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惠州市2009屆高三模擬考試

          化 學 試 題 (2009.4)

          本試卷分選擇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50分 ; 考試用時120分鐘 ;

          可能用的相對原子質量:  O 16  S 32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C 12 K 39 Fe 56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63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9小題,每小題3分,共27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正確)

          1.鈾U是重要的核工業(yè)原料,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低,鈾U一直為國際社會所關注。下列有關鈾U的說法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U 與U 的性質完全相同                  B.U 原子核中含有143個中子  

          試題詳情

                 C.U 位于IIA族                          D.1molU的質量是143g

          試題詳情

          2. 下列物質之間的轉化符合:“甲丁”的組合是              

                ① Na→NaOH; ② Cu→Cu(OH)2 ;③ S→H2SO4 ;④ NH3→HNO3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全部

          試題詳情

          3.下列化學實驗中,能證明某種中學常見氣體為SO2的是                                           

               ①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② 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③ 既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又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④ 將其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溶于稀鹽酸 ;⑤ 通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A.都能證明          B.都不能證明          C.③⑤都能證明     D.只有⑤能證明

          試題詳情

          4.下列關于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由于鋁具有強還原性,所以可以通過鋁熱反應冶煉某些高熔點金屬

                 B.由于鋁在空氣中容易銹蝕,所以鋁制品的使用壽命都很短

                 C.常溫下,由于鋁與濃硫酸鈍化時不反應,所以可用鋁制槽車運送濃硫酸

                 D.由于鋁的導電性比銅、銀都強,所以常用其制造電線、電纜

          試題詳情

          5.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A.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不能改變化學反應進行的限度

          B.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反應物的轉化率不可能達到100%

          C.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合物肯定是Al2O3或Al(OH)3

          D.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同種元素在被氧化的同時也可能被還原

          試題詳情

          6.假設與猜想是科學探究的先導,在下列假設(或猜想)引導下的探究活動肯定沒有實際意義的是

          A.探究濃硫酸與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產生的黑色物質中可能有CuS

          B.探究SO2和Na2O2反應可能有Na2SO4生成

          C.探究Na與水的反應可能有O2生成

          D.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 Cl2,探究紅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堿性變化還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試題詳情

          7.下列各裝置中,夾緊②、③、④中的彈簧夾,并作相關操作,會漏氣的裝置是:

          試題詳情

          A.對裝置①,雙手移去后.導管中水面與燒杯水面相平

          B.對裝置②,長頸漏斗內液面高度保持不變

          C.對裝置③,長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

          D.對裝置④,上移a管后,a、b兩端液面形成了一段穩(wěn)定的高度差

          試題詳情

          8. 在前一種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種試劑,先產生沉淀然后變?yōu)槌吻宓氖?nbsp;           

          ①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鋁溶液       ② 向蛋白質溶液中滴入硝酸鉛溶液

          ③ 向氯化鋁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④ 向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稀硫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試題詳情

          9.下述實驗中,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

          A

          將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證明SO2具還原性

          B

          將H2S通入CuSO4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

          比較H2S與H2SO4的酸性強弱

          C

          一定溫度下,壓縮一端封閉收集有NO2氣體的注射器,使其體積減小

          研究壓強對氣體反應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

          D

          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等體積等濃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劑對相同條件的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試題詳情

          二、選擇題(共9小題,每題4分,共36分。每題有一或兩個選項正確。若正確答案有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得2分,選兩個都正確得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題為0分)

          10. 圖表資料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學生對圖表的使用情況,其中不正確的是

                 A.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判斷某種金屬能否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

                 B.根據熔點數據表,判斷降低溫度時在兩種固體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哪種物質先析出

          C.根據元素周期表,判斷用惰性電極電解含有兩種同主族元素陽離子的水溶液中何種陽離子先發(fā)生放電反應

                 D.根據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判斷某些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

          試題詳情

          11.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向溴化亞鐵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2Fe2+2Br+2Cl2=2Fe3+Br2+4Cl

          B.將碳酸氫銨溶液與足量燒堿溶液反應:HCO3+OH=CO32+H2O

          試題詳情

          C.將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HCl溶液等體積均勻混合:

