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海 淀 區(qū) 高 三 年 級 第 一 學 期 期 末 練 習

                              2009.1

           

          學校                班級               姓名          

           

          題號

          第Ⅰ卷

          第Ⅱ卷

          總分

          1~40題

          41題

          42題

          43題

          44題

          得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題1分,共40分。每小題4個選項中只有1項符合題目要求。)

          1.“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币罁(jù)材料判斷,

             禁煙運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

            A.整肅吏治,消除官場的腐敗          B.制止白銀外流,緩解政府財政危機

            C.整頓海防,打擊英國的入侵          D.打擊鴉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貿(mào)收入

          試題詳情

          2.右表為《五口通商時期中國絲茶出口情況表》,以下各項對該表解釋正確的是

          年份

          茶(磅)

          絲(包)

          1843

          17727750

          1787

          1849

          82980500

          16298

          1854

          109369000

          54233

          1858

          103564400

          85970

             ①絲、茶生產(chǎn)日益商品化

             ②自然經(jīng)濟逐步遭到破壞

             ③客觀上促進中國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④中國在對外貿(mào)易中逐漸取得優(yōu)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3.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是

            A.廢除了江南地區(qū)地主土地所有制    B.促進江南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C.推遲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      D.加快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潰

          試題詳情

          4.對“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出現(xiàn)原因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            B.中西方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

             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D.林則徐、魏源的推動作用

          試題詳情

          5.鴉片戰(zhàn)爭前,清朝統(tǒng)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中外交往以“理藩”和“朝貢”的方式

             進行。這一體制被打破于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試題詳情

          6.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社會并存的經(jīng)濟成分有

            ①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              ②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

             ③洋務(wù)企業(yè)                        ④外國資本主義企業(y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7.梁啟超認為,“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guān)系”。下列事件與李鴻章有

             關(guān)的是

            ①創(chuàng)辦湘軍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           ②洋務(wù)運動中創(chuàng)辦海軍

            ③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避戰(zhàn)求和         ④戊戌變法中出賣維新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試題詳情

          8.博物館陳列著三張圖片。下列按圖片順序?qū)?yīng)的信息,準確的一組是

            A.張之洞                李鴻章             李鴻章

             B.軍事工業(yè)              軍事工業(yè)           民用工業(yè)

             C.洋務(wù)運動前期          洋務(wù)運動后期       洋務(wù)運動后期

             D.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長江流域

          試題詳情

          9.以下對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影響表述不正確的是

             A.加強海防的努力宣告失敗         B.外商開始在華開辦企業(yè)

            C.維新思潮演變?yōu)檎芜\動          D.俄日加緊爭奪中國東北

          試題詳情

          10.戊戌變法中,直接招致清朝官僚普遍反對的措施是

            A.裁汰大批冗濫官員                B.裁撤驛站,設(shè)立郵政局

            C.裁撤綠營,精練陸軍              D.廢除八股,改試策論

          試題詳情

          11.近代某一不平等條約規(guī)定:“中國國家應(yīng)允由諸國分應(yīng)主辦,會同酌定數(shù)處留兵駐守,

              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處。今諸國駐防之處,系黃村、廊坊、楊村、……山海關(guān)!

              其影響是

              A.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lǐng)海主權(quán)      B.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jié)

              C.清政府處于外國軍隊控制之下    D.中國通商口岸數(shù)量增加

          試題詳情

          12.同盟會影響下發(fā)動的起義中,秋瑾參與的是

              A.浙皖起義    B.萍瀏醴起義    C.鎮(zhèn)南關(guān)起義    D.黃花崗起義

          試題詳情

          13.以下關(guān)于清末“預(yù)備立憲”評述正確的是

              ①建立了“皇族內(nèi)閣”  ②立憲派出現(xiàn)分化③漢族官僚離心④袁世凱勢力擴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14.孫中山發(fā)表《第二次討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國,以一姓之尊而奴視五族,此所以認

             為公敵,義不反顧。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厲進行,無遺一日縱敵之患,

              國賊既去,民國始可圖安……”這一檄文旨在

              A.反對袁世凱刺殺宋教仁       B.要求袁世凱取消帝制

              C.徹底推翻袁世凱的統(tǒng)治       D.反對袁世凱解散國會

          試題詳情

          15.下列關(guān)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A.規(guī)定“主權(quán)在民”           B.實行了三權(quán)分立

