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yw 來源: 題型:048
閱讀理解
【甲】晏子①使楚。楚人以宴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眱喺?SUP>②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标套訉υ唬骸褒R之臨淄③三百閭,張袂④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P>
[注]①晏子:名嬰,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儐(b9n)者:接引賓客的人。③臨淄:齊國國都。④袂(m8i):衣袖。
【乙】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稹?/P>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晏子使楚
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
儐者更道
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2)翻譯下列句子;
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語言讓你感覺他是一個怎樣的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晏子綿里藏針的回敬是因為楚王的輕慢無禮,那么乙文中唐雎的”挺劍而起”是因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子和唐雎同為外交使者,同樣不辱使命,他們各靠什么維護了國家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讀了甲、乙兩文中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認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江蘇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czyw 來源:學(xué)習(xí)周報 語文 蘇教八年級版 2009-2010學(xué)年 第16期 總172期 蘇教八年級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題。
[甲]治水必躬親(節(jié)選)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fēng),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選自《履園叢話·水學(xué)》)
[乙]管仲道而饑渴
管仲束縛,自魯之齊。道而饑渴,過綺烏封人而乞食。綺烏①封人②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竊謂仲曰:“適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將何以報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封人怨之。(選自《韓非子》)
注釋:①綺烏:地名。②封人:官名,管理疆界的官。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1)布袍緩帶( )
(2)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P>
(3)自魯之齊( ?。?/P>
(4)封人因竊謂仲曰( )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
________________
(2)綺烏封人跪而食之。
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綺烏的封人前后對管仲的態(tài)度有何變化?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中的海瑞、管仲有哪些共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
5.讀了甲、乙兩文,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七年級語文人教版第五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 題型:048
文言文比較閱讀
?。奂祝蓐愄鹋c友期行,期日中,(1)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
?。垡遥菸魠瞧鸪鲇龉嗜?,而止之食。故人曰:“諾?!逼鹪唬骸按??!保?)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選自《龍門子凝道記》)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陳太丘與友期行( ?。?/P>
(2)相委而去( ?。?/P>
(3)恐其自食其言也( ?。?/P>
(4)方與之食( ?。?/P>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覺得吳起在為人處事上最值得你學(xué)習(xí)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甲、乙兩文后,你一定對“守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請談?wù)勀愕目捶ā?/P>
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福建省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czyw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甲)風(fēng)是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為人類造福。沙漠地區(qū)地勢平坦,風(fēng)力很強。如新疆的星星峽、托克遜、達板城都是著名的風(fēng)口。中國科學(xué)院力學(xué)研究所在托克遜地方試制了半徑二米的風(fēng)力車,可以供發(fā)電、汲水、磨面之用。
沙漠地區(qū)空氣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別強烈。那里日照時間又特別長,一年達到3000小時,而長江流域只有1500小時,華北地區(qū)也不過2500小時。日光可以用來發(fā)電,取暖,煮水,做飯。沙漠湖水含鹽,日光使水蒸發(fā),可以取得蒸餾水和鹽。把日光變?yōu)闊崮艿淖盍己玫墓ぞ呤前雽?dǎo)體,估計將來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導(dǎo)體做屋頂,人住在里面冬天不冷,夏天不熱。
(乙)所謂“熱污染”不僅包括異常氣候?qū)е碌臒崂藵L滾,而且包括人為的種種“熱污染”。如工業(yè)生產(chǎn)和現(xiàn)代生活中排放的廢熱氣、廢熱水?;鹆Πl(fā)電廠、鋼鐵廠、化工廠、造紙廠等排放的生產(chǎn)性廢水中均含有大量熱量,流入地面水體后,使水體溫度驟升,導(dǎo)致水中溶解氧減少,引起魚類等水生物死亡。如四川沱江白馬河段網(wǎng)箱中數(shù)十萬公斤魚,就因某發(fā)電廠排出的廢熱水而被活活燙死。廢熱水排入地表水體后,會使水處于缺氧狀態(tài),使厭氧菌大量繁殖,有機物腐敗,影響環(huán)境生態(tài)平衡,造成深遠危害。
1.甲、乙兩文表現(xiàn)的是同一主題,即______________。
2.甲文說明的中心是( )
A.風(fēng)是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武器。
B.人類對沙漠地區(qū)風(fēng)和太陽能的利用。
C.人類對沙漠地區(qū)風(fēng)的利用。
D.人類對沙漠地區(qū)太陽能的利用。
3.甲、乙兩文均運用的說明方法有( )
A.下定義 列數(shù)字 B.舉例子 打比方
C.列數(shù)字 舉例子 D.下定義 列數(shù)字
4.乙大中畫線部分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jù)乙文,補寫一個因“熱污染”而造成重大損失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了甲、乙兩文后,你覺得為了維護生態(tài)平衡,我們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福建省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czyw 來源:2008年中考重點校語文預(yù)測試卷 題型:048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甲] 晏子①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眱喺撷诟溃瑥拇箝T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臨淄③三百閭,張袂④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子何為使乎?”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P>
注:①晏子:名嬰,春秋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②儐(b9n)者:接引賓客的人。③臨淄:齊國國都。④袂(m8i):衣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4分)
(1)晏子使楚( ?。 。?)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 ?。?/P>
(3)儐者更道( ) ?。?)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P>
2.翻譯下列句子。
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語言讓你感覺他是一個怎樣的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體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稹?/P>
