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yw 來源:2014屆廣東省高一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題目。
不見①
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锷舰谧x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釋】:①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②“匡山”是李白曾經(jīng)居住讀書的場所
1.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4分)
2.這首詩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點(diǎn)?請舉例分析。(3分)
科目:gzyw 來源:2013-2014學(xué)年黑龍江省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不 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②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統(tǒng)治集團(tuán)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時讀書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這首詩中,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杜甫對他有怎樣的感情?(5分)
2.這首詩歌在表達(dá)技巧上很有特色,請加以賞析。(6分)
科目:gzyw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廣東省執(zhí)信中學(xué)高一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題目。
不見①
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锷舰谧x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釋】:①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②“匡山”是李白曾經(jīng)居住讀書的場所
【小題1】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4分)
【小題2】這首詩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點(diǎn)?請舉例分析。(3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
不 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②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統(tǒng)治集團(tuán)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時讀書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25.這首詩中,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杜甫對他有怎樣的感情?(5分)
26.這首詩歌在表達(dá)技巧上很有特色,請加以賞析。(6分)
科目:gzyw 來源:2012春福建省德化一中、大田一中高二年級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小題1】詩歌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小題2】這首詩表現(xiàn)手法多樣,請舉出其中一種作簡要賞析。(4分)
科目:gzyw 來源:2012春福建省、大田一中高二年級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1.詩歌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2.這首詩表現(xiàn)手法多樣,請舉出其中一種作簡要賞析。(4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不 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本詩寫于作者客居成都的初期。李生指李白??锷街咐畎咨贂r讀書的大匡山,在四川綿竹。此時李杜二人已有十五年未見面了。
(1)詩中描寫的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結(jié)合具體詞句作出分析。(4分)
答:
(2)詩中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本詩在抒情方式上最大的特點(diǎn)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科目:gzyw 來源:安徽省皖南八校2011屆高三摸底聯(lián)考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以下2題。
不見
(唐)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1.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dá)技巧,請舉了一種并作賞析。
科目:gzyw 來源:2010年9月份百題精練(2)語文 題型: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以下2題。
不見
(唐)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1.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dá)技巧,請舉了一種并作賞析。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不見
(唐)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1、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dá)技巧,請舉了一種并作賞析。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不見
(唐)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dú)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1.請結(jié)合全詩簡析詩歌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dá)技巧,請舉了一種并作賞析。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賈誼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挥闷渥h,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髿q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文帝封復(fù)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下列句子加下劃線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高興
B、馮敬之屬盡害之 嫉妒
C、乃短賈生曰說 壞話
D、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 閑暇
下列四組句子加下劃線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
A、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 吾其遠(yuǎn)也
B、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墮馬而死
C、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乃征為廷尉
D、賈生盡為之對 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
下列六個句子分為四組,都能從側(cè)面表現(xiàn)賈誼“才能非凡”的一項(xiàng)是()
①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 ?、谡僦瞄T下,甚幸愛 ?、壑T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 ④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葙Z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 ⑥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
