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8年高考(全國Ⅱ)理綜

          化學(xué)試題

           

          6.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關(guān)丙烷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條直線上

          B.光照下能夠發(fā)生取代反應(yīng)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餾的一種產(chǎn)品

          解析:烷烴分子結(jié)構(gòu),是以每個碳為中心的四面體結(jié)構(gòu),多碳烷烴的碳鏈是鋸齒型的,碳原子不在一條直線上;烷烴的特征反應(yīng)是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yīng);石油分餾所獲碳原子在1―4之間的烷烴混合物叫石油氣,更進一步分離石油氣可獲得丙烷。烷烴隨分子內(nèi)碳原子數(shù)的增多,狀態(tài)由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變化,組成和結(jié)構(gòu)相似的物質(zhì),隨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增大,因此丁烷比丙烷易液化。

          考點:烷烴的結(jié)構(gòu)、物理性質(zhì)(液化)、化學(xué)性質(zhì)(取代反應(yīng))、丙烷的獲。ㄊ头逐s)。

           

          7.實驗室現(xiàn)有3種酸堿指示劑,基PH變色范圍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CH3COOH溶液,反應(yīng)恰好完全時,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選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劑

          B.溶液呈中性,只能選用石蕊作指示劑

          C.溶液呈堿性,可選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劑

          D.溶液呈堿性,只能選用酚酞作指示劑

          解析: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CH3COOH溶液,反應(yīng)恰好完全時,生成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因發(fā)生水解而使溶液顯堿性,因此,應(yīng)該選用酚酞作指示劑。

          考點:酸中中和滴定中指示劑的選擇

           

          8.對于IVA族元素,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間都是共價鍵

          B. Si、C、Ge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4,次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8

          C. 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和氧化鈣反應(yīng)

          D. 該族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是+4和+2

              考點: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元素周期律。

           

          9.取濃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體積比相混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則原溶液的濃度為

          A.0.01mol/L    B. 0.017mol/L     C. 0.05mol/L     D. 0.50mol/L

          解析:設(shè)原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mol/L,

          V(NaOH)=3L  V(HCl)=2L,二者混合后反應(yīng),混合溶液體積為5L

                二者混合后反應(yīng),所得溶液PH=12,則 c(OH-)=10-2mol/L

                3L×cmol/L-2L×cmol/L = 10-2mol/L×5L

                     則,c=0.05mol/L

              考點:酸堿中和反應(yīng),pH計算

           

          10.右圖為直流電源電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裝置。通電后在石墨電極a和b附近分別滴加一滴石蕊試液,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正確的是

          A. 逸出氣體的體積a電極的小于b電極的

          B. 一電極逸出無味氣體,另一電極逸出刺激性氣味氣體

          C. a電極附近呈紅色,b電極附近出現(xiàn)藍色

          D. a電極附近呈藍色,b電極附近出現(xiàn)紅色

          解析:電解稀Na2SO4水溶液,其本質(zhì)是電解水

                b極為陽極:4OH- - 4e- = 2H2O + O2

                a極為陰極:4H+ + 4e- = 2H2

          a極逸出氣體為氫氣,b極逸出氣體為氧氣,二者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且a極氫氣的體積是b極氧氣的體積的2倍,則A、B均錯誤;a極氫離子得電子,所以a極附近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遇石蕊試液變藍;b極氫氧根離子放電,致使b極附近氫離子濃度增大,遇石蕊試液變紅色,則C錯,D正確。

          考點:電解原理,酸堿指示劑性質(zhì)。

           

          11.某元素的一種同位素X原子的質(zhì)量數(shù)為A,含N個中子,它與1H原子組成HmX分子,在ag HmX分子中含質(zhì)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

          A.(A-N+m)mol   B.(A-N)mol    C. ( A-N)mol    D. (A-N+m)mol

          考點:構(gòu)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間的關(guān)系;物質(zhì)的量基本計算。

           

          12.(NH4)2SO4在高溫下分解,產(chǎn)物是SO2、H2O、N2和NH3,在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中,化學(xué)計量數(shù)由小到大的產(chǎn)物分子依次是

          A. SO2、H2O、N2、NH3 

          B. N2、SO2、H2O 、NH3

          C. N2、SO2、NH3、H2O

          D. H2O、NH3、SO2、N2

          解析:本題的本質(zhì)是考查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

                3(NH4)2SO4 = 3SO2↑+N2↑+4NH3↑+6H2O↑

              考點:氧化還原反應(yīng)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3.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對反應(yīng)CO2(g)+H2(g)=CO(g)+H2O (g)進行甲、乙、丙、丁四組實驗,,實驗起始時放入容器內(nèi)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見下表

          物質(zhì)的量

          CO2

          H2

          CO

          H2O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種情況達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順序是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等效平衡問題;舅悸肥牵爬谩皻w一”原則,把丙和丁兩組中產(chǎn)物的量按照方程式的計量數(shù)化歸為反應(yīng)物的量;⑵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對于反應(yīng)前后氣體體積相等的反應(yīng),只要初始加入量成比例,就屬于等效平衡。依據(jù)這個原則進行判斷甲和丙為等效平衡,乙和丁偉等效平衡;⑶乙和丁兩組實驗中,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是甲和丙兩組實驗中二氧化碳物質(zhì)的量的2倍,而氫氣的量保持不變,乙和丁兩組實驗所建立的平衡相當于在甲和丙兩組實驗基礎(chǔ)上,向體系中分別加入a mol CO2,根據(jù)化學(xué)平衡移動原理可知,增大反應(yīng)物的量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使CO物質(zhì)的量增大。故選擇A。