4.[甲]文中晏子綿里藏針的回敬是因為楚王的輕慢無禮,那么[乙]文唐雎的“挺劍而起”是因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子和唐雎同為外交使者,同樣不辱使命,他們各靠什么維護了國家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了[甲][乙]兩文中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認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儆袀€孩子一直想不通: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②又一次考試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還是第一名?;丶液螅瑑鹤佑謫柫送瑯拥膯栴}。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人的靈。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蹜?yīng)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說你太貪玩了;你在學(xué)習(xí)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么做,她想為兒子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軆鹤有W(xué)畢業(yè)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沒趕上他的同桌,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贊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⑤現(xiàn)在這位做兒子的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因為去年他已經(jīng)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寒假歸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xué)及家長們作一個報告。其中他講了小時候的一段經(jīng)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灰雀總能迅速地起飛,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它們?!边@個報告使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
(劉燕敏《母親給出的答案》,有刪節(jié))
(乙)
?、俪赃^晚飯,母親忙著似乎永遠也忙不完的家務(wù),剛上五年級的女兒大聲嚷道:“媽媽,問你個問題,你的心愿是什么?”
?、谀赣H先是一愣,接著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說沒用?!薄澳驼f說看,這對我很重要?!迸畠簣?zhí)拗地要求。
?、邸拔衣铩窍M眢w健康,青春長駐;二是希望工作順心,事業(yè)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滿幸福;四是……”母親有滋有味地歷數(shù)著,沉浸在對美好的未來種種設(shè)想之中。
?、堋鞍パ剑瑡寢?,您說的這些又大又空,能不能說點實際的?比如您想要……”
⑤母親漸漸意識到什么了,有些火地打斷女兒的話:“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兒,一定是老師留了關(guān)于心愿的作文題目,你寫不出來就想到我這里挖材料對不對?實話告訴你吧,我的心愿多著呢!我想要別墅,我想要小轎車,我想要高檔時裝。看,我的皮包壞了,還想要一只鱷魚皮手袋。這些你都能滿足我嗎?跟你說頂什么用?心愿說完了,你去寫作業(yè)吧?!?/P>
?、夼畠阂恢庇皿@詫的目光看著母親,她沒說一句話,靜靜地走回自己的房間。
?、?U>屋子空曠曠的,安靜得只聽見墻上鐘擺聲。母親覺得有些話還意猶未盡,又站起身推開女兒的房門。女兒正在寫作業(yè),串串淚珠滾落,不停地用手背擦著,母親火氣又上來了,比剛才的聲音還要高出幾個分貝,吼道:“你還覺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懶是不是?你故意氣我是不是!?”
?、唷皨寢?,我不是……”
⑨“你敢頂嘴!告訴你,
9點鐘之前寫不完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親很權(quán)威地命令著,一扭身“嘭”地把門關(guān)上。?、獾诙焱砩铣酝觑?,女兒照例進屋寫作業(yè),母親照例重復(fù)著每日必做的家務(wù)。驀然間,她發(fā)現(xiàn)茶幾上多出一束鮮花,鮮花旁放了一個包裝袋,包裝袋上放了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
媽媽: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時攢的零花錢和這兩年的壓歲錢給您買了一只鱷魚皮包。讓您高興,是我最大的心愿。
想給您一份驚喜卻不小心惹您生氣的孩子
(肖鴻《心愿》,有刪節(jié))
(
1)甲文中的母親面對兒子的提問,當時沒有把“答案”說出口是因為什么?(
2)乙文敘述了這樣一件事:(不得超過60字)(
3)乙文第⑦段中畫線句子的表達作用是什么?(
4)結(jié)合語境,請補足乙文第⑧段中女兒在媽媽發(fā)火后,欲替自己辯解卻沒有說出的話:“媽媽,我不是________?!?/P>(
5)閱讀甲文第⑤段,談?wù)勀赣H給出的答案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6)讀畢甲、乙兩個文段,假如你是其中一個母親的孩子,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心里話?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3題
【甲】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狠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叉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狠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xū,突然)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屠尾行數(shù)里。屠懼,示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懸諸樹而蚤(同“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昧爽(天剛亮)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視,則死狼也。仰首細審,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1.甲、乙兩文都選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為_____________。
2.解釋加點的詞。
①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走,又從之________________
3.翻譯句子。
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文中的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兩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湖北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czyw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xí) 初三語文 語文出版社(新課標) 語文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題。
?。奂祝萦嘤讜r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耳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①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②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③灰絲④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袁枚《黃生借書說》)
?。圩ⅲ荩孩偾校浩惹?。②通籍:出仕,做官。③素蟫(y0n):白魚,指書里的蠹蟲。④灰絲:指蟲絲。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1)未敢稍降辭色________ (2)援疑質(zhì)理________
(3)故有所覽輒省記________ ?。?)往借,不與________
2.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一處)
然 后 嘆 借 者 之 用 心 專 而 少 時 之 歲 月 為 可 惜 也。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甲、乙兩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2)余幼好書,家貧難致。
4.兩段選文的作者自敘求學(xué)的艱難,說明了________的道理。
5.語文課上,同學(xué)們就“借書讀”還是“買書讀”展開了辯論,有同學(xué)引用了乙文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你認為乙文所要表達的觀點是什么?然后,請你從甲、乙兩文中分別找出理由,并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乙文的觀點:________