A、賈誼年輕時能詩善文,富有才華,因?yàn)閰峭⑽镜耐扑],被文帝召到朝廷,任命為博士。
B、漢孝文帝剛即位時,天子提議任命賈生為公卿職位,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由于讒言,皇帝漸漸疏遠(yuǎn)了他,也不采納他的建議。
C、賈生做長沙王太傅很失意。一年以后,被孝文帝召見,沒有問及濟(jì)世安邦的大事,卻問他鬼神的根本是什么。
D、文帝封淮南厲王的四個兒子為列侯。賈生認(rèn)為禍由此生,因?yàn)橹T侯和多郡勾通,有反叛跡象,必須想辦法削勢尊主,文帝沒聽。
翻譯下面的四個句子。
?、僦T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
?、谏弦蚋泄砩袷拢鴨柟砩裰?。
③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
④至夜半,文帝前席。
科目:gzyw 來源:2013屆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飛入賈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賈生既已適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 聞:聞名,著名
B.乃短賈生曰 短:指出……不足
C.為賦以吊屈原 吊:憑吊
D.聞長沙卑濕 卑:低洼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諸生于是乃以為能 輮以為輪
B.乃征為廷尉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C.而問鬼神之本 棄甲曳兵而走
D.及列侯悉就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用(/)給劃線一段話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B.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C.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D.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吳廷尉擔(dān)任河南郡守時,就非常器重賈誼,擔(dān)任廷尉后,就推薦賈誼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xué)問,使賈誼得到漢文帝的征召。
B.賈誼漢文帝剛剛即位時就主張更改各項(xiàng)法令,讓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雖然文帝想提撥他,卻也招來嫉妒。
C.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周詳?shù)刂v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就干脆在面前擺上坐席讓賈誼講述。
D.文帝好長時間沒見賈誼,自認(rèn)為能超過他,交談后感慨還是不如他。過了不久,文帝任命賈誼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受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dāng)他的老師。
5..翻譯下面句子(10分)
⑴追亡逐北,伏尸百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河?xùn)|兇亦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3分)
科目:gzyw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四川省高三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馀,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1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馀,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2,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
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fù)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馀,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注釋:1未遑(huáng):沒有閑暇。2釐(xī):胙肉,祭過神的福食;受釐,一種祈神降福的儀式
1.下列句中劃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屬:連綴,寫)
B.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秀才:才學(xué)優(yōu)異)
C.乃短賈生曰。(短:說壞話)
D.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適:到……去)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廷尉乃言賈生年少;今君乃亡趙走燕。
B.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相如因持璧卻立。
C.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填然鼓之
D.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賈誼十幾歲時就因能詩善文聞名當(dāng)?shù)亍楣僦?,曾得到同僚們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賞識,一度被破格提拔。
B.賈誼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許多新的法令制度,進(jìn)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朝中絳侯灌嬰等人的忌妒,誹謗他年輕學(xué)淺,總想著擅權(quán)弄事。
C.賈誼被從長沙召回,當(dāng)時皇上正在虔誠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便詳細(xì)地說明鬼神形成的情狀,使文帝夜半前席。
D.賈誼多次上奏疏給皇上,反對分封,陳述有的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應(yīng)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否則將興起災(zāi)難。
第Ⅱ卷(共120分)
完成下列各題。(共36分)
4.文言翻譯、斷句。(共10分)
1故與李斯同邑而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4分)
2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4分)
3請用“/”線給下列文言語段斷句。(2分)
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fèi)人君祿位也
(選自《顏氏家訓(xùn)》)
科目:gzyw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吉林長春外國語學(xué)校高一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6分)
賈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河南守吳公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xué)事焉,乃征以為廷尉。廷尉乃言誼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誼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誼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誼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舊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然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自誼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誼追傷之,因以自喻。誼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鵩飛入誼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鳥也。誼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后歲余,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誼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蹦税菡x為梁懷王太傅。懷王,上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誼傅之。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誼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誼數(shù)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時丞相絳侯周勃免就國,人有告勃謀反,逮系長安獄治,卒亡事,復(fù)爵邑,故賈誼以此譏上。上深納其言,養(yǎng)臣下有節(jié)。
