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期中題 題型:填空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中考真題 題型:默寫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學習周報 語文 語文版 2009-2010學年 第31期 總第187期 語文版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請在下面橫線上填上相應(yīng)的句子。
(1) ,勿施于人。(《論語》)
(2) ,可以為師矣。(《論語》)
(3)幾處早鶯爭暖樹,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5) ,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6) ,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7) ,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8)問君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夜雨寄北》)
(9)莫言下嶺便無難, 。(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10)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1)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12)《次北固山下》中描寫景物、節(jié)令蘊含自然理趣的詩句是“ , ”。
(13)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里,列舉了九個景物意象后,用“ , ”來表達出一個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的鄉(xiāng)愁。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 八年級語文(下) 北京課改版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福建省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中秋賞月(9分)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玩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為何人們獨獨鐘情于中秋賞月呢?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jié)”。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jié)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jié)”,它源于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終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此時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凈,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于唐宋。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徐凝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稏|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jié)飾臺榭(這里指富貴人家專門搭臺),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連坐至曉”。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xiāng)的親人;因此,中秋節(jié)還有“團圓節(jié)”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15、為什么人們獨獨鐘情于中秋賞月?(3分)
16、古人怎樣過中秋節(jié)?根據(jù)文中有關(guān)介紹,用自己的語言,作一簡單描繪。
(3分)
17、人們?yōu)槭裁磿烟焐系膱A月與親人的團聚聯(lián)系在一起?談?wù)勀愕目捶。?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