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出一個含有‘愁’字的古詩詞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示例: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郁孤臺笑了(22分) 彭世強(qiáng)
①一個云清風(fēng)和的下午,我,懷著幾分崇敬、幾分興奮的心情,尋到了位于贛州市西北角的賀蘭山下。仰望著山巔那魁偉的郁孤臺,它,三重屋檐,檐角飛翹,似握拳揚(yáng)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無語,似蹙眉凝神,反省著那一頁沉重的歷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臺前六層百級石階!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滿江紅》詞里知道“賀蘭山”的,有人說詞中所寫的“賀蘭山缺”,位于寧夏與內(nèi)蒙古交界處。而眼前的賀蘭山,因為承載著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臺,承載著一位血濺戰(zhàn)袍、淚灑宣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承載著他用熱血書就的一首悲壯詩篇,同樣名揚(yáng)中華,流芳千古!
③這是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建筑?邕M(jìn)門廳,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
④我自然惦記著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惦記著詩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樓,更上一層,推窗而望,遠(yuǎn)山隱約,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樓的背陰處,競有一塊開闊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躍入我的眼簾。他,一定就是辛棄疾!于是,我匆忙下樓,來到辛公塑像腳下,豁然明了:這就是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就是感慨憤激的辛棄疾噴發(fā)一腔熱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視眼前的稼軒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龍泉②于胯部。他劍眉緊鎖,凝目遠(yuǎn)眺,短須似乎微顫,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多痛楚,幾多憤懣,幾多無奈!
⑥“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蔽也唤p吟起這樣兩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貢水兩道江水交匯處的贛江。溯洄望去,兩水茫茫而來;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雖說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詩句,依然讓人想見當(dāng)年的血淚之江。大敵當(dāng)前,國勢艱危,腐敗的南宋朝廷卻茍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甌③缺,讓奸佞當(dāng)?shù),為喪?quán)辱國之事,走茍且偷安之路!結(jié)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棄舟登陸而去,百姓的顛沛流離,更是不堪回首!這樣的歷史恥辱,豈容忘記!江水、淚水,就這樣融而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臺,踱步在與臺相連、沿江而伸的古城墻上。城墻很寬,儼然是一位經(jīng)風(fēng)歷雨、昂首挺胸的壯漢!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擋住滾滾的江浪,抵御敵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墻,它曾經(jīng)的斑斑駁駁,它滿身的傷痕累累,天地可鑒!然而,它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辛公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此情此景,城墻能夠作證,城墻得以共鳴!
⑧我側(cè)過身子,回眸郁孤臺的側(cè)影,想起先前樓內(nèi)的楹聯(lián)“郁結(jié)古今事,孤懸天地心”。是的,樓臺、城墻都在警示我們:莫忘歷史。它們也在教導(dǎo)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如今的郁孤臺,修葺一新,絕無當(dāng)年的傷痕;如今的古城墻,也無歷史的霉點,然而,民族之魂猶在!
⑨眼下,我沒有聽到當(dāng)年凄凄楚楚的鷓鴣聲,也沒有見到“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這里留下的名句激發(fā)起我情思連綿,剪之難斷……
⑩如今我們生逢盛世,不乏鶯歌燕舞,面對郁孤臺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聞?此時,我的身邊不乏熱情的游者,但其中無視楹聯(lián)的卻非個別,樓內(nèi)文人墨客的詩作,吸引不了他們;腳踩歷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顯然不是他們的熱衷。他們登臨樓臺的腳步,輕快迅疾,徜徉城墻的心情,輕松愉悅,而“樓以詩顯,詩以樓傳”的道理,他們絲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誦著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劍刻成、蘸血淚寫就的名詩,我決心把它譜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學(xué)生吟,讓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融入我們師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如今,我如愿了,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選自《語文學(xué)習(xí)》2006年第6期,有改動)
【注】①造口、郁孤臺、清江都在江西贛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棄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獄訟的官),官署在贛州,這首詞當(dāng)作于這一二年間。②龍泉:劍名,這里指寶劍。③金甌:黃金做的盆類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國土。
10. 這是一篇以游蹤為線索的游記散文。閱讀全文,從文中找出表明線索的主要語言標(biāo)志,加以概括,填在橫線上。(每空限5字)(6分)
仰望郁孤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結(jié)合語境,解釋第⑧段中加點詞語“歷史的霉點”的含義。(2分)
歷史的霉點:
12.說說第⑥段開頭“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兩句詩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的作用。(4分)
13.閱讀文中第⑦段和第段中畫線的句子,聯(lián)系全文,說說自己的理解。(4分)
(1)古城墻為什么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2分)
(2)郁孤臺為什么“笑了”?(2分)
14.“樓以詩顯,詩以樓傳。”古建筑是歷史的印記,更是文化的沉積。華夏大地上,像郁孤臺這樣的遺跡又何止一處,請再列舉兩座這類建筑物,結(jié)合與之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和杰出詩文作簡要表述。(6分)
【示例】岳陽樓,范仲淹為之作《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郁孤臺笑了
彭世強(qiáng)
、僖粋云清風(fēng)和的下午,我,懷著幾分崇敬、幾分興奮的心情,尋到了位于贛州市西北角的賀蘭山下。仰望著山巔那魁偉的郁孤臺,它,三重屋檐,檐角飛翹,似握拳揚(yáng)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無語,似蹙眉凝神,反省著那一頁沉重的歷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臺前六層百級石階!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滿江紅》詞里知道“賀蘭山”的,有人說詞中所寫的“賀蘭山缺”,位于寧夏與內(nèi)蒙古交界處。而眼前的賀蘭山,因為承載著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臺,承載著一位血濺戰(zhàn)袍、淚灑宣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承載著他用熱血書就的一首悲壯詩篇,同樣名揚(yáng)中華,流芳千古!
