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9年高考押題卷

          理綜?山東卷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2頁,滿分24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答題卡和答題紙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涂在試卷、答題卡和答題紙規(guī)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項:

          1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以后,再涂寫其他答案標號。不涂答題卡,只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2. 第I卷共22小題,每小題4分,共88分。

          以下數(shù)據(jù)可供答題時參考: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1-27 P-31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l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

          1. 將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光鏡下可觀察到中央液泡逐漸變小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細胞壁收縮作用導致液泡失水     B.原生質層收縮作用導致液泡失水
          C.細胞壁滲透作用導致液泡失水     D.原生質層滲透作用導致液泡失水

          試題詳情

          2. 2008年9月發(fā)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是由于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學式為C3N3(NH23]所致,嬰兒長期攝人這種奶粉會患腎結石,同時由于奶粉中蛋白質含量不足,導致該嬰兒患營養(yǎng)不良癥;經(jīng)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學致癌因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三聚氰胺進人腎臟后,可引起腎結石    B.三聚氰胺在人體內變?yōu)榉潜匦璋被?br> C.三聚氰胺可使人體的原癌基因被激活    D.三聚氰胺不能體現(xiàn)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

          試題詳情

          3. 下面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快速登山時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
          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則水稻幼根因缺氧產生乳酸而腐爛
          C.水果貯藏在完全無氧的環(huán)境中,可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D.綠藻細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內膜、線粒體基質

          4 一對黑色家鼠與白化家鼠雜交,F(xiàn)1均為黑色家鼠,F(xiàn)1中黑色個體自由交配,F(xiàn)2出現(xiàn)黑色家鼠∶淺黃色家鼠∶白化家鼠=9∶3∶4,則F2黑色家鼠個體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所占比為
          A.1/9       B.1/16        C.3/16       D.1/4

          試題詳情

          5. 下圖是某種二倍體動物個體內的三個細胞分裂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圖甲結構①和②分離時不可能伴隨著等位基因的分離
          B.圖乙表明在該細胞的形成過程中可能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C.圖丙的染色體形態(tài)可知1和3、2和4是同源染色體
          D.正常情況下該動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最多有16條

          試題詳情

          6. 下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jīng)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興奮在反射弧中按單一方向傳導的原因是由于甲圖中的結構⑥是以電信號傳遞的
          B.刺激甲圖③點,在⑤處測到電位變化,說明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是單方向的
          C.乙圖表示神經(jīng)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則a、c為興奮部位
          D.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存在電位差而發(fā)生電荷移動,形成局部電流

          試題詳情

          7. 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因發(fā)現(xiàn)人乳突淋瘤病毒(HPV)獲2008諾貝爾獎金。HPV是一種小型DNA病毒,它是宮頸癌的元兇。豪森教授發(fā)現(xiàn)了人乳頭狀瘤病毒引發(fā)宮頸癌的機理,科學家們在此基礎上研發(fā)出了宮頸癌疫苗,它是人類發(fā)明的第一個癌癥疫苗,為很多人提供了免疫保護,也對今后人類攻克其他癌癥具有借鑒意義。下列相關HPV的敘述,正確的是                                                       
          A.HPV導致宮頸癌是由于病毒致癌因子引起基因突變
          B.HPV離開宿主細胞后其DNA可復制但不能合成蛋白質
          C.大劑量抗生素可強烈而有效的抑制HPV病毒的增殖
          D.當HPV惡性增殖不受機體控制時就成為癌細胞

          試題詳情

          8. 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正確敘述是                                            
          A.物種豐富度的改變是種群變化規(guī)律的的重要體現(xiàn)
          B.不同的物種在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C.隨著演替的進行,群落內食物鏈縮短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D.增加樣方的數(shù)量,可提高種群密度估計值的準確性

          9 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焰火“腳印”、“笑臉””,讓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更加輝煌、浪漫,這與高中化學中“焰色反應”知識相關,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

          B.2008年10月30日,我國在進口日本的醬油中發(fā)生違規(guī)添加的甲苯和乙酸乙酯,能用溴水區(qū)別苯和甲苯。

          C.2008年6月開始的“限塑令”目的是減少白色污染

          D.“三聚氰氨”加入奶粉中是為了提高奶粉檢驗時蛋白質的含量,因為它的含氮量高。

          試題詳情

          10.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    )

          ①淀粉、油脂、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適量乙醇而成的一種燃料,它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酷中殘留的乙酸,加過量飽和Na2CO3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餾、裂化和煤的干餾都是化學變化

          ⑤淀粉遇碘酒變藍色,葡萄糖能與新制Cu(OH)2發(fā)生反應

          ⑥塑料、橡膠和纖維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試題詳情

          11.下述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

          A

          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

          置換出銅

          B

          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

          制取氫氧化鋁

          C

          把銅和銀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組成原電池驗證銅比銀活潑

          D

          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相同體積不同濃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試題詳情

          12.鎳鎘(Ni-Cd)可充電電池在現(xiàn)代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已知某鎳鎘電池的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其充、放電按下式進行:               

          試題詳情

          則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放電時正極反應為:NiOOH + H2O - e-== Ni(OH)2+ OH-

          B.充電過程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C.充電時陰極附近溶液的堿性增強

          D.放電時電解質溶液中的OH-向正極移動

          試題詳情

          13.已知NH4CuSO3與足量的10mol?L-1的硫酸混合微熱,產生下列現(xiàn)象:①有紅色金屬生成;②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③溶液呈藍色。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中硫酸作氧化劑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試題詳情

          C.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氨氣   D.1mol NH4CuSO3完全反應轉移0.5mol電子

          試題詳情

          14.常溫下,H2PO4的電離程度是水解程度的103倍,HPO42的水解程度是電離程度的105倍。而HPO42的水解程度是H2PO4的電離程度的10倍。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KH2PO4和K2HPO4均為弱電解質

          B.常溫下的pH:K2HPO4溶液>H2O>KH2PO4溶液

          C.中和等量的NaOH溶液時,消耗溶液的體積:V(KH2PO4)>V(K2HPO4

          D.常溫下等濃度、等體積的KH2PO4和K2HPO4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

          試題詳情

          15.在10L密閉容器中,A、B、C三種氣態(tài)物質構成了可逆反應的體系;當在某一溫度時,A、B、C物質的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一,C的百分含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二。

          試題詳情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0~4分鐘時,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mol?(L•min)-1

          試題詳情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C .由T1向T2變化時,V> V

          D.此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試題詳情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7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6.彩虹是懸浮于空氣中的大量小水珠對陽光的色散造成的。圖為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一個小水珠發(fā)生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圖,其中a、b為兩束頻率不同的單色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a光是黃光,則b光可能是紫光