          AlO2+  H+ +  H2O =  Al(OH)3↓ 

          D.向明礬[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Al3+ 恰好完全沉淀

          2Al3++3SO42+3Ba2++6OH-  = 2Al(OH)3↓+3BaSO4

          試題詳情

          12.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神舟六號”返回艙表層用的是具有耐高溫、抗氧化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溫時自動燒蝕帶走熱量,從而保證內部溫度不致過高。

          試題詳情

          B.“含氟牙膏”、“富硒營養(yǎng)品” 中的氟、硒指的是分子, 而“高鈣牛奶”和“加鐵醬油”中指的是鈣元素和鐵元素

          C.右圖為反應物A、B和生成物C的能量示意圖,其反應的熱化
          學方程式為:2 A(g)+ B(g) = 2 C(g) ;△H=Q kJ?mol-1(Q>0 )

          D.實驗室電解水制取氫氣和氧氣時通常加入硫酸鈉等強電解質,

          目的是增強溶液的導電性

          試題詳情

          1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1mol過氧化鈉固體中所含陰離子的個數為2NA

          試題詳情

          B.標準狀況下,11.2LCCl4中含有的C-Cl鍵的數目為2NA

          試題詳情

          C.1.7g的氫氧根離子中含有的電子數為NA

          試題詳情

          D.用100 mL 18.4 mol?L-1 的濃硫酸與足量的銅反應,生成SO2的分子數為0.92NA

          試題詳情

          14. 已知下述三個實驗均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濃硝酸

          將銅絲放入氯化鐵溶液中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鐵釘只做還原劑         B.上述實驗證明Fe2+既顯氧化性又顯還原性

                 C.實驗③中發(fā)生的是置換反應       D.上述實驗證明氧化性:Fe3+> Cu2+ >Fe2+

          試題詳情

          15.常溫下,0.1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1×10-8,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濃度:c(OH)=1×10-9 mol?L-1

          試題詳情

          B.0.1 mol?L1HA溶液與0.1 mo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 + c(H+) = c(A) + c(OH)

          試題詳情

          C.0.1 mol?L-1的HA溶液與0.1 mo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

          c(A) + c(HA) = c(Na+)

          試題詳情

          D.濃度均為0.1mol/L的HA和NaA溶液等體積混合后,若溶液呈酸性,則

          試題詳情

          c(A)>c(HA)>c(Na+)>c(H+)>c(OH )

          試題詳情

          16. 復方蒿甲醚是目前國際上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chuàng)藥品,  
          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主要成分是青蒿素,結構如右圖。下列有關青蒿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青蒿素的化學式為:C16H20O5        

          B.一定條件下,該有機物能和NaOH溶液反應

          C.青蒿素易溶于水

          D.由于青蒿素中含有過氧鍵-O-O-,一定條件下其可能具有較強的氧化性

          試題詳情

          文本框: 的體積分數17 . 某溫度時,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A、B、C三種氣體濃度的變化如圖I所示,若其它條件不變,當溫度分別為Tl和T2時,B的體積百分含量與時間關系如圖II所示。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A(g )+3B(g)2C(g) ;△H>0

          B.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通入稀有氣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減小體積,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若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A的轉化率減小

          試題詳情

          18.將一塊鎂鋁合金投入1 mol?L-1 的一定體積的稀鹽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滴入1 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物質的量與加入NaOH溶液體積(單位為mL)的關系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試題詳情

          A. 由圖可以確定該鎂鋁合金中鋁的質量為0.27克

          B. 當滴入1 mol?L-1的NaOH溶液85mL時,所得沉淀的成分為Mg(OH)2和Al(OH)3

          試題詳情

          C. 由圖可以確定該合金中鎂鋁物質的量之比的最大值為2.5

          試題詳情

          D. 由圖可以確定的取值范圍為:0 ≤ a ≤ 50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87分)

           

          試題詳情

          三、(本題包括3小題,共31分)

          19.( 9分) 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含鋁、鐵、銅的合金廢料制取純凈的氯化鋁溶液、綠礬晶體(FeSO4•7H2O)和膽礬晶體(CuSO4•5H2O),方案如下:

          試題詳情

           

           

           

           