              C.實行責任內(nèi)閣制             D.總統(tǒng)由國會推選

          試題詳情

          16.《大公報》創(chuàng)刊于1902年,曾因評論視角犀利屢遭?,下述文章不可能發(fā)表于其中的是

              A.《民國四年來之政體》        B.《變法通議》

              C.《斥復(fù)辟論》                D.《責任內(nèi)閣》

          試題詳情

          17.辛亥革命至一戰(zhàn)期間中國工業(yè)發(fā)展出現(xiàn)短暫春天,對“短暫性”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缺乏發(fā)展實業(yè)的政策           ②輕工業(yè)發(fā)展不足

             ③外資企業(yè)比重過大             ④戰(zhàn)后列強卷土重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試題詳情

          18.新文化運動發(fā)起的目的是尋求“救國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

             本”是

            A.政治革命,推翻“軍人武力之政府”

             B.思想啟蒙,啟發(fā)“多數(shù)國民之覺悟”

             C.實業(yè)救國,興辦“機器生產(chǎn)大企業(yè)”

             D.以俄為師,迎接“世界革命新紀元”

          試題詳情

          19.陳獨秀說,中共“一大”時“黨的要求――無產(chǎn)階級專政――懸在半空”,到中共“二

             大”時“就腳踏實地了,……找到了中國實際的聯(lián)系并決定了黨要走的道路!边@是指

             中共“二大”

              A.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lǐng)         B.決定參加共產(chǎn)國際

             C.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lǐng)         D.決定與國民黨合作

          試題詳情

          20.孫中山說“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為此孫中山采取

            的措施是

             A.發(fā)動護法運動    B.與共產(chǎn)黨合作   C.建立黃埔軍校   D.發(fā)動北伐戰(zhàn)爭

          試題詳情

          21.五卅運動是國民大革命時期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對其成果表述不正確的是

            A.帝國主義被迫答應(yīng)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的全部要求

              B.引發(fā)廣泛國際影響得到國際進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

              C.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大規(guī)模群眾斗爭積累了經(jīng)驗

              D.給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以前所未有的打擊

          試題詳情

          22.北伐戰(zhàn)爭進行的背景包括

            ①北方軍閥聯(lián)合進攻廣東革命政府    ②省港大罷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③馮玉祥“五原誓師”,進軍河南     ④兩廣統(tǒng)一鞏固了廣東革命根據(jù)地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試題詳情

          23.國民革命與近代前期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相比,其新特點是

            ①以國共合作為基礎(chǔ)                 ②采用武裝斗爭的形式

              ③群眾基礎(chǔ)范圍擴大                 ④與國際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24.在秋收起義中,毛澤東決定放棄奪取長沙,改向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山區(qū)進軍是在

            A.漢口         B.三灣           C.文家市          D.井岡山

          試題詳情

          25.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說:“國民黨營壘中,在民族危機到了嚴重

              關(guān)頭的時候,是要發(fā)生破裂的。”毛澤東提出上述觀點依據(jù)的史實有

            ①蔡廷鍇等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②馮玉祥等領(lǐng)導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

            ③汪精衛(wèi)集團叛國投敵建立南京偽國民政府

              ④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試題詳情

          26.1936年9月,中共中央向國民政府鄭重聲明“贊成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民主共和國,贊成召

              集由普選權(quán)選舉出來的國會……擁護全國統(tǒng)一的國防政府”。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國民政府邀請中共組建民主聯(lián)合政府

              B.日本發(fā)動全面戰(zhàn)爭,國共合作正式確立

          C.希望聯(lián)合國民黨,共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D.蔣介石已經(jīng)放棄“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

          試題詳情

          27.下列各項反映十年對峙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政策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是

          試題詳情

            A.“打土豪,分田地”

             B.“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

              C.“一切服從統(tǒng)一戰(zhàn)線”

              D.“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試題詳情

          28.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長

              征勝利結(jié)束。讀《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路

              線示意圖》,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地點

              是

              A.    C.    C.    D.

          試題詳情

          29.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將領(lǐng)陳誠提出“在抗

              戰(zhàn)第一時間,國軍……消耗適度人力,

              保存我軍主力。以空間換時間,擴大戰(zhàn)

              場,分散敵軍兵力,以求達成提早阻止敵人前進的……目的”為此國民政府所組織的會

              戰(zhàn)包括

            ①淞滬會戰(zhàn)         ②徐州會戰(zhàn)         ③太原會戰(zhàn)         ④棗宜會戰(zhàn)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試題詳情

