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9屆高三化學各地月考試題匯編:化學平衡(2)

          1、( 廣東天河中學09高三模擬)已知反應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

          A.通入稀有氣體使壓強增大,平衡將正向移動

          B.X的正反應速率是Y的逆反應速率的m/n倍

          C.降低溫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變小

          D.若平衡時X、Y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說明反應開始時X、Y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n:m

          2、( 廣東天河中學09高三模擬) (13分)“氫能”將是未來最理想的新能源。

          (1)實驗測得,1g氫氣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142.9kJ熱量,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2H2(g)+O2(g) 2H2O(l);△H=-142.9kJ?mol―1

          B.H2(g)+O2(g) H2O(l);△H=-285.8kJ?mol―1

          C.2H2+O22H2O(l);△H=-571.6kJ?mol―1

          D.H2(g)+O2(g) H2O(g);△H=-285.8kJ?mol―1

          (2)某化學家根據(jù)“原子經(jīng)濟”的思想,設計了如下制備H2的反應步驟

          ①CaBr2+H2OCaO+2HBr     ②2HBr+HgHgBr2+H2

          ③HgBr2+__________       ④2HgO2Hg+O2

          ⑤2H2 +O22H2O

          請你根據(jù)“原子經(jīng)濟”的思想完成上述步驟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jù)“綠色化學”的思想評估該方法制H2的主要缺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氫氣,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下圖是其中的一種流程,其中用了過量的碘。(提示:反應②的產(chǎn)物是O2、SO2和H2O)

           

           

           

           

           

           

           

           

           

           

           

           

           

          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①______________;反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法制取氫氣的最大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目前有科學家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水煤氣(CO+H2)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與反應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①合成甲醇反應,其反應熱△H______0。(填“>”、“<”或“=”)

           

          ②其它條件不變,對處于E點的體系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_________。(填“加快”、“減慢”、“不變”)重新平衡時c(CH3OH)/c(CO)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據(jù)研究,合成甲醇反應體系中通入少量CO2有利于維持催化劑Cu2O的量不變,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分) 

           (2)   HgBr2+CaOHgO+CaBr2(1分)  循環(huán)過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屬汞,會產(chǎn)生污染。(2分)

           (3)   ①:SO2+I2+2H2O2HI+H2SO4(1分)  ②:2H2SO42SO2↑+O2↑+2H2O (1分)  SO2和I2 可循環(huán)使用,無污染。(1分)  (4)①<(1分)   ②:加快;增大(2分)  ③:Cu2O+COCu+CO2 (2分 不寫可逆號扣1分)

          3. (哈爾濱德強中學2008―2009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A(g)+2B(g)2C(g),△H>0;平衡移動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P1< P2,縱坐標指A的質(zhì)量分數(shù)

          B.P1> P2,縱坐標指C的質(zhì)量分數(shù)

          C.P1< P2,縱坐標指A的轉(zhuǎn)化率

          D.P1< P2,縱坐標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

           

          4 (哈爾濱德強中學2008―2009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對于達到平衡的可逆反應:X+YW+Z,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U)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對X、Y、W、Z四種物質(zhì)狀態(tài)的描述正確的是 (  B)

          A.  W、Z均為氣體,X、Y中只有一種為氣體

          B.  X、Y均為氣體,W、Z中只有一種為氣體

          C.  X、Y或W、Z中均只有一種為氣體

          D.  X、Y均為氣體,W、Z均為液體或固體  

           

           

          5. (哈爾濱德強中學2008―2009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10分)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氣發(fā)生如下反應:

          2SO2(g)+ O2 (g)     2SO3(g) ;△H<0  

          (1) 降低溫度,平衡向                     移動,  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率        ,化學反應速度                 (以上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600℃時,在一密閉容器中,將二氧化碳和氧氣混合,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圖,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是                               。

          (3)據(jù)圖判斷,反應進行至20min時,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

                                                              (用文字表達)

          (4)10min到15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寫編號)。

          a.加了催化劑     b.縮小容器體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SO3的物質(zhì)的量

           

           

           