          B.a光的頻率大于b光的頻率

          C.在同一裝置中用這兩種色光做雙縫干涉實驗,看到a光的干涉 條紋間距比b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小

          D.b光的波長大于a光的波長

          試題詳情

          17.2008年9月6日,殘奧會在北京開幕。我國殘奧會冠軍侯斌坐在輪椅上靠自身牽引升空點燃主火炬。侯斌坐在輪椅上進行自身牽引升空的裝置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定滑輪模型。假設侯斌和輪椅的總質量為m,需要上升高度h點燃主火炬,不計一切摩擦和細繩質量,則(   )

          A. 若上升時間為t,則上升的平均速度大于h/t;

          B.若上升時間為t,則上升的加速度 a=2h/t2

          C.在整個上升過程中,侯斌和輪椅的機械能守恒;

          D.在整個上升過程中,侯斌拉細繩至少做功W=mgh。

          試題詳情

          18.一名患者正在頸椎牽引機上做頸椎牽引治療,兩條牽引軟帶將患者頭部上拉,牽引軟帶上部固定在鋼制橫梁上,兩條牽引軟帶與鋼制橫梁上剛好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如果牽引機對頭部向上的牽引力是900N,那么,牽引軟帶上的張力等于(   )

          試題詳情

          A   900N       B. 900N

          試題詳情

          C. 300N    D. 300N

          試題詳情

          19. 一列簡諧橫波在x軸上傳播(振動位移沿y軸)。已知x=12 cm處的質元的振動圖線如圖 14-1所示, x=18 cm處的質元的振動圖線如圖 14-2所示。根據(jù)這兩條振動圖線,判斷關于這列簡諧橫波的信息中正確的是(     )

          試題詳情

          A.這列簡諧橫波的振幅 A=8 cm          B.這列簡諧橫波的頻率 f=Hz

          C.這列簡諧橫波的波速可能是2cm/s     D.這列簡諧橫波的波長可能是λ=8 cm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0.計算機光驅的主要部分是激光頭,它可以發(fā)射脈沖激光信號,激光掃描光盤信息時,激光頭利用光敏電阻自動計數(shù)器將反射回來的脈沖信號傳輸給信號處理系統(tǒng),再經(jīng)過計算機顯示出相應信息。如果光敏電阻自動計數(shù)器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R1為光敏電阻,R2為定值電阻,此光電計數(sh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

          試題詳情

                 A.當有光照射R1時,處理系統(tǒng)可獲得高壓也可獲低壓

          B.當有光照射R1時,處理系統(tǒng)一定獲得低壓

                 C.信號處理系統(tǒng)每獲得一次低電壓就計數(shù)一次

                 D.信號處理系統(tǒng)每獲得一次高電壓就計數(shù)一次

          試題詳情

          21.如圖甲所示,存在有界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方向分別垂直紙面向里和向外,磁場寬度均為L,在磁場區(qū)域的左側相距為L處,有一邊長為L的正方形導體線框,總電阻為R,且線框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現(xiàn)使線框以速度V勻速穿過磁場區(qū)域,以初始位置為計時起點,規(guī)定逆時針方向時的電流和電動勢方向為正,B垂直紙面向里時為正,則以下關于線框中的感應電動勢、磁通量、感應電流和電功率的四個圖象描述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2.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細桿。AB,水平置于被固定的帶負電的小球

          試題詳情

          的正上方,小球的電荷量為Q ,可視為點電荷。是水平細桿上的兩點,且在

          試題詳情

          以帶負電小球為圓心的同一豎直圓周上。一個質量為、電荷量為的帶正電的小

          試題詳情

          圓環(huán)(可視為質點)套在細桿上,由點靜止釋放,在小圓環(huán)由點運動到點的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圓環(huán)所受庫侖力先增大后減小

              B.小圓環(huán)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小圓環(huán)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小圓環(huán)與負電荷組成的系統(tǒng)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第Ⅱ卷  (必做120分+選做32分,共152分)

          試題詳情

          【必做部分】

          試題詳情

          23.(18分)(1)固定著輕質定滑輪的長木板,被可以調節(jié)高度的支柱支撐,長木板上固定著打點計時器,質量為m的小車后系一紙帶,還有系細繩的鉤砝(m0),米尺、刻度尺、天平、頻率為f的電源等。現(xiàn)要利用此裝置和這些儀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為了驗證“當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某同學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開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通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留下一系列的打印點,用刻度尺測量出對應小車由A1運動到A2在紙帶上兩打印點的距離S和數(shù)出相鄰打印點間隔數(shù)N,用刻度尺測量A1到桌面的高度h,通過支柱改變長木板的傾斜角,重復以上實驗過程。

          ①寫出計算物體加速度的表達式:____________

          ②寫出計算合外力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
          ③為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程度,請寫出一條有關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有益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為了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成反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保證合外力一定是實驗的難點和關鍵點,請設計一種使物體所受合外力在各次的實驗中一定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現(xiàn)有一節(jié)從電子鐘上取下的干電池,為了能測出這節(jié)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本班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個實驗電路圖,圖中R0是已知定值電阻,R為變阻箱,R`是變阻器,試將符合原理的全都選出來(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②有同學發(fā)現(xiàn)這這節(jié)干電池在電子鐘上已不能用了,他用萬用表的2.5V電壓檔直接在電池的兩極,表盤刻度如下圖(a),然后用100mA電流檔直接接在兩池兩極,表盤刻度如下圖(b),估讀出電池的電動勢大小E=    V和內阻 r=     Ω (電阻值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③某同學利用了這節(jié)干電池去測量RX的阻值,測量電路如圖,電壓表和毫安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1.30V和2.6mA,內阻分別為1000Ω和10Ω,則該被測電阻的真實值是         Ω。

           

          試題詳情

          24.(15分)在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宇宙飛船中,由于失重,因   此無法利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科學家們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測出了一物塊的質量。將一帶有推進器、總質量M=5kg的小車靜止放在一平臺上,開動推進器,小車在推進器產生的恒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測得小車在時間t1=5s內前進了一段位移;關閉推進器,將被測物塊固定在小車上,重復上述操作過程,測得小車前進相同的位移需要時間t2=6S。試求:科學家們用上述方法測得的物塊質量m。

           

           

           

           

           

           

           

           

           

           

           

           

