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讀圖11“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和圖12“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周年變化規(guī)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11中AB、CD、EF表示晨昏線的是 ,表示地軸的是 。
(2)圖11甲、乙、丙、丁四地中, 地的地方時是正午12時, 地水平運動的物體向右偏。
(3)圖11中,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日期是 。圖11所示日期過后一個月內(nèi),北京白晝變 ,且晝 夜。
(4)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最主要原因是 (選擇填空)。
A.黃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上有南北回歸線 C.地球上五帶的劃分 D.地球上存在季節(jié)更替
(5)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周年變化規(guī)律,與圖12所示相同的是 地。
科目:gzdl 來源:2010年海南省高三五校聯(lián)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構建關聯(lián)圖可從整體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讀圖11、圖12,回答17~18題。
1.圖1l中各箭頭表示太陽、地面、大氣、宇宙空間的熱力作崩。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緯度位置相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氣溫較低,與①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B.四川盆地的年太陽總輻射量較小,與②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氣溫較高,與③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D.青藏高原的年太陽總輻射較人,與④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2.圖12為“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簡圖”。各箭頭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類地質(zhì)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火理巖屬于甲類巖石
B.乙、丙類巖石具有層理構造并含有化石
C.斷層形成與①有關
D.②③④屬丁二內(nèi)力作用
科目:gzdl 來源:2014屆廣東省高一第一學期期末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10分)讀圖11,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此刻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經(jīng)度是 。
2.圖中甲乙兩地均位于晨昏線中的 線上,乙地晝長是 小時。
3.此時北京時間是 時,我國南極中山考察站(69°22′S)的夜長 小時。
4.圖示這天,廣州(位于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是 ;當日廣州太陽高度角達最大時,北京時間是12時28分,廣州的經(jīng)度是 。
5.此季節(jié)我國東南部地區(qū)盛行 風,氣候特點是 。
科目:gzdl 來源:2010年北京市育園中學高二上學期分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6“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 ”和圖7“中國部分區(qū)域圖” ,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6上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出夜半球。(畫在答題卡的圖中)
(2)圖6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 (方向)移動。
(3)圖6中A、B、C三地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地是 。
(4)該日 (選擇填空)。
A.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B.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以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D.距太陽直射點越遠的地方,日出時間越晚
(5)該日圖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科目:gzdl 來源:2011-2012學年云南大理賓州第四高級中高二3月考(一)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圖11,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恒星①是 星,平面④的名稱是 ,平面⑤的名稱是 。(3分)
(2)從天文含義看四季,冬季就是一年中 ,當太陽直射點在H點時,北京是 (季節(jié))。(3分)
(3)當太陽直射點在E點時,北半球是 (節(jié)氣),國慶節(jié)期間,太陽直射點正由
(填字母)移至 (填字母)的過程中。(3分)
(4)角②的度數(shù)是 ,該角會發(fā)生微弱的變動,若此角度變小,五帶中范圍擴大的是 ;若此角度變大,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 (變大、不變、變?。?。(4分)
科目:gzdl 來源:2011-2012學年海南省海南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圖11,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10分)
(1)此圖所示的日期是 。
(2)圖中B點的時刻為 ,D點的日出時間為 。
(3)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范圍是 。
(4)圖中A、B、C、D四點中,線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這一天,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為 。
(5)圖示時刻,北京時間是該日 (2分)
(6)此季節(jié),我國東部地區(qū)盛行 風;長江流域河流水量較 (大或?。?。
科目:gzdl 來源:2014屆北京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10“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 ”和圖11“中國部分區(qū)域圖” ,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10上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出夜半球。
(2)圖10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 (方向)移動。
(3)圖10中A、B、C三地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地是 。
(4)該日 (選擇填空)。
A.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B.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以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D.距太陽直射點越遠的地方,日出時間越晚
(5)該日圖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6)A、B兩地相同的地理現(xiàn)象是 。
A.地方時 B.正午太陽高度 C.晝夜長短 D.氣候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讀圖6“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 ”和圖7“中國部分區(qū)域圖” ,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6上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出夜半球。(畫在答題卡的圖中)
(2)圖6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 (方向)移動。
(3)圖6中A、B、C三地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地是 。
(4)該日 (選擇填空)。
A.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B.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以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D.距太陽直射點越遠的地方,日出時間越晚
(5)該日圖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科目:gzdl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深圳高級中學高一第一學期期末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讀圖11,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小題1】此刻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經(jīng)度是 。
【小題2】圖中甲乙兩地均位于晨昏線中的 線上,乙地晝長是 小時。
【小題3】此時北京時間是 時,我國南極中山考察站(69°22′S)的夜長 小時。
【小題4】圖示這天,廣州(位于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是 ;當日廣州太陽高度角達最大時,北京時間是12時28分,廣州的經(jīng)度是 。
【小題5】此季節(jié)我國東南部地區(qū)盛行 風,氣候特點是 。
科目:gzdl 來源:2011-2012學年北京育園中學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10“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和圖11“中國部分區(qū)域圖”,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在圖10上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出夜半球。(畫在答題卡的圖中)
(2)圖10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 (方向)移動。
(3)圖10中A、B、C三地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地是 。
(4)該日 (選擇填空)。
A.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B.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以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D.距太陽直射點越遠的地方,日出時間越晚