③這是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建筑?邕M(jìn)門廳,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
④我自然惦記著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惦記著詩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樓,更上一層,推窗而望,遠(yuǎn)山隱約,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樓的背陰處,競有一塊開闊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躍入我的眼簾。他,一定就是辛棄疾!于是,我匆忙下樓,來到辛公塑像腳下,豁然明了:這就是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就是感慨憤激的辛棄疾噴發(fā)一腔熱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視眼前的稼軒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龍泉②于胯部。他劍眉緊鎖,凝目遠(yuǎn)眺,短須似乎微顫,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多痛楚,幾多憤懣,幾多無奈!
、蕖坝艄屡_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蔽也唤p吟起這樣兩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貢水兩道江水交匯處的贛江。溯洄望去,兩水茫茫而來;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雖說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詩句,依然讓人想見當(dāng)年的血淚之江。大敵當(dāng)前,國勢艱危,腐敗的南宋朝廷卻茍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甌③缺,讓奸佞當(dāng)?shù)溃瑸閱蕶?quán)辱國之事,走茍且偷安之路!結(jié)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棄舟登陸而去,百姓的顛沛流離,更是不堪回首!這樣的歷史恥辱,豈容忘記!江水、淚水,就這樣融而為一了。
、呶也匠鲇艄屡_,踱步在與臺相連、沿江而伸的古城墻上。城墻很寬,儼然是一位經(jīng)風(fēng)歷雨、昂首挺胸的壯漢!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擋住滾滾的江浪,抵御敵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墻,它曾經(jīng)的斑斑駁駁,它滿身的傷痕累累,天地可鑒!然而,它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辛公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此情此景,城墻能夠作證,城墻得以共鳴!
、辔覀(cè)過身子,回眸郁孤臺的側(cè)影,想起先前樓內(nèi)的楹聯(lián)“郁結(jié)古今事,孤懸天地心”。是的,樓臺、城墻都在警示我們:莫忘歷史。它們也在教導(dǎo)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如今的郁孤臺,修葺一新,絕無當(dāng)年的傷痕;如今的古城墻,也無歷史的霉點,然而,民族之魂猶在!
