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hx 來源:通州市2006—2007學年(上)高三期中調(diào)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022
|
科目:gzhx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2010屆高三查漏補缺專項練習化學試題 題型:填空題
(10 分)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兩大罪魁禍首。下圖表示了某地區(qū)在1940~2002年間,空氣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燒、工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結(jié)合上圖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NOx與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有關(guān)
B.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內(nèi)燃機所致
C.近年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減少了燃燒的煤的質(zhì)量
D.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大
(2)在上圖表示的歷史進程中,由工業(yè)生產(chǎn)所導致的SO2的排放量明顯地在逐年減少。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人類在為解決SO2污染問題中所進行的一個反應過程:
▲ 。
(3)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未燃燒充分的CmHn、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設(shè)計利用反應2NO + 2CO N2 + 2CO2 將有害的污染物轉(zhuǎn)化為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N2和CO2。
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
▲ 0(“>”、“<”、“=”)。
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
(4)某次降雨過程收集到10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mL6mol/L的H2O2,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3.62 [c(H+) =2.4×10-4 mol/L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經(jīng)過濾、晾干、稱重,得沉淀的質(zhì)量為0.1864g。若假設(shè)雨水的酸性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請計算排放在空氣中的NOx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于 ▲ 。
科目:gzhx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2010屆高三查漏補缺專項練習化學試題 題型:填空題
(10 分)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兩大罪魁禍首。下圖表示了某地區(qū)在1940~2002年間,空氣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燒、工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結(jié)合上圖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NOx與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有關(guān) |
B.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內(nèi)燃機所致 |
C.近年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減少了燃燒的煤的質(zhì)量 |
D.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大 |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0 分)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兩大罪魁禍首。下圖表示了某地區(qū)在1940~2002年間,空氣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燒、工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結(jié)合上圖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NOx與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有關(guān)
B.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內(nèi)燃機所致
C.近年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減少了燃燒的煤的質(zhì)量
D.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大
(2)在上圖表示的歷史進程中,由工業(yè)生產(chǎn)所導致的SO2的排放量明顯地在逐年減少。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人類在為解決SO2污染問題中所進行的一個反應過程:
▲ 。
(3)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未燃燒充分的CmHn、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設(shè)計利用反應2NO + 2CO N2 + 2CO2 將有害的污染物轉(zhuǎn)化為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N2和CO2。
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
▲ 0(“>”、“<”、“=”)。
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
(4)某次降雨過程收集到10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mL6mol/L的H2O2,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3.62 [c(H+) =2.4×10-4 mol/L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經(jīng)過濾、晾干、稱重,得沉淀的質(zhì)量為0.1864g。若假設(shè)雨水的酸性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請計算排放在空氣中的NOx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于 ▲ 。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0 分)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兩大罪魁禍首。下圖表示了某地區(qū)在1940~2002年間,空氣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燒、工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結(jié)合上圖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NOx與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有關(guān)
B.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內(nèi)燃機所致
C.近年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減少了燃燒的煤的質(zhì)量
D.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大
(2)在上圖表示的歷史進程中,由工業(yè)生產(chǎn)所導致的SO2的排放量明顯地在逐年減少。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人類在為解決SO2污染問題中所進行的一個反應過程:
▲ 。
(3)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未燃燒充分的CmHn、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設(shè)計利用反應2NO + 2CO N2 + 2CO2 將有害的污染物轉(zhuǎn)化為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N2和CO2。
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 ▲ 0(“>”、“<”、“=”)。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
(4)某次降雨過程收集到10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mL6mol/L的H2O2,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3.62 [c(H+) =2.4×10-4 mol/L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經(jīng)過濾、晾干、稱重,得沉淀的質(zhì)量為0.1864g。若假設(shè)雨水的酸性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請計算排放在空氣中的NOx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于 ▲ 。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0 分)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兩大罪魁禍首。下圖表示了某地區(qū)在1940~2002年間,空氣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燒、工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結(jié)合上圖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NOx與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有關(guān)
B.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內(nèi)燃機所致
C.近年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減少了燃燒的煤的質(zhì)量