(5)該日圖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科目:gzdl 來源:2010年北京市高二上學期分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6“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 ”和圖7“中國部分區(qū)域圖” ,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6上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出夜半球。(畫在答題卡的圖中)
(2)圖6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 (方向)移動。
(3)圖6中A、B、C三地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地是 。
(4)該日 (選擇填空)。
A.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B.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以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D.距太陽直射點越遠的地方,日出時間越晚
(5)該日圖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構建關聯(lián)圖可從整體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讀圖11、圖12,回答下面試題。
1.圖1l中各箭頭表示太陽、地面、大氣、宇宙空間的熱力作崩。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緯度位置相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氣溫較低,與①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B.四川盆地的年太陽總輻射量較小,與②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氣溫較高,與③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D.青藏高原的年太陽總輻射較人,與④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2.圖12為“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簡圖”。各箭頭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類地質(zhì)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火理巖屬于甲類巖石 B.乙、丙類巖石具有層理構造并含有化石
C.斷層形成與①有關 D.②③④屬丁二內(nèi)力作用
科目:gzdl 來源:2013屆云南大理賓州第四高級中高二3月考(一)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圖11,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恒星①是 星,平面④的名稱是 ,平面⑤的名稱是 。(3分)
(2)從天文含義看四季,冬季就是一年中 ,當太陽直射點在H點時,北京是 (季節(jié))。(3分)
(3)當太陽直射點在E點時,北半球是 (節(jié)氣),國慶節(jié)期間,太陽直射點正由
(填字母)移至 (填字母)的過程中。(3分)
(4)角②的度數(shù)是 ,該角會發(fā)生微弱的變動,若此角度變小,五帶中范圍擴大的是 ;若此角度變大,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 (變大、不變、變?。?。(4分)
科目:gzdl 來源:2013屆海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圖11,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問題。(每空1分,共10分)
(1)此圖所示的日期是 。
(2)圖中B點的時刻為 ,D點的日出時間為 。
(3)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范圍是 。
(4)圖中A、B、C、D四點中,線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這一天,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為 。
(5)圖示時刻,北京時間是該日 (2分)
(6)此季節(jié),我國東部地區(qū)盛行 風;長江流域河流水量較 (大或?。?。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構建關聯(lián)圖可從整體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學習地理的方法之一。讀圖11、圖12,回答下面試題。
圖1l中各箭頭表示太陽、地面、大氣、宇宙空間的熱力作崩。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緯度位置相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氣溫較低,與①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B.四川盆地的年太陽總輻射量較小,與②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氣溫較高,與③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D.青藏高原的年太陽總輻射較人,與④的數(shù)值大小有關
圖12為“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簡圖”。各箭頭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類地質(zhì)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大理巖屬于甲類巖石
B.乙、丙類巖石具有層理構造并含有化石
C.斷層形成與①有關
D.②③④屬內(nèi)力作用
科目:gzdl 來源:2014屆北京育園中學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圖10“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 ”和圖11“中國部分區(qū)域圖” ,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在圖10上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出夜半球。(畫在答題卡的圖中)
(2)圖10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 (方向)移動。
(3)圖10中A、B、C三地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地是 。
(4)該日 (選擇填空)。
A.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B.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以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D.距太陽直射點越遠的地方,日出時間越晚
(5)該日圖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讀圖11“某日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在圖11中畫出晨昏線,用陰影表示夜半球。畫出地球自轉(zhuǎn)方向。
(2)圖11表示的日期是 ,該日A、B、C三地中最先見到日出的是 地,白晝最長的是 地。
(3)該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規(guī)律是 。
(4)該日,北極圈以北的晝夜狀況是 ,該日后一個月內(nèi),其范圍逐漸 ,太陽直射點向 (方向)移動,北京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逐漸 。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讀圖10“太陽光照地球示意圖 ”和圖11“中國部分區(qū)域圖” ,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在圖10上畫出晨昏線,并用陰影表示出夜半球。
(2)圖10表示的日期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北半球的晝 (大于或小于)夜,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 (方向)移動。
(3)圖10中A、B、C三地晝夜長短相同的兩地是 。
(4)該日 (選擇填空)。
A.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B.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短,北極圈以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D.距太陽直射點越遠的地方,日出時間越晚
(5)該日圖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讀圖11“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和圖12“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周年變化規(guī)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11 圖12
(1)圖11中MN表示 。
(2)圖11①~④四個位置中,全球晝夜平分的是 、 。(填序號)
(3)圖11中②位置的日期是 ,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4)圖12所示地點的緯度是 (選擇填空)。
A.0º B.23º26´S C.66º34´N D.90ºS
(5)圖11中地球由①向②位置運行過程中,圖12所示地點白晝變 ,且晝 夜,
此時段 (選擇填空)。
A.地球公轉(zhuǎn)速度逐漸變快 B.太陽直射點自北向南移動
C.北京日出時間逐漸變早 D.北京正值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我國的一稻綜合科學考察船于3月2日8:00從上海出發(fā),先跨越太平洋,途經(jīng)舊金山,經(jīng)過整整20天的航行到達了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魯首都利馬(77°W,12°S)。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后,再從利馬航行到澳大利亞的悉尼。讀圖11后請回答:
(1)當船只航行至利馬時,當?shù)貢r間(區(qū)時)為__________(月、日、時)。
(2)從上海到利馬的航行過程中,在北半球的航行基本上是_________(逆或順)洋流而行,到達利馬后,船員發(fā)現(xiàn)正午時人影朝向_________(南或北)。
(3)在航行中,可信的現(xiàn)象有( )
A.從舊金山到利馬途中,政務太陽高度不斷增大
B.從舊金山到利馬途中,海水鹽度逐漸降低
C.從上海到利馬的航行中,可能跨越的風帶依次有西風帶、東北信風帶、東南信風帶
D.從上海到利馬的航行中,全球晝夜等長
(4)從上海出發(fā)三個月后,輪船到達悉尼,此時當?shù)氐臍夂蛱卣鳛開__________,該地的典型植被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