          6.(北京五中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在已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體系中,如果下列量發(fā)生變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動的是

          w.w.w.k.s.5.u.c.o.m

                                                                                                                                        ( B   )

              A. 反應混合物的濃度                     B.  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

              C.  正.逆反應速率                       D.  反應混合物的壓強

          7.(北京五中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可逆反應A(g)+BC(g)+D,A和C均為無色氣體,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  )

                 A.增大A的濃度,平衡體系顏色加深,則說明D是有顏色的氣體

          B.若升高溫度,C的百分含量減少,則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若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則說明B和D一定都是氣體

          D.如果B是氣體,則增大A的濃度會使B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8.(北京五中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恒溫條件下,

          把NO2裝入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當反應2NO2N2O4達到

          平衡后,慢慢壓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CD  )

          A. 體積減半,則壓強為原來的兩倍

          B. 平衡向右移動,混合氣體的顏色一定會變淺

                 C. 體積減半,壓強增大,但小于原來的2倍

                 D. 平衡向右移動,混合氣體密度增大

          8.(北京五中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6分)恒溫下,將a mol N2b mol H2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N2(g)+3H2(g)2NH3(g)

             (1) 若反應進行到某時刻t時,n1(N2)=13 mol,n1(NH3)=6 mol,計算a的值。

             (2) 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16.8 L(標準狀況下),其中NH3的含量(體積分數(shù))為25%。計算平衡時NH3的物質(zhì)的量。

             (3)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之比(寫出最簡整數(shù)比,下同)。

                        n1(始)∶n1(平)=            

             (4) 原始混合氣體中,a∶b=            。

          答案

          w.w.w.k.s.5.u.c.o.m

          .(1) a=16

                 (2) n(NH3)=×25%=32 mol×25%=8 mol

                 (2) 5∶4

                 (3) 2∶3

                 (4) 1∶2

                 (5) 3∶3∶2

          9.(北京市東城區(qū)2008―2009學年度高三年級部分學校月考) 2007年10月10日,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爾特生日的當天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以獎勵他在表面化學領域做出開拓性的貢獻。合成氨反應在鐵催化劑表面進行時效率顯著提高,就是埃爾特的研究成果,下列關于合成氨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D  )

                 A.鐵做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動

                 B.將氨從混合氣中分離,可加快反應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動

                 C.升高溫度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動

                 D.增大壓強可加快反應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動

          10.(北京市東城區(qū)2008―2009學年度高三年級部分學校月考)已知反應A2(g)+2B2(g)     2AB2(g)的△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

                 A.升高溫度,正向反應速率增加,逆向反應速率減小

                 B.升高溫度有利于反應速率增加,從而縮短達到平衡的正向移動

                 C.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都有利于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D.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或減小壓強都有利于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11.(北京市東城區(qū)2008―2009學年度高三年級部分學校月考)在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反應mA(g)+nB(s)    pC(g)達到平衡后,壓縮容器的體積,發(fā)現(xiàn)A的轉(zhuǎn)化率隨之降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小于p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2. <sub id="o5kww"></sub>

          L(s)+aG(g)     bR(g)

          溫度和壓強對該反應的影響如右圖所示,

          其中壓強P1<P2,由此可判斷( B   )

                 A.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化學方程式中的計量數(shù)a>b

                 C.G的轉(zhuǎn)化率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D.增大壓強,容器內(nèi)氣體質(zhì)量不變

            1.  

               

               

               

               

               

               

               

              14.(2008年呂叔湘中學高三化學試卷11月期中)設反應①Fe(s)+CO2(g)FeO(s)+CO(g);△H=Q1的平衡常數(shù)為K1,反應②Fe(s)+H2O(g) FeO(s)+H2(g);△H=Q2的平衡常數(shù)為K2,在不同溫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K1

              K2

              973

              1.47

              2.38

              1 173

              2.15

              1.67

              (1)從上表可推斷,反應①是       (填“放”或“吸”)熱反應。

              (2)現(xiàn)有反應③H2(g)+CO2(g)CO(g)+H2O(g);△H=Q3平衡常數(shù)為K3。

              ①根據(jù)反應①與②,可推斷反應③是          (填“放”或“吸”)熱反應。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右移,可采取的措施有        。