           

           

           

           

           

          ⑴該方案中進行了多次過濾、洗滌,過濾時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外還有         

          ⑵從濾液C中得到綠礬晶體的操作是                          _____ _____      。

          ⑶H2O2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綠色氧化劑,往濾渣D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可以制備膽礬晶體,該反應的總化學方程式為            __           _                     。

          ⑷由濾液A通過途徑I和途徑II都可得到AlCl3溶液,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填“途徑I”或“途徑II”),理由是                                                       

           

          試題詳情

          20.(11分)純凈的苯酚是無色晶體,室溫時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為9.3g/100g水,溶于水得無色溶液,較多苯酚與水混合時可得到乳濁液;溫度高于70℃時其能與水互溶。某小組想通過實驗探究、比較苯酚和碳酸酸性的強弱以及苯酚和HCO3酸性的強弱。甲、乙兩同學提出如下假設:

           

          假  設

          實驗方案

          實驗結論

          甲同學

          酸性:

          H2CO3>C6H5OH

          取少量苯酚放入試管,加過量NaOH溶液得澄清溶液,冷卻至室溫,再通入一段時間CO2,冷卻至室溫,觀察未出現渾濁

          通入CO2未見渾濁說明CO2不能與C6H5ONa反應,假設錯誤

          乙同學

          酸性:

          C6H5OH>HCO3

          方案(一):在苯酚的乳濁液中加一定量的Na2CO3固體,Na2CO3固體溶解,苯酚乳濁液變清,無氣泡生成。放置冷卻,再觀察,混合物仍然澄清。

          方案(二):在苯酚的乳濁液中加一定量的飽和Na2CO3溶液,乳濁液變清,無氣泡生成。

           

          方案一結論:假設正確

           

          方案二結論:假設正確

          ⑴你認為甲同學得出的實驗結論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甲設計的實驗中通入CO2未見渾濁的可能原因之一為:                                          ;

          ⑵乙同學的方案(一)中,放置冷卻,需要再觀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⑶乙同學的方案(二)中有不嚴謹的地方,請指出不嚴謹的方面___________         。

          ⑷就H2CO3與C6H5OH酸性比較,請你提出一個假設并根據設計實驗驗證你的假設:

          提出假設

          實驗方案和預測現象

           

           

           

           

          試題詳情

          文本框: 飽和食鹽水21. (共11分)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乙炔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測定乙炔的相對分子質量,下圖是測定裝置的示意圖:

           

           

           

           

           

           

           

           

           

           

          ⑴在裝置A中,將電石(CaC2)和飽和食鹽水中的水反應制取乙炔(C2H2), B中的CuSO4用于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PH3、AsH3等還原性氣體。

          ⑵ 請配平C2H2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在橫線中填計量系數):

          ___C2H2+___KMnO4+___H2SO4  ==== ___K2SO4 +____MnSO4+____CO2↑+____H2O

          ⑶實驗前D中含有x mol的KMnO4,實驗時向D中通入一定量的乙炔直至酸性KMnO4溶液恰好完全褪色,實驗完畢后裝置D及E的總質量共增重y g,請通過計算求出所測乙炔的相對分子質量(請用含字母x、y的代數式表示):______           (不寫計算過程)。

          ⑷若該小組的實驗原理及所有操作都正確,下列因素中,對所測乙炔相對分子質量的值不會產生影響的是:____          

          A.將裝置A中產生的混合氣體直接通入D中的酸性KMnO4溶液

          B.將E裝置(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換成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C.通入過量純凈的乙炔氣體于酸性KMnO4溶液時,有部分乙炔未被氧化而逸出

          ⑸另一活動小組的同學認為上述實驗裝置仍存在不足,請你用簡要的文字說明改進的措施                                                                    。

           

          試題詳情

          四、(本題包括3小題,共 36分)

          22.(11分)乙醇在不同溫度時脫水得到的產物不同。下表和下圖是在常壓和某催化劑存在時,用等量的乙醇在不同溫度下做脫水實驗獲得的數據和圖形,每次實驗反應的時間均相同:

          溫度

          (℃)

          乙醇轉化率

          (%)

          試題詳情

          文本框: 平衡常數有機產物含量(體積分數)