          試題詳情

          25.(12分)如圖(a)所示,一質量m=1kg的物塊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點,從t=0時刻開始,物體在受到按如圖(b)所示規(guī)律變化的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運動,t=3S前速度已經(jīng)為零,停止時已在B點,第3末后物塊一直受到一恒力作用,第5S末物塊剛好運動到AB的中點,已知物塊與粗糙水平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取 g=10 m/S2,求;

          (1) A、B間的距離;

          (2).物體回到A點的速度大小;

          (3)物體由A點出發(fā)至回到A的整個過程中,水平力F對物塊所做的功。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6.(14分)回答下面關于光合作用的有關問題:                                                             
          (1)十七世紀,荷蘭科學家海爾蒙特欲驗證以下假說:土壤是植物生長所需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來源。他在已知質量的土壤中栽種一幼嫩柳樹,為時五年期間他只給植株澆水。下圖概述他的研究。
          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SNAGHTML16e20f4.PNG
          干土壤在這五年來的質量變化是__________。植株在這五年來的質量變化是________。據(jù)計算所得的結果,就上述的假說,寫出可作出的結論并加以適當?shù)慕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閉的容器中,用紅外測量儀進行測量,測量時間均為1小時,測定的條件和結果如下圖乙所示(數(shù)據(jù)均在標準狀況下測的)。

          據(jù)圖分析,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該植物5小時光合作用吸收CO2________mmol。若該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積累的有機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克司光照條件下,該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時總共積累葡萄糖__________毫克。若給該密閉裝置通入C18O2,一段時間后,裝置內出現(xiàn)了18O2,請用文字或圖解簡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缺鎂或光照過弱的條件下,葉綠素合成受阻,植物葉片出現(xiàn)發(fā)黃的現(xiàn)象。某小組將A、B兩組長勢相同的正常幼苗,分別種植于不同的土壤環(huán)境中,A組葉片出現(xiàn)發(fā)黃現(xiàn)象,B組正常生長。為了證明A組葉片發(fā)黃是由于葉綠素含量減少所致,假設你是該小組成員,準備采用紙層析法(不用寫出紙層析法的具體過程)設計實驗。請完善下面的的實驗步驟:
          第一步,在A組葉片上選取適量發(fā)黃葉片,在B組相同部位選取相同質量的正常葉片;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7.(19分)菠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也是生物學實驗中常用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已知菠菜的干葉病是干葉病毒導致的,因科研需要,必須弄清楚干葉病毒的遺傳物質組成。某科研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原理:(略)
          實驗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將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和核酸分離)、健康生長的菠菜植株、干葉病毒樣本、DNA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實驗步驟:
          ①選取若干株生長狀況良好的菠菜植株,平均分為a、b兩組;②用苯酚的水溶液處理干葉病毒,并沒法將其蛋白質和核酸分離,以獲得其核酸。
          ③在適當條件下,用DNA水解酶處理于葉病毒樣本的核酸。
          ④用處理過的核酸稀釋液噴灑a組菠菜,用未處理的核酸稀釋液處理b組菠菜。
          ⑤再過一段時間后,觀察菠菜的生長情況。
          請分析回答:                                                                                                        
          (1)請你根據(jù)上述過程,為該實驗提出一個合理的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
          (2)請預測改進后的實驗結果及結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然界的菠菜為雌雄異株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右圖為其性染色體簡圖。X和Y染色體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圖中I片段),該部分基因互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圖中Ⅱ1和Ⅱ2片段),該部分基因不互為等位.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某菠菜自然種群中的雌雄個體均有抗病和不杭病個體存在,該杭病性狀受顯性基因B拉制。

          已知菠菜的抗病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則其不可能位于圖中_______片段上。若要判斷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圖中的哪個片段上,請以該種群中的抗病個體為材料,只做一代雜交試驗鑒定之。(要求:只寫出子一代的性狀表現(xiàn)和相應推斷的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科學實驗表明,植物葉片上氣孔的開閉與保衛(wèi)細胞中脫落酸(ABA)的含量多少密切相關。進一步的研究證實,ABA具有明顯促進氣孔關閉的作用。

          為了驗證ABA可以導致葉片氣孔的關閉,請完成以下實驗,并回答相關問題。
          (1)材料用具:新鮮菠菜葉、鑷子、滴管、吸水紙、清水、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適宜濃度的ABA溶液等。
          (2)實驗步驟:
          ①制片:在一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用鑷子從菠菜葉上撕取一小塊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液體中并展平,蓋上蓋玻片。
          ②鏡檢:將制成的臨時裝片置于低倍鏡下觀察并記錄。
          ③處理:接著將上述臨時裝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鏡檢:將經(jīng)過步驟③處理過的臨時裝片,再置于低倍鏡下進行觀察和記錄。
          (3)請回答:
          ①預測兩次鏡檢觀察結果的不同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在高倍鏡下觀察氣孔關閉時保衛(wèi)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則要先在低倍鏡下找到一個氣孔,并將它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用細準焦螺旋把視野調整清晰。

          試題詳情

          -60.7

          試題詳情

          -33.4

          100

          試題詳情

          -87.7

          試題詳情

          19.54

          試題詳情

          -84.9

          最高化合價

          +6

          +5

           

          +5

           

          +7

          最低化合價

          -2

          -3

          -2

          -3

          -1

          -1

          II、B與C兩元素可形成化合物CB2、CB3,二者均可用于制備化合物甲

          III、A與B兩元素可形成化合物AB、AB2,二者均可用于制備化合物乙。

          A、B、C均為上表中的元素,甲、乙為中學常見強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B元素位于周期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2)A元素氣態(tài)氫化物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寫上述元素形成的最穩(wěn)定的氫化物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關于物質甲、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二者的濃溶液在常溫時均可用鐵制容器貯存

          b.二者的濃溶液在敞口容器中放置,質量都會變化

          c.二者的濃溶液在常溫時均與銅反應

          d.二者的稀溶液均具有強氧化性

          (4) B與C兩元素可形成化合物與含B元素的化合物可發(fā)生化合反應,且是氧化還原反應,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工業(yè)生產強酸乙的過程中獲得化合物A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9.(14分)鈦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銅多61倍,排第十位。鈦及其化合物大量應用于航空、造船、電子、化學、醫(yī)療器械、電訊器材等各個領域。

          ⑴ 由鈦鐵礦(FeTiO3)提取金屬鈦(海綿鈦)的主要工藝過程如下(部分產物省略):

          試題詳情

              上述熔煉過程發(fā)生的反應為吸熱反應,該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               ;

          還原過程必須在1070K的溫度下進行,你認為還應該控制的反應條件是               。

          ⑵用濃硫酸處理鈦鐵礦,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鐵,此時溶液中含有Fe2+、TiO2+和少量Mg2+等陽離子。常溫下,其對應氫氧化物的Ksp如下表所示。

