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華中師大一附中2008-2009學(xué)年上學(xué)期高三年級期中檢測

          歷史試卷

          卷面滿分:100分   考試限時:90分鐘   命題人:鄒桂琴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柳宗元說:“周之兵,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蔽闹械膬蓚“制”分別是指

          A.分封制和郡縣制                                       B.宗法制和郡縣制

          C.分封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                  D.宗法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

          試題詳情

          2.西周分封制下,受封諸侯不可以在自己領(lǐng)地內(nèi)           

          A.建立武裝       B.設(shè)置官員       C.征派賦稅       D.私鑄九鼎

          試題詳情

          3.在下列甲骨文字中描述分封制度的是

          試題詳情

          A.四手共抬一                                  B.巡行于通衛(wèi)以保衛(wèi)城邑之安全

          C.阡陌縱橫之農(nóng)田                              D.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

          試題詳情

          4.以下主張明顯體現(xiàn)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B.萬物虛無,禍福相倚

          C. 兼愛非攻,節(jié)用尚儉                                D.以法為教,今必勝昔

          試題詳情

          5.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這反映的實質(zhì)是

          A.漢代宰相位高權(quán)重                                    B.唐代宰相權(quán)力下降

          C. 宰相數(shù)量逐漸增加                                D.皇權(quán)不斷加強(qiáng)

          試題詳情

          6.歷史學(xué)家翦伯贊認(rèn)為:“張騫在公元前127年發(fā)現(xiàn)西域,其對于當(dāng)時中國人的刺激,就像后來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對歐洲人的刺激是一樣的!边@一觀點(diǎn)說明

          A.當(dāng)時中國處在封建社會鼎盛時期,商品經(jīng)濟(jì)高度發(fā)達(dá)

          B.歐洲和中亞各國普遍希望與中國廣泛交流

          C.開拓了當(dāng)時中國人的視野,加強(qiáng)了人們對外部世界的關(guān)注

          D.張騫通西域刺激了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活動

          試題詳情

          7.秦漢時期,中國已經(jīng)開始走向世界,世界也開始注目中國。下列史實敘述正確的是

          A.漢武帝賜印綬予倭奴國使者

          B.漢代陸上絲綢之路最遠(yuǎn)抵達(dá)印度半島南端

          C.大秦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來到漢朝

          D.中國造紙術(shù)經(jīng)阿拉伯傳到非洲和歐洲

          試題詳情

          8.漢代的絲綢之路被稱作為東西方的“文化運(yùn)河”。其主要原因是

          ①通過絲綢之路把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yǎng)蠶繅絲技術(shù)先后西傳 ②通過絲綢之路把中國的鑄鐵術(shù)、井渠法、造紙術(shù)先后西傳 ③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④把絲綢、瓷器大量運(yùn)往歐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9.西漢時關(guān)中地區(qū)的繁榮,得益于

          ①鄭國渠的灌溉  ②翻車的使用  ③六輔渠的開鑿  ④白渠的開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10. 右圖為1979年甘肅省出土的東漢時期古希臘文鉛餅(外國貨幣),由此我們可以獲取

          試題詳情

          古希臘文鉛餅得的歷史信息是   

                 A.這是張騫出使西域時使用的貨幣      

                 B.絲綢之路開通后,西方鑄幣技術(shù)東傳

                 C.長安城各地商人來來往往,商業(yè)繁榮  

                 D.絲綢之路開通后,有外國商人來華貿(mào)易

          試題詳情

          11.秦朝時,軍隊調(diào)動需要通過(    )

          A.皇帝、丞相、太尉                                    B.皇帝、丞相

          C.皇帝、太尉                                              D.皇帝、太尉、御史大夫

          試題詳情

          12.今日陜西臨潼地區(qū)有這樣一幅對聯(lián):翻身不忘共產(chǎn)黨,致富不忘秦始皇,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秦始皇統(tǒng)一貨幣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B.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有利于商品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

          C.秦始皇陵等歷史遺跡有助于當(dāng)?shù)匕l(fā)展旅游業(yè)

          D.當(dāng)?shù)厝硕嗍乔厥蓟屎笠,對秦始皇有深厚感?/p>

          試題詳情

          13.下列科技成就中,對于人類進(jìn)程影響最大的是(    )

          A.張衡制造地動儀                                       B.蔡倫改進(jìn)造紙術(shù)

          C.華佗發(fā)明麻沸散                                       D.西漢編定的《黃帝內(nèi)經(jīng)》

          試題詳情

          14.公元208年,左右東漢天下的軍事集團(tuán)主要是(    )

                 A.袁、曹、劉集團(tuán)                                       B.曹、劉、孫集團(tuán)

                 C.劉、孫、袁集團(tuán)                                       D.孫、袁、曹集團(tuán)

          試題詳情

          15.西晉時期能夠統(tǒng)一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經(jīng)濟(jì)的恢復(fù)和發(fā)展                             B.土族地主勢力的成長

          C.少數(shù)民族的大量內(nèi)遷                                D.江南地區(qū)的初步開發(fā)