              A.縮小容器體積   B.降低溫度   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D.設法減少CO的量  E.升高溫度

              ②根據(jù)反應①與②推導出Q1、Q2、Q3的關系式Q3=      。

               (3)現(xiàn)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CO2,再慢慢通入H2

              使發(fā)生上述反應③,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若改變H2的起始量,

              容器中CO的體積分數(shù)也隨之改變,在圖中畫出CO的體積分

              數(shù)隨n(H2)變化的示意圖。

              w.w.w.k.s.5.u.c.o.m

              答案

              .吸   吸   DE    Ql-Q2

              15.(2008年呂叔湘中學高三化學試卷11月期中)某溫度下,保持壓強不變,在一容積可變的容器中,反應2A(g) + B(g) 2C(g)達到平衡時,A、B和C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4mol、2mol和4mol。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對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質(zhì)的量做如下調(diào)整,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C )

              A.均減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 mol       D.均減少1 mol

              16.(2008年呂叔湘中學高三化學試卷11月期中)在某溫度下,2molA3molB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A(g)+B(g)C(g)+D(g)5min后達到平衡,各物質(zhì)的平衡濃度有如下關系

              c a (A)×c(B)=c(C) ×c(D)。若在此溫度下,將容器的體積擴大為原來的10倍,B的轉(zhuǎn)化率不變,則此時A的轉(zhuǎn)化率(  A )

              A60%             B40%         C20%        D10%

              17.(2008年呂叔湘中學高三化學試卷11月期中)T℃時,將氣體X與氣體Y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氣體Z,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  化如圖(I)所示。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在T1、T2兩種溫度下,Y的體積分數(shù)變化如圖(Ⅱ)所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B )

              A.t2時,保持其它條件和物質(zhì)狀態(tài)不變,增加壓強,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T℃時,若密閉容器中各物質(zhì)起始濃度為:0.4 mol?L-1 X、0.4 mol?L-1 Y、0.2 mol?L-1Z。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達到平衡時z的濃度為0.4 mol?L-1

              C.圖(Ⅱ)中T1>T2,則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D.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且X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18.( 洛陽一高2008―2009學年高三年級11月月考)某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氣體A和B,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反應A(g)+xB(g) 2C(g),達到平衡后,只改變反應的一個條件,測得容器中物質(zhì)的濃度、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是(B)

               

               

               

               

               

               

               

               

              A.30min時降低溫度,40min時升高溫度

              B.8min前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8mol/(L?min)

              C.反應方程式中的x=1,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20min~40min間該反應的平衡右移。

              19.(廣西省柳州市200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 )對于平衡體系mA(g)+nB(g)pC(g)+qD(g);△H<0。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B  )

                  A.若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增大1倍,此時A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48倍,則m+n>p+q

                  B.若平衡時,A、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說明反應開始時,A、B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m:n

                  C.若溫度、體積不變,當m+n<p+q時,則往平衡體系中再加入少量氣體E(E與所有

              組分均不反應),A的轉(zhuǎn)化率減小

                  D.若升高溫度,則反應中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

              20. ( 河北唐山市2008~2009學年度高三年級摸底考試)可逆反應:mA(g) +nB(g)           pC(g)+qD(g)在溫度T1、T2,壓強P1、P2下,產(chǎn)物D的物質(zhì)的量n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A. T1< T2                                                                                    B. P1<P2                              

              C.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m+n<p+q

               

              21. ( 河北唐山市2008~2009學年度高三年級摸底考試)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NH3?H2O          NH+ 4+OH,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氨水中的離子濃度關系滿足:c(OH)= c(H)+c(NH+ 4)

              B.加水稀釋0.10mol/L的氨水,溶液中c(H)減小

              C.氨水中加少量NH4Cl固體,平衡逆向移動

              D.氨水中加少量鹽酸,平衡正向移動

              22、(遼寧省撫順一中200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 )在一定條件下,將2molX和3molY 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可逆反應:

              nX(g)+3Y(g) 2Z(g) 達到平衡時,X的轉(zhuǎn)化率為a%,Y的轉(zhuǎn)化率為b%,若a<b,則n的值為

              A.1                       B.2                       C.3                           D.4

              23、(遼寧省撫順一中200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 )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

