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7-2008學年度東營市利津縣第一學期期中質(zhì)量調(diào)研

          初三化學試題

          注意事項:

          1.全卷共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姓名、考試號、座號等內(nèi)容填寫準確。

          3.請將第Ⅰ卷(選擇題)答案填在后面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以下關于化學的作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化學開發(fā)新能源和新材料,能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

          B.利用化學生產(chǎn)化肥和農(nóng)藥,可以無限制的增加糧食產(chǎn)量

          C.利用化學合成藥物,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人類健康

          D.利用化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以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

          試題詳情

          2.下列關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系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B.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生活中都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

          C.化學變化時一定伴隨有物理變化

          D.不需加熱就能發(fā)生的變化不一定是物理變化,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變化也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試題詳情

          3.下列變化:①固體物質(zhì)加熱后全部變成氣體;②工業(yè)上制取大量氧氣;③糧食釀成酒;④炸藥爆炸;⑤石灰水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變渾濁;⑥鐵生銹。其中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只有①③④⑥                                          B.只有③⑤⑥

          C.只有④⑤⑥                                             D.只有③④⑤⑥

          試題詳情

          4.北京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提出了“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的口號,為使2008年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關閉所有化工廠                                     B.用天然氣逐步代替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處理率                                     D.降低機動車輛的尾氣污染

          試題詳情

          5.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減負少做實驗

          B.對課本上的現(xiàn)成結(jié)論想通過實驗加以驗證,經(jīng)老師同意后,到實驗室去完成實驗

          C.先填好實驗報告后,按實驗報告做實驗

          D.實驗室桌上有一瓶貼有“食鹽”字樣的藥品,可以帶回家去炒菜

          試題詳情

          6.在盛放酒精的試劑瓶的標簽上應印有下列警示標記中的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7.下列實驗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時,將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試劑瓶(標簽向手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中的滴管要用水沖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實驗室里兩個失去標簽的試劑瓶中均裝有白色固體,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鹽,可取少量固體品嘗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確         B.只有②正確          C.只有③正確          D.全部錯誤

          試題詳情

          8.某學生欲稱4.3g食鹽,他在左盤上放4g砝碼,把游碼移到0.3g處,然后在右盤中加食鹽至天平平衡,則實際稱取的食鹽質(zhì)量是

          試題詳情

          A.4.3g                       B.3.7g                     C.4.0g                    D.4.6g

          試題詳情

          9.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量筒放平穩(wěn),且面對刻度線,初次仰視液面讀數(shù)為19ml,取出部分液體后,俯視液面讀數(shù)為11ml,則該同學傾出液體體積是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無法判斷

          試題詳情

          10.2004年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下圖是火星大氣成分含量圖。與空氣的成分相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火星大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

          B.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

          C.火星大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D.火星大氣中有稀有氣體,空氣中沒有稀有氣體

          試題詳情

          11.區(qū)別氧氣、氮氣、空氣的最簡單的方法是

          A.帶火星的木條                                        B.用澄清的石灰水

          C.用燃著的木條                                        D.用燃著的硫粉

          試題詳情

          12.從事科學實驗的重要一環(huán)是科學實驗的沒計,設計科學實驗的步驟有:①充分占有資料;②設計合理的方案;③明確實驗目的;④進行科學實驗:⑤準備實驗器材。其正確的步驟是

          A.①③④                B.③①②                C.③①⑤④②          D.①⑤②④③

          試題詳情

          13.下列情況:①汽車排放的尾氣;②石油化工廠排出的廢氣;③人呼吸出的氣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⑤學校實驗室通風櫥排放的氣體;⑥燃放煙花爆竹。一般認為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A.僅③④                B.僅④⑤                 C.僅③④⑤              D.僅④⑤⑥

          試題詳情

          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發(fā)生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B.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C.分解反應需要加熱,化合反應需要點燃

          D.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的反應是氧化反應

          試題詳情

          15.對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敘述正確的是

          A.氧氣化學性質(zhì)活潑,能與所有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

          B.氧氣有可燃性,是一種常見的燃料

          C.氧氣有氧化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

          D.物質(zhì)與氧氣反應時一定發(fā)光放熱

          試題詳情

          16.實驗室里制取氧氣大致可分為下列步驟: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并固定在鐵架臺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氣:e.熄滅酒精燈;f.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b→c→a→d→e→f                                  B.c→b→a→d→e→f

          C.b→c→a→d→f→e                                     D.c→b→a→d→f→e

          試題詳情

          17.下列使用膠頭滴管的方法正確的是

          A.一般的滴管(不是在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要立即用水洗凈,平放在實驗臺上

          B.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要用水沖洗,可直接插入原滴瓶中

          C.向試管內(nèi)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伸入試管內(nèi),以免因手抖動而使藥品灑出來

