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測試

          化學方程式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C:12   H:1   O:16    K:39     Mn:55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質(zhì)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學反應中:(    )

          A.反應條件                            B.哪些物質(zhì)是反應物

          C.哪些物質(zhì)是生成物                    D.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zhì)量關系

          試題詳情

          2.氫氣不僅可以在空氣中燃燒,還可以在氯氣中燃燒,反應方程式為H2+Cl2===(點燃)2HCl ,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氫原子,則上述反應可表示為(    )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3.天文學家觀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來越強的陽光照射而產(chǎn)生噴氣現(xiàn)象。噴出氣體包括:CO、CH3OH(甲醇)、HCHO(甲醛)、HCN(氫氰酸)等有毒物質(zhì)和水蒸氣。根據(jù)這一信息可以推測:(    )

          A.“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H、N、O元素    

          B.“百武”彗星中存在單質(zhì)和化合物

          C.“百武”彗星是一個液態(tài)混合物             

          D.“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試題詳情

          4.下圖是“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試題詳情

          A.此反應有單質(zhì)生成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C.圖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1∶1

          試題詳情

          5.17世紀人們認為水能變土,1768年科學家拉瓦錫對此進行研究。他將一定量的蒸餾水加入特殊的蒸餾器,反復加熱蒸餾101天,發(fā)現(xiàn)蒸餾器內(nèi)產(chǎn)生少量沉淀,稱得整個蒸餾裝置的總質(zhì)量沒變、水的質(zhì)量也沒變、沉淀的質(zhì)量等于蒸餾器減少的質(zhì)量。對于這項研究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精確稱量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B.水在長時間加熱后能轉變?yōu)橥?/p>

          C.物質(zhì)變化過程中總質(zhì)量守恒               D.沉淀物來自于蒸餾器本身

          試題詳情

          6.有X、Y兩元素,使12g X2與XY3反應生成24gC,化學方程式為:X2+XY3=3C。則X、Y兩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比:(    )

          A.1:1              B.1:2             C.3:1                D.3:4

          試題詳情

          7.在3B+2A=C的反應中,10gA與足量的B反應能生成22gC,則A、B、C三種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為:(    )

          A.3∶2∶1              B.12∶10∶22        C.4∶5∶22           D.5∶4∶22

          試題詳情

          8.加熱6.32 g KMnO4,當剩余物的質(zhì)量為5.68 g時,停止加熱,則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質(zhì)是:(    )

          A.KMnO4                                                                                                          B.KMnO4、K2MnO4、MnO2

          C.K2MnO4、MnO2                                                                                D.KMnO4、K2MnO4

          試題詳情

          9.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的是:(    )

          試題詳情

          A.4Fe+3O2      Fe2O3               B.2KClO32KCl+3O2

          試題詳情

             C.4P+5O22P2O5                               D.2C2H2+5O24CO2+2H2O

          試題詳情

          10.在反應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學式是:

                 A.N2                    B.NO                          C.NO2                D.N2O5

          試題詳情

          11.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

          物質(zhì)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20

          50

          80

          30

          反應后的質(zhì)量(g)

          0

          100

          10

          x

          請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判斷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試題詳情

          12.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其固體質(zhì)量變化可用圖表示,則(80-48)克表示的質(zhì)量為:(    )

          試題詳情

          A.生成物MgO的質(zhì)量               B.參加反應O2的質(zhì)量

          C.參加反應的鎂的質(zhì)量                D.生成物MgO與參加反應的O2的質(zhì)量和

          試題詳情

          13.若23克某正一價元素的單質(zhì)和8克氧氣恰好完全反應,所生成氧化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    )

          A.31                  B.46                  C.54          D.62

          試題詳情

          14.下列四個反應中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學式為A2B3,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A.AB2 + B2 = 2C                            B.AB2 + 2B2 = 2C

          C.2AB2 + B2 =2C                          D.4AB + B2 =2C

          試題詳情

          15.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按7:3的質(zhì)量比均勻混合,加熱至不再產(chǎn)生氧氣為止,殘余固體中,氯化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    )

                 A.等于70%               B.大于70%               C.小于70%        D.等于100%

          試題詳情

          16.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氣充分燃燒,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則該可燃物的組成為:(    )

                 A.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B.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氫元素,不含氧元素              D.所含元素大于三種

          試題詳情

          17.用I2O5可以測定空氣受CO污染的程度,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I2O5+ 5COI2+ 5CO2,根據(jù)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定CO的含量,關于這個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加反應的I2O5的質(zhì)量等于生成I2的質(zhì)量

          B.參加反應的各物質(zhì)中的氧原子總數(shù)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總數(shù)

          C.參加反應的I2O5和CO的質(zhì)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質(zhì)量比

          D.反應物所含元素種類與生成物所含元素種類不同

          試題詳情

          18.硫和磷的單質(zhì)各A g分別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得到二氧化硫M g,得到五氧化二磷N g,M 和N的關系正確的是:(    )

          A.M=N                    B.M<N                    C.M>N             D.M=N=64

          試題詳情

          19.化學方程式 2A+B====C+2D中,A、B、C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依次分別為103、71、160,則D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    )

          試題詳情

          A.58.5                       B.117                        C.114                 D.14

          試題詳情

          20.A和B的混合物212 g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測得C與D的質(zhì)量比為44∶9,則生成的C的質(zhì)量為:(    )

          試題詳情

          A.176 g                            B.141.3 g                   C.44 g                D.36 g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每空1分,化學方程式2分,共26分)

          21.在反應S + O2 SO2中,若生成m個SO2分子,則參加反應的氧原子個數(shù)為          .