D.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大
(2)在上圖表示的歷史進程中,由工業(yè)生產(chǎn)所導致的SO2的排放量明顯地在逐年減少。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人類在為解決SO2污染問題中所進行的一個反應過程:
▲ 。
(3)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未燃燒充分的CmHn、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設(shè)計利用反應2NO +2CO N2+ 2CO2 將有害的污染物轉(zhuǎn)化為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N2和CO2。
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 ▲ 0(“>”、“<”、“=”)。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
(4)某次降雨過程收集到10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mL6mol/L的H2O2,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3.62[c(H+) =2.4×10-4 mol/L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經(jīng)過濾、晾干、稱重,得沉淀的質(zhì)量為0.1864g。若假設(shè)雨水的酸性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請計算排放在空氣中的NOx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于 ▲ 。
科目:gzhx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2010屆高三下學期查漏補缺專題訓練 題型:填空題
(10 分)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兩大罪魁禍首。下圖表示了某地區(qū)在1940~2002年間,空氣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燒、工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結(jié)合上圖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NOx與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有關(guān)
B.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內(nèi)燃機所致
C.近年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減少了燃燒的煤的質(zhì)量
D.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大
(2)在上圖表示的歷史進程中,由工業(yè)生產(chǎn)所導致的SO2的排放量明顯地在逐年減少。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人類在為解決SO2污染問題中所進行的一個反應過程:
▲ 。
(3)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未燃燒充分的CmHn、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設(shè)計利用反應2NO +
2CO N2
+ 2CO2 將有害的污染物轉(zhuǎn)化為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N2和CO2。
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
▲ 0(“>”、“<”、“=”)。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
(4)某次降雨過程收集到10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mL6mol/L的H2O2,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3.62 [c(H+) =2.4×10-4 mol/L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經(jīng)過濾、晾干、稱重,得沉淀的質(zhì)量為0.1864g。若假設(shè)雨水的酸性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請計算排放在空氣中的NOx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于 ▲ 。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光 |
| ||
| ||
| ||
| ||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光 |
Cu2O |
時間/min | 20 | 40 | 60 | 80 |
n(O2)/mol | 0.0010 | 0.0016 | 0.0020 | 0.0020 |
科目:gzhx 來源:志鴻系列訓練必修一化學魯科版 題型:043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都離不開科學的發(fā)展與進步.讓我們走進化學科學的殿堂,去了解在漫長的科學發(fā)展道路上,化學科學都作出了哪些貢獻?現(xiàn)代化學科學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科目:gzhx 來源:高一化學 第3章 有機化合物的獲得與應用 3.1.1 天然氣的利用 甲烷(蘇教版必修2) 蘇教版 題型:013
有機化合物與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密不可分.下列對有機化合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 |
[ ] | |
A. |
有機化合物都是共價化合物 |
B. |
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氫元素 |
C. |
有機化合物都具有同分異構(gòu)現(xiàn)象 |
D. |
有機物種類多是由碳原子的成鍵特征決定的 |
科目:gzhx 來源:高一化學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3.1.2 烷烴(人教版必修2) 題型:013
有機化合物與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密不可分.下列對有機化合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 |
[ ] | |
A. |
有機化合物都是共價化合物 |
B. |
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氫元素 |
C. |
有機化合物都具有同分異構(gòu)現(xiàn)象 |
D. |
有機物種類多是由碳原子的成鍵特征決定的 |
科目:gzhx 來源: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兩大罪魁禍首。下圖表示了某地區(qū)在1940~2002年間,空氣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燒、工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的基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結(jié)合上圖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NOx與燃料的不充分燃燒有關(guān)
B.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在交通運輸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內(nèi)燃機所致
C.近年來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減少了燃燒的煤的質(zhì)量
D.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大
(2)在上圖表示的歷史進程中,由工業(yè)生產(chǎn)所導致的SO2的排放量明顯地在逐年減少。請用化學方程式說明人類在為解決SO2污染問題中所進行的一個反應過程:
▲ 。
(3)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含有未燃燒充分的CmHn、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設(shè)計利用反應2NO + 2CO N2 + 2CO2 將有害的污染物轉(zhuǎn)化為可參與大氣循環(huán)的N2和CO2。
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h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1 | 1.00×10-3 | 4.5×10-4 | 2.5×10-4 | 1.5×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1 | 3.6×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 ▲ 0(“>”、“<”、“=”)。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 。
(4)某次降雨過程收集到10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mL6mol/L的H2O2,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3.62 [c(H+) =2.4×10-4 mol/L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經(jīng)過濾、晾干、稱重,得沉淀的質(zhì)量為0.1864g。若假設(shè)雨水的酸性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請計算排放在空氣中的NOx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于 ▲ 。
科目:gzhx 來源:2010年山東省濰坊市四縣市聯(lián)考高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時間/min | 20 | 40 | 60 | 80 |
n(O2)/mol | 0.0010 | 0.0016 | 0.0020 | 0.0020 |
科目:gzhx 來源:諸城市模擬 題型:問答題
光 |
Cu2O |
時間/min | 20 | 40 | 60 | 80 |
n(O2)/mol | 0.0010 | 0.0016 | 0.0020 | 0.0020 |
科目:gzhx 來源:模擬題 題型:填空題
科目:gzhx 來源:2010年山東省濰坊市四縣市聯(lián)考高考化學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時間/min | 20 | 40 | 60 | 80 |
n(O2)/mol | 0.0010 | 0.0016 | 0.0020 | 0.0020 |
科目:gzhx 來源: 題型:解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