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

          歷史(江蘇卷)

          第一卷(選擇題共75分 )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完整地說,我國的“青銅時代”應包括                                     (    )

             A.夏、商                           B.商、周

             C.西周、春秋、戰(zhàn)國                 D.夏、商、周

          試題詳情

          2.下列政治舉措中,不屬于漢武帝時代的是                                 (    )

             A.實行刺史制度                     B.設置西域都護

             C.實行察舉制                       D.頒布“推恩令”

          試題詳情

          3.唐朝僧一行的突出貢獻是在天文歷法方面,他制訂了                       (    )

             A.《大衍歷》      B.“太初歷”      C.“十二氣歷”      D.《授時歷》

          試題詳情

          4.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下列變法措施中,與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將兵法    ④市易法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試題詳情

          5.1771年,為擺脫沙俄的統(tǒng)治,回到清朝的是                               (    )

             A.漠西蒙古準噶爾部                 B.蒙古韃靼部

            C.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               D.天山南路的回部

          試題詳情

          6.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主要是因為                     (    )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質相同

            C.方式相同                         D.發(fā)動戰(zhàn)爭的國家相同

          試題詳情

          7.下列關于洋務運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總理衙門是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

             B.興辦的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都是近代工業(yè)

             C.海軍重要艦船由中國自己制造

             D.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

          試題詳情

          8.19世紀90年代,康有為維新思想的基本特點是                             (    )

             A.提倡“師夷長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tǒng)道德

             C.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轉向宣傳民主共和

             D.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

          試題詳情

          9.以下關于保路運動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有紳商參加的群眾性運動           B.范圍遍及全國各地

             C.是收回利權運動的前奏             D為武昌起義提供了組織準備

          試題詳情

          10.五四運動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B.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響                   D.工人階級隊伍迅速壯大

          試題詳情

          11.下列城市曾作為國民政府所在地,其先后順序是                          (    )

             A.武漢-廣州-南京-重慶               B.南京-武漢-廣州-重慶

             C.廣州-武漢-南京-重慶               D.重慶-武漢-廣州-南京

          試題詳情

          12.下列毛澤東的著作中,主要論述“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是                  (    )

             A.《井岡山的斗爭》                  B.《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C.《論持久戰(zhàn)》                      D.《論聯(lián)合政府》

          試題詳情

          13.人民解放戰(zhàn)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是                                  (    )

             A.粉碎重點進攻   B.戰(zhàn)略反攻      C.三大戰(zhàn)役        D.渡江作戰(zhàn)

          試題詳情

          14.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的標志是                                  (    )

             A.新中國的成立                     B.全國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試題詳情

          15.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災害的影響                   B.蘇聯(lián)撕毀經濟技術合作協(xié)議

             C.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               D.經濟建設中的“左”傾錯誤

          試題詳情

          1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首先在農村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省份是            (    )

              A.廣東、福建                      B.安徽、四川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蘇

          試題詳情

          17.新中國“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最早提出是在                            (    )

              A.中印聯(lián)合聲明                    B.《中美聯(lián)合公報》

              C.日內瓦國際會議                  D.萬隆會議

          試題詳情

          18.下列關于(權利法案)和(人權宣言)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            B.都體現了反對封建專制的要求

            C.都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    D.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

          試題詳情

          19.下列有關日本明治維新內容的表述,正確的是                            (    )

             ①廢藩置縣,建立府、縣、道的地方體制

             ②廢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權

             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絕對忠于天皇的軍隊

             ④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了允許土地買賣的法令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試題詳情

          20.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給英國社會生活帶來了重大變化,下列符合實際情形的是    (    )

              A.汽車在馬路上奔馳                B.人們可以坐火車外出

              C.電燈照亮了千家萬戶              D.電話成為重要的通訊工具

          試題詳情

          21.19世紀晚期,非洲反帝斗爭中取得勝利、維護了獨立的國家是 (    )

              A.埃塞俄比亞     B.埃及          C.蘇丹            D.阿爾及利亞

          試題詳情

          22.20世紀30年代前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克服經濟危機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

              A.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              B.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C.放棄關稅壁壘                    D.推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試題詳情

          23.以下關于國際聯(lián)盟和聯(lián)合國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都是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產物          B.總部都設在美國

              C.都曾經受到大國操縱              D.都一貫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