、嵫巯拢覜]有聽到當(dāng)年凄凄楚楚的鷓鴣聲,也沒有見到“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這里留下的名句激發(fā)起我情思連綿,剪之難斷……
⑩如今我們生逢盛世,不乏鶯歌燕舞,面對郁孤臺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聞?此時,我的身邊不乏熱情的游者,但其中無視楹聯(lián)的卻非個別,樓內(nèi)文人墨客的詩作,吸引不了他們;腳踩歷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顯然不是他們的熱衷。他們登臨樓臺的腳步,輕快迅疾,徜徉城墻的心情,輕松愉悅,而“樓以詩顯,詩以樓傳”的道理,他們絲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誦著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劍刻成、蘸血淚寫就的名詩,我決心把它譜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學(xué)生吟,讓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融入我們師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先缃,我如愿了,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1.這是一篇以游蹤為線索的游記散文。閱讀全文,請從文中找出表明線索的主要語言標(biāo)志,加以概括,填在橫線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語境,解釋第⑧段中加點詞語“歷史的霉點”的含義。
3.說說第⑥段開頭“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兩句詩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的作用。
4.“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郁孤臺為什么“笑”了?聯(lián)系全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5.“樓以詩顯,詩以樓傳!惫沤ㄖ菤v史的印記,更是文化的沉積。華夏大地上,像郁孤臺這樣的遺跡又何止一處,請再列舉兩座這類建筑物,結(jié)合與之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和杰出詩文作簡要表述。
[示例]岳陽樓:范仲淹為之作《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度山東省田黃中學(xué)九年級上學(xué)期學(xué)月水平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郁孤臺笑了
彭世強(qiáng)
、僖粋云清風(fēng)和的下午,我,懷著幾分崇敬、幾分興奮的心情,尋到了位于贛州市西北角的賀蘭山下。仰望著山巔那魁偉的郁孤臺,它,三重屋檐,檐角飛翹,似握拳揚(yáng)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無語,似蹙眉凝神,反省著那一頁沉重的歷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臺前六層百級石階!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滿江紅》詞里知道“賀蘭山”的,有人說詞中所寫的“賀蘭山缺”,位于寧夏與內(nèi)蒙古交界處。而眼前的賀蘭山,因為承載著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臺,承載著一位血濺戰(zhàn)袍、淚灑宣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承載著他用熱血書就的一首悲壯詩篇,同樣名揚(yáng)中華,流芳千古!
、圻@是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建筑?邕M(jìn)門廳,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
④我自然惦記著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惦記著詩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樓,更上一層,推窗而望,遠(yuǎn)山隱約,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樓的背陰處,競有一塊開闊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躍入我的眼簾。他,一定就是辛棄疾!于是,我匆忙下樓,來到辛公塑像腳下,豁然明了:這就是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就是感慨憤激的辛棄疾噴發(fā)一腔熱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視眼前的稼軒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龍泉②于胯部。他劍眉緊鎖,凝目遠(yuǎn)眺,短須似乎微顫,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多痛楚,幾多憤懣,幾多無奈!
、蕖坝艄屡_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蔽也唤p吟起這樣兩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貢水兩道江水交匯處的贛江。溯洄望去,兩水茫茫而來;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雖說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詩句,依然讓人想見當(dāng)年的血淚之江。大敵當(dāng)前,國勢艱危,腐敗的南宋朝廷卻茍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甌③缺,讓奸佞當(dāng)?shù),為喪?quán)辱國之事,走茍且偷安之路!結(jié)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棄舟登陸而去,百姓的顛沛流離,更是不堪回首!這樣的歷史恥辱,豈容忘記!江水、淚水,就這樣融而為一了。
、呶也匠鲇艄屡_,踱步在與臺相連、沿江而伸的古城墻上。城墻很寬,儼然是一位經(jīng)風(fēng)歷雨、昂首挺胸的壯漢!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擋住滾滾的江浪,抵御敵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墻,它曾經(jīng)的斑斑駁駁,它滿身的傷痕累累,天地可鑒!然而,它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辛公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此情此景,城墻能夠作證,城墻得以共鳴!
⑧我側(cè)過身子,回眸郁孤臺的側(cè)影,想起先前樓內(nèi)的楹聯(lián)“郁結(jié)古今事,孤懸天地心”。是的,樓臺、城墻都在警示我們:莫忘歷史。它們也在教導(dǎo)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如今的郁孤臺,修葺一新,絕無當(dāng)年的傷痕;如今的古城墻,也無歷史的霉點,然而,民族之魂猶在!
