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除分解者外,僅有甲、乙、丙、丁、戊5個種群。調查得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有4個營養(yǎng)級,相鄰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且每個種群只處于一個營養(yǎng)級。一年內輸入各種群的能量數(shù)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數(shù)值的單位相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種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3.56 | 12.80 | 10.30 | 0.48 | 226.50 |
A.表中所示的能量總和是流經(jīng)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
B.若土壤中含有一定濃度的重金屬鉻,則甲生物比乙生物體內污染物濃度鉻含量低
C.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第二營養(yǎng)級與第三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15.4%
D.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內實現(xiàn)了物質循環(huán),碳元素在各種群間循環(huán)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fā)現(xiàn),在動作電位形成過程中,電壓門控Na+通道和電壓門控K+通道的開放或關閉依賴特定的膜電位,其中電壓門控K+通道的開放或關閉還與時間有關,對膜電壓的響應具有延遲性;當神經(jīng)纖維某一部位受到一定刺激時,該部位膜電位出現(xiàn)變化到超過閾電位時,會引起相關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開放,從而形成動作電位。隨著相關離子通道的開放或關閉恢復到靜息電位,該過程中膜電位的變化和相關離子通道通透性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動作電位是由于足夠強度的刺激引起了膜電位的變化,導致電壓門控Na+通道開放,Na+大量涌入細胞內而形成的
B.c點膜內外兩側Na+濃度相等;而d點的膜內側Na+濃度已高于外側
C.d點不能維持較長時間是因為此時的膜電位導致電壓門控Na+通道快速關閉,電壓門控K+通道大量開放
D.K+通道和鈉鉀泵參與了曲線cf段靜息電位的恢復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導彈”是免疫導向藥物的形象稱呼,由單克隆抗體與藥物配合兩成。單克隆抗體能自動導向,在生物體內與特定園標細胞或組織結合,使其攜帶的藥物產生治療作用。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如圖所示,分析圈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過程是從小鼠的脾臟中取得__________細胞,提取該細胞之前,給小鼠注射的特定物質相當于_________;B過程常用_________作化學促融劑,得到的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體外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的培養(yǎng)基與用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在物理性質上的主要區(qū)別是前者要用___________,從培養(yǎng)基的成分來看,前者培養(yǎng)基中除了添加必要的營養(yǎng)物質外,還需要加入含天然成分的_____________。
(3)特異性抗體也可以通過常規(guī)方法來制備:向動物反復注射某種抗原,使動物產生抗體,然后從動物的血清中分離所需抗體。與這種常規(guī)方法相比,單克隆抗體具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三點即可)等優(yōu)點。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至少需要____次對細胞的篩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胸腺激素是胸腺分泌的一種多肽類激素,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其分泌受多種激素控制,部分調節(jié)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垂體細胞表面只含有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受體和甲狀腺激素受體
B.圖示過程中既有正反饋調節(jié)又有負反饋調節(jié),二者共同調節(jié)胸腺的發(fā)育
C.神經(jīng)—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能夠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理化性質穩(wěn)定不變
D.胸腺激素可誘導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分化成T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人的血漿通常維持在pH為7.35~7.45,與其中含有的緩沖物質有關,過酸、過堿都會影響細胞正常的代謝,主要調節(jié)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劇烈運動產生的乳酸與在血漿中緩沖物質反應的過程不屬于細胞代謝
B.血漿中過多CO2刺激呼吸中樞進而被排出屬于反射
C.多余HCO3–通過腎臟以主動運輸方式排出體外
D.血漿pH的調節(jié)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飲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某探究小組研發(fā)的一種培養(yǎng)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yǎng)基配方,請根據(jù)表格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穗關問題。
成分 | 蛋白胨 | 乳糖 | 蔗糖 | K2HP04 | 指示劑 | 瓊脂 |
含量(g) | 10.0 | 5.0 | 5.0 | 2.0 | 0.2 | 12.0 |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l000 mL |
(1)若根據(jù)用途劃分,該培養(yǎng)基屬于_________(填“選擇”或“鑒別”)培養(yǎng)基。若要用上述培養(yǎng)基來篩選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成分必需的更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作為指示劑。