          氫氧化物

          Fe(OH)2

          TiO(OH)2

          Mg(OH)2

          Ksp

          試題詳情

          8.0×1016

          試題詳情

          1.0×1029

          試題詳情

          1.8×1011

          試題詳情

          常溫下,若所得溶液中Mg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018mol/L,當溶液的pH等于       時,Mg(OH)2開始沉淀。

          若將含有Fe2+、TiO2+和Mg2+的溶液加水稀釋,立即析出大量白色沉淀,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3)工業(yè)上TiO2的提純方法是

          試題詳情

          第一步:TiO2 + 2C + 2Cl2  TiCl4 + 2CO

          試題詳情

          第二步:TiCl4 + O2  TiO2 + 2Cl2

              用該方法提純TiO2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學上規(guī)定,通常條件下,穩(wěn)定單質的生成焓(△H)為0,由穩(wěn)定單質化合生成1mol某化學物時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稱作該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焓。如

          試題詳情

          C(石墨) + O2 = CO2(g) △H=-393.5kJ?mol-1

          試題詳情

          CO2(g)的標準生成焓是-393.5kJ?mol-1

          有關物質的標準生成焓如下表

          物質

          CO2(g)

          TiCl(l)

          O2(g)

          TiO2(s)

          Cl2(g)

          標準生成焓/ kJ?mol-1

          試題詳情

          -393.5

          試題詳情

          -804.2

          0

          試題詳情

          -944.7

          0

          試題詳情

              則液態(tài)TiCl4跟O2反應生成固態(tài)TiO2和Cl2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5)BaTiO3是一種可用來吸收低頻波的無機功能材料。工業(yè)上,常用BaCl2、TiCl4、H2O和H2C2O4混合反應生成白色固體A,將該白色固體加熱分解至900K可得BaTiO3,實驗測得其熱分解過程的質量-溫度關系曲線如右圖所示,圖中400K、600K和900K時對應的樣品的質量分別為8.38mg、5.68mg和5.19mg。白色固體A的化學式為            (填序號)。

          a.BaTi2O5      b.BaC2O4?2H2O      c.BaTi(C2O43      d.BaTiO (C2O42?4H2O

          3016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是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將NOx 轉變?yōu)镹2和H2O,這是目前國外硝酸廠進行尾氣治理所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

          某;瘜W興趣小組擬驗證NO能被氨氣還原并測算其轉化率。

          試題詳情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①為實驗室制氨氣,選用裝置下圖裝置中的_____(填裝置序號),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測定生成的NH3的體積,則必須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___(填裝置序號),裝置中所盛試劑應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若用下列各種試劑組合(其它條件相同)進行制取氨氣的對比實驗,測出氨氣的體積(標準狀況)如下表:

          試題詳情

          試劑:6.0 g Ca(OH)2(s,過量),6.0 g CaO(s,過量),5.4 g NH4Cl(s),5.4 g (NH42SO4(s)。

          試劑組合

          ①Ca(OH)2

          NH4Cl

          ②Ca(OH)2

          (NH42SO4

          ③CaO

          NH4Cl

          ④CaO

          (NH42SO4

          NH3體積( mL)

          1344

          1364

          1792

          1753

          試題詳情

          從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室制氨氣的產率(產率 = ×100%)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序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⑦的作用可能是                              。

          (4)若進入裝置⑤的NO共2688 mL(已折算為標準狀況,下同),氨氣過量,最后收集到標準狀況下2016 mLN2,則NO的轉化率為:                   。

           

          【選做部分】

          共8個題,考生必須從中選擇2個物理題、1個化學題和1個生物題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區(qū)域作答。

          試題詳情

          31.(8分)【化學――化學與技術】下圖表示某些化工生產的流程(有的反應條件和產物已略去)

          試題詳情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上述流程中所涉及的化學工業(yè)名稱                      

          (2)反應I需在500℃進行,其主要原因是                                 ;

          H轉化為I的過程中,需不斷補充空氣,其原因是                       ;

          (3)寫出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                                             ;

              工業(yè)上,采用向析出K的母液中通氨氣,加入細小食鹽顆粒,冷卻后可析出副產品。通氨氣的作用是            。(填序號)

              a.增大NH4+的濃度,使J更多地析出

              b.使K更多地析出

              c.使K轉化為M,提高析出的J的純度

          試題詳情

          32.(8分)【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有主族元素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元素原子2p軌道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B原子的p軌道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其氣態(tài)氫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氫化物中最大。C的最高化合價和最低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4,其最高價氧化物中含C的質量分數(shù)為40%,且其核內質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D原子得一個電子填入3p軌道后,3p軌道已充滿。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C2分子中含有____根π鍵,屬于__________分子(填“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

          (2) B的氫化物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B原子的原子軌道采用______雜化,其氫化物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氫化物中沸點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寫出A的常見氧化物與B的氧化物中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組___________

          (4)C元素的電負性_______D元素的電負性(填“>”,“<”或“=”);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33.(8分)【化學――有機化學基礎】山蒼子(Litsea cubeba),又名山雞 ,山姜子,木姜子等。山蒼子油主要成分是檸檬烯和檸檬醛,檸檬醛一般用于食用香料,是重要的食用香料。此外,以檸檬醛為原料可制造更為有價值的甲基紫羅蘭酮、鳶尾酮等。紫羅蘭酮是配制很多高級香精時不可缺少的。用檸檬醛制取紫羅蘭酮的反應如下:

          試題詳情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檸檬醛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要檢驗檸檬醛分子中所含官能團的注意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步羥醛縮合反應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先發(fā)生___________(填反應類型,下同),再發(fā)生_____________。

          (3)寫出假紫羅蘭酮與足量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檸檬醛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共熱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做題