          試題詳情

          16.我國古代河西走廊的開發(fā)始于

          A.戰(zhàn)國末期秦朝初期        B.西漢時期         C.十六國北朝時期    D.元朝時期

          試題詳情

          17.下列手工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發(fā)明于魏晉時期的是

          A.金銀錯技術(shù)           B.百煉鋼技術(shù)            C.灌鋼法           D.雙色套印技術(shù)

          試題詳情

          18.最先運(yùn)用極限理論,提出計算圓周率正確方法的人是

          A.祖沖之                  B.劉徽                       C.酈道元                  D.葛洪

          試題詳情

          19.將道教教義和儒家思想結(jié)合,使道 教成為統(tǒng)治階級工具的是

          ①何宴  ②陶弘景  ③王弼  ④張陵  ⑤葛洪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⑤

          試題詳情

          20.下列典籍中,對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仍具有很高價值的是

          A.《綴術(shù)》                 B.《禹貢地域圖》       C.《水經(jīng)注》             D.《世說新語》

          試題詳情

          21.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得以發(fā)展的條件有

          ①各族人民大融合  ②北方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  ③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④佛教文化的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試題詳情

          22.《日知錄》說:“開元以后,四海晏清,士無賢不肖,恥不以文章達(dá)。其啟詔而舉者,多者二千人,少猶不減千人。所以百才有一!边@里贊賞的是

          A.秦朝軍功授爵制                                       B.漢代察舉制

          C.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D.隋唐科舉制

          試題詳情

          23.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完善了自秦以來的中央集權(quán)制度,其積極意義主要是

          A.解決了中央和地方矛盾                             B.有利于國家的政治清明

          C.削弱了相權(quán)并加強(qiáng)了皇權(quán)                         D.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試題詳情

          24.唐朝政府將北魏租調(diào)制改為租庸調(diào)制,這對經(jīng)濟(jì)的促進(jìn)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

          A.使農(nóng)民與市場聯(lián)系加強(qiáng)                             B.使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時間得以保證

          C.加強(qiáng)對農(nóng)民的人身控制                             D.使農(nóng)民得到一定數(shù)量的土地

          試題詳情

          25.我國古代賦稅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人口和土地等項目的基礎(chǔ)上,這表明

          A.農(nóng)業(yè)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B.我國是一個人口和農(nóng)業(yè)大國

          C.我國歷代政權(quán)都重視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D.封建地主是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dān)者

          試題詳情

          26.武則天時期,選定制度的創(chuàng)新之舉是(    )

          A.實行察舉制度                                           B.實行“自薦”求官制度

          C.實行科舉制度                                           D.高官主持科舉考試

          試題詳情

          27.隋唐實行科舉制的進(jìn)步意義主要是                                               

          A.?dāng)U大封建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chǔ)                      B.對皇權(quán)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進(jìn)了科技文化的發(fā)展                        D.削弱了顯貴的特權(quán)

          試題詳情

          28.唐太宗的政績中,最受后人稱道的是                       

          A.知人善任、虛懷納諫                        B.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C.輕搖薄賦、勸課農(nóng)桑                        D.戒奢從簡,力倡節(jié)約

          試題詳情

          29.2007年7月31日,“絲綢之路”途經(jīng)國家就“絲綢之路”聯(lián)合申遺達(dá)成共識,希望這條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與融合的貿(mào)易往來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成為全世界的共同遺產(chǎn)而被永世銘記、永遠(yuǎn)呵護(hù)。下列能作為我國申報絲綢之路條件的是①開封古城②古長安城③大同云岡石窟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30.隋朝有一位大商人欲運(yùn)一批貨物從余杭出發(fā)到長安,他所經(jīng)水路應(yīng)該是

          A.江南河――邗溝――永濟(jì)渠――黃河――廣通渠

          B.邗溝――江南河――通濟(jì)渠――黃河――廣通渠

          C.江南河――邗溝――通濟(jì)渠――黃河――廣通渠

          D.廣通渠――黃河――通濟(jì)渠――邗溝――江南河

          試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9分)不同時期的不同政策、同一時期的不同政策會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材料一:張萌麟在《中國史綱》中指出,“當(dāng)戰(zhàn)國開場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國,……直至孝公變法時,秦人還不脫狄之俗!

          (1)結(jié)合上述材料和所學(xué)知識指出“戰(zhàn)國開場”時秦的“國情”和所面臨的“時代潮流”分別是什么?

