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yw 來源: 題型:
八、偷來的神秘島
① 我偷過一本書,《神秘島》第二冊,凡爾納著。
② 小學的每年暑假,我都去縣城的親戚家住幾天。縣城太小,從門口的河到閣樓上的醬缸,早已被我鑒定多次,結論是:無聊。四年級暑假,隔壁建起一座六邊形淺黃色三層樓,據(jù)說是全縣唯一的圖書館。我在這里找到了神秘
③ 圖書館只為當?shù)乜h中的尖子生開放。在老師們眼中,因為成績好,我是當之無愧的好學生,但在他們的視線之外,我更愿意上樹摘果,跟男生打架,和老爸釣魚,俗稱“野丫頭”。
④ 如果坐著時光機穿梭回去,我能看到那個算不上“正?!钡呐ⅰK诙浼馍?、鼻尖上、心口最虔誠的地方,都安裝了隱型信號發(fā)射器,不斷向整個宇宙發(fā) 出“求理解”的信號,“滴滴滴——嘟嘟嘟”,可是整個世界空空蕩蕩,毫無回聲。
⑤ 來點小小的冒險吧。在白天被縣圖書館正門拒絕后,傍晚我就踩著瓦片翻窗,暢游全館。作為一個優(yōu)秀“借閱者”,我依次閱覽了縣圖書館的幾十本典藏。《神秘島》第二冊是“續(xù)借”最多次的。這本書好像散發(fā)出微弱的“嘟嘟”聲,回應著我的呼叫器,帶我進入了一個小島——冒險者的天堂。
⑥ 島上沒有食物,冒險者用狗項圈磨成刀,用豪豬 刺作箭頭,獵取鴿子、水豚和大松雞;他們用黏土和水,砌成爐子,燒制陶器大鍋,用來煮湯;龍血樹的木質樹 根發(fā)酵后味道堪比啤酒,楓樹蒸餾可以出糖;最幸運的 是,他們在衣服的口袋夾層里找到一顆麥粒!
⑦ 這個存在于19世紀下半葉的小島讓我大開眼 界。在走進神秘島的時光里,我跟在這些冒險者身邊,重新評估了數(shù)學的作用。還有未來我也許會學到的地 質學、天文學、物理學、工程學、水利學、動植物學,它們 簡直太迷人了。
⑧我也變得忙碌起來,開始重新鑒定事物的趣味性。偶爾不在神秘島的時候,我去查看六角樓的地基情況,了解門口河流的走向和汛期,想知道醬缸的燒制和醬油發(fā)酵的過程。
⑨因為有了神秘島,我在縣城停留到暑假快結束。 離開之前,我去還書。咦,窗戶打不開了!
⑩我猜,圖書館一定很在意神秘島的消失。第二 年暑假,我?guī)е?0多元巨款和《神秘島》又來縣城。我的計劃是:從大門進去,還書,承認錯誤,罰款。
⑪計劃擱淺。他們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空房間,曾經(jīng)被冷落的房間也變成了化學補習班,幾十本典藏不知流落何處。夏蛘讓人煩躁地尖叫著,我揣著幸存的 《神秘島》站在窗外,看他們機械地填寫試卷上的空白,毫不關心這些化學知識能用來干什么,更不在意那精彩絕倫的神秘島,被誰偷走了。
⑫因為看太多課外書,我并沒有保持好成績。高三那年,我也曾去補課,并以讓老師目瞪口呆的速度, 半年內從年級倒數(shù)變成全班第一,走過高考的獨木橋。和他們不同的是,我的信念更明確,我要去外面更大、更有趣的世界,學更多好玩的東西,裝上更多的發(fā)射器,尋找回應。這些年,事實總是犒賞著我的判斷,每當我按照好奇心的指引,像神秘島上的朋友們那樣,勇于開辟新路時,常常有驚喜等在那里。
⑬11. 歲那年夏天偷了《神秘島》的那個女孩,深深為失主們惋惜:他們弄丟了自己的神秘島。
1. 請用簡潔的語言把本文的情節(jié)補充完整。
我小學時回縣城親戚家小住——
——暑假快結束去還書,未果——
——走過高考,不斷前進。
2. 你是怎樣理解文章結尾段這句話的?
