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22—23題。(6分)
醉花間
(唐)馮廷巳
睛雪小國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篷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22.作者通過“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簡析。(2分)
23.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到:“正中(馮延巳)詞除《鵲踏枝》《菩薩蠻》十數(shù)闋最暄赫外,如《醉花間》之‘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余謂韋蘇州之‘流螢渡高閣’,孟襄陽之‘疏雨滴梧桐’不能過也?!庇腥苏J為“斜月明寒草”句讀來不順,如將之改為“明月斜寒草”似乎更上口,意境也不為差。你的看法是什么?為什么?(4分)
科目:gzyw 來源:浙江省嘉興一中2009屆高三一模(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題。
醉花間 (唐)馮廷巳晴雪小國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篷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1.作者通過“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簡析。
2.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到:“正中(馮延巳)詞除《鵲踏枝》《菩薩蠻》十數(shù)闋最暄赫外,如《醉花間》之‘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余謂韋蘇州之‘流螢渡高閣’,孟襄陽之‘疏雨滴梧桐’不能過也。”有人認為“斜月明寒草”句讀來不順,如將之改為“明月斜寒草”似乎更上口,意境也不為差。你的看法是什么?為什么?
科目:gzyw 來源:2014屆廣東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問題。(7分)
醉花間
南唐·馮延巳
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1.“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3分)
2.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作者在詞中所蘊藏的豐富感情。(4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問題。(7分)
醉花間
南唐·馮延巳
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24.“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3分)
25.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作者在詞中所蘊藏的豐富感情。(4分)
科目:gzyw 來源:2010年江西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卷 題型:名句默寫
文學常識與名句名篇填空。(每空1分)(8分)
(1)戲劇是舞臺藝術(shù), 是舞臺表演的依據(jù)。
(2) 江間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3)莊生曉夢迷蝴蝶, 。(李商隱《錦瑟》)
(4)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寡人之于國也》)
(5)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6)念去去、千里煙波, 。(柳永《雨霖鈴》)
(7)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
(8)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獨”很常見,也很復雜。
“一枝獨秀”固然動人,但似乎不及萬紫千紅美麗;
“獨擋一面”誠然神勇,但似乎不如眾志成城牢固。
人們需要團結(jié)合作,卻也似乎離不開“獨處”;
世界需要溝通交流,卻也少不得“特立獨行”。
“花間不壺酒,獨酌無相親”是寂寞,也是自在;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高風亮節(jié),又何嘗不是悲愴……
“獨”有時不太完美,有時是一種需要,有時又是一種應該追求的境界。
你對“獨”有怎樣的體會或見解?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科目:gzyw 來源:2013屆云南省芒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在詩人筆下,月亮不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本詩中“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點?(4分)
2.詩人與明月之間親密歡洽的舉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獨”很常見,也很復雜?!耙恢Κ毿恪惫倘粍尤?,似乎不及
萬紫千紅美麗;“獨擋一面”誠然神勇,似乎不如眾志成城
牢固。人們需要團結(jié)合作,卻也似乎離不開“獨處”;世界
需要溝通交融,卻也少不得“特立獨行”?!盎ㄩg一壺酒,獨
酌無相親“是寂寞,也是自在;”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
皆醉而我獨醒“是高風亮節(jié),又何嘗不是悲愴……
“獨”有時不太完美,有時是一種需要,有時又是一種應該
追求的境界。
你對“獨”有怎樣的體會或見解?請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科目:gzyw 來源:2014屆吉林省高一下期期末考試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默寫名句(8分)
1.云樹繞堤沙, ,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
2.念去去,千里煙波, 。(柳永《雨霖鈴》)
3.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
4.羽扇綸巾,談笑間, 。(蘇軾《赤壁懷古》)
5.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辛棄疾《登建康賞心亭》)
6.想當年, ,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7.東籬把酒黃昏后, 。(李清照《醉花陰》)
8. ,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
