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出師表》選段,回答文后小題.(13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3分)
(1)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3..選文中,諸葛亮向劉禪提的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 ▲ (用原文回答),作者還在文中追憶的兩件事是 ▲ 和 ▲ (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
4..結(jié)合全文分析,本文表達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zhèn)第三中學九年級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出師表》選段,回答文后小題.(13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3分)
(1)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小題3】.選文中,諸葛亮向劉禪提的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 ▲ (用原文回答),作者還在文中追憶的兩件事是 ▲ 和 ▲ (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
【小題4】.結(jié)合全文分析,本文表達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czyw 來源:2012屆浙江省九年級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出師表》選段,回答文后小題.(13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3分)
(1)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3..選文中,諸葛亮向劉禪提的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 ▲ (用原文回答),作者還在文中追憶的兩件事是 ▲ 和 ▲ (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
4..結(jié)合全文分析,本文表達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古詩文閱讀(20分)
閱讀文言文,完成題目。(16分)
【甲】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昔者,虢①君驕恣自伐②,諂諛親貴③,諫臣詰逐,政治踳亂④,國人不服。晉師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澤中,曰:”吾渴而欲飲?!逼溆菽诉M清酒。曰:“吾饑而欲食?!庇M腶脯粱糗⑥。虢君喜曰:“何給也?”御曰:“儲之久矣。”曰:“何故儲之?”對曰:“為君出亡而道饑渴也?!本唬骸爸讶送鲂??”對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諫?”對曰:“君好諂諛而惡至言⑦,臣愿諫,恐先說(shuì)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謝曰:“臣之言過也。”有間,君曰:“吾之亡者誠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賢也。”虢君曰:“賢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對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獨賢也,故亡?!彪骄玻瑩?jù)式而嘆曰:“嗟乎!賢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饑倦,枕御膝而臥,御以塊⑧自易,遜⑨行而去君,遂餓死,為禽獸食。
(節(jié)選自賈誼《虢君好諛》)
【注】①虢(guó):春秋時期的諸侯國。②自伐:剛愎自用。③諂諛親貴:信用阿諛逢迎、溜須拍馬的小人。④踳(chuǎn)亂:雜亂。⑤御:車夫。⑥腶(duàn)脯粱糗(qiǔ):肉及糧食等食品。⑦至言:忠言。⑧塊:大土塊。⑨遜:悄悄地溜走。
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2分)
知 之 何 以 不 諫
2.解釋下面句中劃線的字。(4分)
① 以光先帝遺德 ( ) ②引喻失義( )
③知寡人亡邪( ) ④君子獨賢也,故亡( )
3.下面各項句中劃線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①恢弘志士之氣②何故儲之 |
B.①以塞忠諫之路也②御以塊自易 |
C.①至于澤中②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
D.①為禽獸食②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嗟乎!賢固若是苦耶?
5.甲文中,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___ ___”建議,乙文中,虢君之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金華蘭溪八中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古詩文閱讀(20分)
閱讀文言文,完成題目。(16分)
【甲】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昔者,虢①君驕恣自伐②,諂諛親貴③,諫臣詰逐,政治踳亂④,國人不服。晉師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澤中,曰:”吾渴而欲飲?!逼溆菽诉M清酒。曰:“吾饑而欲食?!庇M腶脯粱糗⑥。虢君喜曰:“何給也?”御曰:“儲之久矣?!痹唬骸昂喂蕛χ俊睂υ唬骸盀榫鐾龆鲤嚳室??!本唬骸爸讶送鲂埃俊睂υ唬骸爸?。”曰:“知之何以不諫?”對曰:“君好諂諛而惡至言⑦,臣愿諫,恐先說(shuì)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謝曰:“臣之言過也。”有間,君曰:“吾之亡者誠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賢也?!彪骄唬骸百t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對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獨賢也,故亡?!彪骄?,據(jù)式而嘆曰:“嗟乎!賢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饑倦,枕御膝而臥,御以塊⑧自易,遜⑨行而去君,遂餓死,為禽獸食。
(節(jié)選自賈誼《虢君好諛》)
【注】①虢(guó):春秋時期的諸侯國。②自伐:剛愎自用。③諂諛親貴:信用阿諛逢迎、溜須拍馬的小人。④踳(chuǎn)亂:雜亂。⑤御:車夫。⑥腶(duàn)脯粱糗(qiǔ):肉及糧食等食品。⑦至言:忠言。⑧塊:大土塊。⑨遜:悄悄地溜走。
【小題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2分)
知 之 何 以 不 諫
【小題2】解釋下面句中劃線的字。(4分)
① 以光先帝遺德 ( ) ②引喻失義( )
③知寡人亡邪( ) ④君子獨賢也,故亡( )
【小題3】下面各項句中劃線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①恢弘志士之氣②何故儲之 |
B.①以塞忠諫之路也②御以塊自易 |
C.①至于澤中②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
D.①為禽獸食②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
科目:czyw 來源: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czyw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czyw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czyw 來源:2012屆重慶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1..解釋下列詞語。(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爾來:
(4)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3..選段中作者回顧了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4..你覺得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4分)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1..解釋下列詞語。(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爾來:
(4)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3..選段中作者回顧了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4..你覺得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重慶萬州區(qū)巖口復興學校初三上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第一組)(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題目。(15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1.解釋下列詞語。(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爾來:
(4)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3.選段中作者回顧了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4.你覺得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3屆重慶萬州區(qū)巖口復興學校初三上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第一組)(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題目。(15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小題1】解釋下列詞語。(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爾來:
(4)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小題3】選段中作者回顧了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小題4】你覺得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重慶市萬州二中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小題1】.解釋下列詞語。(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爾來:
(4)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小題3】.選段中作者回顧了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小題4】.你覺得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4分)
科目:czyw 來源:非常講解·教材全解全析 語文 九年級上 配人教課標 人教課標 題型:048
|
科目:czyw 來源:重慶市萬州二中2012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1.解釋下列詞語。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________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爾來:________
(4)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_________________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_________________
3.選段中作者回顧了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你覺得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
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15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15.解釋下列詞語。(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爾來:
(4)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選段中作者回顧了對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三件往事,它們分別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18. 你覺得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