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江蘇省興化市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中調(diào)研化學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Mn 55  Fe56  Cu64  As 75

          第一卷 選擇題( 共48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008年10月10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美國戴頓大學教授戴黎明和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王中林、曲良體博士等合作研究的成果,他們用純碳納米材料研制出一種仿生壁虎腳,既能在垂直的表面上輕松吸附重物,也能從不同角度輕松取下。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碳納米與物體表面接觸時,它們之間會產(chǎn)生許多的范德華力

          B.若將碳納米晶體用作某些反應(yīng)的催化劑時,其催化效率比普通碳高

          C.碳納米晶體管用作燃料電池負極時,可燃氣體在負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

          D.碳納米晶體能與濃硫酸反應(yīng)生成兩種氣體,但不能與濃硝酸反應(yīng)

          試題詳情

          2.以下說法中,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是(     )

          ①改變核外電子數(shù)可使原子與離子相互轉(zhuǎn)化  ②改變核內(nèi)中子數(shù)可使同一元素不同核素相互轉(zhuǎn)化 ③改變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可使同一元素的離子間相互轉(zhuǎn)化 ④改變離子的電荷數(shù)可使一種元素的陽離子轉(zhuǎn)化為另一種元素的陰離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試題詳情

          3.如下圖所示,燃料在燃燒后的產(chǎn)物(如CO2、H2O、N2)等可以利用太陽能實現(xiàn)轉(zhuǎn)化循環(huán)利用。則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

          試題詳情

          A.通過上述循環(huán),太陽能最終轉(zhuǎn)化為熱能

          B.所有可燃物燃燒時放出的能量均來源于太陽能

          C.上述轉(zhuǎn)化雖可循環(huán),但之間的反應(yīng)不屬于可逆反應(yīng)

          D.上述轉(zhuǎn)化不僅可以消除對大氣污染,還可以節(jié)約燃料,緩解能源危機

          試題詳情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4 g重水(D2O)中所含中子數(shù)為0.2NA

          試題詳情

          B.4.48 L H2和O2的混合氣體中所含分子數(shù)為0.2NA

          試題詳情

          C.0.2 mol Cl2溶解于等體積的水中,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0.2NA

          試題詳情

          D.12.6 g三聚氰胺(結(jié)構(gòu)如右圖)所含碳氮單鍵的數(shù)目為0.6NA

          試題詳情

          5.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用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二氧化硅可用來制造半導體材料      B.硅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C.氫氧化鋁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硫酸鐵凈水主要利用了Fe3+的氧化性 

          試題詳情

          6.在下列溶液中,各組離子一定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溶液: SO32、K+、Na、CO32

          B.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Fe2+、Mg2+、NO3、Cl

          C.澄清透明的無色溶液:ClO、MnO4、Al3+、SO42

          試題詳情

          D.在0.1mol/L的氯化鐵溶液中:Fe3+、NH4、NO3、OH

          試題詳情

          7.下列各圖所示的實驗原理、方法、裝置和操作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干燥Cl2                          B.②檢驗K2CO3中的K  

          試題詳情

          C.③配制150 mL 0.10 mol?L-1鹽酸        D.④吸收NH3

          試題詳情

          8.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加點的物質(zhì)在化學反應(yīng)中完全消耗的是

          試題詳情

          A.標準狀況下,將1g鋁片投入20mL 18.4mol/L的硫酸中

          試題詳情

          B.常溫下,向100mL 3mol/L的硝酸中加入6.4g銅 

          C.在適當溫度和催化劑作用下,用2molSO2和1molO2合成SO3

          D.將含有少量H2O(g)的H2通入盛有足量Na2O2容器中并不斷用電火花點燃

          試題詳情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得滿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9.下列關(guān)于某些物質(zhì)的檢驗方法正確的是

          A.利用Ba(OH)2鑒別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B.用焰色反應(yīng)鑒別NaCl、KCl和Na2SO4三種物質(zhì)

          C.利用丁達爾效應(yīng)鑒別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

          D.通過向瓶中加入適量水觀察溶液顏色變化證明一瓶氣體是溴蒸氣還是二氧化氮

          試題詳情

          10.在濃鹽酸中,H3AsO3與 SnCl2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3SnCl2+ 12Cl+ 2H3AsO3+6H+=2As +3 SnCl62+6M。(M中元素化合價在反應(yīng)前后未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反應(yīng)中Sn元素被氧化, As元素被還原

          B.氧化劑是SnCl2,氧化產(chǎn)物為SnCl62

          C.生成物M為OH         

          試題詳情

          D.每生成7.5gAs,還原劑失去0.3mol電子 

           

          試題詳情

          11.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 H++SO42-+Ba2++OH-=BaSO4↓+H2O