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選六句,若多寫,按前面六句默寫情況給分)
(1)重湖疊巘清嘉, __________________, 。(《望海潮》)
(2)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將進酒》)
(3) , 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
(4)可惜流年, ,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5)羽扇綸巾,談笑間, 。(《念奴嬌·赤壁懷古》)
(6)想當年,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莫道不銷魂, , 。(《醉花陰》)
(8)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定風波》)
(9)今宵酒醒何處? , 。(《雨霖鈴》)
(10) ,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
科目:gzyw 來源:2014屆江西南昌首批示范普通高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古詩文默寫。(10分)
1.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廉頗藺相如列傳》)
2.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 。(《滕王閣序》)
【小題3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陳情表》)
3.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亦崎嶇而經(jīng)丘。(《歸去來兮辭》)
4.攜幼入室, 。(《歸去來兮辭》)
5.羽扇綸巾,談笑間, (《念奴嬌 赤壁懷古》)
6.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定風波》
7.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
9.薄霧濃云愁永晝, 。(《醉花陰》)
科目:gzyw 來源:2012-2013學年安徽泗縣雙語中學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補寫下列詩文名句。(9分)
1.羽扇綸巾,談笑間, 。(蘇軾《赤壁懷古》)
2.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
3.楚天千里清秋, 。(辛棄疾《登建康賞心亭》)
4. ,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5.吾所以為此者, 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6.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柳永《雨霖鈴》)
7.東籬把酒黃昏后, 。 (李清照《醉花陰》)
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9.________________ ,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科目:gzyw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德陽市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填寫下列空缺處的名句(限選其中六句,6分)
1.安得廣廈千萬間,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___________。(《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4.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_____________。(蘇軾《定風波》)
5.固知一死生為虛誕,______________ 。(王羲之《蘭亭集序》)
6.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7.吾所以為此者,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8.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 醉花陰》)
科目:gzyw 來源:2011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惆悵是一個青蔥的詞
與遠在幾千里之外的朋友在線聊天,說起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她忽然提到了“惆悵”??粗聊簧线@個關于心情的久違的詞語,我足足發(fā)了一分鐘的呆:多少年了,這個詞不再出現(xiàn)于我的生活中,也不再出現(xiàn)于我成堆的文字里。它似乎已經(jīng)從我的生命詞典中銷聲匿跡,像一去不返的青春期,變成了時間的粉塵。
于是我發(fā)現(xiàn),我終于在塵世的烈火中修煉得爐火純青,鍛造得刀槍不入,像一塊拒絕生銹的花崗巖。
而在并不久遠的青春年代,惆悵卻如同一位溫柔的女王,以其不可抗拒的軟暴力統(tǒng)治我的心情許多年。
少時特別喜歡宋詞,又尤其喜歡婉約派的李煜、柳永、姜夔、溫庭筠。記得那年大年三十,我偶然從鄰家醫(yī)生那里借得一本《宋詞集注》,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觸宋詞,一下子無可救藥地掉進宋詞千般繾綣的意境中?!皢柧苡袔锥喑睿∷埔唤核驏|流”,“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霞”,這些綺詞麗句,這些溫軟的格調(diào)、憂傷的情懷和深蘊其中的豐沛情感,正好與青春的迷茫和悵惘相契合。每一首婉約派的宋詞,都迷漫著惆悵的氣息,這種氣息像藥水一樣滴進我年輕的身體,把我感動得一塌糊涂。
終于讀到了《詩經(jīng)·蒹葭》。正是春心萌動的年紀,詩人筆下紛亂的意象、純美的意境、一詠三嘆的深情、苦思佳人而不能一親芳澤的惆悵,恰恰又與彼時朦朧的初戀情懷相對應。猶然記得,在江城的湖邊,望著對岸居民樓心愛女子所在的窗口,我恍惚如《蒹葭》中那個多情總被無情惱的古代男子,在鋪滿鵝卵石的草徑上獨自佇立:湖光瀲滟,荷葉田田,那個人一忽兒在水中,一忽兒在花間,一忽兒在岸邊……
后來,又像眾多同齡人一樣,義無反顧地喜歡上席慕容。這個臺灣女詩人那些傳世的名篇,如《一棵開花的樹》《七里香》《無怨的青春》,如同一帖帖可口的迷藥,令整整一代年輕人為之傾倒、沉醉。那一字字輕愁、一行行惆悵,像細細的蚊蟲布滿了我的整個青春歲月,爬滿我早年那些純純的幼稚文字。
青春與夢想同在,青春也與惆悵同行,青春之后,我把惆悵徹底丟棄和遺忘。當我嘴邊的胡須開始濃密堅硬,起初薄冰一樣透明而脆弱的內(nèi)心慢慢長出鱗片和鎧甲,它日復一日地鈣化、遲鈍,終于在我的而立之年,變得古羅馬帝國堅不可摧的城堡。于是我不得不矯情地喟嘆一聲:時間啊,你真是一頭無情無義的冷血動物!
