易溶于液體或與液體反應,可使燒瓶內外產生較大壓強差,C、氯化氫不溶于汽油,所以不會產生噴泉,答案選D;

          B形成噴泉的原因是錐形瓶內產生氣體使瓶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燒瓶內。A、B不會產生氣體,錯誤;C、雖然會產生氣體,但是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不利于氣體的產生,燒瓶內外壓強差別不大,不會形成噴泉,錯誤;D、產生大量氨氣使錐形瓶內壓強增大,形成噴泉,答案選D;

          水槽內所加物質應是產生熱量的物質使錐形瓶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AB、D、溶于水時均放熱,正確;C、溶于水時吸熱使體系溫度降低,錯誤,答案選C;

          比較A、B,A是減小燒瓶上部壓強,B是增大下部壓強;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fā)的原理與上述B圖相似。

          考點:考查溶液配制的計算、配制步驟及與噴泉實驗相關的化學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贛州市六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化學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A.少量金屬鈉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B.存放濃硝酸時,使用帶橡膠塞的棕色試劑瓶

          C.將金屬鈉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靜置后溶液質量增加

          D.容量瓶、分液漏斗使用前都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宜春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分類,正確的一組是( )

          ABCD

          強電解質CH3COOHNaOHBaSO4CuSO4

          弱電解質AlCH3COOH CaCO3NH3·H2O

          非電解質CO2金剛石水銀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丙酮通常是無色的液體,與水互溶,密度小于1 g/mL ,沸點約為55。要將水與丙酮分離出來,選擇的方法是( )

          A.蒸餾 B.分液 C.過濾 D.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三市四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辨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粗鹽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硅是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

          冰和干冰既是純凈物又是化合物

          不銹鋼和目前流通的硬幣都是合金

          鹽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純堿和熟石灰都是堿

          豆?jié){、霧、煙都是膠體

          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溶液和膠體

          A①③④⑦⑧ B①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西省三市四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足量下列物質與等質量的鋁反應,放出氫氣且消耗溶質物質的量最少的是 ( )

          A.氫氧化鈉溶液 B.稀硫酸 C.鹽酸 D.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11.2 L氮氣所含的原子數(shù)目為NA

          BNA個甲烷分子和1mol甲烷的質量相等

          C2 L 1 mol·L1的鹽酸中所含氯化氫分子數(shù)約為2NA

          D.常溫下,0.05 mol COSO2混合氣體中所含氧原子數(shù)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192 g Cu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熱至Cu完全反應。

          已知:3Cu + 8HNO3() = 3Cu(NO3)2 +2NO↑+ 4H2O求:

          1)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

          2)被還原的硝酸的質量;

          3)生成的N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