          30.抗戰(zhàn)期間,中國共產(chǎn)黨實行全民族抗戰(zhàn)的路線,為此做出的努力包括

            ①召開洛川會議,開辟敵后根據(jù)地       ②發(fā)表《八一宣言》,號召一致抗日

              ③組織百團大戰(zhàn),克服投降危險         ④按“三三制”原則建立抗日民主政權(quán)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31.1940―1942年根據(jù)地面臨嚴重困難,為此毛澤東發(fā)出“發(fā)展經(jīng)濟,保障供給”的號召。

            下列各項活動中,符合此精神的是

              A.開展土地革命運動                 B.開展大生產(chǎn)運動

              C.開展互助合作運動                 D.開展生產(chǎn)改革運動

          試題詳情

          32.下列各項對新中國民主政治制度建設(shè)有重大借鑒意義的是

            A.雙十協(xié)定保證了人民民主權(quán)利       B.政協(xié)會議形成了黨派協(xié)商原則

              C.解放戰(zhàn)爭推翻了國民黨統(tǒng)治         D.北平和談達成的國內(nèi)和平協(xié)定

          試題詳情

          33.下列各項,屬于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內(nèi)容的是

            A.首次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妥善處理了黨內(nèi)的分歧和矛盾

              B.清算“左”右傾錯誤,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指導思想

              C.制定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方針

              D.工作重心轉(zhuǎn)移到城市,把發(fā)展生產(chǎn)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試題詳情

          34.在某次戰(zhàn)役中,中共中央軍委發(fā)給前線指揮部的電報是:“本戰(zhàn)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

            集中兵力殲滅黃伯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占領(lǐng)新安鎮(zhèn)、臺兒莊、臨沂等地……從

              北面威脅徐州。”據(jù)此判斷這一戰(zhàn)役是

              A.臺兒莊戰(zhàn)役        B.孟良崮戰(zhàn)役       C.淮海戰(zhàn)役      D.渡江戰(zhàn)役

          試題詳情

          35.以下統(tǒng)計表反映的是新中國建立前夕官僚資本在中國工業(yè)中所占的比重。

          工業(yè)資本

          工礦交通運輸業(yè)

          固定資產(chǎn)

          鋼鐵產(chǎn)量

          發(fā)電量

          有色金屬產(chǎn)量

          石油產(chǎn)量

          66%

          80%

          90%

          67%

          100%

          100%

          依據(jù)上表中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所學知識分析,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沒收官僚資本轉(zhuǎn)為

          社會主義國營經(jīng)濟所造成的影響是

          A.人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國家經(jīng)濟命脈    B.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初步基礎(chǔ)

          C.國營經(jīng)濟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絕對優(yōu)勢    D.初步確立了以工業(yè)為主導的經(jīng)濟體系

          試題詳情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guī)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nóng)民的

          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新中國的工業(yè)化開辟道路!苯Y(jié)

          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土改的目的是徹底消滅土地私有制    B.土改建立起了農(nóng)民集體土地所有制

          C.土地改革所打擊的是封建地主階級    D.通過土改將農(nóng)民轉(zhuǎn)變?yōu)楣I(yè)勞動力

          試題詳情

          37.讀《1952~1956年中國主要工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產(chǎn)量統(tǒng)計表》

          項目

          時間

          糧食

          棉花

          原油

          1952年

          163億噸

          1304萬噸

          135萬噸

          66億噸

          44萬噸

          1956年

          192億噸

          1445萬噸

          447萬噸

          110億噸

          116萬噸

            下列說法與圖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

              A.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均衡發(fā)展             B.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突出成就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集中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成績顯著

          試題詳情

          38.新中國成立初期,私營工商業(yè)在國民經(jīng)濟中還占有重要地位。為恢復(fù)和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

              爭取國家財政經(jīng)濟的根本好轉(zhuǎn),中央采取的針對性措施是

            A.轉(zhuǎn)變?yōu)閲鵂I企業(yè)                  B.擴大企業(yè)自主權(quán)

              C.合理調(diào)整工商業(yè)                  D.全行業(yè)公私合營

          試題詳情

          40.1957年至1966年10年間,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shè)歷經(jīng)曲折,但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下列各項

              屬于這一時期建設(shè)成就的是

            ①石油工業(yè)發(fā)展迅速               ②尖端科學技術(shù)方面有突出成就

              ③農(nóng)村經(jīng)濟全面振興               ④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建成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選項