          D.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但可平放

          試題詳情

          1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氣和氧氣

          B.電解水的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C.水的蒸發(fā)和水的電解都產(chǎn)生氣體,它們都是化學變化

          D.水能發(fā)生三態(tài)(固、液、氣)變化是由其化學性質(zhì)決定的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包括4個小題,共20分)

          20.(4分)現(xiàn)有①氧氣;②空氣;③冰水混合后的物質(zhì);④經(jīng)雨水凈化的空氣;⑤鎂;⑥水;⑦氧化鎂;⑧氯化鈉等物質(zhì),其中,屬于單質(zhì)的有(填序號,下同)         ,屬于化合物的有          ,屬于混合物的有          ,屬于氧化物的有          。

          試題詳情

          21.(4分)如圖某課外小組為探究空氣中的組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兩個集氣瓶盛滿空氣,在燃燒匙中分別放著足量燃著的紅磷和硫粉,塞好瓶塞;當燃燒完畢,打開活塞,水會迅速進入        瓶,而不進入         瓶。原因是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2.(8分)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常常用到分類的方法。按照下列要求,將下列物質(zhì)或化學反應進行分類:

          (1)自擬兩種分類標準,將下列五種物質(zhì)分類,使得四種物質(zhì)包括在標準之內(nèi),其余一種不在標準之內(nèi)。

          ①空氣    ②氧氣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氧化鋁

          標準一                     ,包括的物質(zhì)是                 

          標準二                     ,包括的物質(zhì)是                 

          (2)自擬兩種分類標準,將下列六個化學反應分類,使得其中五個包括在標準之內(nèi),其余一個不在標準之內(nèi)。

          ①碳+氧氣→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水→碳酸         ③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④硫+氧氣→二氧化硫         ⑤鋁+氧氣→氧化鋁           ⑥酒精+氧氣→二氧化碳+水

          標準一                      ,包括的反應是                    

          標準二                     ,包括的反應是                      。

          試題詳情

          三、實驗題(包括3個小題,共26分)

          23.(6分)下表是研究性學習小組研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時采集的一組數(shù)據(jù):

          試題詳情

          用10ml制取150ml所需的時間(秒)

          反應條件\濃度

          試題詳情

          30%

          試題詳情

          15%

          試題詳情

          10%

          試題詳情

          5%

          無催化劑、不加熱

          幾乎不反應

          幾乎不反應

          幾乎不反應

          幾乎不反應

          無催化劑、加熱

          360

          480

          540

          720

          試題詳情

          催化劑、加熱

          10

          25

          60

          120

          請你分析回答:

          (1)該研究小組在設計方案時?紤]了濃度、                   等因素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2)從上述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選一個,說明該因素對分解速率有何影響?

          試題詳情

          24.(8分)對“高低不同的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后誰先熄滅”這一問題,甲、乙兩同學有不同的認識:甲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乙同學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試題詳情

          (1)實驗中將兩支燃著的蠟燭罩上茶杯,一會兒后,都熄滅了。原因是           。

          (2)甲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理由是                      ;乙同學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理由是                   。

          (3)本實驗條件下,甲同學的猜想被證明是正確的,同時還觀察到茶杯內(nèi)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從著火燃燒的高樓房間中逃離,正確的方法是(    )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呈站立姿勢跑出

          C.沿墻角迅速爬向門外                              D.打開窗戶跳出

          試題詳情

          25.(12分)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氣,實驗時,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所用裝置如下圖所示

          試題詳情

          甲、乙兩位同學要選用上述裝置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試回答下列問題:

          (1)分液漏斗中應加入的物質(zhì)是         ,錐形瓶中應放入的物質(zhì)是           。

          (2)甲、乙兩位同學在制取氣體時,都選用A裝置作為氣體發(fā)生裝置,但其收集裝置不相同,通過對比知道,甲收集的氧氣純度比乙高。則甲選    裝置收集,乙選擇    裝置收集。

          (3)甲同學選擇該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jù)是                  ,如何知道已集滿了一瓶氧氣?                              。

          (4)乙同學選用收集裝置的依據(jù)是                        ,如何證明已集滿了一瓶氧氣?                          

          (5)甲同學在實驗開始時,觀察到錐形瓶內(nèi)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可收集裝置中沒有收集到氧氣,其原因是                             

          (6)如何證明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后,化學性質(zhì)沒有發(fā)生變化?

                                                                                     

          (7)裝置A中反應很劇烈,據(jù)此,甲、乙兩位同學應采用的安全方法是            。

          ①控制液體流速           ②用體積小的錐形瓶           ③加熱反應物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