              2SO2(g)+O2(g)2SO3(g);△H=-QkJ/mol(Q>0),

              某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I                          II                         III      

              A.圖I研究的是t0時刻增大O2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w.w.w.k.s.5.u.c.o.m

              B.圖II研究的是t0時刻加入催化劑后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圖III研究的是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圖III研究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溫度較低

              24、(江蘇09屆魏集高級中學高三化學10月考)在一個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 xC(g),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為w%,若維持容積和溫度不變,0.6molA、0.3molB和1.4molC為起始物質(zhì),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也為w%。平衡后若縮小容器體積,C的濃度c(C)、C的體積分數(shù)C%、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M)和正反應速率[v(正)],隨壓強(p)的變化,一定符合的是(  D )

               

               

              25. ( 贛州市十縣(市)重點中學09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試題)某溫度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

              X(g)+Y(g)      Z(g)+W(s);△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B )

                     A.增加少量W,正反應速率減小    B.當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

                     C.降低溫度 ,平衡不移動         D.平衡后加入Z ,上述反應的△H減小

              26、(廣西百色高中08-09學年高三第三次月考)某溫度下,已知反應mX(g)+nY(g)qZ(g);△H>0,m+n>q,在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D )

              A.反應速率(X)=(Y)           B.降低溫度,的值變大

              C.增加Y的物質(zhì)的量,X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D.加入X,反應的△H增大

              27、(浙江09屆海寧市高三9月模擬)一定條件下,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1molX和1molY進行反應:( C)

                 2X(g)+Y(g)Z(g),經(jīng)60s達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若增大壓強,則物質(zhì)Y的轉(zhuǎn)化率減小

              B.將容器體積變?yōu)?0L,則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變?yōu)樵瓉淼?/2

              C.以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01mol/(L? s)

                D.若升高溫度,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則該反應的△H>0

              28、(2009屆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統(tǒng)測)已知反應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入稀有氣體使壓強增大,平衡將正向移動

              B.X的正反應速率是Y的逆反應速率的m/n倍

              C.降低溫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變小

              D.若平衡時X、Y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說明反應開始時X、Y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n:m

              29、(2009屆廣東省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統(tǒng)測)(12分)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著如下反應: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

              t℃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2.6

              1.7

              1.0

              0.9

              0.6

               (1) K的表達式為:                 ; (2)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            反應(“吸熱”或“放熱”)

              (3) 能判斷該反應是否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O濃度不變

              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 

              (4) 在850℃時,可逆反應:CO2(g) + H2(g)   CO(g) + H2O(g),在該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如下:

              時間/min

              CO2 (mol/L)

              H2 (mol/L)

              CO (mol/L)

              H2 O ( mol/L)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計算:3min―4min達到平衡時CO的平衡濃度c3和CO2 (g)的轉(zhuǎn)化率,要求寫出簡單的計算過程(c3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面三位數(shù))。

              w.w.w.k.s.5.u.c.o.m

               

              答案

              (1);(2分)  ;(2)放熱;(2分)

              (3)B、C;  (3分,若只選一個對的得1分,全對得3分)        

              (4)設3min―4min達到平衡時CO、H2 O的平衡濃度為c3, 則CO2 、H2的平衡濃度分別為0.200-c3和0.300- c3

              根據(jù):  K= c3?c3/(0.200-c3)?(0.300-c3)= 1    (2分)

              c3=0.120mol/L               (2分,寫0.12的給1分) ;     

                          CO2 (g)的轉(zhuǎn)化率 : 0.120/0.2×100% = 60%   (1分)

               

              30.(09海淀區(qū)高三期中)(共5分)

                  在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發(fā)生反應:m A(g)+n B(g)  EMBED ChemWindow.Document  p C(g)+q D(g)。