          試題詳情

          34.(8分)【生物――生物技術實踐】對于蛋白質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獲得高純度的蛋白質又是這項研究的首要工作。請你回答下列關于蛋白質提取的問題:      
          (1)蛋白質的提取包括樣品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和純度鑒定。
          (2)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組成成分,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從血液中提取血紅蛋白,血液要保持非凝固狀態(tài),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紅蛋白的提取可以分為______。
          A.紅細胞洗滌→透析→血紅蛋白的釋放→分離血紅蛋白溶液
          B.紅細胞洗滌→血紅蛋白的釋放→分離血紅蛋白溶液→透析
          C.紅細胞洗滌→血紅蛋白的釋放→透析→分離血紅蛋白溶液
          D.分離血紅蛋白溶液→紅細胞洗滌→血紅蛋白的釋放→透析
          (4)血紅蛋白的提取方法是“凝膠色譜法”,又稱______________。該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操作時要注意譜柱內不能有氣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35.(8分)【生物――現(xiàn)代生物技術】《時代》雜志評出的2007年十大科學發(fā)現(xiàn)中指出,美國及日本兩個研究團隊的報告中證實皮膚細胞經(jīng)過“基因直接重組”后可以轉化成為具有胚胎干細胞特性的細胞。這項發(fā)現(xiàn)一方面解決了利用胚胎進行干細胞研究的道德爭議,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細胞研究的來源更不受限。
          請回答下面有關胚胎工程的若干問題。
          (1)人類的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分化開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階段。
          (2)美日科學家利用病毒分別將四個基因導入皮膚細胞,促使普通的皮膚細胞產生變化,最后成為帶有胚胎干細胞性質的細胞。在基因工程中,這四個基因稱為目的基因,在基因表達載體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須含有_________________。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圖為哺乳動物胚胎分割和性別鑒定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SNAGHTML2d726c1
          ①胚胎分割時,一般采用發(fā)育良好、形態(tài)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__。對胚胎進行分割時,要特別注意將________________均等分割,否則會影響分割后的胚胎恢復和進一步發(fā)育。來自同一胚胎分割產生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②過程分割出的少量胚體細胞用來做性別鑒定,該技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常胚胎干細胞可以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種方法)中分離得到。

          試題詳情

          36.(8分)【物理一物理3―3】(1)已知某物質摩爾質量為,密度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則該物質的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shù)為________。

          試題詳情

          (2)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圓筒形注射器(氣缸壁導熱),熱塞上端接有氣壓表,能夠方便測出所封閉理想氣體的壓強。開始時,活塞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氣體體積為30cm,氣壓表讀數(shù)為1.0×10Pa。若用力向下推動活塞,使活塞緩慢向下移動一段距離,穩(wěn)定后氣壓表讀數(shù)為1.2×10Pa。不計活塞與氣缸內壁間的摩擦,環(huán)境溫度保持不變。

          ①簡要說明活塞移動過程中,被封閉氣體的吸放熱情況。

          ②求活塞移動后氣體的體積

           

           

           

          試題詳情

          37.(8分)【物理一物理3-4】一列簡諧橫波沿直線傳播,在這條直線上相距d=1.5mA、B兩點,其振動圖象分別如圖中甲、乙所示。已知波長λ>1m,求這列波的波速v.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7.(8分)【物理一物理3-5】在真空中,原來靜止的原子核X在進行a衰變時,放出一粒子的動能為E0,假設衰變后產生的新核用字母y表示,衰變時產生的能量全部以動能的形式釋放出來,真空中光速為c,原子核的質量之比等于質量數(shù)之比.

              (1)寫出衰變的核反應方程;

          (2)求衰變過程中總的質量虧損.

           

           

           

           

           2009年高考押題卷

          理綜?山東卷?答案

           

          試題詳情

          1. D  解析: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此時蔗糖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細胞滲透失水收縮、中央液泡逐漸變小。細胞壁為全透性的,收縮性小。

          試題詳情

          2. B  解析:A正確,三聚氰胺是嬰兒長期攝入這種奶粉會患腎結石的原因;B錯誤,人體中缺少將三聚氰胺轉化的酶,不能將其轉化。C正確,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學致癌因子,癌變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癌基因被激活;D正確,三聚氰胺雖然含氮較高,但是它屬于非蛋白氮,不能體現(xiàn)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

          試題詳情

          3. D  解析:A錯誤,人的無氧呼吸只能是補充人體有氧呼吸供能不足的輔助形式,快速登山時人體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B錯誤,水稻根進行無氧呼吸的產物是酒精和CO2,而不是乳酸;C錯誤,在完全無氧的環(huán)境中,水果的細胞進行無氧呼吸,會產生對細胞有害的物質酒精,破壞細胞,不利于水果貯藏;D正確,綠藻細胞是真核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所需的酶分布于細胞質基質,第二階段所需的酶分布于線粒體基質,第三階段所需的酶分布于線粒體內膜。

          試題詳情

          4. A  解析:由題意可知,家鼠體色是由兩對相對等位基因控制的,A-B-表現(xiàn)為黑色,A-bb表現(xiàn)為淺黃色,aaB―和aabb都表現(xiàn)為白色。F2黑色家鼠占F2總數(shù)的9/16,其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AABB)占1/16。故F2黑色家鼠個體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9。

          試題詳情

          5. B  解析:A錯誤,圖甲屬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若在四分體時期發(fā)生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則①和②上有可能含有等位基因,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等位基因隨著①和②分離而分離;B正確,乙圖細胞分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兩兩相同,屬于有絲分裂。上下對應的染色體是由同一條染色體復制后經(jīng)著絲點分裂產生的,對應的基因A和a說明發(fā)生了基因突變。C錯誤, 1和3是由一條染色體復制后經(jīng)著絲點分裂產生的,并早期同源染色體。同理。2和4并非同源染色體。D錯誤,該動物體細胞有4條染色體,染色體體數(shù)最多是在有絲分裂后,有8條染色體。

          試題詳情

          6. D  解析:A錯誤,結構⑥表示突觸,在突觸傳遞的是化學遞質,發(fā)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換;B錯誤,還應補充實驗,刺激甲圖⑤點,在③處測不到電位變化,才能說明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是單方向的;C錯誤,興奮部位的電位應是內正外負,b處為興奮部位;D正確,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fā)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局部電流。

          試題詳情

          7. A  解析:HPV導致宮頸癌,HPV屬于病毒致癌因子。癌變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變,導致原癌基因被激活或抑癌基因被抑制。病毒離開寄主細胞后變?yōu)榻Y晶體,DNA不能復制不能合成蛋白質;抗生素對防治細菌等引起的疾病有效,對病毒引起的疾病無效,不能抑制病毒的繁殖;癌細胞是機體中的細胞發(fā)生癌變,其特點是這些細胞能夠惡性增殖不受機體控制。

          試題詳情

          8. D  解析:物種豐富度是群落的特征;不同的物種在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K值不同; K值是該環(huán)境所允許的最大值。錯誤,隨著演替的進行,群落的結構復雜化,營養(yǎng)級的數(shù)目增加。但食物鏈不會因此而縮短。;用樣方法估計種群密度時,樣方的數(shù)量越多,估計值越準確。

          試題詳情

          9.B  解析:焰色反應是電子能級的躍遷,是物理變化。苯與甲苯的區(qū)別是利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者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試題詳情