(2)在微生物培養(yǎng)的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要對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皿進行________;操作者的雙手需要進行清洗和____。
(3)圖l和圖2是培養(yǎng)某細菌的結果圖,其對應的接種方法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_。這兩種方法接種后培養(yǎng)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單個細胞繁殖所形成的____________。圖l所用的接種方法可用來對活菌進行計數(shù)。此外。測定微生物數(shù)目的另一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上看,大腸桿菌屬于_________。以下過程中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大腸桿菌較相似的有_______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巴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科學家阿格雷和麥金農因研究細胞膜中的通道蛋白獲得了諾貝爾獎,通道蛋白分為兩大類:水通道蛋白和離子通道蛋白,阿格雷成功分離出了水通道蛋白,麥金農測出了K+通道蛋白的立體結構。下圖為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水分和K+通道蛋白的立體結構的示意圖。下列與通道蛋白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水通道蛋白往往貫穿于磷脂雙分子層中
B.K+通道蛋白運輸物質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消耗ATP
C.通道蛋白運輸時沒有選擇性,比通道直徑小的物質可自由通過
D.機體可通過調節(jié)細胞膜上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或開關來調節(jié)物質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能激活免疫細胞釋放炎癥細胞因子,引起炎癥反應。發(fā)生炎癥反應后,人體也可以通過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機制,緩解炎癥反應,部分機理如下圖。請回答:
(1)炎癥細胞因子使神經(jīng)細胞興奮,興奮時神經(jīng)細胞膜內變?yōu)?/span>____電位,這是由于____造成的。
(2)迷走神經(jīng)纖維B與脾神經(jīng)之間通過____(結構)聯(lián)系,在這一結構中完成的信號轉換過程是____。
(3)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過程中,物質a為____臨床用于抗炎癥治療的可的松是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大量且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____(器官)功能減退。
(4)研究表明,通過植入生物電裝置刺激迷走神經(jīng),可明顯緩解炎癥反應的癥狀。嘗試解釋這種治療的機理: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Ⅰ.下圖a表示基因工程中經(jīng)常選用的載體——pBR322質粒,Ampr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目的基因如果插入某抗性基因中,將使該基因失活,而不再具有相應的抗性。為了檢查載體是否導人原本沒有Ampr和Tetr的大腸桿菌,將大腸桿菌培養(yǎng)在含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得到如圖b的結果(黑點表示菌落)。再將滅菌的絨布按到圖b的培養(yǎng)基上,使絨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將絨布平移按到含圓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得到如圖c的結果(空圈表示與b對照無菌落的位置)。據(jù)此分析并網(wǎng)答下列問題:
(1)pBR322質粒的基本組成單位是_________。該基因工程中,質粒上的Ampr、Tetr稱為____________基因。
(2)與圖c空圈相對應的圖b中的菌落表現(xiàn)型可以推知,目的基因插入了_______中。
Ⅱ.下圖是轉基因大豆的培育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3)重組質粒構建過程中,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
(4)據(jù)圖可知,將目的基因導入大豆細胞的方法是_________。該法將外源基因插入到_________上,轉入農桿菌,最終,插入到大豆細胞中染色體的DNA上?茖W家通過PCR技術可獲得大量該外源目的基因。該技術操作流程的三個重要步驟是_______________。
(5)可采用________技術,檢測轉基因大豆染色體的DNA上是否插入了圖的基因;也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某種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某同學在光暗自然交替的條件下測定了該植物葉片CO2吸收速率的日變化及葉片中酸性物質含量的日變化結果見圖1和圖2。已知CO2可形成酸性物質儲存于葉肉細胞的液泡中分解后釋放出CO2;卮鹣铝袉栴}:
(1)在夜間0~4時植物吸收的CO2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轉化為糖類等光合產物原因是_________。
(2)實驗結果顯示,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日變化與一般植物不同,為探明原因,該同學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夜間氣孔開放,白天氣孔逐漸關閉,據(jù)此推測該草本植物可能在_______(填“濕潤、夜間高溫”“濕潤、白天高溫”、“干旱、白天高溫”或“干旱、夜間高溫”)環(huán)境中有較強的生存能力。
(3)結合上述信息請解釋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如何與其氣孔的開閉規(guī)律相適應的_________?
(4)光合作用旺盛時,很多植物合成的糖類通常會以淀粉的形式儲存在葉綠體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則可能導致葉綠體__________。暗反應中,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CO2與C5結合,生成2分子C3,影響該反應的外界因素,除光照條件外主要還包括____________(寫出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