          試題詳情

          24.下列關于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內容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          B.實行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C.徹底放棄計劃經濟                D.實行政治多元化

          試題詳情

          25.下列關于20世紀后半期亞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情況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各國走上了獨立發(fā)展民族經濟的道路,經濟發(fā)展較平衡

              B.六七十年代馬來西亞和泰國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最快的地區(qū)

              C.西亞經濟發(fā)展的最大特點是石油工業(yè)發(fā)展迅速,產油國日益富裕

              D.印度政府推行國營經濟私有化的政策,促進經濟發(fā)展

          第二卷(非選擇題共75分)

          試題詳情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共3小題,第23題11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共計36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①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3分)

          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9題12分,第30題12分,第31題15分,共計39分)

          29.觀察下面三幅地圖,回答問題。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① 三幅地圖分別反映了哪三個時期?(3分)

          圖一:

           

          圖二:

           

          圖三:

           

          ②這主個時期的政治特點分別是什么?(7分)

           

           

           

           

           

           

           

          ③概括這三幅圖(三個時期)所反映的我國歷史發(fā)展趨勢。(2分)   

           

           

           

           

           

          試題詳情

          30.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1912-1916年),中國的有識之士繼續(xù)為反對封建主義和發(fā)展資本主義而奮斗,試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概述他們所作的努力,以及這些努力對中國社會的進步產生的重大影響。(12分)

           

           

           

           

           

           

           

           

           

           

           

           

           

           

           

           

           

           

           

           

           

           

           

           

           

           

           

          試題詳情

          31.結合相關社會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戰(zhàn)前蘇聯(lián)(俄)農業(yè)政策的重大變化及其影響。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15分)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    

          1.D     2.B     3.A     4.D     5.C     6.B     7.C    8.D    9.A    10.B

          11.C    12.A    13.B   14.C    15.D    16.B    17.D    l8.D    19.A 20.B    2l.A    22.B    23.C    24.A    25.C 

          二、材料解析題:(共36分)

          26.答案要點:(11分)

          ①尋找建文帝;弘楊國威;發(fā)展與海外各國的友好關系;滿足統(tǒng)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

          ②國力強大;造船等手工業(yè)發(fā)達。

          ③規(guī)模大;歷時長;次數多;航程遠;抵達的國家多。

          ④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是世界航海活動,先驅;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27.答案要點:(12分)    ,

           ①扶蔣反共。

           ②政治腐敗(爭權奪利);一黨專政(獨裁)。

           ③人民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國民黨統(tǒng)治已被推翻),阻止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取得政權;盡力維護美國在華利益。

          28,答案要點:(13分)  

          ①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等。

          ②文藝復興。人文主義。

          ③以“人”的眼光觀察國家(擺脫神學的束縛);政治不受道德約束;宣揚暴力;權力是法的基礎。

          ④資產階級。要求建立獨立統(tǒng)一(意大利)的國家。

          三、問答題:(共39分)

          29.答案要點:(12分)

              ①春秋.戰(zhàn)國,秦朝。    ②春秋:諸侯爭霸;奴隸社會瓦解。

              戰(zhàn)國:兼并戰(zhàn)爭;一系列變法運動的開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

              秦朝: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開始形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建立。

              ③由諸侯割據走向全國統(tǒng)一;由奴隸制走向封建制。

           30.答案要點:(12分)

           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凱獨裁,反對袁世凱復辟。影響:民主共和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粉碎了袁世凱復辟帝制的企圖。

           經濟方面:興辦實業(yè)。影響:“實業(yè)救國”成為社會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業(yè)出現短暫的春天;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

          文化方面:發(fā)起新文化運動。影響: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對五四運動的爆發(fā)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

          31.答案要點:(15分)   

               十月革命勝利,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改變了土地所有制形式,鞏固了新生蘇維埃政權。

              三年國內戰(zhàn)爭時期面臨內憂外患。實施余糧收集制。保障軍事勝利,但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1921年國內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納稅后的余糧歸農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雇傭勞工。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改善和鞏固了工農聯(lián)盟。

              斯大林領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實施農業(yè)集體化方針。一定程度上為蘇聯(lián)工業(yè)化提供了條件,但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造成農業(yè)的長期落后。

              啟示:農業(yè)政策的制定,必須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民的利益;必須從實際出發(fā),適合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