          10.A  解析:乙醇汽油是混合物,②不正確。石油的分餾是利用沸點差異將輕質油與重油分離,物理變化,④不正確。橡膠和纖維均有天然的,不一定都是合成的,⑥不正確。

          試題詳情

          11.B  解析:鈉投入到鹽溶液中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H2,再考慮鹽與堿的反應,A不正確。能構成原電池的前提是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由于C項中無反應發(fā)生不能構成原電池。D項中還可能是濃度的影響,研究催化劑的影響時,要濃度相同。

          試題詳情

          12.C  解析: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應該得電子,A不正確。充電過程是電解池,電能轉化為化學能,B不正確。放電時,負極反應為:Cd ? 2e- + 2OH- = Cd(OH)2,正極反應為:NiOOH + H2O + e== Ni(OH)2+ OH-,放電時,OH-在正極生成向負極移動,D不正確。充電時,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方程式為:Cd(OH)2 + 2e- = Cd + 2OH-,陽極反應為Ni(OH)2+ 2OH- -e- = NiOOH + H2O,OH-在陰極生成,C正確。

          試題詳情

          13.D  解析: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紅色金屬為銅;在硫酸中不可能產生氨氣,因此刺激性氣味氣體是二氧化硫;藍色溶液即為硫酸銅溶液。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H4CuSO3 + 2H2SO4 = Cu + Cu2O + 2SO2↑+ (NH42SO4 + 2H2O,因此濃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反應中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只有銅元素。因此A、B、C均不正確。

          試題詳情

          14.B  解析:KH2PO4和K2HPO4在溶液中完全電離,KH2PO4= K++H2PO4-,K2HPO4= 2K++HPO42-,為強電解質。D項中H2PO4的電離程度是水解程度的103倍,HPO42的水解程度是電離程度的105倍,所以水解程度更大,溶液呈堿性。

          試題詳情

          15.D  解析:0~4分鐘時,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mol/(L•min),A正確。由量的變化可知A、B為反應物,C為生成物,由量的關系可知,△n(A)∶△n(B)∶△n(C)=2∶1∶1,則反應方程式為2A(g) + B(g) C(g),則K=,B正確。在T3溫度前均是正向建立平衡,此時V> V,C正確。判斷反應吸放是利用平衡移動原理,T3時建立平衡,取T3以后,T3→T4,隨溫度的升高,C的百分含量降低,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說明降反應是吸熱反應,則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試題詳情

          16.A

          試題詳情

          17.D

          試題詳情

          18.C

          試題詳情

          19.BCD

          試題詳情

          20.D

          試題詳情

          21.ACD

          試題詳情

          22.AC  解析: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庫侖定律及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關系的應用。從a到b的過程中兩球間的距離先減小后增大,根據(jù)庫侖定律,小圓環(huán)受到的庫侖力先增大后減;A項正確;由極限法可知,小球在ab中點時,受到的庫侖力與速度垂直,加速度為零,因此從a到b的過程中,小圓環(huán)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B項錯誤;小球運動到ab中點前,庫侖力與速度的夾角小于900,這個過程庫侖力做正功,過了中點,速度的夾角大于900,這個過程庫侖力做負功,根據(jù)動能定理,小圓環(huán)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C項正確;根據(jù)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因此電勢能應先減小后增大,D項錯誤。

           

          試題詳情

          23.①寫出計算物體加速度的表達式:a=

          ②寫出計算合外力的表達式:    F=mgh/s  

          試題詳情

          ③為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程度,請寫出一條有關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有益方案:h為橫坐標 為縱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圖.

          方案1:F=mgh/s可知,當小車質量增加的倍數(shù)與h縮小的倍數(shù)相同時,合外力在各次的實驗中就能保持一定.;方案2: 確定一定質量的小車后,在小車的后面通過細繩掛一鉤砝,調節(jié)支柱的高度使小車勻速運動, 取下鉤砝后,讓小車再次從A1點開始運動,則小車的合外力為F=m0g,改變小車質量時,重復上述過程就能保持合外力的一定.

          試題詳情

          (2)①ABC      ②E=1.40     r= 30    ③1000

          評分標準:(1)①②③各2分;④式4分;(2)①2分②每空各2分③2分④2分.

          試題詳情

          24.解:設推進器產生的恒力為F,前后兩次小車的加速度分別為a1和a2

          由牛頓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前后兩次實驗有:

          F=Ma1                                 ①(3分)

          F=(M+m)a2.                          ②(3分)

          試題詳情

                                      ③(3分)

          試題詳情

                                      ④(3分)

          試題詳情

          由③④得:

          試題詳情

          由①②得:       ⑤(3分)

          試題詳情

          25.解:(1)3S~5S時間內,

          試題詳情

          ,              ①(2分)

          f=μmg=2N                ②(1分)

          試題詳情

          a=2m/S2                   ③(1分)

          試題詳情

          SAB=2=8m             ④(2分)

          (2)物體由B運動到A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

          試題詳情

             ⑤(2分)

          試題詳情

          VA=4m/s                ⑥ (1分)

          (3)整個過程中,

          試題詳情

             ⑦(2分)

          代入數(shù)據(jù),

          WF=48J                    ⑧(1分)

           

          試題詳情

          26.答案:(1)干土壤:0.05kg(2分)   植物:74.65kg(1分)    植物生長的主要物質來源不是土壤,因為干土壤的質量只是輕微減少,不足與植物增加的質量相比(2分)。
          (2)5(1分)    60(2分)    C18O2 SNAGHTMLbe9017 H218O SNAGHTMLbedf44 18O2(2分)
          (3)第二步,提取葉片中的色素并用紙層析法分離(2分)
          第三步,比較并觀察濾紙條上的色素帶。(2分)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光合作用相關知識。(1)干土壤的變化是減少:90.90?90.8=0.05kg,植株的變化是增加:76.90?2.25=74.65kg。植株重要增加明顯,而土壤只是輕微減少,由此可見,植物的生長所需要的物質主要不是來自土壤。
          (2)由坐標曲線圖分析可知,在15℃、1千勒司光照下的凈光合作用吸收CO2量為11.2mL/小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測得的凈光合作用吸收CO2量+呼吸消耗CO2量=11.2+11.2=22.4ml=1mmol,故5小時光合作用吸收CO25mmol。在25℃、4千勒克司光照條件下,該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時凈吸收CO2為44.8ml∶
          SNAGHTMLb02958
          故積累葡萄糖1/3mmol,折合180×1/3 =60mg。    C18O2中的18O的轉移情況,可采用逆向思維。能產行18O2的是光反應,原料是H218O。C18O2參與暗反應階段可產生H218O
          (3)實驗目的是證明A組葉片發(fā)黃是由于葉綠素含量減少所致,最基本的思路是分離色素,比較葉綠素的含量變化情況。分離色素查采用紙層析法。