、嵫巯,我沒有聽到當(dāng)年凄凄楚楚的鷓鴣聲,也沒有見到“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這里留下的名句激發(fā)起我情思連綿,剪之難斷……
、馊缃裎覀兩晔⑹,不乏鶯歌燕舞,面對郁孤臺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聞?此時,我的身邊不乏熱情的游者,但其中無視楹聯(lián)的卻非個別,樓內(nèi)文人墨客的詩作,吸引不了他們;腳踩歷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顯然不是他們的熱衷。他們登臨樓臺的腳步,輕快迅疾,徜徉城墻的心情,輕松愉悅,而“樓以詩顯,詩以樓傳”的道理,他們絲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誦著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劍刻成、蘸血淚寫就的名詩,我決心把它譜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學(xué)生吟,讓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融入我們師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⑾如今,我如愿了,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小題1】這是一篇以游蹤為線索的游記散文。閱讀全文,請從文中找出表明線索的主要語言標(biāo)志,加以概括,填在橫線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結(jié)合語境,解釋第⑧段中加點詞語“歷史的霉點”的含義。
【小題3】說說第⑥段開頭“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兩句詩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的作用。
【小題4】“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郁孤臺為什么“笑”了?聯(lián)系全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小題5】“樓以詩顯,詩以樓傳!惫沤ㄖ菤v史的印記,更是文化的沉積。華夏大地上,像郁孤臺這樣的遺跡又何止一處,請再列舉兩座這類建筑物,結(jié)合與之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和杰出詩文作簡要表述。
[示例]岳陽樓:范仲淹為之作《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度山東省九年級上學(xué)期學(xué)月水平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郁孤臺笑了
彭世強(qiáng)
、僖粋云清風(fēng)和的下午,我,懷著幾分崇敬、幾分興奮的心情,尋到了位于贛州市西北角的賀蘭山下。仰望著山巔那魁偉的郁孤臺,它,三重屋檐,檐角飛翹,似握拳揚(yáng)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無語,似蹙眉凝神,反省著那一頁沉重的歷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臺前六層百級石階!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滿江紅》詞里知道“賀蘭山”的,有人說詞中所寫的“賀蘭山缺”,位于寧夏與內(nèi)蒙古交界處。而眼前的賀蘭山,因為承載著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臺,承載著一位血濺戰(zhàn)袍、淚灑宣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承載著他用熱血書就的一首悲壯詩篇,同樣名揚(yáng)中華,流芳千古!
③這是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建筑?邕M(jìn)門廳,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
、芪易匀坏胗浿凉(dāng)年的登臨處,惦記著詩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樓,更上一層,推窗而望,遠(yuǎn)山隱約,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樓的背陰處,競有一塊開闊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躍入我的眼簾。他,一定就是辛棄疾!于是,我匆忙下樓,來到辛公塑像腳下,豁然明了:這就是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就是感慨憤激的辛棄疾噴發(fā)一腔熱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視眼前的稼軒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龍泉②于胯部。他劍眉緊鎖,凝目遠(yuǎn)眺,短須似乎微顫,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多痛楚,幾多憤懣,幾多無奈!
、蕖坝艄屡_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蔽也唤p吟起這樣兩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貢水兩道江水交匯處的贛江。溯洄望去,兩水茫茫而來;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雖說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詩句,依然讓人想見當(dāng)年的血淚之江。大敵當(dāng)前,國勢艱危,腐敗的南宋朝廷卻茍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甌③缺,讓奸佞當(dāng)?shù),為喪?quán)辱國之事,走茍且偷安之路!結(jié)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棄舟登陸而去,百姓的顛沛流離,更是不堪回首!這樣的歷史恥辱,豈容忘記!江水、淚水,就這樣融而為一了。
、呶也匠鲇艄屡_,踱步在與臺相連、沿江而伸的古城墻上。城墻很寬,儼然是一位經(jīng)風(fēng)歷雨、昂首挺胸的壯漢!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擋住滾滾的江浪,抵御敵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墻,它曾經(jīng)的斑斑駁駁,它滿身的傷痕累累,天地可鑒!然而,它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辛公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此情此景,城墻能夠作證,城墻得以共鳴!
、辔覀(cè)過身子,回眸郁孤臺的側(cè)影,想起先前樓內(nèi)的楹聯(lián)“郁結(jié)古今事,孤懸天地心”。是的,樓臺、城墻都在警示我們:莫忘歷史。它們也在教導(dǎo)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如今的郁孤臺,修葺一新,絕無當(dāng)年的傷痕;如今的古城墻,也無歷史的霉點,然而,民族之魂猶在!
