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九年級二模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根據(jù)課文默寫。(10分)
1.纖纖擢素手, 。(《古詩十九首》)
2. ,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
3.居高聲自遠, 。(虞世南《蟬》)
4.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行路難》)
5. ,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6. ,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7. ,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8.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相見歡》)
9. ,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10. ,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科目:czyw 來源:2011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浙江溫州卷)語文 題型:名句名篇
古詩文名句默寫。(8分)
(1)大漠孤煙直, ▲ 。(王維《使至塞上》)
(2) ▲ ,閑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約客》)
(3)枯藤老樹昏鴉, ▲ ,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 ▲ 。(范仲淹《蘇幕遮》) ,
(5) ▲ , ▲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6)杜甫《春望》一詩中,以花鳥擬人,表達感時傷別的句子是“ ▲ , ▲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元疃中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默寫
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默寫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6句)
①過盡千帆皆不是, 。 (溫庭筠《望江南》)
② ,燕然未勒歸無計。 ( 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
③ ,何日遣馮唐?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④ ,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⑤田家輸稅盡, 。 (白居易《觀刈麥》)
⑥ ,不求聞達于諸侯。 (諸葛亮《出師表》
⑦雞聲茅店月, 。 (溫庭筠《商山早行》)
⑧零落成泥碾作塵, 。 (陸游《卜算子》)
(2)默寫李清照的《武陵春》的下闋或龔自珍的《己亥雜詩》。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高郵市九年級下學期適應訓練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默寫(每空1分,共8分)
1.鄉(xiāng)書何處達? 。 (王灣《次北固山下》)
2.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3.紙上得來終覺淺, 。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4.但愿人長久,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 ,不求聞達于諸侯。 (諸葛亮《出師表》)
6.浮光躍金, 。 (范仲淹《岳陽樓記》)
7.為人處世要潔身自好、不媚世俗,應像“蓮”那樣: , (請用《愛蓮說》中的名句填寫)。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測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課內文言文,完成小題。(14分)
A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師表》
B 建興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聞孟獲者,為夷漢并所服(被當?shù)夭柯淙思皾h人所佩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獲)。既得,使觀于營陣之間,曰:“此軍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觀看營陣,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zhàn),七擒七獲,而亮猶釋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助也!南人不復反矣?!彼熘恋岢?。南中平,皆即其渠率(頭領)而用之。
《七擒孟獲》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字的含義(6分)
(1)夙夜憂嘆 ( ) (2)深入不毛( ) (3)至于斟酌損益( )
(4)向者不知虛實( ) (5)縱使更戰(zhàn)( ) (6)獲止不去(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4分)
(1)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2)今蒙觀看營陣,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
3.A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斷諸葛亮寫《出師表》與七擒孟獲哪件發(fā)生得更早些?(2分)
4.結合A、B兩文,分析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北潛江市、天門市、仙桃市、江漢油田卷)語文 題型:其他題
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科目:czyw 來源:2012屆北京市石景山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出師表(選段)
諸葛亮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夙夜憂嘆
⑵庶竭駑鈍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⑵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小題3】.選段中“大事”具體指“ , ”。(用原文回答)(2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樹蘭中學九年級第一學期10月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默寫
補寫出下列古詩文中的名句。(只選做三小題)(3分)
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諸葛亮《出師表》)
②過盡千帆皆不是, , 。(晏殊《望江南》)
③ ,_____________。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④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 。(陸游《卜算子·詠梅》)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默寫
根據(jù)提示默寫(共4題,⑴⑵⑶小題任選2題作答,第⑷小題必答)。 (6分)
【小題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小題2】苔痕上階綠, 。 ,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小題3】李清照《武陵春》的最后兩句是:“ , ”。
【小題4】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就國內政治問題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可用文中 “ , ” 六個字概括。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高郵市九年級下學期適應訓練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16分)
【甲文】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
【乙文】王荊公①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②,不可得。時薛師政③自河東還,適有之,贈公數(shù)兩,不受。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惫唬骸捌缴鸁o紫團參,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釋】①王荊公:即王安石。②藥用紫團山人參:這里指藥方中需要用到紫團山出產(chǎn)的人參。③薛師政:人名,即薛向,字師政。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4分)
(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2)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3)適有之( ) (4)藥不足辭 ( )
2.下列各組句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項為之強(《幼時記趣》)
B.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余則缊袍敝衣處期間(《送東陽馬生序》)
C.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悍吏之來吾鄉(xiāng)(《捕蛇者說》)
D.萬鐘于我何加焉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3.翻譯下列句子。(6分)
(1)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
(2)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本共皇堋?/p>
譯:
(3)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治水必躬親》)
譯:
4.聯(lián)系甲乙兩段文字及翻譯句(3),說說人該如何保持本心?(3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東營利津中學初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古文,回答問題。(12分)
(甲)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出師表》
(乙)卻說玄德同行軍民十余萬,大小車數(shù)千輛,挑擔背包者不計其數(shù),路過劉表之墓,玄德率眾將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備無德無才,負兄寄托之重,罪在備一身,與百姓無干。望兄英靈,垂救荊襄之民!”言甚悲切,軍民無不下淚。忽哨馬報曰:“曹操大軍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趕來也?!北妼⒔栽唬骸敖暌兀憧删苁?。今擁民眾數(shù)萬,日行十余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毙缕唬骸芭e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百姓聞玄德此言,莫不傷感。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1.解釋下列劃線字詞(2分)
