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第一卷

          一、 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題3分,共1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某些金屬工藝品的外觀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同學們認為它可能和鐵一樣,有磁性。在討論時,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以先拿磁鐵來吸一下”。就“拿磁鐵來吸一下”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假設    B.實驗   C.觀察      D.做出結(jié)論

          試題詳情

          2.按照一定的依據(jù)把物質(zhì)進行分類,是我們認識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和用途的便捷途徑。姜宇同學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學實驗室,他收集了許多物質(zhì),其中有:①純堿;②生石灰;③醋酸;④熟石灰;⑤酒精;⑥銅;⑦石墨;⑧氧化鐵;⑨蔗糖;⑩尿素。

          對上述物質(zhì)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A.屬于有機物的有③⑤⑨⑩        B.屬于單質(zhì)的有⑥⑦

          C.屬于堿的有①④                  D.屬于氧化物的有②⑧

          試題詳情

          3.下列關(guān)于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四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必須選擇含氫元素的物質(zhì)作原料    B.必須用排水法收集氫氣

          C.必須使用鋅與稀硫酸反應          D.必須使用酒精燈加熱

          試題詳情

          4.下列有關(guān)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杯食鹽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

              B.溫度一定時,析出硝酸鉀晶體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鉀的飽和溶液

          C.物質(zhì)溶于水時,常使溶液的溫度發(fā)生改變

          D.75%的醫(yī)用酒精消毒液,溶劑是酒精

          試題詳情

          5.下面是王小莉同學用連線的方式對某一主題知識進行歸納的情況,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試題詳情

          6.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FeCl3溶液顯黃色不是Cl離子造成的,下列實驗無意義的是

          A.觀察KCl溶液沒有顏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消失

          C.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無色硝酸銀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釋后FeCl3溶液黃色變淺

          第二卷

          試題詳情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32分)

          7.(4分)蘇丹紅是一類染色劑。在我們?nèi)粘=佑|的物品中,家用的紅色地板漆或紅色鞋油通常含有蘇丹紅的成分。根據(jù)2004年4月MSDS提供的數(shù)據(jù),蘇丹紅存在有限的致癌作用,不可服用。2005年2月23日中國政府發(fā)布緊急公告,禁止蘇丹紅作為食品添加劑。下表是蘇丹紅1號的有關(guān)信息:

          編號

          化學式

          C16H12N2O

          外觀

          暗紅色或深黃色片狀晶體

          溶解度

          試題詳情

          在水中:<0.01g/100ml;  汽油中:任意比例互溶

          熔點

          404~406 ℃

          升華

          475 ℃

          致癌原因

          在人體內(nèi)分解出一種有毒的有機物(苯胺)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蘇丹紅1號中含有                      元素,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        。

          (2)在上表給出的信息中,屬于蘇丹紅一號物理性質(zhì)的有(填編號)           。

          (3)蘇丹紅1號對動物和人體有致癌作用,主要是因為該物質(zhì)在體內(nèi)發(fā)生了       變化。

          試題詳情

          8.(8分)化學科學中許多原理與我們的生活、生產(chǎn)以及其他科學中的道理是一致的。請用短線將A欄與B欄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兩項連接起來。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9.(4分)化學是關(guān)于人類如何應用物質(zhì)的科學。根據(jù)你對化學反應的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1)人類利用化學反應,可以獲取生活和生產(chǎn)所需的                      。另外,人類還利用化學反應消除有害物質(zhì)。

          (2)在鐵制品表面鍍上一層保護膜,是為了防止和減緩鐵的銹蝕;在實驗室里用氯酸鉀制氧氣時,加熱和加入二氧化錳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雖然物質(zhì)之間的化學反應極其復雜,但是人類可以根據(jù)物質(zhì)的            ,通過改變            來控制化學反應。

          試題詳情

          信息2:下圖分別是海水和人體中部分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根據(jù)

           

          上面提供的信息,運用你學過的有關(guān)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海水中,金屬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鈉元素。 我國青海湖是個內(nèi)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大海中,湖水與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數(shù)的湖水是淡的。從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的規(guī)律和水的天然循環(huán)的角度看,海水中鈉元素的含量比較高的原因是          

                                                                                    

