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錐形瓶中顏色的變化,由黃色突變?yōu)槌壬野敕昼妰?nèi)不改變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食用白醋是由醋酸與純水配制而成,用0.1000mol/L NaOH溶液準確測定其中醋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以下為某同學列出的實驗步驟(未排序),請回答下列問題.
          A.分別向堿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注入NaOH標準溶液和待測醋酸至0刻度以上2~3cm
          B.調(diào)節(jié)滴定管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記下讀數(shù)
          C.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D.用標準溶液清洗堿式滴定管2~3次;待測醋酸清洗酸式滴定管2~3次
          E.用待測醋酸清洗錐形瓶2~3次
          F.排氣泡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溶液,把滴定管固定好
          G.滴定管檢漏,用水清洗所有儀器,備用
          H.通過酸式滴定管向錐形瓶注入20.00mL待測醋酸,并加入2-3滴指示劑
          (1)用離子方程式表示該實驗的原理
          CH3COOH+OH-=CH3COO-+H2O
          CH3COOH+OH-=CH3COO-+H2O

          (2)從上述實驗步驟中選出正確的并按操作先后排序.你的實驗順序為:(用字母表示)
          G→D→A→F→B→H→C
          G→D→A→F→B→H→C

          (3)實驗室常用的酸堿指示劑有甲基橙、石蕊和酚酞,你選擇的指示劑是
          酚酞
          酚酞
          ,理由是
          兩者恰好完全中和生成醋酸鈉,其水溶液呈堿性,必需選擇在堿性范圍變色且顏色容易判斷的酚酞作指示劑判斷滴定終點
          兩者恰好完全中和生成醋酸鈉,其水溶液呈堿性,必需選擇在堿性范圍變色且顏色容易判斷的酚酞作指示劑判斷滴定終點
          ;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當?shù)渭幼詈笠坏螝溲趸c溶液時,溶液變?yōu)闇\紅色且30s不褪色
          當?shù)渭幼詈笠坏螝溲趸c溶液時,溶液變?yōu)闇\紅色且30s不褪色

          (4)某同學實驗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
                      滴定次數(shù)
          實驗數(shù)據(jù)
          1 2 3 4 5
          V(NaOH)/mL(初讀數(shù)) 0.00 0.20 0.00 0.10 0.05
          V(NaOH)/mL(終讀數(shù)) 15.75 15.20 14.98 15.12 15.05
          原白醋中醋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0.07500
          0.07500
          mol/L(結(jié)果保留4位有效數(shù)字).
          (5)分析下列操作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用“偏低”、“偏高”或“不影響”填空.
          ①滴定前堿式滴定管充滿溶液,滴定后尖嘴處有氣泡
          偏低
          偏低
          ;
          ②讀取標準溶液體積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仰視
          偏高
          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FeCl3溶液蝕刻銅箔制造電路板的工藝中,廢液處理和資源回收的過程簡述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FeCl3溶液與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
          2Fe3++Cu═2Fe2++Cu2+
          ;操作Ⅰ加入的試劑W是
          鐵粉或Fe
          鐵粉或Fe

          (2)操作Ⅱ之前最好加入適量稀鹽酸,某同學用10mol?L-1 的濃鹽酸配制250mL 1mol?L-1 的稀鹽酸,并進行有關(guān)實驗.
          ①需要量取濃鹽酸
          25mL
          25mL
          mL.
          ②配制該稀鹽酸時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須用到的儀器有
          250mL容量瓶
          250mL容量瓶
          、
          膠頭滴管
          膠頭滴管

          ③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稀鹽酸,滴定過程中眼睛應注視
          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實驗時未用標準液潤洗滴定管,測得錐形瓶中待測液的濃度
          大于
          大于
          實際濃度.(填“>”、“<”或“=”).
          (3)操作Ⅲ前需要通入氣體V,請寫出實驗室制取氣體V的化學方程式:
          MnO2+4HCl(濃)
            △  
          .
           
          MnCl2+Cl2↑+2H2O
          MnO2+4HCl(濃)
            △  
          .
           
          MnCl2+Cl2↑+2H2O
          ,該反應中
          MnO2
          MnO2
          是氧化劑.
          (4)操作Ⅲ應在HCl氣流氛圍中進行,其原因是
          抑制Fe3+(或FeCI3)的水解
          抑制Fe3+(或FeCI3)的水解

          (5)若通入的V的量不足,則最后制得的氯化鐵晶體不純凈,這是因為溶液U中含有雜質(zhì)
          FeCl2或Fe2+
          FeCl2或Fe2+
          .請設計合理的實驗,驗證溶液U中的成分,并判斷通入的V的量是否不足
          取少量溶液U,加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則表明溶液U中有Fe3+(FeCl3);另取少量溶液U,加入幾滴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退色,則表明溶液U中有Fe2+(或FeCl2),說明通入的V的量不足夠若KMnO4溶液不退色,則說明通入的V的量充足
          取少量溶液U,加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則表明溶液U中有Fe3+(FeCl3);另取少量溶液U,加入幾滴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退色,則表明溶液U中有Fe2+(或FeCl2),說明通入的V的量不足夠若KMnO4溶液不退色,則說明通入的V的量充足
          (簡要說明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供選擇的試劑: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氯水.
          (6)若向氯化鐵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調(diào)節(jié)溶液pH,可得紅褐色沉淀.該過程中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為5,則金屬離子濃度為
          4.0×10-11mol?L-1
          4.0×10-11mol?L-1
          .(己知:Ksp[Fe(OH)3]=4.0×10-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二氧化氯(ClO2)作為一種高效強氧化劑已被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列為AI級安全消毒劑。常溫下二氧化氯為黃綠色或橘黃色氣體,性質(zhì)非常不穩(wěn)定,溫度過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與堿液反應生成鹽和水。