          乙烯(%)

          乙醚(%)

          125

          20

          試題詳情

          8.7

          試題詳情

          90.2

          150

          68

          試題詳情

          16.7

          試題詳情

          82.2

          175

          88

          試題詳情

          32.3

          試題詳情

          66.8

          200

          90

          試題詳情

          86.9

          試題詳情

          12.1

           

          試題詳情

          已知:乙醇和乙醚 (CH3CH2OCH2CH3)的沸點分別為78.4℃和34.5℃,試分析:

          ⑴乙醇脫水制乙烯的反應是_____(填“放熱”、“吸熱”)反應;

          ⑵已知:150℃時,1mol乙醇蒸汽脫水轉變?yōu)?mol乙烯時熱量變化的數值為46KJ,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乙醇脫水制乙醚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當乙醇的起始濃度相同時,平衡常數K值越大,表明      (填序號);

          a.乙醇的轉化率越高                   b.化學反應速率越快

          c.達到平衡時乙醇的濃度越大           d.反應進行得越完全

          ⑷根據表中數據分析,150℃時乙醇催化脫水制取乙醚的產量______(選填“大于”、“小于”、“等于”)125℃時制取乙醚的產量;為了又快又多地得到產品乙醚,乙醇制乙醚合適的反應溫度區(qū)域是______             

           

           

          試題詳情

          23.(14分)某試劑廠用銀(含雜質銅)和硝酸(含Fe3+)反應制取硝酸銀,步驟如下:

          試題詳情

           

           

           

           

           

           

           

           

           

          ⑴工業(yè)上一般選用中等濃度的硝酸和銀反應來制取硝酸銀。請在下表空格處填空。      

           

          優(yōu)點

          缺點

          使用濃硝酸

          反應速率快

          酸耗較大,產生NOx的量較多

          使用稀硝酸

           

           

          ⑵步驟B加熱保溫的作用是       

                  a. 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                b.有利于未反應的硝酸揮發(fā)

                  c.有利于硝酸充分反應,降低溶液中H+的濃度

          ⑶步驟C是為了除去Fe3+、Cu2+等雜質,沖稀時產生沉淀的原因是                 

          ⑷步驟C中加水的量應該適量,若加入過多的水,對后續(xù)步驟造成的不良影響是:

                                                                                          ;

          ⑸步驟E進行的操作是                                                      。

          ⑹制得的硝酸銀中含有少量硝酸銅,通常除去硝酸銅的方法是在步驟E之前加適量新制的Ag2O,使Cu2+轉化為Cu(OH)2沉淀,反應后過濾除去。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試題詳情

          24.(11分)氫氧化鈣是重要的化工、建筑材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限,甲、乙兩位同學用不同的方法測定Ca(OH)2在某溫度時的溶度積,方案如下:

          試題詳情

          ⑴某溫度時,甲同學將2.00gCa(OH)2置于200mL蒸餾水中攪拌,達到飽和后,用已稱重的濾紙(質量為1.000g)過濾,然后用少量丙酮洗滌沉淀,干燥后稱得Ca(OH)2沉淀及濾紙共重2.778g。

          ① 丙酮很容易揮發(fā),其用丙酮沖洗沉淀的目的是:                             

          ② 用這種方法可計算出該溫度時氫氧化鈣的Ksp值為:                         ;

          ③ 甲在不同溫度下做該實驗時發(fā)現溫度越高Ca(OH)2的Ksp值越     (填“大”或“小”)。

          ⑵乙認為甲所得結果誤差較大,他在同溫下改用酸堿中和滴定法測定飽和Ca(OH)2溶液中OH的濃度并計算Ca(OH)2的溶度積,實驗如下:

          試題詳情

          量取同溫下飽和的Ca(OH)2溶液25.00mL于錐形瓶中,加3滴甲基橙,用0.04 mol?L-1 HCl標準溶液進行滴定實驗,當溶液恰好由黃色變成橙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時,記錄三次實驗所消耗HCl標準溶液的體積,實驗數據如下表:  

           

          試題詳情

          消耗0.04mol/LHCl的體積(mL)