                                                                                     。

          (2)水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填“大”或“小”)     。

          人體中碳元素的相對含量較多的原因是                                        

                                                                                     。                                                                                   

          (3)原始大氣是指綠色植物出現(xiàn)以前的大氣。假設把現(xiàn)代的人或其他的動植物放在原始大氣中,你認為他們能否生存下去?         。原因是                     

                                                                                     。

          (4)綠色植物出現(xiàn)以后,原始大氣中的CO2逐漸減少。同時O2逐漸增加,原因是                                                                         。

          (5)隨著原始大氣中O2緩慢地增加,CH4、NH3、CO等氣體逐漸被氧氣氧化而緩慢地減少,使大氣的成分逐漸演化成現(xiàn)代大氣。原始大氣中NH3可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代大氣中的                。試寫出氧氣分別與CO、CH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試題詳情

          11.(6分)在宏觀物質(zhì)、微觀粒子和化學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科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已知氫、碳、氧、鈉、氯五種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分別為1、6、8、11、17。試按下列要求,寫出微觀粒子的化學符號,以及由這種粒子構(gòu)成的或含有這種粒子的一種物質(zhì)的名稱(微觀粒子和物質(zhì)所涉及的元素限定在上述5種元素內(nèi))。

          需滿足的條件

          粒子的化學符號

          對應的物質(zhì)的名稱

          (1)質(zhì)子數(shù)為11的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

           

           

           

           

          (2)質(zhì)子數(shù)均為10的兩種不同的分子

           

           

           

           

          (3)質(zhì)子數(shù)為1的陽離子和質(zhì)子數(shù)為9的陰離子

           

           

           

           

           

          試題詳情

          三、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2.(10分)鐵暴露在空氣中會生銹。不知你注意了沒有,將蘋果切開不久,果肉上就會產(chǎn)生一層咖啡色的物質(zhì),也好象是生了“銹”一樣。某化學活動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切開的蘋果“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猜想與假設

          猜想①:可能與空氣沒有關(guān)系,只是果肉內(nèi)的物質(zhì)自身相互反應而“生銹”。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氮氣作用而“生銹”;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銹”;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氣作用而“生銹”,并且蘋果“生銹”的速度還可能與溫度有關(guān)。

          收集證據(jù)

          (一)查閱有關(guān)資料:已知蘋果“生銹”是果肉里的物質(zhì)(酚和酶)與空氣中的一種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生成咖啡色的物質(zhì)。

          (二)實驗探究:針對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學活動小組依次設計了實驗方案,進行了實驗驗證,并依次觀察到下列實驗現(xiàn)象。請你將他們設計的可行的實驗探究方案,填寫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實驗方案

          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猜想①

          將一小塊果肉浸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觀察現(xiàn)象。

          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②

           

           

          果肉表面變色。

          猜想③

           

           

          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④

           

          果肉表面不變色。

          猜想⑤

           

          溫度高的先變色。

           

          得出結(jié)論                                                              

                                                                                    

          反思與評價】 (1)在②―⑤四種猜想中,你認為猜想           (填代號)最不合理,理由是                                                                  

                                                                                     。

          (2)在驗證猜想①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如果水不與空氣隔絕,果肉放在水中時間長了也會變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

          應用】根據(jù)上述結(jié)論,要防止果汁變質(zhì),果品加工廠加工和保存果汁時可采取的措施是

                                                                                    。

           

          試題詳情

          四、實驗與計算(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3.(10分)小明家購買了一瓶白醋,標簽上注明醋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5%。小明想,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與標簽的標注相符?

          請你與小明一起,用有關(guān)酸堿的知識,定量測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實驗原理

          (1)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和醋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試題詳情

              (2)在混合溶液中,當醋酸和氫氧化鈉完全中和時,再增加1滴氫氧化鈉溶液,溶液就呈堿性,而1滴氫氧化鈉溶液約為0.05 mL,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很小,可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

          試題詳情

          ①用           取12.0 mL白醋(密度近似為1.0g/ mL),倒入燒杯中,再加入20 mL蒸餾水稀釋。

          試題詳情

          ②量取45.0 mL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密度近似為1.0 g/ mL),用膠頭滴管取該氫氧化鈉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釋后的白醋中,同時不斷地攪拌燒杯中的溶液。滴至恰好完全反應,剩余氫氧化鈉溶液5.0 mL。

          交流反思

          (1)在實驗步驟①中,加適量水稀釋白醋,對實驗結(jié)果有無影響?為什么?

          (2)在實驗步驟②中,小明如何確定醋酸和氫氧化鈉已完全中和?

          數(shù)據(jù)處理】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判斷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與標簽的標注相符?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