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浙江卷)(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
未展芭蕉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
(唐)錢珝 (金)元好問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紅。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2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 狀態(tài)的植物,均以 一詞表達詩人的愛憐之情。(2分)
22.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5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
臺城(劉禹錫) 臺城(韋莊)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臺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從東晉到南朝結(jié)束,一直是朝廷臺省和皇宮所在地。
21.韋莊詩中“依舊煙籠十里堤”與劉詩哪一句形成對比?“鳥空啼”歷來為人稱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嗎?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最是“無情”?(5分)
22.這兩首吊古傷今的古詩所用的主要藝術(shù)手法各有特色,請簡要說明(2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08年嘉定一中測試二)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4―16題(7分)
甲 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乙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14.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1分)
15.仔細閱讀后填寫下列表格。(2分)
| 時間 | 景色 |
甲 |
| 想象中滿城開遍了菊花 |
乙 | 秋日的傍晚 |
|
16.兩首詩均寫菊花,意境有無不同,請具體說明。(4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7分)
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①
唐:沈佺期
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云。
洛浦②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
南浮漲海人何處,北望衡陽雁幾群。
兩地江山萬余里,何時重謁圣明君。
注:①本詩是沈佺期和杜審言之詩。兩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嶺南。審言先起程過大庾嶺去峰州(今越南境內(nèi)),佺期隨后也過大庾嶺去驩州(今廣西崇左縣)。②洛浦:洛水之濱,這里指唐東都洛陽。
21.本詩情景交融,感情真摯。請以頷聯(lián)為例作簡要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評價這首詩“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節(jié)制。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21--22題。(7分)
小 園 【清】 黎簡
水影動深樹,山光窺短墻。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21.請簡要賞析詩中首聯(lián)“動”和“窺”兩個字的好處。(3分)
22.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由物及人,結(jié)合景物描寫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4分)
科目:gzyw 來源:2012屆浙江省海鹽元濟高級中學高三5月仿真模擬語文卷(帶解析)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7分)
【雙調(diào)】殿前歡(元?盧摯)
酒杯濃,一葫蘆春色醉山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隨我奚童,葫蘆干,興不窮。誰人共,一帶青山送。乘風列子,列子乘風。
[注]①奚童:小童仆。②列子:即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人?!肚f子·逍遙游》稱其能“御風而行”。
【小題1】這首詩刻畫了怎樣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小題2】《長亭送別》[一煞]中“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與盧摯的這首散曲一樣,都運用了“青山”這一意象,請作簡要的比較。(4分)
科目:gzyw 來源:2012屆浙江省高三5月仿真模擬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7分)
【雙調(diào)】殿前歡(元?盧摯)
酒杯濃,一葫蘆春色醉山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隨我奚童,葫蘆干,興不窮。誰人共,一帶青山送。乘風列子,列子乘風。
[注]①奚童:小童仆。②列子:即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人?!肚f子·逍遙游》稱其能“御風而行”。
1.這首詩刻畫了怎樣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2.《長亭送別》[一煞]中“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與盧摯的這首散曲一樣,都運用了“青山”這一意象,請作簡要的比較。(4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21―22題。(6分)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
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①。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注]①據(jù)說鷓鴣“生不辭巢不別群”,其鳴叫聲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鵑,又名子規(guī)。相傳它的叫聲近似人語“不如歸去”,又有“杜鵑啼血”的典故。
21、這兩首詞都寫了夜聞鳥鳴,請結(jié)合詞人所處的時代,簡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22、這兩首詞在對“夜聞鳥鳴”的具體表現(xiàn)上又各有特點。你更喜歡哪一首的寫法?請簡述理由。(2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7分)
贈 少 年
【唐】溫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注:淮陰市,暗用“淮陰市井笑韓信”的典故。
21.“月照高樓”與 “月上柳梢”、“曉風殘月”中的“月”分別有什么意味?(3分)
22.清代徐增認為溫庭筠此詩是寫其“不遇”和“俠氣高歌”。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述理由。(4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1—22題。(7分)
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21.作者在上闕中是如何把情和景有機結(jié)合起來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人用“一種壯懷能蘊藉”來評論《小重山》的藝術(shù)風格,請你作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3題。
玉階怨
謝 朓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
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玉階怨
李 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1.謝詩首二句“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描繪了一幅 的景色,“流螢飛復息”運用的是 的表現(xiàn)手法。李詩首二句“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是寫 的情景,其妙處是 。
2.這兩首詩都有“下簾”的動作描寫,其含義是否相同?為什么?
