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sx 來源:2016屆四川巴中恩陽區(qū)九年級4月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等邊△ABC,AB=12,以AB為直徑的半圓與BC邊交于點D,過點D作DF⊥AC,垂足為F,過點F作FG⊥AB,垂足為G,連結(jié)GD.
(1)求證:DF是⊙O的切線;
(2)求FG的長;(3)求tan∠FGD的值.
科目:czsx 來源:69領(lǐng)航·單元同步訓練 八年級(上冊) 數(shù)學(人教版) 題型:013
已知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D,△ABC和△DBC的周長分別是60 cm和38 cm,則△ABC的腰長和底邊BC的長分別是
A.24 cm和12 cm
B.16 cm和22 cm
C.20 cm和16 cm
D.22 cm和16 cm
科目:czsx 來源:學習周報 數(shù)學 華師大八年級版 2009-2010學年 第19~26期 總第175~182期 華師大版 題型:044
已知在△ABC中,AB=20,AC=15,BC邊上的高AD為12,求△ABC的面積.
科目:czsx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九年級數(shù)學上 北京課改版 題型:044
已知:△ABC中,AB=AC,AD⊥BC于D,BC=4,△ABC的面積為12,求∠B的三角函數(shù)值.
科目:czsx 來源:2011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數(shù)學試卷 題型:013
已知⊙O的直徑AB=40,弦CD⊥AB于點E,且CD=32,則AE的長為
A.12
B.8
C.12或28
D.8或32
科目:czsx 來源:2007年河北省課改試驗區(qū)初中畢業(yè)生模擬考試、數(shù)學試卷 題型:044
已知在△ABC中,AB=AC=6,且△ABC的面積是12.
(1)①在圖1中,求BD的長.
②在圖2中,P是BC的中點,求PM+PN.
(2)圖3中,對于BC邊上任意一點P,請對點P到兩腰距離和(PM+PN)與腰上高(CQ)的大小關(guān)系提出猜想,并加以證明.
(3)如圖4,在矩形ABCD中,P是CD邊任意一點,AD=3,CD=4,請直接寫出P到BD、AC的距離和PM+PN.
科目:czsx 來源:2015屆山東郯城育才中學八年級上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ABC中,AB=15,AC=13,BC邊上的高AD=12,BC=_______.
科目:czsx 來源: 題型:
已知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交線段AC于D,若△ABC和 △DBC的周長分別是60 cm和38 cm,則△ABC的腰長和底邊BC的長分別是 ( )
A.24 cm和12 cm B.16 cm和22 cm
C.20 cm和16 cm D.22 cm和16 cm
科目:czsx 來源: 題型:
已知在△ABC中,AB=BC=8cm,∠ABC=90°,點E以每秒1cm/s的速度由A向點B運動,ED⊥AC于點D,點M為EC的中點.
(1) 求證:△BM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2) 當點E運動多少秒時,△BMD的面積為12.5cm2?
![]() |
科目:czsx 來源:素質(zhì)教育新學案·初中幾何·第三冊 題型:044
解答題
如圖所示,已知∠ACB=90°,AB=13,AC=12,∠BCM=∠BAC,求sin∠BAC和點B到直線MC的距離.
科目:gzsx 來源:吉林省油田高中2010-2011學年高二下學期四月考試數(shù)學文科試題 題型:044
如圖⊙O的割線PAB交⊙O于A、B兩點,割線PCD經(jīng)過圓心.
已知PA=6,AB=7,PO=12.求⊙O的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