           

           

           

           

           

           

           

           

           

           

           

           

           

           

          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選項

           

           

           

           

           

           

           

           

           

           

           

           

           

           

          題號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選項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試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41題、42題各24分,43題、44題各6分,共60分。)

          42.(24分)近代以來,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tǒng)農(nóng)村和農(nóng)業(yè)也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

              甲午戰(zhàn)爭后,通商口岸特別是內(nèi)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設(shè),為外國資本打開了傾銷工業(yè)品的新市場和掠奪農(nóng)產(chǎn)品與土特產(chǎn)品的新區(qū)域。輪船和鐵路運輸發(fā)展,形成新的交通運輸網(wǎng),縮短了內(nèi)地農(nóng)村到通商口岸的運輸距離和時間,降低了運輸費用。新式工業(yè)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大豆、桐油、芝麻等農(nóng)產(chǎn)品的工業(yè)用途和銷售市場擴大。

              (1)依據(jù)材料概括,有哪些因素促使19世紀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生變化?說明上述變化對中

          國社會經(jīng)濟產(chǎn)生的影響。(8分)

           

           

           

           

           

              民國時期,中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緩慢,農(nóng)民生活極其貧困。

          (2)依據(jù)所學知識,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4分)

           

           

           

           

           

              1942年,《關(guān)于抗日根據(jù)地土地政策的決定》規(guī)定:必須扶助農(nóng)民,減輕地主的封建剝削,實行減租減息,借以改善農(nóng)民生活,提高農(nóng)民抗日與生產(chǎn)的積極性;在實行減租減息后,又必須實行交租交息,并保存地主對土地和財產(chǎn)的所有權(quán),借以聯(lián)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

              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規(guī)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和一切財產(chǎn),“按鄉(xiāng)村全部人口,

          不分男女老幼,統(tǒng)一平均分配……并歸個人所有”。

              (3)結(jié)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比較不同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實行的土地政策的異同。分析產(chǎn)

          生這種不同的原因。(7分)

           

           

           

           

           

           

          新中國建立初期農(nóng)民貨幣收入和消費品購買力增長情況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農(nóng)民凈貨幣收入(億元)

          試題詳情

          68.5

          試題詳情

          87.4

          試題詳情

          111.4

          試題詳情

          127.9

          農(nóng)民消費品購買力(億元)

          試題詳情

          65.3

          試題詳情

          80.7

          試題詳情

          102.1

          試題詳情

          117.5

          建國初期,隨著土地改革的進行,人民政府將疏通工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流通渠道、開展城鄉(xiāng)物資

          交流作為恢復(fù)國民經(jīng)濟的基本措施。打開農(nóng)村土特產(chǎn)品銷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時,收集農(nóng)村對工業(yè)品的需求信息,帶工業(yè)品下鄉(xiāng),打開工業(yè)品的農(nóng)村市場。由此促進了農(nóng)副業(yè)的發(fā)展,城市工商業(yè)由此獲得了原料和銷路。這對刺激工商業(yè)恢復(fù)、增加財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結(jié)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建國初期農(nóng)民購買力增強的原因及其對當時國家經(jīng)濟

          建設(shè)的意義。(5分)

           

           

           

           

           

           

           

          試題詳情

          43.(6分)陳獨秀說:“要想除去現(xiàn)在及將來國恥的紀念碑,必須要叫義和拳(團)不再發(fā)    生……現(xiàn)在世上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向共和的科學的無神的光明道路;一條是向?qū)V频拿孕诺纳駲?quán)的黑暗道路。我國民要是希望義和拳(團)不再發(fā)生……到底走哪條路而行    才好呢?”

          陳獨秀是如何看待義和團的?(3分)你如何評價陳獨秀的觀點?(3分)

           

           

           

           

           

           

           

          試題詳情

          44.(6分)右圖為抗日戰(zhàn)爭相持階段到來后的戰(zhàn)爭形

          勢圖(局部)。

              (1)在圖中,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是        ,共產(chǎn)

          黨領(lǐng)導的敵后戰(zhàn)場是        。(填寫圖中相應(yīng)的序號,

          2分)

              (2)依據(jù)所學知識說明圖中所示的戰(zhàn)爭態(tài)勢是如

          何形成的?(4分)

           

           

           

          海 淀 區(qū) 高 三 年 級 第 一 學 期 期 末 練 習

            

           