          試題詳情

          27.答案:(一)(1)干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2分)
          (2)①a、b兩組菠菜都出現(xiàn)干葉,則病毒的核酸是RNA;(2分)
          ②僅b組菠菜出現(xiàn)干葉,則病毒的核酸是DNA(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二)II1(1分)
          如果子一代雌雄株是均多數(shù)表現(xiàn)為抗病性狀,少數(shù)不抗。2分)
          則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圖中的I片段(1分)
          如果子一代雌株均表現(xiàn)為抗病性狀,雄株多數(shù)抗病,少數(shù)不抗病(2分)
          則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圖中的II2片段(1分)。
          (三)(2)清水(1分)   蓋玻片的一側滴ABA溶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2分)
          (3)①第二次鏡檢時,葉片上氣孔關閉的數(shù)目比第一次明顯增多。(2分)
          ②視野中央(1分)。
          解析:(一)病毒只有一種核酸。從所給的材料入手分析,苯酚的水溶液可用于獲取分離的核酸。DNA水解酶能夠水解DNA,但對RNA不起作用。如果干葉病毒的核酸是DNA,經(jīng)DNA水解酶處理后,則失去原有的遺傳作用,噴灑菠菜植株后,不會出現(xiàn)干葉病。如果干葉病毒的核酸是RNA,經(jīng)DNA水解酶處理后,RNA保持原有的遺傳作用,噴灑菠菜植株后,會出現(xiàn)干葉病。
          (二)題干敘述中雌雄個體均有抗病和不抗病個體存在,而若位于II1則只在雄性中存在,即我們通常所講的伴Y遺傳。圖中I上的基因屬于常染色體上的遺傳,所以再雌雄中的發(fā)病率沒有差異,而II2片段上的則是伴X遺傳,再雌雄中的發(fā)病率不同。所以我們可以借助自交后雌雄中的表現(xiàn)進行區(qū)分。
          (三)考查驗證性實驗設計能力。實驗目的是驗證ABA可以導致葉片氣孔的關閉,自變量為ABA,根據(jù)已給步驟的提示,聯(lián)系引流法,可設計自身前后對照。因變量是葉片氣孔的關閉,可用葉片上氣孔關閉的數(shù)目做指標。

          試題詳情

          28.答案:(1)第二周期第VIA族  (2)   

          試題詳情

          (3)ab  (4)SO2 + H2O2 = H2SO4   4NH3 + 5O2  4NO + 6H2O  (每空2分)

          解析:由信息I中元素的化合價及氫化物沸點分析可知,①是S,②是N,③是O,④是P,⑤是F,⑥是Cl,由信息II可知C為S,B為O,SO2、SO3均可用于制備硫酸。A、B形成的化合物AB、AB2二者均可用于制備強酸乙,則A為N,NO、NO2均可用于制備硫酸。

          試題詳情

          29.(1) 該反應熵變大于零(△S>0)  隔絕空氣(或在惰性環(huán)境中進行)

          (2)10  TiO2+2H2O=TiO(OH)2↓+2H

          (3)Cl2 可以循環(huán)使用

          試題詳情

          (4)TiCl4(l) + O2(g) = TiO2(s) + 2Cl2(g) △H=-140.5 kJ?mol-1 

          (5) d  (方程式每個3分,其余每空2分)

          試題詳情

          解析:⑴化學反應的發(fā)生至少必須滿足“焓變小于零、熵變大于零”中的一個,由題△H>0,則△S>0;由于金屬鎂與空氣中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的反應,反應控制在隔絕空氣(或在惰性環(huán)境中進行)的條件下進行。(2)Mg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018mol/L,由Ksp[Mg(OH)2]=1.8×1011可知當Mg(OH)2開始沉淀時c(OH-)==10-4mol?L-1,pH=10。由于TiO(OH)2的Ksp最小,故最容易水解。(4) 由TiCl4(l) + O2(g) = TiO2(s) + 2Cl2(g),可知分解1mol TiCl4需要吸收804.2kJ的能量,則生成1mol TiO2放出944.7kJ的能量,則該反應共放出140.5kJ的能量。(5)依據(jù)M[BaTiO (C2O4)2?4H2O]:M(BaTiO3)=10.00:5.19,可知白色固體A的化學式為BaTiO (C2O4)2?4H2O或由加熱過程中質量的變化判斷d正確。

          試題詳情

          30.(1) ①  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③⑦;  氨氣難溶于該試劑,該試劑不易揮發(fā),不與氨氣反應。

          (2) ④; 因為NH4Cl受熱易分解,生成的部分NH3和HCl又重新結合生成NH4Cl;而用Ca(OH)2反應產生的水較多,吸收的NH3較多。所以用CaO和(NH4)2SO4反應產率最高。(3)吸收未反應的NO   (4)90%   (每空2分,共16分)

          試題詳情

          解析:(1)實驗室制氨氣利用的是固體氫氧化鈣與氯化銨固體反應,固體和固體需要加熱反應,選用裝置。測氨氣體積用的是排液體法,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不能用溶液,該液體不與氨氣反應,不吸收氨氣,不易揮發(fā)。(2)①與③比較,排除①;②與④比較,排除②;5.4 g NH4Cl為0.101 mol,理論上可生成0.101 mol氨氣,產率(③) = = 79.2%;5.4 g (NH4)2SO4為0.041 mol,可生成氣體0.082 mol,產率(④) = = 95.4%。(3)裝置⑥是吸收未反應的NH3,裝置⑦中FeSO4溶液,利用Fe2的還原性來吸收未反應的NO。(4)NH3與NO的反應為,4NH3+6NO  5N2 + 6H2O,由氮氣體積計算出參加反應的NO,計算出NO的轉化率。

          試題詳情

          31.(1)合成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聯(lián)合制堿法(或侯氏制堿法) (2分,少1扣1分)

              (2)500℃時,該反應的催化劑的活性最高 (1分)  H轉化為I的反應為3NO2 + H2O = 2HNO3+NO,NO2不能被完全吸收,故需不斷地補充空氣,促進NO2的轉化,提高原料利用率  (1分)   NaCl + CO2 + NH3 + H2O = NH4HCO3↓ + NH4Cl     (2分)

          ac     (2分,少1扣1分)          