、嵫巯,我沒有聽到當(dāng)年凄凄楚楚的鷓鴣聲,也沒有見到“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這里留下的名句激發(fā)起我情思連綿,剪之難斷……
、馊缃裎覀兩晔⑹,不乏鶯歌燕舞,面對郁孤臺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聞?此時,我的身邊不乏熱情的游者,但其中無視楹聯(lián)的卻非個別,樓內(nèi)文人墨客的詩作,吸引不了他們;腳踩歷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顯然不是他們的熱衷。他們登臨樓臺的腳步,輕快迅疾,徜徉城墻的心情,輕松愉悅,而“樓以詩顯,詩以樓傳”的道理,他們絲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誦著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劍刻成、蘸血淚寫就的名詩,我決心把它譜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學(xué)生吟,讓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融入我們師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先缃瘢胰缭噶,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1.這是一篇以游蹤為線索的游記散文。閱讀全文,請從文中找出表明線索的主要語言標(biāo)志,加以概括,填在橫線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語境,解釋第⑧段中加點詞語“歷史的霉點”的含義。
3.說說第⑥段開頭“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兩句詩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的作用。
4.“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郁孤臺為什么“笑”了?聯(lián)系全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5.“樓以詩顯,詩以樓傳!惫沤ㄖ菤v史的印記,更是文化的沉積。華夏大地上,像郁孤臺這樣的遺跡又何止一處,請再列舉兩座這類建筑物,結(jié)合與之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和杰出詩文作簡要表述。
[示例]岳陽樓:范仲淹為之作《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問題。(17分)
郁孤臺笑了
①一個云清風(fēng)和的下午,我,懷著幾分崇敬、幾分興奮的心情,尋到了位于贛州市西北角的賀蘭山下。仰望著山巔那魁偉的郁孤臺,它,三重屋檐,檐角飛翹,似握拳揚(yáng)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無語,似蹙眉凝神,反省著那一頁沉重的歷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臺前六層百級石階!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滿江紅》詞里知道“賀蘭山”的,有人說詞中所寫的“賀蘭山缺”,位于寧夏與內(nèi)蒙古交界處。而眼前的賀蘭山,因為承載著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臺,承載著一位血濺戰(zhàn)袍、淚灑宣紙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承載著他用熱血書就的一首悲壯詩篇,同樣名揚(yáng)中華,流芳千古!
③這是一座三層樓高的古建筑?邕M(jìn)門廳,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
④我自然惦記著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惦記著詩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樓,更上一層,推窗而望,遠(yuǎn)山隱約,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樓的背陰處,競有一塊開闊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躍入我的眼簾。他,一定就是辛棄疾!于是,我匆忙下樓,來到辛公塑像腳下,豁然明了:這就是辛公當(dāng)年的登臨處,就是感慨憤激的辛棄疾噴發(fā)一腔熱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視眼前的稼軒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龍泉②于胯部。他劍眉緊鎖,凝目遠(yuǎn)眺,短須似乎微顫,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幾多痛楚,幾多憤懣,幾多無奈!
⑥“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蔽也唤p吟起這樣兩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貢水兩道江水交匯處的贛江。溯洄望去,兩水茫茫而來;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雖說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詩句,依然讓人想見當(dāng)年的血淚之江。大敵當(dāng)前,國勢艱危,腐敗的南宋朝廷卻茍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甌③缺,讓奸佞當(dāng)?shù),為喪?quán)辱國之事,走茍且偷安之路!結(jié)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棄舟登陸而去,百姓的顛沛流離,更是不堪回首!這樣的歷史恥辱,豈容忘記!江水、淚水,就這樣融而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臺,踱步在與臺相連、沿江而伸的古城墻上。城墻很寬,儼然是一位經(jīng)風(fēng)歷雨、昂首挺胸的壯漢!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擋住滾滾的江浪,抵御敵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墻,它曾經(jīng)的斑斑駁駁,它滿身的傷痕累累,天地可鑒!然而,它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辛公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此情此景,城墻能夠作證,城墻得以共鳴!
⑧我側(cè)過身子,回眸郁孤臺的側(cè)影,想起先前樓內(nèi)的楹聯(lián)“郁結(jié)古今事,孤懸天地心”。是的,樓臺、城墻都在警示我們:莫忘歷史。它們也在教導(dǎo)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如今的郁孤臺,修葺一新,絕無當(dāng)年的傷痕;如今的古城墻,也無歷史的霉點,然而,民族之魂猶在!