          考點;平衡移動原理,等效平衡。

           

          26.紅磷P(S)和Cl2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KCl3和PCl5,反應(yīng)過程和能量關(guān)系如圖所示(圖中的

          △H表示生成1mol產(chǎn)物的數(shù)據(jù))


          根據(jù)上圖回答下列問題

          (1)P和Cl2反應(yīng)生成PCl3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                           ;

          (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                          

          上述分解反是一個可逆反應(yīng),溫度T1時,在密閉容器中加入0.8mol PCl5,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還剩余0.6mol 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應(yīng)溫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時PCl5分解率α2,α2        α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業(yè)上制備PCl5通常分兩步進行,先將P和Cl2反應(yīng)生成中間產(chǎn)物PCl3,然后降溫,再和Cl2反應(yīng)生成PCl5。原因是                                     ;

          (4)P和Cl2分兩步反應(yīng)生成1mol PCl5的△H3=               ;P和Cl2一步反應(yīng)生成1mol PCl5的△H4          △H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 Cl5與足量水反應(yīng),最終生成兩種酸,其化學(xué)方程式是                   。

          答案:(1)2P(s)+3Cl2(g)=2PCl3(g)  △H=-612kJ/mol

               (2)PCl5(g)=PCl3(g)+Cl2(g)   △H=+93kJ/mol   25%   大于

               (3)因為PCl5分解反應(yīng)是吸熱反應(yīng),溫度太高,不利于PCl5的生成。

          (4)-399kJ/mol   等于

          (5)PCl5+4H2O=H3PO4+5HCl

              考點:化學(xué)反應(yīng)與能量(熱化學(xué))

           

           

           

           

          27.(15分)

          Q、R、X、Y、Z為前20號元素中的五種,Q的低價氧化物與X單質(zhì)分子的電子總數(shù)相等,R與Q同族,Y和Z的離子與Ar原子的電子結(jié)構(gòu)相同且Y原子序數(shù)小于Z。.

          (1)Q的最高價氧化物,其固態(tài)屬于        晶體,俗名叫           

          (2)R的氫化物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是                ,屬于         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它與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為一種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學(xué)式為           

          (3)X的常見氫化物的空間構(gòu)型是                 ,它的另一氫化物X2H4是火箭燃料的成分,其電子式是               ;

          (4)Q分別與Y、Z形成的共價化合物的化學(xué)式是                ;Q與Y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屬于         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

              答案:(1)分子,干冰

          (2)正四面體,非極性  Si3N4

          (3)三角錐形,

              (4)和CCl4                   非極性分子

              考點:物質(zhì)結(jié)構(gòu) 元素周期律。

           

          28.(13分)

          某鈉鹽溶液可能含有陰離子NO3、CO32、SO32、SO42、Cl、Br、I、為鑒別這些離子,分別取少量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①測得混合液呈堿性;

          ②加HCl后,生成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飽和石灰水溶液變渾濁;

          ③加CCl4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蕩后,CCl4后層未變色;

          ④加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分離,在沉淀中加入足量鹽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過量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個實驗,寫出每一步實驗鑒定離子的結(jié)論與理由。

          實驗①                                                      ;

          實驗②                                                      ;

          實驗③                                                      ;

          實驗④                                                      ;

          實驗⑤                                                      ;

          (2)上述5個實驗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是           。

          答案:(1)①說明可能含有CO32或者含有SO32 因為二者水解均顯堿性;

          ②肯定含有CO32 ,肯定不含SO32、因SO2有刺激性氣味

          ③肯定不含有Br、I,因兩者均能與氯水反應(yīng)后生成單質(zhì)溴和單質(zhì)碘,溴和碘單質(zhì)溶解于CCl4顯色;

          ④肯定含有SO42,因BaSO4不溶于鹽酸。

          ⑤肯定含有Cl,因AgNO3與Cl-反應(yīng)生成的AgCl不溶于稀HNO3。

          (2)NO3

              考點:離子反應(yīng),實驗問題

           

           

           

          29.(17分)

          A、B、C、D、E、F、G、H、I、J均為有機化合物,根據(jù)以下框圖,回答問題:

           

          (1)B和C均為有支鏈`的有機化合物,B的結(jié)構(gòu)式為            ;C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反應(yīng)只能生成一種烯烴D,D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2)G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則G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3)寫出⑤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                                 。

                  ⑨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                                 。

          (4)①的反應(yīng)類型          ,④的反應(yīng)類型          ,⑦的反應(yīng)類型          。

          (5)與H具有相同官能團的H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答案:(1),

          (2)

          (3)

          (4)水解,取代,氧化

          (5)CH3CH=CHCOOH   CH2=CHCH2COOH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