理由(甲文):________
乙文):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語文試卷第18冊九年級下學(xué)期用 北京課改版 題型:048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四川省鄰水縣豐禾中學(xué)八年級春學(xué)期第一次月檢測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三峽》和《與朱元思書》,完成下列各題(20分)
[甲]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乙] 《與朱元思書》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沿溯阻絕( ) (2)猛浪若奔( )
(3)故漁者歌曰( ) (4)經(jīng)綸世務(wù)者(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小題3】找出甲、乙兩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個,并寫出其意思。(4分)
(1)甲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乙文中從側(cè)面表現(xiàn)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以聲音來反襯山林之靜的句子是 。(4分)
【小題5】甲、乙兩文都寫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寫的側(cè)重點有所不同,甲文側(cè)重于寫水流之_____________,乙文側(cè)重于寫水流之____________;甲、乙兩文都描寫了難見天日之景,但著眼點卻不同,甲文以“不見曦月”來突出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時見日”來突出____________。(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屆遼寧省葫蘆島市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題。(10分)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①謂人曰:‘予子冠履②而斷子之手足,子為③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p>
(節(jié)選自《墨子·萬事莫貴于義》)
[注釋]①今:若,如。②予子冠履:給你帽子和鞋。③為:愿意。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2分)
(1)故不為茍得也 ( )
(2)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 ( )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2)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
3.甲、乙兩文都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其中乙文所闡述的觀點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4.請概括甲、乙兩文中所論述的“義”的內(nèi)涵。(2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浙江省臨海市九年級學(xué)業(yè)模擬考試語文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13分)
【甲】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3分)
⑴猛浪若奔 ⑵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⑶潭中魚可百許頭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⑴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從甲、乙兩文中找出從側(cè)面寫“水清”的句子。(2分)
甲文: ; 乙文: 。
4.下面兩個句子分別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⑴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⑵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科目:czyw 來源:2013學(xué)年河南省柘城縣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節(jié)選,完成題。(12分)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
【乙】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孥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小題1】解釋下面加線詞的含義。(2分)
①不見曦月( ) ②湖中人鳥聲俱絕( )
【小題2】下面各組中,加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上下一白長煙一空 | B.飛漱其間 又何間焉 |
C.余孥一小舟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 D.良多趣味此皆良實 |
A.甲文“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句,是通過側(cè)面描寫的方法.表現(xiàn)山遠山高。 |
B.甲文末句引用漁者的歌謠來說明三峽秋景的凄涼。以襯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應(yīng)。如寫“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巧妙照應(yīng)了“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
D.“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 |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題。(12分)
【甲】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
【乙】①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含義。(2分)①雖乘奔御風(fēng)( )②其間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 ④湖中人鳥聲俱絕( )
2.、下面各組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實 B、飛漱其間又何間焉
C、余拏一小舟 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長煙一空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句話。(2分)
4.、下面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句,是通過側(cè)面描寫的方法,表現(xiàn)山遠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榮峻茂”四字狀四物,表現(xiàn)了“水之清澈,樹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體現(xiàn)了本文語言簡約凝練的特點。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應(yīng)。如末段寫“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巧妙照應(yīng)了首段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D、“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
5.、甲、乙兩文中的畫線句,都是從什么角度寫景的?這兩處景物描寫各有什么作用?(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四川省營山縣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教學(xué)質(zhì)量監(jiān)測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小題。(10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節(jié)選自《出師表》)
(乙)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fēng)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臣身在外,別無調(diào)度,隨時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字詞。(2分)
①躬耕于南陽(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約己愛民 ( ) ④悉仰于官 ( )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小題3】甲、乙兩文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哪些可貴品質(zhì)?
【小題4】甲、乙兩文中諸葛亮反復(fù)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一條什么建議?這條建議在當今有何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