          B.將少量的硝酸銀溶液滴入氨水中 Ag+ + NH3?H2O = AgOH↓  + NH4

          C.Ca(HCO3)2溶液中加入過量KOH溶液:Ca2+ + HCO3+OH==CaCO3↓+ H2O

          D.硫酸亞鐵酸性溶液中加入過氧化氫:4Fe2+ + 2H2O2 + 4H+ = 4Fe3+ + 4H2O

          試題詳情

          12.在KIO3、KHSO3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I和淀粉,不停地攪拌,有下列反應(yīng)發(fā)生: ① IO3+ 5I+ 6H+ → 3I2 + 3H2O ② I2 + 2HSO3+ H2O → 2I + 2SO42+ 4H

          當反應(yīng)進行到15min時,溶液突然變?yōu)樗{色,隨之又很快消失。這一反應(yīng)被稱做時鐘反應(yīng),有人用它來解釋生物鐘現(xiàn)象。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整個反應(yīng)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質(zhì)是KI

          B.上述兩個反應(yīng)中,反應(yīng)速率較快的是②

          C.時鐘反應(yīng)的快慢由反應(yīng)②決定

          D.“溶液突然變?yōu)樗{色,隨之又很快消失”這一現(xiàn)象與①②的反應(yīng)速率有關(guān)

          試題詳情

          13.在恒壓密閉容器M(如圖Ⅰ)和恒容密閉容器N(如圖Ⅱ)中,分別加入a molA和a molB,起始時兩容器體積均為V L,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并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

          試題詳情

          2A(?)+ B(?)      xC(g) ΔH<0

          試題詳情

          平衡時M中A、B、C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x =4

          B.若N中氣體的密度如圖Ⅲ所示,則A、B有一種是氣態(tài)

          C.若A為氣體,B為非氣體,則平衡時M、N中C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D.若A、B均為氣體,平衡時M中A的轉(zhuǎn)化率小于N中A的轉(zhuǎn)化率

          試題詳情

          14.將固體MnC2O4?2H2O放在坩鍋里加熱,固體質(zhì)量隨溫度變化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溫度/℃

          25

          50

          75

          100

          214

          280

          固體質(zhì)量/g

          試題詳情

          17.9

          試題詳情

          17.9

          試題詳情

          16.0

          試題詳情

          14.3

          試題詳情

          14.3

          試題詳情

          7.1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25~50℃,MnC2O4?2H2O未發(fā)生變化

          B.75℃時,MnC2O4?2H2O部分失去結(jié)晶水

             C.100℃時,坩鍋內(nèi)固體均為MnC2O4     

          D.280℃時,坩鍋內(nèi)固體為混合物

           

           

          第二卷(非選擇題  共72分)

          試題詳情

          三、(本題包括1小題,共14分)

          15.(14分)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yīng),從不同角度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

          (2)簡述強調(diào)“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yīng),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yīng),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實驗結(jié)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guān)。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

          由此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guān)。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于2mol/L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shè)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

          方案三:化學反應(yīng)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yīng)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yīng)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yīng)。

          試題詳情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鹽酸

          NaOH溶液

          △t/℃

          1

          試題詳情

          3.65?

          試題詳情

          2.00?

          試題詳情

          3.5

          2

          試題詳情

          3.65?

          試題詳情

          4.00?

          x

          3

          試題詳情

          7.30?

          試題詳情

          8.00?

          14

           

          (1)表中x =        。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yīng)。

            1. O2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反應(yīng)③的化學方程式:                                。

              ⑵寫出反應(yīng)⑥的離子方程式:                               

              ⑶反應(yīng)①是科學家研究開發(fā)制備新一代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理想的納米級復合散熱材料的最新途徑。已知A由Si及另外兩種元素組成,且Si與另外兩種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均為1∶4,寫出反應(yīng)①的化學方程式:                    。

              ⑷有人提出,是否可以采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物質(zhì)D的方法來消除其產(chǎn)生的的污染?已知該反應(yīng)△H<0,△S略≥0)。請你判斷是否可行并說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18分)

              17.(10分)某化工廠為了綜合利用生產(chǎn)過程中的副產(chǎn)品CaSO4,與相鄰的合成氨廠聯(lián)合設(shè)計了以下制備(NH4)2SO4的工藝流程:

              試題詳情

               

               

               

               

               

               

               

               

               

               

              請回答以下問題:

              (1)沉淀池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yīng)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yīng)能夠發(fā)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純?yōu)V液以獲得(NH4)2SO4晶體,必要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填寫序號)。

              A.蒸干                B.蒸發(fā)                   C.冷卻結(jié)晶            D.過濾

              (3)該生產(chǎn)過程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上述生成流程中,有關(guān)NH3的作用及說明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寫序號)。