是的,惆悵是一個青蔥的詞,它只屬于少男少女,只屬于那山朦朧鳥朦朧的韶華歲月。像我這位遠方的朋友,她還只有20來歲,正是如花似玉的蔥郁年紀,面臨著愛情、事業(yè)這些關乎一生的抉擇,她當然會心有千千結(jié)。而我,在一瓢一飲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不知不覺已經(jīng)摸爬滾打十余年,每日里睜開眼打拼,閉上眼酣睡,半夢半醒之間還在琢磨著手頭的業(yè)務、錯綜復雜的人際、缸中的余米,我知道我再也不會有那種如煙如霧的惆悵了。我也知道,從我的生命詞典中消失的,遠不止惆悵這一個形容詞。
(選自《當代文萃》)
1.根據(jù)文意,說說“我終于在塵世的烈火中修煉得爐火純青,鍛造得刀槍不入”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4分)
2.本文采用了對比寫法,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聯(lián)系文章的內(nèi)容具體加以分析。(5分)
3.為什么說“從我的生命詞典中消失的,遠不止惆悵這一個形容詞”?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4.本文語言的運用極富藝術(shù)性,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列舉兩例對語言表達效果加以賞析。(5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惆悵是一個青蔥的詞
與遠在幾千里之外的朋友在線聊天,說起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她忽然提到了“惆悵”??粗聊簧线@個關于心情的久違的詞語,我足足發(fā)了一分鐘的呆:多少年了,這個詞不再出現(xiàn)于我的生活中,也不再出現(xiàn)于我成堆的文字里。它似乎已經(jīng)從我的生命詞典中銷聲匿跡,像一去不返的青春期,變成了時間的粉塵。
于是我發(fā)現(xiàn),我終于在塵世的烈火中修煉得爐火純青,鍛造得刀槍不入,像一塊拒絕生銹的花崗巖。
而在并不久遠的青春年代,惆悵卻如同一位溫柔的女王,以其不可抗拒的軟暴力統(tǒng)治我的心情許多年。
少時特別喜歡宋詞,又尤其喜歡婉約派的李煜、柳永、姜夔、溫庭筠。記得那年大年三十,我偶然從鄰家醫(yī)生那里借得一本《宋詞集注》,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觸宋詞,一下子無可救藥地掉進宋詞千般繾綣的意境中?!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霞”,這些綺詞麗句,這些溫軟的格調(diào)、憂傷的情懷和深蘊其中的豐沛情感,正好與青春的迷茫和悵惘相契合。每一首婉約派的宋詞,都迷漫著惆悵的氣息,這種氣息像藥水一樣滴進我年輕的身體,把我感動得一塌糊涂。
終于讀到了《詩經(jīng)·蒹葭》。正是春心萌動的年紀,詩人筆下紛亂的意象、純美的意境、一詠三嘆的深情、苦思佳人而不能一親芳澤的惆悵,恰恰又與彼時朦朧的初戀情懷相對應。猶然記得,在江城的湖邊,望著對岸居民樓心愛女子所在的窗口,我恍惚如《蒹葭》中那個多情總被無情惱的古代男子,在鋪滿鵝卵石的草徑上獨自佇立:湖光瀲滟,荷葉田田,那個人一忽兒在水中,一忽兒在花間,一忽兒在岸邊……
后來,又像眾多同齡人一樣,義無反顧地喜歡上席慕容。這個臺灣女詩人那些傳世的名篇,如《一棵開花的樹》《七里香》《無怨的青春》,如同一帖帖可口的迷藥,令整整一代年輕人為之傾倒、沉醉。那一字字輕愁、一行行惆悵,像細細的蚊蟲布滿了我的整個青春歲月,爬滿我早年那些純純的幼稚文字。
青春與夢想同在,青春也與惆悵同行,青春之后,我把惆悵徹底丟棄和遺忘。當我嘴邊的胡須開始濃密堅硬,起初薄冰一樣透明而脆弱的內(nèi)心慢慢長出鱗片和鎧甲,它日復一日地鈣化、遲鈍,終于在我的而立之年,變得古羅馬帝國堅不可摧的城堡。于是我不得不矯情地喟嘆一聲:時間啊,你真是一頭無情無義的冷血動物!