          三次實驗

          試題詳情

          17.88

          試題詳情

          18.00

          試題詳情

          18.12

           

           

           

          請計算該溫度下飽和Ca(OH)2溶液中Ca(OH)2的Ksp的值為多少? (寫出計算過程)

           

          五、(本題包括1小題,共 10分)

          試題詳情

           25.(10分)

          試題詳情

            PET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合成纖維,其結構簡式為:
          ,有人以石油產品對二甲苯和最簡單的烯烴D為原料,設計合成PET的工業(yè)流程如下(反應中部分無機反應物及產物未表示):

          試題詳情

          ⑴光照時,反應①中還需反應物的化學式為______;在NaOH水溶液和加熱時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

          ⑵反應⑤的類型屬于_______ 反應。

          ⑶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⑷ A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某種同分異構體X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

              ① X的結構中只有一個甲基; ② 在X中滴入FeCl3溶液呈紫色; ③ 1 molX分別與足量的鈉及NaOH溶液反應時消耗Na、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n(Na):n(NaOH)= 2 : 1;

          ⑸工業(yè)上從D到E一般要通過二步反應才能完成,有人從原子100%利用率進行考慮,提出通過D與某種無機物一步反應直接合成E,則該無機物可以是_______(填化學式)。

           

          六、(本題包括2小題,每題10分,但只能選做其中的一題)

          試題詳情

          26.(10分)某有機物甲和A互為同分異構體, 經測定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00;將1mol甲在O2中充分燃燒得到等物質的量的CO2和H2O (g ) ,同時消耗112LO2(標準狀況);在酸性條件下將1 mol甲完全水解可以生成1 mol 乙 和1mol丙 ;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丙可以被連續(xù)氧化成為乙。

          ⑴請確定并寫出甲的分子式      ;與甲屬同類物質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包含甲)。

          ⑵經紅外光譜測定,在甲和A的結構中都存在C=O雙鍵和C-O單鍵,B在HIO4存在并加熱時只生成一種產物C,下列為各相關反應的信息和轉化關系:

          試題詳情

           

           

           

           

           

          ⑶E → F 的反應類型為        反應 ;

          ⑷G 的結構簡式為             ;

          ⑸B →D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_                                        ;

          ⑹寫出C在條件①下進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試題詳情

          27.(10分)A、B、C為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電子總數等于其基態(tài)電子層數,B元素原子的價電子結構為nsnnpn,C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在同族元素中最大并且高于同周期左右相鄰的元素,但其單質的熔點卻低于同周期左右相鄰元素的單質,D的價電子結構為3d64s2,請回答:

          (1) C與A形成的最簡單分子是      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該分子與A結合成新的離子時,所得微粒的鍵角∠A―C―A發(fā)生改變,其原因是               。

          (2 )在由A、B兩元素形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中,若要求所有的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中,則對B原子成鍵軌道的要求是                                           

          (3) 一定條件下,元素B可形成多種同素異形體,它們有的屬原子晶體、有的屬分子晶體、有的屬混合型晶體,如圖1是其中某種晶體的一個晶胞,該晶胞中含有        個B原子。元素B不能形成最緊密堆積結構的原子晶體,其原因是                    。 

          (4) 如圖2為晶體D的晶胞結構,若D原子的半徑為r cm,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則晶體D的密度為            。

          試題詳情

           

           

          惠州市2009屆高三4月模擬考試化學答案和評分參考 

          試題詳情

          一、二:選擇題

          1.B 2.B 3.C 4.A 5.C 6.C 7.A 8.D 9.B 10.BC 11.D 12.AD 13.C14.AD15. AD 16.BD.17.CD 18.D

          試題詳情

          三、(本題包括3小題,共31分)

          19. (9分) (1)漏斗、玻璃棒  (2分) ;(2)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  (2分)

          (3)Cu+H2O2+H2SO4+3H2O=CuSO4?5H2O  (或Cu+H2O2+H2SO4=CuSO4+2H2O) (2分)

          (4)途徑Ⅱ(1分);濾液A是NaAlO2和NaOH溶液,途徑Ⅰ直接向A中加入鹽酸得到的AlCl3溶液中含大量NaCl雜質;途徑Ⅱ通入CO2氣體得到Al(OH)3沉淀,將Al(OH)3恰好溶解于鹽酸中得到的是純凈的AlCl3溶液  (2分)