          試題詳情

          22.現(xiàn)以2H2O 2H2↑ +O2↑  為例,請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質(zhì)量守恒定律。

          (1)反應前后            沒變;(2)反應前后           不變;(3)而               不變,故反應前參加反應的水的質(zhì)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H2質(zhì)量和O2質(zhì)量總和。

          試題詳情

          23.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fā)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環(huán)境污染,事故產(chǎn)生的主要污染物為苯(C6H6)和硝基苯等有機物,對人體十分有害。其中苯是一種常見的有機溶劑,具有揮發(fā)性,硝基苯是制一種劇烈炸藥的原料,它們都具有可燃性,請寫出苯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

          試題詳情

          24.我國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產(chǎn)生的SO2遇到雨水成為酸雨。目前有一種較有效的方法,即用直升飛機噴灑碳酸鈣粉末,脫硫效果可達85%,碳酸鈣與SO2及空氣中的氧反應生成硫酸鈣和二氧化碳,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5.石油資源緊張是制約中國發(fā)展轎車工業(yè),尤其是制約轎車進入家庭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國在某些省市已開始推廣“車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加少量乙醇(C2H5OH),寫出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6.安全火柴梗頭及火柴盒側面的物質(zhì)如下圖所示,當兩者摩擦時,生熱點燃紅磷而使火柴梗著火。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7.體育課上,劇烈運動后血液中產(chǎn)生了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經(jīng)過一段時間放松,由于乳酸與吸入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28.將A、B兩種物質(zhì)各8 g,混合后加熱使它們充分反應,反應結束后發(fā)現(xiàn)B全部用完,生成新物質(zhì)C 3 g,D 9 g,則反應中A和B的質(zhì)量比是        。

          試題詳情

          29.我國古代煉丹術用的鉛丹與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試題詳情

          鉛丹,則鉛丹的化學式為         

          試題詳情

          30.有化學反應A+B=C+2D。已知49gA恰好與29gB完全反應,生成了60gC,則同時生成D__________g,F(xiàn)已知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A為98,B為58,C為120,則D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__________。

          試題詳情

          31.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每1分,共6分)

             NH3 +   CI2 ===     N2 +     NH4Cl

             FeS2 +   O===     Fe2O3 +     SO2

             C3H8 +   O2 ===    CO2  +     H2O

             N2O3 +   Fe ===     Fe3O4 +     N2

             FeS2+   O===   Fe2O3+   SO2

             Al(OH)3+   H2SO4===   Al2(SO43+   H2O

          試題詳情

          三、信息與探究:(32題10分;33題8分;34題4分;共18分)

          33.實驗室常用于制取氧氣的方法有:a、加熱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粉末;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c、用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使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產(chǎn)生水和氧氣。

          試題詳情

          (1)請仔細分析裝置A的特點,推測其所用的制氧氣的方法是          (填a、b或c),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采用方法c制取氧氣應該選用裝置           (填“A”或“B”)。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利用裝置A制氧氣,在結束實驗時要先撤離導管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                                ;利用裝置B制氧氣時,儀器③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

          試題詳情

          34.早在17世紀,質(zhì)量守恒定律被發(fā)現(xiàn)之前,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做過一個實驗:在密閉的 玻璃容器中燃燒金屬時,得到了金屬灰,然后稱量金屬灰的質(zhì)量,發(fā)現(xiàn)比原金屬質(zhì)量增加了。

          (1)試解釋金屬灰質(zhì)量比原金屬質(zhì)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波義耳稱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錯過了發(fā)現(xiàn)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機會。請你改進他的稱量方法,以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

          試題詳情

          四、計算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35.將0.5g二氧化錳與一定量氯酸鉀共熱到質(zhì)量不減少為止,稱得殘渣質(zhì)量為15.4g。求:(1)生成氧氣多少克? (2)原先氯酸鉀的質(zhì)量是多少克?

          試題詳情

          36.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測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將石灰石樣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與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假設石灰石中的雜質(zhì)既不和酸反應,也不溶于水),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濾渣質(zhì)量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序號

          樣品的質(zhì)量/g

          濾渣的質(zhì)量/g

          第一次

          試題詳情

          3.4

          試題詳情

          0.3

          第二次

          試題詳情

          3.6

          試題詳情

          0.4

          第三次

          試題詳情

          5.0

          試題詳情

          0.5

          試題詳情

          (1)該樣品中碳酸鈣質(zhì)量分數(shù)的平均值為:         (結果精確到0.1%)。

          (2)引起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差異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試題詳情

          (3)若利用題(1)的結果,煅燒100t這種石灰石,理論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鈣多少噸?(結果精確到0.1t)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