①恢弘志士之氣 恢弘 : ②引喻失義 義:
③陟罰臧否 陟 : ④使人收拾船筏 收拾: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②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3.后人有言“扶不起的阿斗”,其實諸葛亮在出師前,對后主---阿斗早有擔慮。請仔細閱讀甲文,說出諸葛亮有哪些擔慮。(2分)
4.仔細閱讀乙文,請結合文中相關語句說說“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3分)
5.劉備臨終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有一句話,勸勉他要進德修業(yè),有所作為,請寫出來。(1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衢州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檢測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古詩文名句默寫。((1)至(3)題必做,(4)(5)兩題選做一題)(5分)
1.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2.此夜曲中聞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3.茍全性命于亂世,_______________。(諸葛亮《出師表》)
4.請寫出在古詩文中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句子。(寫出連續(xù)兩句)
5.請寫出古詩文中描寫邊塞風光的句子。(寫出連續(xù)兩句)
科目:czyw 來源:2012屆湖北省宜城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名句名篇
古詩文默寫。(8分)
(1)足蒸暑土氣,□□□□□。(白居易《觀刈麥》)
(2)□□□□□,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3)何處望神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酢酢酢酢酢酢?。(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4)□□□□□□□,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5)茍全性命于亂世,□□□□□□□。(諸葛亮《出師表》)
(6)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以“□□□□□□□,□□□□□□□”表達了收復河山,建功立業(yè)的理想。
科目:czyw 來源:2011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湖北荊州卷)語文 題型:文言文閱讀
(12分)古詩文閱讀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出師表(節(jié)選)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1.(2分)指出與“咨臣以當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傷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2.(2分)指出下面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C.躬耕于南陽(身體彎曲)
D.遂許先帝以驅馳(奔走效勞)
3..(2分)請你賞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動詞的妙處。
4..(2分)誦讀下面句子,請分別用“/”把句中一處主要停頓標示出來。
①直掛云帆濟滄海②奉命于危難之間
5..(2分)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6..(2分)請你用成語或俗語寫出《行路難》和《出師表》中隱含的典故(各寫一個即可)。
科目:czyw 來源:2010年河北省初中畢業(yè)生升學考試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題。(14分)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宋公①與楚人期②戰(zhàn)于泓③之陽,楚人濟④泓而來,有司⑤曰:“請迨⑥其未畢濟而擊之?!彼喂唬骸安豢??!奔?sup>⑦濟,未畢陳⑧。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币殃?,然后襄公鼓之,宋師大敗。
(節(jié)選自《公羊傳》)
【注釋】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國國君。 ②期:約定時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濟:過河。⑤有司: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這里指宋國的子魚。⑥迨:趁著。⑦既:盡,完了。⑧陳:通“陣”,這里是擺好戰(zhàn)斗隊列的意思。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2分)
⑴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⑵然后襄公鼓之 鼓:
【小題2】下列句子中的“于”與例句中的“于”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
例句: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A.駢死于槽櫪之間(《馬說》) |
B.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 |
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
D.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zhèn)第三中學九年級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出師表》選段,回答文后小題.(13分)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3分)
(1)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小題3】.選文中,諸葛亮向劉禪提的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 ▲ (用原文回答),作者還在文中追憶的兩件事是 ▲ 和 ▲ (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
【小題4】.結合全文分析,本文表達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czyw 來源:2013屆云南省建水三合中學九年級11月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0分)
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yōu)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任選兩個作答,多選不加分)(2分)
⑴陟罰臧否: ⑵必得裨補闕漏: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題2】下列四個選項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B.可計日而待也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
C.茍全性命于亂世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
D.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繁昌縣第三中學九年級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 題型:默寫
默寫古詩文申的名句名篇。(10分)
(1)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6句)
①子日:“ ,可以為師矣?!?nbsp; (《論語·為政》)
② ,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李白)
③春蠶到死絲方盡, 。 《無題》(李商隱)
④ ,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王安石)
⑤ ,奉命于危難之間。 《出師表》(諸葛亮)
⑥足蒸暑土氣, 。 《觀刈麥》(白居易)
⑦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⑧了卻君王天下事, 。 (辛棄疾《破陣子》)
(2)默寫范仲淹的《漁家傲 秋思》下片。(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南省信陽淮濱縣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默寫
古詩文默寫。(共8分)
【小題1】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1分)
【小題2】親小人,遠賢臣, 。(諸葛亮《出師表》)(1分)
【小題3】春來之時總能帶給人無限的歡欣,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寫道“ , ”,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 , ”兩句,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但面對四季更迭,也有人發(fā)出“ , ”(晏殊《浣溪沙》)之語,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慨嘆。(6分)
科目:czyw 來源:2013屆福建省仙游縣承璜第二學校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默寫
名句默寫。(選填10處即可)(10分)
【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小題2】雞聲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濁酒一杯家萬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_________________,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小題5】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中,最能表現(xiàn)烈日之下勞動者在田間勞作艱辛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6】陸游《卜算子?詠梅》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痹姳磉_了對梅花雖遭摧殘,卻仍保持高潔、堅貞品格的贊頌。
【小題7】張明在大華貿易公司年年虧損、瀕臨倒閉的情況下出任總經(jīng)理,這正如諸葛亮出師表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8】《山坡羊·驪山懷古》曲中表明作者對歷史興亡的大徹大悟,對王朝爭權奪位的否定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