          (1)某研究小組設計如圖所示實驗制備ClO2溶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在反應開始之前將燒杯中的水加熱到80℃,然后停止加熱,并使其溫度保持在60~80℃之間。控制溫度的目的是                 ,圖示裝置中缺少的一種必須的玻璃儀器是         

          ②裝置A用于溶解產(chǎn)生的二氧化氯氣體,其中最好盛放       (填字母)。

          A.20mL 60℃的溫水                               B.100mL冰水

          C.100mL飽和食鹽水                         D.100mL沸水

          ③在燒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熱,反應后生成ClO2的質(zhì)量為                 

          (2)用ClO2處理過的飲用水(pH為5.5~6.5)常含有一定量對人體不利的亞氯酸根離子()。飲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連續(xù)碘量法進行測定,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樣加入錐形瓶中;

                 步驟2:調(diào)節(jié)水樣的pH至7.0~8.0;

                 步驟3:加入足量的KI晶體;

                 步驟4:加入少量指示劑,用一定濃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

                 步驟5:再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2.0;

                 步驟6:繼續(xù)用相同濃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

          ①步驟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樣,則應選用的儀器是              

          ②步驟1~4的目的是測定水樣中ClO2的含量,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則步驟4中加入的指示劑為            ,滴定達到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為                   

          ③步驟5的目的是使將溶液中的還原為以測定其含量,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④若飲用水中的含量超標,可向其中加入適量的還原為,則該反應的氧化產(chǎn)物為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二氧化氯(ClO2)作為一種高效強氧化劑已被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列為AI級安全消毒劑。常溫下二氧化氯為黃綠色或橘黃色氣體,性質(zhì)非常不穩(wěn)定,溫度過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與堿液反應生成鹽和水。

          (1)某研究小組設計如圖所示實驗制備ClO2溶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在反應開始之前將燒杯中的水加熱到80℃,然后停止加熱,并使其溫度保持在60~80℃之間。控制溫度的目的是                  ,圖示裝置中缺少的一種必須的玻璃儀器是         

          ②裝置A用于溶解產(chǎn)生的二氧化氯氣體,其中最好盛放       (填字母)。

          A.20mL 60℃的溫水                               B.100mL冰水

          C.100mL飽和食鹽水                          D.100mL沸水

          ③在燒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熱,反應后生成ClO2的質(zhì)量為                 

          (2)用ClO2處理過的飲用水(pH為5.5~6.5)常含有一定量對人體不利的亞氯酸根離子()。飲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連續(xù)碘量法進行測定,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樣加入錐形瓶中;

                 步驟2:調(diào)節(jié)水樣的pH至7.0~8.0;

                 步驟3:加入足量的KI晶體;

                 步驟4:加入少量指示劑,用一定濃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

                 步驟5:再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2.0;

                 步驟6:繼續(xù)用相同濃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

          ①步驟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樣,則應選用的儀器是              

          ②步驟1~4的目的是測定水樣中ClO2的含量,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則步驟4中加入的指示劑為             ,滴定達到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為                   

          ③步驟5的目的是使將溶液中的還原為以測定其含量,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④若飲用水中的含量超標,可向其中加入適量的還原為,則該反應的氧化產(chǎn)物為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蛋白質(zhì)主要由氨基酸組成,平均含氮量為16%左右.通用的蛋白質(zhì)測試方法--凱式定氮法--是通過測出含氮量來估算蛋白質(zhì)含量,主要原理為:將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起加熱,使蛋白質(zhì)分解,分解的氨用硼酸吸收后再以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根據(jù)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shù),即為蛋白質(zhì)含量.
          已知:1mol氨基能產(chǎn)生1mol氨氣;
          2NH3+4H3BO3→(NH42B4O7+5H2O;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I   稱取樣品1.500g.
          步驟II  (略)
          步驟Ⅲ共得到1L吸收了氨的硼酸樣品溶液,從中移取10.00mL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少量水和指示劑,用0.010mol/L的鹽酸滴定至終點.
          (1)根據(jù)步驟Ⅲ填空:
          ①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直接加入鹽酸進行滴定,則測得樣品中氮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偏高
          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水未倒盡,則滴定時用去鹽酸的體積
          無影響
          無影響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
          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A.滴定管內(nèi)液面的變化   B.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2)滴定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數(shù) 待測溶液的體積(mL) 標準溶液的體積
          初讀數(shù)(mL) 末讀數(shù)(mL)
          1 10.00 0.00 14.90
          2 10.00 0.10 15.05
          3 10.00 0.50 17.00
          該樣品中氮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13.93%
          13.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