          試題詳情

          解析:對工業(yè)合成簡單掌握即可得出:空氣、食鹽水、碳應該與侯氏制堿法有關,由此推理:(1)A為O2 、B為N2、C為H2 、D為C0、E為NH3 、F為C02,反應Ⅰ為工業(yè)合成氨,反應Ⅱ為氨催化氧化法制HNO3,反應Ⅲ為侯氏制堿法。(2)500℃ 時該反應的催化劑的活性最高。NO2轉化成HNO3時 由于不斷有NO生成,故通入O2,便于NO轉化成NO2,促進NO2的轉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3)K的母液中含Na+、HC03-、NH4+、Cl-,向其中通入NH3,并加入細小的NaCl顆粒.可增大NH4+的濃度,更利于NH4Cl析出,同時也提高了析出的NH4Cl的純度。

          試題詳情

          32.(1)2 非極性  (2)  (3)三角錐形sp氨分子間形成氫鍵,所以氨氣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氫化物沸點高  (4)CO2和N2O  (5)<  H2S +Cl2 =2HCl十S↓ 

          解析:由題A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或1s22s22p4,可能為碳或氧。B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ns2np3,為VA族元素,由B的氫化物的溶解度可知B為氮元素,則A為碳。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之中為4,則為VIA族元素,為硫。D元素得1個電子后,3p軌道充滿,說明價電子排布為s23p5,為氯元素。(1)CS2的結構式為S=C=S,含有2根π鍵,直線形,非極性分子。(2)NH3分子中N原子的原子軌道發(fā)生sp3雜化,其中一個雜化軌道為孤對電子占有,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3)碳元素的常見氧化有CO和CO2,與氮的氧化物互為等電子體的有N2O。(4)硫、氯同周期,同周期元素電負性,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增大,所以電負性,C<D。

          試題詳情

          33.(1)C­10H16O  先檢驗醛基,將醛基氧化成羧基,再檢驗碳碳雙鍵

          試題詳情

          (2)加成 消去    (3)

          試題詳情

          (4)

          解析:(1)檸檬醛分子中含有10個碳原子,含有2份碳碳雙鍵和1份醛基,不飽和度為3,氫原子數(shù)為16,分子式為C­10H16O。檢驗其官能團的關鍵是不能直接用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碳碳雙鍵,因為醛基也能使它們褪色,先檢驗醛基,將其氧化為羧基。(2) 注意生成不飽和鍵,同時有小分子水生成,第二步肯定是消去,羥醛縮合反應可以先看作發(fā)生醛醛加成,生成羥基,然后羥基脫水發(fā)生消去。(3)中要注意羰基也可以和H2加成。

           

          試題詳情

          34.答案:(1)粗分離   純化
          (2)主要運輸O2     新鮮血液中加入檸檬酸鈉
          (3)B   (4)分配色譜法    根據(jù)蛋白質分子量的大小對蛋白質進行分離    氣泡會攪亂洗脫液中蛋白質的洗脫次序,降低分離效果。
          解析:本題考查血紅蛋白的提取方法及注意事項。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因其具有能在氧氣多的地方易與氧氣結合,在氧氣少的地方又易與氧氣分離的特性,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提取血紅蛋白不能讓血液凝固,可以在新鮮血液中加入檸檬酸鈉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其提取的方法是“凝膠色譜法”,又稱“分配色譜法”。操作步驟是:紅細胞洗滌→血紅蛋白的釋放→分離血紅蛋白溶液→透析。

          試題詳情

          35.答案:(1)囊胚
          (2)(目的基因的)啟動子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3)①桑椹胚或囊胚      內細胞團       無性繁殖(或克。
          ②用基因探針進行DNA雜交
          ③早期胚胎、原始性腺
          解析:(1)囊胚出現(xiàn)了細胞分化,聚集于一端個體較大的細胞為內細胞團(ICM),將發(fā)育為胎兒本身;沿透明帶內壁擴展和排列的個體小的細胞為滋養(yǎng)層細胞,將發(fā)育為胎膜和胎盤,為胎兒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  (2)基因表達載體由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組成,啟動子位于基因首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部位,驅動轉錄基因;限制性內切酶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將每一條鏈上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切開。 DNA連接酶是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雙鏈DNA的缺口。(3)①胚胎分割應選擇發(fā)育良好、形態(tài)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養(yǎng)皿;用分割針或分割刀切開胚胎,吸出半個,注入空透明帶或直接將裸半胚移植給受體。分割囊胚時要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內細胞團一般到囊胚階段才出現(xiàn),它是發(fā)育為胚胎本身的基礎細胞,其他細胞為滋養(yǎng)細胞,只為胚胎和胎兒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若分割時不能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會出現(xiàn)含內細胞團多的部分正常發(fā)育的能力強,少的部分發(fā)育受阻或發(fā)育不良,甚至不能發(fā)育等問題。就胚胎分割技術本身而言,是將同一胚胎分割成幾部分,借助胚胎移植技術產生遺傳物質完全相同的后代,是一種無性繁殖的方式,因此,也屬于動物克隆的一種方法。②用分割針分割滋養(yǎng)層,做胚胎DNA分析性別鑒定。③胚胎干細胞簡稱ES或EK細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

           

          試題詳情

          36.(8分)【物理――物理3―3】

          試題詳情

          解:(1)    (1分)   (1分)

          (2)①活塞緩慢下移,理想氣體溫度不變,內能不變,體積減小,外界度氣體做功,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知,氣體放熱。(2分)

          試題詳情

          ②根據(jù)玻意耳定律:(2分)

          試題詳情

          活塞移動后氣體的體積為:  (2分)

          試題詳情

          37.(8分)【物理――物理3―4】

                 解:由A、B兩點振動圖像可知,該波的振動周期T=4×103s  (1分)

                                                 若波由AB傳播

          試題詳情

                                                 =1.5m  (1分)  又λ>1m   所以m  (1分)

          試題詳情

          傳播速度=500m/s(1分)

                 若波由BA傳播

          試題詳情

                 =1.5m (1分)   又λ>1m   所以6m  (1分)

          試題詳情

          =1.2m(1分)     傳播速度1500m/s(1分) 或=300m/s(1分)

           

          試題詳情

          38.(8分)【物理一物理3―5】

          試題詳情

          (1)衰變的核反應方程為:………………2分

          試題詳情

          (2)由動量守恒和丟可知,

          試題詳情

          反沖核Y的動能為,……2分

          試題詳情

          衰變時釋放的總能量為 ……………………1分

          試題詳情

          根據(j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1分

          試題詳情

          衰變過程中總的質量虧損△m ……………………2分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