是的,惆悵是一個青蔥的詞,它只屬于少男少女,只屬于那山朦朧鳥朦朧的韶華歲月。像我這位遠方的朋友,她還只有20來歲,正是如花似玉的蔥郁年紀,面臨著愛情、事業(yè)這些關乎一生的抉擇,她當然會心有千千結(jié)。而我,在一瓢一飲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不知不覺已經(jīng)摸爬滾打十余年,每日里睜開眼打拼,閉上眼酣睡,半夢半醒之間還在琢磨著手頭的業(yè)務、錯綜復雜的人際、缸中的余米,我知道我再也不會有那種如煙如霧的惆悵了。我也知道,從我的生命詞典中消失的,遠不止惆悵這一個形容詞。
(選自《當代文萃》)
根據(jù)文意,說說“我終于在塵世的烈火中修煉得爐火純青,鍛造得刀槍不入”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本文采用了對比寫法,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聯(lián)系文章的內(nèi)容具體加以分析。
為什么說“從我的生命詞典中消失的,遠不止惆悵這一個形容詞”?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文語言的運用極富藝術(shù)性,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列舉兩例對語言表達效果加以賞析。
科目:gzyw 來源:2011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卷 題型:名句默寫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作答)(5分)
(1) 古詩文以“風”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達意,如陶潛《歸去來今辭》中的“舟遙遙以輕飚,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鳥飛回”,
秦觀《鵲橋仙》中的“______________,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李清照《醉花陰》中的______________,人比黃花瘦”,陸游《書憤》中的“樓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
(2) 古詩文以“月”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達意,如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
烏鵲南飛”,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_______ ,隨風直到夜郎西”,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將別,_______”,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樓昨夜又東風, _______”,蘇軾《赤壁賦》中的“挾飛仙以邀游, _______”。
科目:gzyw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第三階段考試語文卷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共6分)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詩人筆下,月亮不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霸隆钡男蜗笥惺裁刺攸c? (3分)
(2).詩人與明月之間親密歡洽的舉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gzyw 來源:2014屆福建省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談笑間,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遙岑遠目, , 。(辛棄疾《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3. , ,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
4.吾所以為此者,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5.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定風波》)
6.想當年, ,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7. , ,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8.廉頗聞之, , 。(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9.人生如夢,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0.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蘇軾《定風波》)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選做六小題)
15. ,善假于物也。 (荀子《勸學》)
16.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 。 (蘇軾《赤壁賦》)
17.間關鶯語花底滑, 。 (白居易《琵琶行》)
18.人生如夢,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9.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李密《陳情表》)
20. ,孤舟一系故園心。 (杜甫《秋興八首》)
21.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陰》)
22.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 (王羲之《蘭亭集序》)
科目:gzyw 來源:2015屆福建東山縣第二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根據(jù)課文補寫下面空缺的部分。
1.羽扇綸巾,談笑間, 。(《念奴嬌·赤壁懷古》)
2.人生如夢, 。(《念奴嬌·赤壁懷古》)
3.莫聽穿林打葉聲, 。(《定風波》)
4.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5.元嘉草草,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6.可堪回首,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有暗香盈袖。(《醉花陰》)
8. ,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