⑨眼下,我沒有聽到當(dāng)年凄凄楚楚的鷓鴣聲,也沒有見到“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這里留下的名句激發(fā)起我情思連綿,剪之難斷……
⑩如今我們生逢盛世,不乏鶯歌燕舞,面對郁孤臺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聞?此時,我的身邊不乏熱情的游者,但其中無視楹聯(lián)的卻非個別,樓內(nèi)文人墨客的詩作,吸引不了他們;腳踩歷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顯然不是他們的熱衷。他們登臨樓臺的腳步,輕快迅疾,徜徉城墻的心情,輕松愉悅,而“樓以詩顯,詩以樓傳”的道理,他們絲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誦著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劍刻成、蘸血淚寫就的名詩,我決心把它譜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學(xué)生吟,讓這首“橫絕六合,掃空萬古”的詞,融入我們師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11如今,我如愿了,當(dāng)我一次次吟唱時,當(dāng)我在郁孤臺上吟唱時,我感到:郁孤臺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①造口、郁孤臺、清江都在江西贛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棄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獄訟的官),官署在贛州,這首詞當(dāng)作于這一二年間。②龍泉:劍名,這里指寶劍。③金甌:黃金做的盆類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國土。
【小題1】這是一篇以游蹤為線索的游記散文。閱讀全文,從文中找出表明線索的主要語言標(biāo)志,加以概括,填在橫線上。(每空限5字)(4分)
仰望郁孤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眸郁孤臺
【小題2】結(jié)合語境,解釋第⑧段中加點詞語“歷史的霉點”的含義。(2分)
歷史的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說說第⑥段開頭“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兩句詩在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的作用。(3分)
【小題4】閱讀文中第⑦段和第○11段中畫線的句子,聯(lián)系全文,說說自己的理解。(4分)
(1)古城墻為什么和辛公“一樣唏噓,一樣長嘆”?(2分)
(2)郁孤臺為什么“笑了”?(2分)
【小題5】“樓以詩顯,詩以樓傳!惫沤ㄖ菤v史的印記,更是文化的沉積。華夏大地上,像郁孤臺這樣的遺跡又何止一處,請再列舉兩座這類建筑物,結(jié)合與之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和杰出詩文作簡要表述。(4分)
[示例]岳陽樓:范仲淹為之作《岳陽樓記》,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帶傷的美麗
梁 衡
。1)如讓你欣賞一位帶傷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種怎樣的尷尬。40年后,當(dāng)我重回內(nèi)蒙古烏梁素海時,遇到的就是這種難堪。
。2)烏梁素海在內(nèi)蒙古河套地區(qū)東邊的烏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學(xué)剛畢業(yè)時曾在這里當(dāng)記者。叫“海”,實際上是一個湖,當(dāng)?shù)厝朔Q湖為海子,烏梁素海是“紅柳!钡囊馑。紅柳是當(dāng)?shù)氐囊环N耐沙、耐堿的野生灌木。單聽這名字,就有幾分原生態(tài)的味道。而且這“海”確實很大,歷史上最大時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緯度的最大淡水湖。每當(dāng)船行湖上時,我最喜歡看深不可測的碧綠碧綠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還有貼著船幫游戲的鯉魚。而黃昏降臨,遠(yuǎn)處的烏拉山就會勾出一條暗黑色的曲線,如油畫上見過的奔突的海岸,當(dāng)時我真覺得這就是大海了。
。3)那時,市場上物資供應(yīng)還比較匱乏,城里人一年也嘗不到幾次魚,但這海子邊的人吃魚就如吃米飯一樣平常。趕上冬天鑿開冰洞捕魚,魚聞聲而來,密聚不散,插進(jìn)一根木竿都不會倒。那時,每當(dāng)外地人一來到河套,主人就說:“去看看我們的烏梁素海!”眼里放著亮光,臉上掩飾不住的驕傲。
。4)這次我們真的又來看烏梁素海了。7月的陽光一片燦爛,我們乘一條小船駛?cè)牒,為了能更有效地翻動歷史的篇章,主人還請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與我們同游同憶。船中間的小桌上擺著河套西瓜、葵花籽,還有油炸的小魚,只有寸許來長。主人說,實在對不起,現(xiàn)在海子里最大的魚,也不過如此了。我頓覺心情沉重!40年前打魚,是用麻繩結(jié)的大眼網(wǎng)。三斤以下的都不要,開著70噸的三桅大帆船進(jìn)海子,一網(wǎng)10萬斤,最多時年產(chǎn)500萬噸。打上魚就用這湖水直接煮,那才叫鮮呢,F(xiàn)在,這水你喝一口準(zhǔn)拉肚子。”
。5)海上泛輕舟,本來是件輕松愜意的事,可是今天我們卻無論如何也輕松不起來。這應(yīng)了李清照的那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我們今天坐的船真的由過去的70噸三桅大船退化成像一只蚱蜢似的舴艋小舟。