              A.提供制備所需的氮元素     B.增大CO32的濃度促進反應(yīng)發(fā)生

              C.作反應(yīng)的催化劑           D.生產(chǎn)1mol(NH4)2SO4,至少消耗2mol NH3

              五、(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元素周期表除了我們常見的長式周期表外,還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右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種畫法――塔式周期表,在上面標有部分族及部分元素。

              試題詳情

              18.10.tif(10分)現(xiàn)有A、B、C、D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已知B和D同主族。A元素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差為2;1molC單質(zhì)能與冷水反應(yīng),在標準狀況下生成11.2LH2;D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與Ar原子相同。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在右圖塔式周期表相應(yīng)位置標出A、B、C、D 四       種元素的元素符號。同時在圖中將過渡元素涂黑

              ⑵B與C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

              ⑶圖中“鉀”和D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大小為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和“>”、“=”或“<”表示)。

              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比較有很多方法,其中A和D的非金屬性強弱的研究方案中比較可行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比較兩種單質(zhì)的顏色          ②比較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③比較原子半徑大小       、鼙容^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的酸性

              試題詳情

              ⑸A元素能與另外四種元素中的一種元素形成共價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3,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20.5。則該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試題詳情

              19.(10分)2008年9月24日,國家重點工程――川維20萬噸合成氨項目順利實現(xiàn)中間交接。合成氨是生產(chǎn)尿素、磷酸銨、硝酸銨等化學肥料的主要原料,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是以天然氣或煤炭等為原料通過水蒸氣重整工藝制得氫氣,然后在一定條件下與氮氣進行合成制得合成氨。

              試題詳情

              ⑴已知合成氨反應(yīng)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

              試題詳情

               △H=-92.4KJ/mol 

              試題詳情

               

               

               

               

               

               

               

               

              ① 當合成氨反應(yīng)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外界條件(不改變N2、H2和NH3的量),反應(yīng)速率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上圖所示。圖中t2起平衡移動的條件可能是               。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時間是                    

              ②溫度為T℃時,將2amolH2和amolN2放入0 . 5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yīng)后測得N2的轉(zhuǎn)化率為50?。則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為                   (用帶a的代數(shù)式表示)

              試題詳情

              ⑵科學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溫、常壓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實驗報道:在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摻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與水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的主要產(chǎn)物為NH3。進一步研究NH3生成量與溫度的關(guān)系,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光照、壓力1.0×105 Pa、反應(yīng)時間3 h):

              T/K

              303

              313

              323

              353

              NH3生成量/(10-6 mol)

              試題詳情

              4.8

              試題詳情

              5.9

              試題詳情

              6.0

              試題詳情

              2.0

               

               

               

              相應(yīng)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試題詳情

                  N2(g)+3H2O(1)==2NH3(g)+ O2(g)    △H1=+765.2 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① 試在答題紙對應(yīng)的圖像中用虛線表示在上述反應(yīng)中使用催化劑后能量的變化情況。

              ②與目前廣泛使用的工業(yè)合成氨方法相比,該方法中固氮反應(yīng)速率慢。請?zhí)岢隹商岣咂浞磻?yīng)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議:                            。

              七、(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試題詳情

              20.(8分)現(xiàn)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描述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  素  描  述

              A

              人體內(nèi)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其單質(zhì)是常見的助燃劑

              B

              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

              C

              短周期中,單質(zhì)的導電性最強

              D

              單質(zhì)是最輕的氣體,也是目前最清潔的能源

              E

              試題詳情

              是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過渡金屬元素,密度為7.8g/cm3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元素A的原子核外未成對電子有       個。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 基態(tài)E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為            。

              ⑶由A、C、D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存在的電離方程式為:

                                                                               。

              ⑷只包含A 、D、E三種元素的一種化合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八、(本題包括1小題,共12分)

                  “未來金屬”鈦(Ti)因具有強抗腐蝕性,一般不與稀酸反應(yīng),而廣泛應(yīng)用于軍工、化工等領(lǐng)域。鈦白(TiO2)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顏料,且納米TiO2光催化技術(shù)已成為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有效途徑。

              試題詳情

              21.(12分)Ⅰ.鈦白在自然界中以金紅石礦存在。目前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鈦的方法是:

              第一步 首先將金紅石、炭粉混合,在高溫條件下通入氯氣制得TiCl4

              第二步 在氮氣氛圍中用過量的鎂在加熱條件下與TiCl4反應(yīng)制得金屬鈦。

              試題詳情

              ⑴已知:①C(s)+O2(g)=CO2(g) △H=-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 △H=-566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  △H=+141kJ?mol-1

              則TiO2(g)+2Cl2(g)+2C(s)=TiCl4(s)+2CO(g)的△H=                      。

                (2)如何從上述所得產(chǎn)物中獲得純凈金屬鈦?簡述主要步驟:                                
                                                                                 
