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面劃線的字詞(4分)
①是馬也( ) ②執(zhí)策而臨之( )
③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 ④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對于千里馬來說,遇到伯樂是它的機遇。閱讀下列材料說出你對機遇的理解。(3分)
(1)命運之神在關(guān)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另一扇門。
(2)機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人之拋棄機會,絕對多于機會拋棄人。
(3)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2)一食或盡粟一石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4)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句子中無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3.翻譯下面句子。(2分)
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本文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有喻指,作者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想表達(dá)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浙江省寧波市錦綸初中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字詞(4分)
①是馬也( ) ②執(zhí)策而臨之( )
③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 ④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小題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浙江省寧波七中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2)一食或盡粟一石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4)策之不以其道
【小題2】下列句子中無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浙江省寧波市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面劃線的字詞(4分)
①是馬也( ) ②執(zhí)策而臨之( )
③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 ④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對于千里馬來說,遇到伯樂是它的機遇。閱讀下列材料說出你對機遇的理解。(3分)
(1)命運之神在關(guān)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另一扇門。
(2)機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人之拋棄機會,絕對多于機會拋棄人。
(3)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浙江省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2)一食或盡粟一石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4)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句子中無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食之不能盡其材 |
B.才美不外見 |
C.其真無馬邪 |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3.翻譯下面句子。(2分)
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本文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有喻指,作者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想表達(dá)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 解釋加點的詞。
(1)策之不以其道( ) (2)執(zhí)策而臨之( )
(3)一食或盡粟一石( ) (4)食之不能盡其材( )
2、根據(jù)原文,在橫線上寫出正確的句子。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駢死于槽櫪之間
(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4、文中強調(diào)伯樂對千里馬命運起決定作用的一句是
5、文章第一段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語句形象地描繪了千里馬的終身遭遇。第三段畫橫線部分刻畫了“食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點。
6、用一個成語概括文中千里馬的處境或遭遇。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