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dl 來源:2007-2008年北京四中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測驗、地理試卷 題型:069
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A圖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
(2)B圖中白晝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
(3)在A圖和B圖中分別用虛線畫出太陽直射赤道時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曲線圖和白晝隨緯度變化圖。
(4)當白晝長度變化如圖B所示時,地球公轉(zhuǎn)到________(遠、近)日點附近,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緯度范圍是________,我國東南沿海盛行________風,南極地區(qū)的臭氧層空洞將接近________。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A圖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2)B圖中白晝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3)在A圖和B圖中分別用虛線畫出太陽直射赤道時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曲線圖和白晝隨緯度變化圖。
(4)當白晝長度變化如圖B所示時,地球公轉(zhuǎn)到 (遠、近)日點附近,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緯度范圍是 ,我國東南沿海盛行 風,南極地區(qū)的臭氧層空洞將接近 。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069
讀A、B兩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圖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B圖中白晝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
(2)A圖表示的節(jié)氣是________,B圖表示的節(jié)氣是________。
(3)如果把A、B兩圖的節(jié)氣對換,請把中午太陽高度、白晝長短繪在圖A、B中。
科目:gzdl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讀A、B兩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圖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B圖中白晝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
(2)A圖表示的節(jié)氣是________,B圖表示的節(jié)氣是________。
(3)如果把A、B兩圖的節(jié)氣對換,請把中午太陽高度、白晝長短繪在圖A、B中。
科目:gzdl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1)A圖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2)B圖中白晝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3)在A圖和B圖中分別用虛線畫出太陽直射赤道時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曲線圖和白晝隨緯度變化圖。
(4)當白晝長度變化如圖B所示時,地球公轉(zhuǎn)到 (遠、近)日點附近,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緯度范圍是 ,我國東南沿海盛行 風,北極地區(qū)的臭氧層空洞將接近 。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022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A圖中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2)B圖中白晝長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
(3)在A圖和B圖中分別用虛線畫出太陽直射赤道時的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變化曲線圖和白晝隨緯度變化圖。
(4)當白晝長度變化如圖B所示時,地球公轉(zhuǎn)到 (遠、近)日點附近,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緯度范圍是 ,我國東南沿海盛行 風,北極地區(qū)的臭氧層空洞將接近 。
科目:gzdl 來源:江西省贛州市2006~200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三地理試題-舊人教 題型:043
|
科目:gzdl 來源:新編高中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高一地理下冊 題型:069
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圖中繪出太陽光線。
(2)在外圈中繪出月相--按北半球的觀測者從實際星空中看到的情況繪制。
(3)注出月相的名稱。
(4)月相變化的周期為________日。
(5) 從圖中可以看出,月相的成因是由于________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加上月球本身________也________,但能________而造成的,表現(xiàn)為________,是制訂________或________的基礎(chǔ)。
科目:gzdl 來源:2004全國各省市高考模擬試題匯編·地理 題型:022
讀下圖并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的地區(qū)間連線(虛線和實線)的一端,用箭頭表示出當時人口遷移方向(每條線均畫一個箭頭)
(2)當時人口遷出的大洲和國家主要是________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國和________洲
(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引起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gzdl 來源:設(shè)計必修一地理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22
|
科目:gzdl 來源: 題型:
讀下圖 “亞洲1月、7月的季風圖”,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兩幅圖中表示7月份的圖是 圖,圖中①處的風向為 風。(2分)
(2)根據(jù)圖中所示氣壓分布狀況,圖中②處的風向為 風。(1分)
(3)據(jù)圖分析,③處季風的成因主要是 ,(2分)①處季風的形成原因是 。(4分)
(4)我國東部地區(qū)的季風氣候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提供的有利條件有(單選) (2分)
A.年降水量分配均勻 B.夏季普遍高溫
C.雨熱同期 D.年降水量豐沛
科目:gzdl 來源:新教材新學案地理②必修(人教版) 題型:043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及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wù)水平的指標。它與同時代的死亡率水平有關(guān)。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據(jù)圖說明一般情況下人口自然增長率與預期壽命之間的關(guān)系。
2.指出不存在上述關(guān)系的一個國家。
3.孟加拉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如果該國的人口出生率為4.5%,計算其人口死亡率。
科目:gzdl 來源:0111 月考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科目:gzdl 來源:安徽省滁州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元月文理分班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069
|
科目:gzdl 來源:2015屆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太陽直射點移動軌跡圖(甲)和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將甲圖中A、B、C、D標在乙圖中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1分)
(2)在乙圖中的短線上畫出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1分)
(3)當太陽直射點位于甲圖中A處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 (南、北)移動。(2分)
(4) 當太陽直射點位于甲圖中 B處時,昆明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此時對應(yīng)的日期是 ,南極圈上的晝長時間為 小時,該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區(qū)是 (4分)
(5)極夜現(xiàn)象從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是從甲圖中的 點到 點的時段。該季節(jié)北印度洋洋流呈 (順/逆)時針方向,全球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偏 ,東亞地區(qū)盛行風向是 。(5分)
科目:gzdl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高三下學期五月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年1月13日國際在線報道 澳大利亞東北部昆士蘭州水災(zāi)加劇,災(zāi)情可能是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導致澳大利亞不同季節(jié)氣壓狀況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分布 B.洋流分布
C.地形起伏 D.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2.在正常年份,處于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昆士蘭州降水也很多。其原因有( )
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的控制 ②沿岸有暖流經(jīng)過
③處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地帶?、茉摰貙儆跓釒Ъ撅L氣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gzdl 來源:2011-2012學年黑龍江省大慶鐵人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階段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15分)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地形名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兩地的垂直距離為_______________m,若兩地圖上水平距離為2.3cm,其實際水平距離是_____________km。
(3)小河流向_________________方。計劃把水從A水庫調(diào)到C處,有AC和BC兩條路線,選擇哪一條比較合理?__________ ___(1分)為什么?
(2分)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選在甲處還是乙處好?_______________ (1分)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
科目:gzdl 來源:2012-2013學年云南玉溪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太陽直射點移動軌跡圖(甲)和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將甲圖中A、B、C、D標在乙圖中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1分)
(2)在乙圖中的短線上畫出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1分)
(3)當太陽直射點位于甲圖中A處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該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 (南、北)移動。(2分)
(4) 當太陽直射點位于甲圖中 B處時,昆明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此時對應(yīng)的日期是 ,南極圈上的晝長時間為 小時,該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區(qū)是 (4分)
(5)極夜現(xiàn)象從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是從甲圖中的 點到 點的時段。該季節(jié)北印度洋洋流呈 (順/逆)時針方向,全球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偏 ,東亞地區(qū)盛行風向是 。(5分)
科目:gzdl 來源:2010年黑龍江哈三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5分)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地形名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兩地的垂直距離為_______________m,若兩地圖上水平距離為2.3cm,其實際水平距離是_____________km。
(3)小河流向_________________方。計劃把水從A水庫調(diào)到C處,有AC和BC兩條路線,選擇哪一條比較合理?__________ ___(1分)為什么?
(2分)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選在甲處還是乙處好?_______________ (1分)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
科目:gzdl 來源:2013屆安徽省高二3月聯(lián)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地形名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兩地的垂直距離為_______________m,若兩地圖上水平距離為2.3cm,其實際水平距離是_____________km。
3.如果把該圖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圖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為(數(shù)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河流向為_________________。計劃把水從A水庫調(diào)到C處,有AC和BC兩條路線,選擇哪一條比較合理?為什么?
5.簡要分析圖中B處形成城鎮(zhèn)的有利區(qū)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