          試題詳情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題1分,共40分。每小題4個選項中只有1項符合題

          目要求。)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選項

          B

          A

          D

          C

          B

          C

          B

          A

          B

          A

          C

          A

          A

          C

          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選項

          D

          B

          C

          B

          C

          B

          A

          D

          D

          C

          A

          C

          B

          D

          題號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選項

          C

          D

          B

          B

          D

          C

          A

          C

          A

          C

          B

          B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41題、42題各24分,43題、44題各6分,共60分。)

          41.(1)李鴻章認為派遣對外使節(jié)可以加強對外交往,(1分)了解各國情況,(1分)辦理對外交涉。(1分)

          評價:有利于改變閉關(guān)自守的狀況,(1分)推動中國近代外交制度的形成。(1分)

          (2)鐵路等大型工程建設(shè)的籌集資金需要。(2分)作用:可以集中資金;(1分)促進

          民間資金的流通;(1分)避免外國銀行的盤剝(或控制);(1分)促進近代金融業(yè)的發(fā)

          展。(1分)

          (3)矛盾:肯定西方的議會制度,(1分)但又不想使人民真正獲得民主權(quán)利。(或不愿真正實行民主政治)(1分)背景:西方社會政治理論傳入中國;(1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2分)君主專制制度難以維持(或清朝的統(tǒng)治陷于嚴重的危機)。(1分)

          (4)中國在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1分)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在條約的附件中,(1分,答出《南京條約》即可)侵略者獲得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1分)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1分)中國戰(zhàn)場成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分)中國國際地位提高,(1分)英美等國被迫同意廢除治外法權(quán)等特權(quán)。(1分)(如學生回答巴黎和

          會或五卅運動相關(guān)史實,敘述正確,可加1分,但本部分不得超過3分)

          42.(1)原因:通商口岸的增設(shè)(1分)便利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1分)交通

          運輸?shù)陌l(fā)展(1分)降低了運輸成本。(1分)新式工業(yè)和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1分)使大量

          農(nóng)產(chǎn)品成為工業(yè)原料。(1分)

          影響:加速了自然經(jīng)濟的解體,(1分)促進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商品化。(1分)

          (2)帝國主義的侵略,(1分)長期戰(zhàn)亂的破壞,(1分)地主階級的剝削,(1分)自

          然災(zāi)害的影響。(1分)

          (3)相同:保護農(nóng)民利益。(1分)

          不同:1942年的土地政策實行減租減息,(1分)土地所有權(quán)仍歸地主。(1分)《中國土地法大綱》規(guī)定平均分配土地,(1分)廢除地主土地所有權(quán)(或“土地歸農(nóng)民所有”)。(1分)

          原因:1942年的土地政策是為了維護統(tǒng)一戰(zhàn)線。(1分)1947年的《土地法大綱》是為了滿足農(nóng)民的土地要求。(或“消滅封建剝削制度”)(1分)(如學生回答“社會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為主變?yōu)橐噪A級矛盾為主”可得1分,“原因”部分得分不得超過2分)

          (4)原因:土地改革的進行,(1分)政府疏通農(nóng)產(chǎn)品的銷售渠道,(1分)導致農(nóng)民的

          貨幣收入增加。(1分)

          意義:有利于國民經(jīng)濟的恢復(fù),(1分)為工業(yè)化發(fā)展提供市場和原料。(1分)

          43。陳獨秀認為義和團愚昧迷信,(1分)主張通過倡導民主與科學避免義和團的再次發(fā)生。(2分)

          對陳獨秀觀點的評價,(3分)

          答案一:肯定陳獨秀的觀點。從義和團的愚昧落后、盲目排外加以說明。

          答案二:否定陳獨秀的觀點。從義和團的斗爭具有反帝愛國性質(zhì),阻止列強對中國的瓜分加以說明。

          答案三:對陳獨秀的觀點部分肯定或部分否定亦可,參考答案一、二。

          (本部分總分不得超過3分)

          44.(1)④;(1分)①③(1分)(每空多填、少填均不得分)

          (2)日軍戰(zhàn)線過長,人力、物力不足;(1分)國民政府正面戰(zhàn)場會戰(zhàn),粉碎了日本速

          戰(zhàn)速決的戰(zhàn)略計劃;(1分)敵后抗日根據(jù)地嚴重威脅日軍后方;(1分)中國抗日力量還需要長期艱苦斗爭才能打敗日軍。(1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