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然后在中間畫一橫線,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沿此直線放好,取兩段等長的蠟燭,將蠟燭A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然后用另外一根蠟燭B在玻璃板的后方來回移動.
(1)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便于觀察和確定
像的位置
像的位置
,放在“燭焰”上的手指
不會
不會
被燒痛(選填“會”或“不會”),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像是
虛
虛
(選填“實”或“虛”)像.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
到鏡面的距離
到鏡面的距離
的關系;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
大小
大小
的關系.
(3)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較黑暗
較黑暗
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
(4)為了便于測量及減小誤差,必須保證玻璃板
豎直
豎直
(選填“水平”、“豎直”或“傾斜”)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