孝武初立,舉賈生之孫二人至郡守。賈嘉最好學(xué),世其家。
劉向曰:“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dá)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yuǎn)過也。使時見用,功化必盛。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選自《漢書?賈誼傳》有刪改)
【注】①釐:胙肉,祭過神的福食;受釐,一種祈神降福的儀式。
【小題1】對下列句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馮敬之屬盡害之屬:類 |
B.乃短賈生曰短:誹謗 |
C.是時丞相絳侯周勃免就國國:國都 |
D.逮系長安獄治,卒亡事卒:最終 |
A.①誼既以謫去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 |
B.①懷王騎,墮馬而死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
C.①其論甚美,通達(dá)國體②其可怪也歟 |
D.①諸生于是乃以為能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A.①②③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④⑤⑥ |
A.漢文帝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xiāng),又曾向李斯學(xué)習(xí)過,于是就征召他擔(dān)任廷尉。 |
B.讀書人認(rèn)為賈誼很有才能,而絳侯、灌侯等人卻認(rèn)為賈誼學(xué)識淺薄。 |
C.賈誼曾草擬了各種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chuàng)設(shè)官名,完全改變了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剛剛即位,都一一實(shí)行。 |
D.文帝向賈誼問及鬼神的事,被賈誼的回答所折服,認(rèn)為自己的見識不如賈誼。 |
科目:gzyw 來源:2013屆四川省古藺縣中學(xué)校高三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9分)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馀,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1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挥闷渥h,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馀,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2,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
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fù)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馀,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注釋:1未遑(huáng):沒有閑暇。2釐(xī):胙肉,祭過神的福食;受釐,一種祈神降福的儀式
【小題1】下列句中劃線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屬:連綴,寫) |
B.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秀才:才學(xué)優(yōu)異) |
C.乃短賈生曰。(短:說壞話) |
D.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適:到……去) |
A.廷尉乃言賈生年少;今君乃亡趙走燕。 |
B.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相如因持璧卻立。 |
C.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填然鼓之 |
D.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A.賈誼十幾歲時就因能詩善文聞名當(dāng)?shù)亍楣僦?,曾得到同僚們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賞識,一度被破格提拔。 |
B.賈誼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許多新的法令制度,進(jìn)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朝中絳侯灌嬰等人的忌妒,誹謗他年輕學(xué)淺,總想著擅權(quán)弄事。 |
C.賈誼被從長沙召回,當(dāng)時皇上正在虔誠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便詳細(xì)地說明鬼神形成的情狀,使文帝夜半前席。 |
D.賈誼多次上奏疏給皇上,反對分封,陳述有的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應(yīng)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否則將興起災(zāi)難。 |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小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挥闷渥h,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fù)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下列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①愛而好書 ②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B. ①頗通諸子百家之書 ②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
C. ①及列侯悉就國 ②金就礪則利
D. ①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 ②或百步而后止
下列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①而固當(dāng)改正朔 ②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 ①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 ② 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
C. ①又以謫去 ② 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 ①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 ② 圣人……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例句:后歲余,賈生征見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
C.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根據(jù)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河南郡郡守吳廷尉很賞識賈誼的才學(xué),于是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門下,后來又推薦賈誼到朝中做官。
B.賈誼剛到朝中為官的時候,就顯示出了非凡的才能,這時大家都感到不如賈誼,文帝也很喜歡他。
C.做了太中大夫的賈誼,主張變更秦朝的法度,出臺了一些由文帝起草的變法律令,改變了秦朝的一些舊法。
D.賈誼做了梁懷王的老師,后又屢次上書,主張限制諸侯的勢力,但其意見最終未被文帝采納。