              。

              Ⅱ.納米TiO2可通過TiCl4水解制備:

              試題詳情

              TiCl4+4NH3+(n+2)H2OTiO2?nH2O+4NH4Cl。

              試題詳情

              過程為:在冰水浴強力攪拌下,將一定量的TiCl4滴加到溶有HCl和(NH4)2SO4的冰的TiCl4水溶液中,控制TiCl4濃度為1.1mol/L時撤去冰浴,逐步升溫到95℃,恒溫水解1h后,滴加氨水,調(diào)節(jié)溶液pH約為6,自然冷卻后過濾,產(chǎn)物經(jīng)水洗至無Cl-和SO42-后,再用乙醇洗滌3遍,高溫煅燒2h制備納米TiO2

              ⑶簡述升溫和調(diào)節(jié)溶液pH的目的:                                         。

              ⑷試用簡要的文字和相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判斷說明產(chǎn)物中無Cl-和SO42-

                                                                                   。

              Ⅲ.普通鈦白的化學制法通常是硫酸法。首先使磨細的鈦鐵礦用濃硫酸在不斷地通入空氣攪拌的條件下進行反應(yīng),制得可溶性二水合硫酸氧鹽,其反應(yīng)方程式:FeTiO3+2H2SO4=FeSO4+TiOSO4?2H2O;趁熱過濾,所得濾液叫鈦液,加熱鈦液,促進水解,制得一水合二氧化鈦沉淀(TiO2?H2O);然后在1173K~1223K煅燒即得普通鈦白。

              試題詳情

              在制造鈦白過程中,需要測定鈦白Ti(Ⅳ)的含量。測定時首先取10mL鈦液用水沖稀10倍,加過量鋁粉,充分振蕩,使其完全反應(yīng),Ti(Ⅳ)+Al→Ti3+Al3。過濾后,取出濾液20mL,向其中滴加2~3滴KSCN溶液,再加5 mL蒸餾水振蕩,用酸式滴定管滴加0.1mol/L FeCl3溶液,終點到來時,用去了30mL的FeCl3溶液。求原鈦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中調(diào)研測試

              試題詳情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2.C  3.B  4.D  5.C  6.A  7.B  8.D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給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給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9.CD  10.AD  11.D  12.C  13.BC  14.D

              三、(本題包括1小題,共14分)

              15.

              方案一:

              (1)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2)排除因鹽酸的加入,稀釋氫氧化鈉溶液而引起pH減小

              方案二:

              (1)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隔絕氧氣

              (2)CO32+H2O       HCO3+OH

              (3)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稀釋,加入酚酞溶液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

              (1)7     (2)U形管中左邊液面下降

              (每空2分,共14分)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18分)

              16.

                                                                               

              ⑵CO2+2AlO2+3H2O=2Al(OH)3↓+CO32

              ⑶Al4SiC4+2N24AlN+SiC+3C

              ⑷可行,該反應(yīng)是一個焓減、熵略大于0的反應(yīng),能自發(fā)進行  

              (每空2分,共8分)

              17.

              ⑴ 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生成的CaCO3溶解度小于CaSO4有利于反應(yīng)向正向進行。

              ⑵)BCD   ⑶CO2    ⑷ABD(每空2分,共10分)

              五、(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8.

              ⑴見圖示(2分 ,其中過渡元素涂對得1分)

                ⑵    ⑶ r(Cl-)>r(K+)

                ⑷  ②④     (5)   

               

               

                (除⑴外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六、(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9.

              ⑴①增大壓強   t3~t

              ⑵①如圖  ②適當增大壓強,研究新催化劑

               

               

                  (每空2分,共10分)

               

              七、(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20.

              ⑴  2   第2周期第VIA族  (各1分,共2分)

              ⑵1s22s22p63s23p63d64s2

              ⑶H+ + AlO2- + H2O*Al(OH)3*Al3+ + 3H2O

              ⑷4Fe(OH)2 + 2H2O+ O2=4Fe(OH)3

              (除⑴外其余每空2分,共8分)

              八、(本題包括1小題,共12分)

              21.

              ⑴-80kJ?mol―1 

              ⑵用過量的稀硫酸溶解過量的鎂,不斷攪拌,過濾,洗凈、干燥

              ⑶加快反應(yīng)速率,促進平衡向水解的方向移動  

              ⑷取少量洗滌液,在其中加入AgNO3(或BaCl2),無沉淀生成則說明無相應(yīng)離子。

                Ag++Cl-=AgCl↓     Ba2++SO42-=BaSO4

              (每空2分,共8分)

              Ⅲ 1.5mol/L(4分,分步給分)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