          材料二:《劍橋中國秦漢史》認(rèn)為,“不管人們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須承認(rèn)這個成就:它在質(zhì)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為‘革命’……”

          (2)從社會轉(zhuǎn)型角度看,秦所取得的“大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什么?請以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中的若干具體措施為例,簡要分析這些決策與“成就”主要指什么?請以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中的若干具體措施為例,簡要分析這些決策與“成就”之間的關(guān)系。

          試題詳情

          33.(12分)司馬光說“(漢武帝)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又說“(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指出漢武帝在軍事行動、役使百姓和加強(qiáng)思想控制三方面與秦始皇類似之處。比較秦皇、漢武的這些類似之處,說明秦亡漢興的不同結(jié)果。

          試題詳情

          34.(10分)第29屆奧林匹克運(yùn)動會2008年8月8日在北京舉行。奧運(yùn)會徽的設(shè)計,部分借鑒了漢代竹簡文字的風(fēng)格,將“篆字”的筆劃和韻味有機(jī)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體之中,與會徽圖形和奧運(yùn)五環(huán)渾然一體。它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以及中國的未來,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1)“篆字”在哪個時期曾作為全國通用的標(biāo)準(zhǔn)字體?(1分)試概括這一時期文字發(fā)展的特點(diǎn)。(1分)

          (2)漢字發(fā)展成為一種書法藝術(shù)是在什么時期?(1分)右圖會徽是如何“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以及中國的未來,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1分)

          (3)我國古代天文歷法成就輝煌。請分類歸納夏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到東漢末年,我國在天文歷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4分)

          (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請你寫出北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xiàn)。(2分)

           

           

          華中師大一附中2008-2009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期中檢測

          高三歷史試題答題卷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試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

           

           

           

           

           

           

           

           

           

           

           

           

          試題詳情

          32.

           

           

           

           

           

          試題詳情

          33.

           

           

           

           

           

           

           

           

           

           

           

           

           

           

           

           

           

          試題詳情

          34.

          試題詳情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A

          D

          C

          C

          B

          B

          D

          C

          C

          B

          B

          A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D

          C

          A

          D

          D

          B

          A

          B

          A

          A

          B

          C

          31.(9分)(1)國情:七國之中最落后的國家,文明程度較低(1分)。時代潮流:鐵農(nóng)具使用范圍擴(kuò)大,社會生產(chǎn)力顯著提高(1分);諸侯爭霸,戰(zhàn)爭頻繁,統(tǒng)一趨勢逐步形成(1分)。

          (2)成就:實現(xiàn)了從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轉(zhuǎn)變,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jì)成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2分);完成了從分封制到中央集權(quán)制的轉(zhuǎn)變(2分)。(若學(xué)生答出:如“使秦國從奴隸制逐漸轉(zhuǎn)變?yōu)榉饨ㄖ啤保嗤冉o分)分析:廢井田,確立土地私有制(1分);獎勵軍功與按功授爵,廢除了貴族世襲特權(quán)(1分);廢分封、行縣制有利于加強(qiáng)中央集權(quán)(1分)。

          32.(9分)(1)宗法制(2分);(2)實質(zhì)是皇權(quán)和相權(quán)之爭;(2分)(3)太尉掌管軍事(1分),廷尉掌管司法(1分)(4)武帝:A、實行推恩令,分化王國的力量(1分)。B、頒布限制藩王活動的“附益之法”(1分)。(5)共同原因:地方勢力惡性發(fā)展,形成與中央對抗的割據(jù)勢力(1分)。

          33.(12分)出兵匈奴:漢武帝時國力強(qiáng)盛,用大軍反擊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脅,使北部邊郡安定,有利于生產(chǎn)發(fā)展(2分)。秦始皇不顧當(dāng)時國力,苦役百姓,出兵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威脅(2分);征發(fā)徭役:漢武帝征發(fā)徭役,主要用于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2分)。秦始皇為個人享樂征發(fā)徭役修陵墓、修宮殿,破壞生產(chǎn),激化階級矛盾(2分);控制思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dú)尊儒術(shù)(1分)與秦始皇焚書坑儒(1分),都是為了加強(qiáng)思想控制,但是前者通過思想上的統(tǒng)一鞏固了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光大了儒學(xué)(1分);而后者起了鉗制思想,摧殘文化的惡劣作用(1分)。

          34.(10分)(1)秦朝(1分)。特點(diǎn):秦始皇推行“書同文”,下令把小篆作為標(biāo)準(zhǔn)字體通令全國使用,后來社會上又流行一種更加簡易的隸書(1分)。

          (2)①東漢末年(1分);②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印章、書法等藝術(shù)形式,具有運(yùn)動、現(xiàn)代圖形特征,達(dá)到了“形”與“意”的和諧與統(tǒng)一(1分)。

          (3)觀察天象:公元前613年,留下世界首次關(guān)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西漢關(guān)于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rèn)為是有關(guān)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制作儀器:張衡發(fā)明制作的地動儀比歐洲人制作地動儀早一千七百多年。 編訂歷法:《夏小正》;春秋時基本上確立是十九年七閏的原則;西漢武帝時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 出版著作:戰(zhàn)國時期的《甘石星經(jīng)》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xué)著作。(每點(diǎn)1分,歸類正確并舉一例,即可得1分,若歸類錯誤此點(diǎn)無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jìn)了民族融合。北魏相州以制造軍刀著稱;北方民歌《敕勒歌》《木蘭辭》最有名;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農(nóng)書;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是古代地理名著;修建了聞名世界的藝術(shù)寶庫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寫出四點(diǎn)即可,每點(diǎn)0.5分)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