              (1)若開始時加入A物質(zhì)m mol,欲使A與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則加入B物質(zhì)_______mol 。

              (2)相同的壓強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溫度下C的百分含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3所示。則T1(填“>”、“<”或“=”)________T2,該反應的正反應的△H(填“>”、“<”或“=”)_________0。

              (3)一定條件下,從正反應開始達到化學平衡過程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4所示,測得達到平衡時A、B、C、D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1 mol。

              ①若在恒溫恒容的條件下,向原平衡體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則體系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填“增大”、“減小”、“不變”或“無法確定”)                      

              ②若恒溫恒壓的條件下,向原平衡體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則體系中氣體的密度(填“增大”、“減小”、“不變”或“無法確定”)                            

              答案

              (1)n

                (2)>     >

                (3)①增大  ②不變

              31.(09海淀區(qū)高三期中)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2∶1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 + 2Y2Z ,達到平衡后, X的轉(zhuǎn)化率不可能

                  A.25%       B.20%       C.15%      D.10%

              32.(09海淀區(qū)高三期中)對于密閉容器中的可逆反應:mX (g) + nY(s)  pZ (g);ΔH<0,達化學平衡后,改變條件,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w.w.w.k.s.5.u.c.o.m

              A.增大壓強,化學平衡不一定發(fā)生移動

                  B.通入氦氣,化學平衡不一定發(fā)生移動

                  C.增加X或Y的物質(zhì)的量,化學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D.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化學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33.(四川省通江中學高三10月考)在某一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2 mol的X和1mol的Y,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X(g) +Y (g)   3R(g);ΔH=a kJ/mol。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R的濃度為0.6mol/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

              A.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的依據(jù)是X,Y,Z的濃度都相等

              B.反應放出的熱量為0.4 a kJ

              C.其他條件不變時,同時將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減半,達到新平衡時,R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

              D.其他條件不變,若將容器的體積壓縮為1 L,平衡不移動,氣體密度和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

              34.(廣西省柳州市2009屆高三10月模擬考)對于平衡體系mA(g)+nB(g)pC(g)+qD(g);△H<0。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B  )

                  A.若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增大1倍,此時A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48倍,則m+n>p+q

                  B.若平衡時,A、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說明反應開始時,A、B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m:n

                  C.若溫度、體積不變,當m+n<p+q時,則往平衡體系中再加入少量氣體E(E與所有

              組分均不反應),A的轉(zhuǎn)化率減小

                  D.若升高溫度,則反應中逆反應速率減小,正反應速率增大

              35、(江蘇睢寧縣2009屆高三化學10月調(diào)研試卷)某溫度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

              X(g)+Y(g)      Z(g)+W(g)―Q;(Q>0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B)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

              (C)平衡后加入X,上述平衡正向移動,X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

              (D)平衡后加入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

              文本框: 反應速率

              36.(江蘇睢寧縣2009屆高三化學10月調(diào)研試卷)如圖是恒溫下某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敘述與示意圖不相符合的是

              A.反應達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若反應為A(g)+B(g)C(s),則平衡移動的原因是增大壓強

              C.由圖像關系可以判斷,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由平衡狀態(tài)Ⅰ和平衡狀態(tài)Ⅱ的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K1=K2

              37. (江蘇睢寧縣2009屆高三化學10月調(diào)研試卷) (8分)右圖是一套電化學實驗裝置,圖中C、D均為鉑電極,U為鹽橋,G是靈敏電流計,其指針總是偏向電源正極。

              ⑴As(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A族,則Na3AsO4溶液的pH__________(填“>7”“<7”“=7”)。

              ⑵向B杯中加入適量較濃的硫酸,發(fā)現(xiàn)G的指針向右偏移。此時A杯中的主要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

              ⑶一段時間后,再向B杯中加入適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0%的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現(xiàn)G的指針向左偏移。

              此時整套實驗裝置的總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再過一段時間后,G的指針逐漸歸零,此時實驗裝置中的化學反應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7(1分)  ⑵無色溶液變成藍色(1分)   AsO+2H+2e=AsO+H2O(2分)

              ⑶I2+AsO+H2O=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