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②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回答下面小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①也.⑴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日:“洛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②,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fù)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⑵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①遑:閑暇。②釐:福,神的賜福。
下列句子中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吳廷尉為河南太守,聞其秀才秀才:通過科舉考試得以在府學(xué)、縣學(xué)讀書的人
B.又以謫去,意不自得意:心情
C.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害:嫉妒
D.賈生自傷為傅無狀無狀:無成績,沒當(dāng)好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xué)事焉故木受繩則直
B.乃征為廷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自以為過之過秦論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說明賈生很有才學(xué)的一組是
①頗通諸子百家之書②賈生盡為之對③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
④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⑤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⑥賈生自傷為傅無狀
A.①⑤⑥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④⑥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河南郡守吳廷尉很賞識賈誼的才學(xué),于是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門下,后來又推薦賈誼到朝中做官。
B.賈誼剛到朝中為官時,就顯示了非凡的才能,這時大家都感到不如賈誼,孝文帝也很喜歡他。
C.賈誼被任命為長沙王太傅,向孝文帝辭行后就向長沙出發(fā)。到了長沙,看到此處環(huán)境如此惡劣,心情也壓抑起來。
D.賈誼被征召到京城后,成了梁懷王的老師,又屢次上書,主張限制諸侯的勢力,最終也未被孝文帝采納。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⑵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科目:gzyw 來源:2010年北京市東城區(qū)綜合練習(xí)(一)語文試題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李謨①,開元中吹笛為第一部,近代無比。自教坊請假至越州,公私更宴,時州客會鏡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相約各召一客。會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記得,不遑他請。其鄰居
獨(dú)孤生者年老,久處田野,至是遂以應(yīng)命。
到會所,澄波萬頃,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漸移舟于湖心。其聲始發(fā)之后,坐客皆更贊詠,以為鈞天之樂②不如也。獨(dú)孤生乃無一言,會者皆怒。李生為輕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靜作一曲,更加妙絕,無不賞駭。獨(dú)孤生又無言。鄰居召至者甚慚悔,白于眾曰:“獨(dú)孤村落幽,城郭稀至。音樂之類,率所不通。”會客同誚責(zé)之,獨(dú)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公如是,是輕薄為?復(fù)是好手?”獨(dú)孤生乃徐日:“公安知仆不會也?”李生改容,坐皆謝之。獨(dú)孤日:“公試吹《涼州》。”至曲終,獨(dú)孤生日:“公亦甚能妙,然聲調(diào)雜夷樂,得無有茲之侶乎?”李生大駭,起拜曰:“丈人神絕,某亦不自知,本師實(shí)龜茲之人也?!庇衷唬骸暗谑B誤八水調(diào),足下知之乎?”李生日:“某頑蒙,不覺?!豹?dú)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進(jìn)。獨(dú)孤視之曰:“此都不堪取,執(zhí)者精通耳。乃換之,日:“此至入破③,必裂,得無吝惜否?”李生曰:“不敢?!彼齑?。聲發(fā)入云,四座震況,李生蹙踖④不敢動。至第十三疊,揭示謬誤之處。敬伏將拜。及入破,笛遂敗裂,不復(fù)終曲。李生再拜,眾皆帖息⑤,乃散。
明旦,李生并會客皆往修之,至掣唯茅舍尚存,獨(dú)孤生不見矣。越人知者皆訪之,競不知其所去。
(取材于《太平廣記》)
注:①李漠(mó):唐玄宗時的樂工。
②鈞天之樂:天上的仙樂。
③入破:唐代指樂曲演奏進(jìn)入的某一階段。
④蹙踖(cù jí):恭敬。 ⑤帖息:平般,馴服。
1.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公私更宴 更:輪流
B.李生拂笛 拂:擦拭
C.得無有龜茲之倡乎 倡:朋友
D.李生:井會客皆往候之 候:等待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diǎn)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xiàng)是
A.時州客會鏡湖
當(dāng)時越州的賓客在鏡湖和李謨聚會
B.李生為輕己,意甚忿之
李謨認(rèn)為他輕視自己.心里非常怨恨他
C.丈人神絕,某亦不自知
老先生:是神奇少有的人,我自己都沒有察覺
D.此都不堪取,執(zhí)者粗通耳
這些笛子都不能用,拿著的人只是粗通音樂罷了
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獨(dú)孤生本來就不在被邀請參加聚會之列,是臨時被人帶來參加聚會的。
B.帶獨(dú)孤生來的人認(rèn)為獨(dú)孤生沒為李漠喝彩很沒有禮貌,連忙替他解釋。
C.眾賓客看見李謨變了臉色,怕破壞了聚會氣氛,于是紛紛向李謨道歉。
D.獨(dú)孤生只憑著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就已經(jīng)讓李謨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5.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劃線的部分?jǐn)嗑洌?分)
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 小 則 凸 凡 鑒 洼 則 照 人 而 大 凸 則 照 人 面 小 小 鑒 不 能 全 視 人 面 故 令 微 凸 收 人 面 令 小 則 鑒 雖 小 而 能 全 納 人面 仍 復(fù) 量 鑒 之 小 大 增 損 高 下 常 令 人 面 與 鑒 大 小 相 若 此 工 之 巧 智,后人不能造。
(取材于《夢溪筆談》)
科目:gzyw 來源:2011屆湖南省高三1月高考押題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閱讀,完成下列各題(22分)。
賈生名誼,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xué)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fù)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 屬:連接
B.召置門下,甚幸愛 幸:寵愛
C.賈生盡為之對 對:回答
D.乃悉草具其事儀法 具:詳細(xì)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1乃征為廷尉
1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
A B
2乃使其從者衣褐 2侯生因謂公子曰
1文帝召以為博士
1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C D
2為楚懷王左徒 2不敢以其富貴驕?zhǔn)?/p>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河南郡郡守吳廷尉很賞識賈誼的才學(xué),于是就把他招到自己的門下,后來又推薦賈誼到朝中做官。
B.賈誼剛到朝中為官的時候,就顯示出了非凡的才能,這時大家都覺得不如賈誼,文帝也很喜歡他。
C.作了太中大夫的賈誼,主張變更朝廷的法度,并且出臺了由文帝起草的變法律令。
D.賈誼被征召到京城后,作了梁懷王的老師,又屢次上書,主張限制諸侯的勢力,終未被文帝采納。
4.用斜線給下面這個句子劃上句讀。(3分)
乃 短 賈 生 曰 雒 陽 之 人 年 少 初 學(xué) 專 欲 擅 權(quán) 紛 亂 諸 事 于 是 天 子 后 亦 疏 之 不 用 其 議。
5.文言翻譯:(10分,每小題5分)
(1)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
(2)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