。6)河套灌區(qū)是我國三大自流灌區(qū)之一。黃河自寧夏一入內(nèi)蒙古境,便開始滋潤這800里土地。經(jīng)過總干、干、分干、支、斗、農(nóng)、毛七級灌水渠道,流入田間,又再依次經(jīng)總排干、排干等七級排水溝,將水退到烏梁素海,在這里沉淀緩沖后,再退入黃河。所以,這海子是河套平原的“腎”,首先起儲水排水的作用。同時,又是河套的“肺”,它云蒸霧靄,吐納水汽,調(diào)節(jié)氣候。所以才有800里平原的旱澇保收,才有和北面烏拉山著名的國家級森林保護(hù)區(qū)的美景。但是,近幾十年來人口增加,工廠增多,農(nóng)田里化肥農(nóng)藥增施,而進(jìn)入湖中的水量卻急劇減少,水質(zhì)下滑。你想,排進(jìn)湖里的這些水是什么水?就是將800里平原澆了一遍的臟水。河套農(nóng)田每年施用農(nóng)藥1500萬噸,化肥50萬噸,進(jìn)入烏梁素海的工業(yè)及生活污水3500萬噸,這些都要流到湖里來啊。所以,當(dāng)?shù)厝苏f,烏梁素海已經(jīng)由河套平原的腎和肺,退化為一個“尿盆子”了。
。7)撫今追昔,雖清風(fēng)拂面,還是拂不去心頭的一懷愁緒,我便到后甲板散步。只見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標(biāo)出二三十米寬的一條水道,我們的這個“舴艋”小舟只能在兩竿之間小心地穿行。原來,湖面的水深已由當(dāng)年的平均40米,降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單挖一條行船溝。我再看船尾翻起的浪,已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黃中帶黑,像一條剛翻起的犁溝。半腐半活的水草,如一團(tuán)團(tuán)亂麻在水面上蕩來蕩去,再也找不見往日的碧綠,更不用說什么清澈見魚了。烏海難道真的應(yīng)了它的名字,成了烏黑的海、污濁的海?只有蘆葦發(fā)瘋似的長,重重疊疊,吞食著水面。老“海民”說,這不是好現(xiàn)象,典型的水質(zhì)富營養(yǎng)化,草盛無魚,惡性循環(huán)。
。8)現(xiàn)在如果你不知內(nèi)情,遠(yuǎn)眺水面,蘆葦還是一樣的綠,天空還是一樣的藍(lán),水鳥還是一樣的飛,猛一看好像無多變化。可有誰知道這烏梁素海內(nèi)心的傷痛,她是林黛玉,兩頰微紅,弱不禁風(fēng),已經(jīng)是一個病美人了,她是在強(qiáng)裝笑顏,強(qiáng)支病體迎遠(yuǎn)客。我舉目望去,遠(yuǎn)處的岸邊有些紅綠房子,泊了些小游船,在兜攬游客。船邊地攤上叫賣著油炸小魚,船上高聲放著流行歌曲。不知為什么,我一下想起那句古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受傷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為你祈禱,祝你早日康復(fù),找回昨日的美麗。 (選自2012年8月18日《人民日報》)
19、本文一開頭就寫了欣賞流血美人的尷尬,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語言生動形象,請對第6段劃線句子作些品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說說最后一段畫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聯(lián)系上下文,請概括作者海上泛輕舟“卻無論如何也輕松不起來”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最后一段說:“受傷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為你祈禱,祝你早日康復(fù),找回昨日的美麗!本C觀全文,請?zhí)骄俊敖箍省痹谶@里有什么深刻含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帶傷的美麗
梁 衡
(1)如讓你欣賞一位帶傷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種怎樣的尷尬。40年后,當(dāng)我重回內(nèi)蒙古烏梁素海時,遇到的就是這種難堪。
。2)烏梁素海在內(nèi)蒙古河套地區(qū)東邊的烏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學(xué)剛畢業(yè)時曾在這里當(dāng)記者。叫“!保瑢嶋H上是一個湖,當(dāng)?shù)厝朔Q湖為海子,烏梁素海是“紅柳!钡囊馑肌<t柳是當(dāng)?shù)氐囊环N耐沙、耐堿的野生灌木。單聽這名字,就有幾分原生態(tài)的味道。而且這“!贝_實很大,歷史上最大時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緯度的最大淡水湖。每當(dāng)船行湖上時,我最喜歡看深不可測的碧綠碧綠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還有貼著船幫游戲的鯉魚。而黃昏降臨,遠(yuǎn)處的烏拉山就會勾出一條暗黑色的曲線,如油畫上見過的奔突的海岸,當(dāng)時我真覺得這就是大海了。
。3)那時,市場上物資供應(yīng)還比較匱乏,城里人一年也嘗不到幾次魚,但這海子邊的人吃魚就如吃米飯一樣平常。趕上冬天鑿開冰洞捕魚,魚聞聲而來,密聚不散,插進(jìn)一根木竿都不會倒。那時,每當(dāng)外地人一來到河套,主人就說:“去看看我們的烏梁素海!”眼里放著亮光,臉上掩飾不住的驕傲。
。4)這次我們真的又來看烏梁素海了。7月的陽光一片燦爛,我們乘一條小船駛?cè)牒,為了能更有效地翻動歷史的篇章,主人還請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與我們同游同憶。船中間的小桌上擺著河套西瓜、葵花籽,還有油炸的小魚,只有寸許來長。主人說,實在對不起,現(xiàn)在海子里最大的魚,也不過如此了。我頓覺心情沉重!40年前打魚,是用麻繩結(jié)的大眼網(wǎng)。三斤以下的都不要,開著70噸的三桅大帆船進(jìn)海子,一網(wǎng)10萬斤,最多時年產(chǎn)500萬噸。打上魚就用這湖水直接煮,那才叫鮮呢,F(xiàn)在,這水你喝一口準(zhǔn)拉肚子!
