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寫作題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埃ā稙檎罚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稙檎罚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保ā独锶省罚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BR>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保ā蹲雍薄罚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
1、從文中找出三個成語并解釋它們的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則說明孔子認為能當別人的老師的條件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溫故”和“知新”之間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談談第(4)則對你在學習上有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8)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句式是__________(A、疑問句 B、祈使句 C、雙重否定句),把它改成肯定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面兩個問句是_________
__(A、一般疑問句 B、反問句 C、設問句),請你把它們改成肯定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比較一下它們的表達效果哪一個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9)句僅僅是寫自然現(xiàn)象嗎?談談你對這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江蘇期中題 題型:填空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詩文默寫(14分)
1.《<論語>十則》中闡述學習與思考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 。
2.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語句是: , 。
3.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通過寫鳥兒快樂忙碌的生活來展現(xiàn)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
4.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對聯(lián):“詩歌百姓,常淚濕單衣,杜老永難老;已住草堂,愿民棲廣廈,甫心乃赤心!逼湎侣(lián)中所蘊含的杜甫詩句是: , 。
5.關關堆鳴,在河之洲。 , 。(《 詩經(jīng)? 周南》)
6.李商隱的《無題》中有 , 之句。這句話表現(xiàn)的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現(xiàn)在義用來形容為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7.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愛這土地》)
8.小時候,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余光中《鄉(xiāng)愁》)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山東省聊城市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詩文默寫(14分)
1.《<論語>十則》中闡述學習與思考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 。
2.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語句是: , 。
3.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通過寫鳥兒快樂忙碌的生活來展現(xiàn)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 。
4.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對聯(lián):“詩歌百姓,常淚濕單衣,杜老永難老;已住草堂,愿民棲廣廈,甫心乃赤心!逼湎侣(lián)中所蘊含的杜甫詩句是: , 。
5.關關堆鳴,在河之洲。 , 。(《 詩經(jīng)? 周南》)
6.李商隱的《無題》中有 , 之句。這句話表現(xiàn)的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現(xiàn)在義用來形容為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7.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愛這土地》)
8.小時候,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余光中《鄉(xiāng)愁》)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北京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俯而學與仰而思》,完成第1—3題。
俯而學與仰而思
①古人所說的“俯而學,仰而思”,實際上說的是一個“怎么學”的問題,指的是一種【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出版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曾特別警示世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們今天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學了什么,而應致力于學會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確學什么,更應當知道怎樣學,要用【乙】去學習,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而“俯而學”與“仰而思”的有機結合,正是這樣一種【丙】。
②“俯而學”,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學習,潛心鉆研。這就是說要樹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鉆研精神,細細揣摩,窮追不舍。否則,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將難以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難以承擔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钡嬲龑W得“學問”,能夠“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不“俯”下身潛心地、深入地去學習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放眼觀察周圍的事物,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讀書,讀死書,不善于讀思結合,最終是無法達到讀書的真正目的的。戰(zhàn)國時的趙括可謂熟讀兵書,談起兵事來頭頭是道,可到了戰(zhàn)場上,卻只知道按照兵書行事,而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運用戰(zhàn)術,結果導致慘敗,在歷史上留下“紙上談兵”的笑柄。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在編撰《史記》 的過程中,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境界。這里的“究”“通”就是思考;“天人之際”“古今之變”就是指客觀世界和客觀規(guī)律;“一家之言”就是在深思熟慮后,結合客觀現(xiàn)實形成的獨到見解。實踐也一再證明:在學習時不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讀書時功夫僅下在書本上,就只會人云亦云,就難有真知灼見,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辦法。
④孔子曾告誡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馑际钦f,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怠惰而無所成就。孔子這句話再精辟不過地論述了“俯而學”與“仰而思”的辯證關系。我們應牢記先賢的教導,在實踐中學有所得,思有所獲。
1.請按照第①段的論證思路,將下面三個詞語分別填入文中【甲】【乙】【丙】處(只填序號)。
①科學的學習方法 ②常用的學習方法 ③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
【甲】處應填:_________ 【乙】處應填:_________ 【丙】處應填:_________
2.文中所說的“俯而學”與“仰而思”分別指的是什么?
3.簡要分析第③段中列舉趙括與司馬遷的例子各有什么作用。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福建省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河北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22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