3. 請寫出選文題目“偷來的神秘島”的兩層含義。
表層含義:
深層含義:
4. 結合上下文,體味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我也變得忙碌起來,開始重新鑒定事物的趣味性。偶爾不在神秘島的時候,我去查看六角樓的地基情況,了解門口河流的走向和汛期,想知道醬缸的燒制和醬油發(fā)酵的過程。
5. 文中第⑫段畫線句對你有什么啟示?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
借書往事
查一路
①借書,是往事,是我生活中是昨日之景,是無法淡去的。它曾經(jīng)是一代人的生活習慣,或者說是生活內容的一個部分,其中包含的細節(jié),有比書本身更深長的意味。上個世紀,文娛生活貧乏,書與電影幾乎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全部。彼時借書,充滿新鮮感,如赴心靈之宴,代表著去接受一個未知的、精彩的世界。去借書的路上,幸福感很強烈,如同去跟戀人約會,是一件讓人心動的事。
②在一些電影里,常出現(xiàn)書的鏡頭。公園的長椅上,兩位地下黨接頭,一位手持一本雨果的《悲慘世界》,這是暗號,接上了;戀人在湖邊約會,男青年手持一本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話題由此展開;或者某位俠客去圖書館借某本書,打開,書頁被剜去,藏著一只勃朗寧手槍。當時人的精神世界比較單純,所接受的新事物也少,難免為此興奮和激動,覺得外國作者人名和書名特洋氣,書中藏槍,感覺特神秘。
③這是早期的誘因,讓許多生活中很自尊的人,在今后的借書環(huán)節(jié)上,死皮賴臉,矢志不渝。
④因為匱乏,那時書往往會成為人們的珍愛。記得我的三年級語文老師將水滸故事講得引人入勝,傳說中他有本《水滸傳》,幾位同學尋機溜進房間搜尋未果。全班依次去借,無一例外都哭著回來。后來才知道,確實有套《水滸傳》被層層舊報紙包著,被老師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織網(wǎng)捕蟲,娶妻生子。我經(jīng)過他房間的時候,總不禁對門縫里瞧瞧,覺得屋子里熱鬧又神秘,不僅住著老師,還住著梁山一百單八將,還有閻婆惜、景陽岡的老虎。
⑤高中課堂上,正上袁枚的《黃生借書說》。有同學問,老師您借過書嗎?老師不知是計,頓時眉飛色舞,吐沫似綿綿細雨把坐在全排同學的后頸脖都給淹濕了。下課鈴響,全班一起起哄:“書非借不能讀也”,一起 (A.擁B.走 C.溜 D.擠)到老師房間,搶光了書架。老師哈哈大笑——他終于豁出去了,自己動手干脆把那張“謝絕借閱”的字條也給揭了。
⑥那時,在人際交往和增加感情方面,借書是很好的媒介。一位好友的愛情故事正是從借書開始的,高中時,身后的女孩秀外慧中,于是他不斷地回頭向她借書,把脖子都扭酸了。漸漸書中夾了個字條,字條的內容由淺入深……兩人感情瓜熟蒂落方為人知曉。而那些像蒼蠅嗡嗡鬧的一群,都被她嚴詞拒絕。后來,我詢問了我身邊的六對夫妻,他們中的男人坦白,都是以“借書”作掩護,才收獲愛情的。
⑦物質條件的極大滿足,填平了人的欲求。面對精神的美味,已經(jīng)不再有饑餓感。當物質與精神的粗糧,將我們重重包圍的時候,無論什么也不能讓人覺得新奇,一切都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包括想讀一本書,太容易滿足了,點一下鼠標即可。無須借書了,也告別了借書之趣。
⑧因此,我常常懷念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光。剛剛分配到單位,青春而熱情。與朋友湊在一起就討論一本書,而不是房子、車子、股票。然后約好了,去彼此的住處借閱。
⑨回來的路上,陽光總會很好,走在和風中,持一冊書在手,自覺文雅而芬芳。
1、第⑤段空格處應該填的詞是 。
A.擁 B.走 C.溜 D.擠
2、聯(lián)系全文,說說文中有哪些借書之趣:
(1)
(2)
(3)
(4)借閱的路上充滿了幸福感。
3、將第④段畫線句改為“后來才知道,確實有套《水滸傳》被舊報紙包著,被老師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織網(wǎng)捕蟲?!保蔷浜??理由是:
好,因為
4、對第②段細致描寫有關書的鏡頭理解錯誤的是:
A、具體表現(xiàn)書帶給我的神秘興奮之感難以忘懷。
B、具體表現(xiàn)外國的好書與電影對我的吸引力。
C、引出下文我對借書往事的具體回憶。
D、點名我對讀書充滿了無限期待的具體誘因。
5、第①段“它曾經(jīng)是一代人的生活習慣……”為什么不能改成“我的習慣”?
(1)
(2)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