3.試從寫景、敘事、抒情、寫法等方面,對這兩首詩進行比較賞析。(可全面談,也可側(cè)重一兩個方面談)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小題
西 施
唐 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西 施 灘
唐 崔道融
宰嚭①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注:①宰嚭,吳國太宰伯嚭。據(jù)《史記》載,越王勾踐戰(zhàn)敗后,用珍寶美女賄賂伯嚭,伯嚭說服吳王準許越國求和。
兩首詩針對同一歷史事件所寫,立意相似,又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請從藝術(shù)手法的角度分別對這兩首詩的三、四句作簡要賞析。
科目:gzyw 來源:2012學年浙江省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以下小題。(7分)
論詩絕句三十首(選二) 金·元好問
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年華。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①。
第十五首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②前。世間東抹西涂手,枉著書生待魯連③。
鄭箋:東漢鄭玄《鄭氏箋注》,此處泛指對古籍的箋注。
飯山:出自《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p>
魯連:指魯仲連。戰(zhàn)國齊人,有計謀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國排難解紛。后被視為奇?zhèn)ジ叩俯p不慕榮利的代表人物。
1.請根據(jù)詩意推斷,第十二首評論的詩人是 ,第十五首評論的詩人是 。(2分)
2.這兩首詩運用多種手法表達了元好問對兩位詩人的評價,請你結(jié)合詩句分別談談。(5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21―22題。(6分)
禾 熟①
宋 •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②谷登場。
老牛粗了③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注]①此詩很像一幅古代農(nóng)村風俗畫。清初畫家曾借此題畫。詩人做過地方官吏,熟悉農(nóng)村情況。他多遭貶謫,厭倦官場,正好借這鄉(xiāng)村的野樸淘洗心情,抒發(fā)胸中的積郁。②竇:水道,水溝。③粗了:剛了結(jié)。
21、一、二兩句,勾勒出了農(nóng)村 的景象。(2分)
22、三、四兩句取象老牛,詩家評說“用意很深”。對詩人的“用意”,你是怎樣理解的?(4分)
科目:gzyw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外國語學校2010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 題型:詩歌鑒賞
(二)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以下2題。
春日偶成
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①這首詩開頭兩句描畫了一幅春景圖?!皥D”中描畫的景物(意象)有 (每種景物用二字短語概括) (3分)
②試結(jié)合詩句,賞析詩歌的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043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房兵曹胡馬①
杜 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②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病 馬③
杜 甫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guān)塞深。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毛骨豈殊眾④,馴良猶至今。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注:①這首詩寫于開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公元740年或741年),詩人當時在河北、山東一帶漫游。兵曹,參與軍事的小官。②驍騰:壯健,快捷。③這首詩大約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當時詩人流落秦州。④這句意思是,你的皮毛筋骨和那些受寵得意的同類難道有什么兩樣。
1.兩首詩都是寫馬,但感情基調(diào)不相同,第一首詩是 ,第二首詩是 。兩匹馬,一雄健,一病弱,但它們具有一種共同的品質(zhì),就是 。
2.在第一首詩中,你最喜歡哪一聯(lián)?說說理由。
科目:gzyw 來源:浙江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蝸牛(甲) 蘇軾 蝸牛(乙) 蘇軾
中弱不勝觸,外堅聊自郛①。 腥涎不滿殼,聊足以自濡。
升高不知疲,竟作粘壁枯。 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注:①郛,外城;這里用如動詞,引申為“庇護”之意。
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解讀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都寫到蝸牛相同的習性和癖好——“升高”,也寫到其相同的結(jié)果——“粘壁枯”。
B.甲詩抓住蝸牛內(nèi)質(zhì)柔弱、外有堅殼的特點來寫,蝸牛就靠這層外殼保護自己。
C.乙詩突出蝸?!靶认选辈欢嗟奶攸c,隱含著作者對它同情和憐憫的心態(tài)。
D.兩首詩是詩人看到壁上高處枯死的蝸牛,睹物興懷之作,寄寓著詩人對世態(tài)人情的感慨。
你認為詩人筆下“竟作粘壁枯”的蝸牛形象有何象征意義?就表達效果而言,你認為哪一首詩更好?請結(jié)合這兩首詩作具體分析。
答:
科目:gzyw 來源:2012-2013學年廣西省田陽高中高一上學期11月段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各題:(8分)
老馬 病牛
臧克家 宋·李綱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耕犁千畝實千箱,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力盡筋疲誰復傷?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但得眾生皆得飽,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 不辭羸病臥殘陽。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頭望望前面。
1932.4
【小題1】《老馬》第一節(jié)中的“它橫豎不說一句話”和“它把頭沉重地垂下!”表現(xiàn)了老馬的什么特點?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感情?(4分)
【小題2】兩首詩中的“老馬”“病?!边@兩個意象分別象征了怎樣的人?(4分)
“老馬”:
“病?!保?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