          試題詳情

          20.(11分)(1)不正確,(2分) ;通入CO2時間不夠或苯酚濃度太小導致苯酚全部溶解(2分); (2)防止由于碳酸鈉固體溶解放熱,溫度升高使苯酚溶解干擾實驗結論(2分)

          (3)沒有對照實驗,不能排除由于稀釋Na2CO3溶液使苯酚溶解的可能(2分)

          提出假設

          實驗方案和預測現象

          酸性:H2CO3>C6H5OH(1分)

           

          在試管中放置苯酚乳濁液,加少量NaHCO3固體,充分振蕩,恢復到室溫,觀察苯酚乳濁液能否澄清。預測現象:不澄清,說明:酸性H2CO3>C6H5OH(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試題詳情

          21.(11分)⑵ 1、2、3、1、2、2、4(3分) ;  ⑶  2y/x(3分);⑷ C(3分)

          ⑸在E裝置后面再接一個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2分);

          22(11分).(1)吸熱(2分);

          (2)C2H5OH(g) → C2H4(g) + H2O(g);△H= 46 KJ?mol-1(2分)

          (3)K=(2分),

            a、d;(2分,填一個對的得1分,填兩個對的得2分,一對一錯和兩對一錯等不得分)

          (4)大于(1分),150~175℃(2分)。

          試題詳情

          四、(本題包括3小題,共 36分):

          23.(14分)(1)

           

          優(yōu)點

          缺點

          使用濃硝酸

          反應速率快

          酸耗較大,產生NOx的量較多

          使用稀硝酸

          酸耗較少,產生NOx的量較少(2分)

          反應速率慢(1分)

          (2)a、c(2分填一個對的得1分,填兩個對的得2分,一對一錯和兩對一錯等不得分)

          (3)稀釋后,H+濃度減小,促進Fe3+、Cu2+的水解(3分)

          (4)造成步驟D過濾和步驟E蒸發(fā)耗時長(2分)  (5)蒸發(fā)濃縮(2分)

          (6)Cu(NO3)2+Ag2O+H2O = 2AgNO3+Cu(OH)2(2分)

          試題詳情

          24.(11分) (1)①因丙酮揮發(fā)性強帶走水分干燥得更快 (2分),②1.35×10-5 (2分) ③小 (2分) (2) 計算三次實驗消耗0.04mol/LHCl體積的平均值:

          試題詳情

          VHCl =(17.88 +18.00+18.12)/3 =18.00mL  (2分)

          試題詳情

          [OH-]×25.00 = cHCl VHCl     (1分)  ;   [OH-]=2.88×10-2  (1分) ;  [Ca2+]=1.44×10-2

          試題詳情

          KSP = [Ca2+]×[OH-]2 = 1.19×10-5  ( 1分)             

          25(10分)(1)  Cl2  ; (1分)  

          試題詳情

          四、(本題包括1小題,共 10分):

                    Cl-CH2C6H4-CH2 Cl + 2 NaOH      →     +  2NaCl  ( 2分)

          (2)縮聚反應(1分)   

          (3)

          試題詳情

           + O2+ 2H2O (2分)  (4)   ;     (2分,合理給分) 

          (5) H2O2(2分)

          六、(本題包括2小題,每題10分,但只能選做其中的一題)

          試題詳情

          (1)

           

           

           

           

           

           

          試題詳情

          27.(10分)(1)極性(1分);NH3中有一對孤對電子,當孤對電子與H結合形成配位鍵形成NH4后,孤對電子成為成鍵電子,四個鍵等同,斥力也等同,成為正四面體,所以HNH鍵的鍵角就變?yōu)?09°28’ (2分)

          (2)不能有sp3雜化軌道(或只能有sp和sp2雜化軌道)(1分)

          (3)8(2分)    原子晶體是原子之間是以共價鍵結合的,共價鍵有飽和性和方向性,一個原子不能形成12條共價鍵,所以原子晶體不能形成配位數是12的最密堆積結構。

          (2分) ;(4) g/cm3(2分)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