。5)海上泛輕舟,本來是件輕松愜意的事,可是今天我們卻無論如何也輕松不起來。這應(yīng)了李清照的那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蔽覀兘裉熳拇娴由過去的70噸三桅大船退化成像一只蚱蜢似的舴艋小舟。
(6)河套灌區(qū)是我國三大自流灌區(qū)之一。黃河自寧夏一入內(nèi)蒙古境,便開始滋潤這800里土地。經(jīng)過總干、干、分干、支、斗、農(nóng)、毛七級灌水渠道,流入田間,又再依次經(jīng)總排干、排干等七級排水溝,將水退到烏梁素海,在這里沉淀緩沖后,再退入黃河。所以,這海子是河套平原的“腎”,首先起儲水排水的作用。同時,又是河套的“肺”,它云蒸霧靄,吐納水汽,調(diào)節(jié)氣候。所以才有800里平原的旱澇保收,才有和北面烏拉山著名的國家級森林保護(hù)區(qū)的美景。但是,近幾十年來人口增加,工廠增多,農(nóng)田里化肥農(nóng)藥增施,而進(jìn)入湖中的水量卻急劇減少,水質(zhì)下滑。你想,排進(jìn)湖里的這些水是什么水?就是將800里平原澆了一遍的臟水。河套農(nóng)田每年施用農(nóng)藥1500萬噸,化肥50萬噸,進(jìn)入烏梁素海的工業(yè)及生活污水3500萬噸,這些都要流到湖里來啊。所以,當(dāng)?shù)厝苏f,烏梁素海已經(jīng)由河套平原的腎和肺,退化
為一個“尿盆子”了。
。7)撫今追昔,雖清風(fēng)拂面,還是拂不去心頭的一懷愁緒,我便到后甲板散步。只見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標(biāo)出二三十米寬的一條水道,我們的這個“舴艋”小舟只能在兩竿之間小心地穿行。原來,湖面的水深已由當(dāng)年的平均40米,降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單挖一條行船溝。我再看船尾翻起的浪,已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黃中帶黑,像一條剛翻起的犁溝。半腐半活的水草,如一團(tuán)團(tuán)亂麻在水面上蕩來蕩去,再也找不見往日的碧綠,更不用說什么清澈見魚了。烏海難道真的應(yīng)了它的名字,成了烏黑的海、污濁的海?只有蘆葦發(fā)瘋似的長,重重疊疊,吞食著水面。老“海民”說,這不是好現(xiàn)象,典型的水質(zhì)富營養(yǎng)化,草盛無魚,惡性循環(huán)。
(8)現(xiàn)在如果你不知內(nèi)情,遠(yuǎn)眺水面,蘆葦還是一樣的綠,天空還是一樣的藍(lán),水鳥還是一樣的飛,猛一看好像無多變化。可有誰知道這烏梁素海內(nèi)心的傷痛,她是林黛玉,兩頰微紅,弱不禁風(fēng),已經(jīng)是一個病美人了,她是在強(qiáng)裝笑顏,強(qiáng)支病體迎遠(yuǎn)客。我舉目望去,遠(yuǎn)處的岸邊有些紅綠房子,泊了些小游船,在兜攬游客。船邊地攤上叫賣著油炸小魚,船上高聲放著流行歌曲。不知為什么,我一下想起那句古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受傷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為你祈禱,祝你早日康復(fù),找回昨日的美麗。 (選自2012年8月18日《人民日報》)
19、本文一開頭就寫了欣賞流血美人的尷尬,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語言生動形象,請對第6段劃線句子作些品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說說最后一段畫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聯(lián)系上下文,請概括作者海上泛輕舟“卻無論如何也輕松不起來”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最后一段說:“受傷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為你祈禱,祝你早日康復(fù),找回昨日的美麗!本C觀全文,請?zhí)骄俊敖箍省痹谶@里有什么深刻含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江蘇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