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文學常識的表述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A.魯迅,原名周樹人,他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B.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
C.冰心,原名謝婉瑩,代表作有《繁星》《春水》《飛鳥集》等。
D.傳紀都屬于記敘文的范圍,不能有議論。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面文學常識的表述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A.魯迅,原名周樹人,他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B.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
C.冰心,原名謝婉瑩,代表作有《繁星》《春水》《飛鳥集》等。
D.傳紀都屬于記敘文的范圍,不能有議論。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上海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據(jù)《今晚報》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電視劇《采桑子》拍攝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一道好風景”:劇組中不少人都隨身帶著字典,一遇到吃不準的問題,就立刻向“老師”請教。主演陳小藝小姐說:“《采桑子》是一部歷史劇,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學淺,自然不敢掉以輕心!边@道“好風景”本人雖未能目睹,但還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這些年來,總是見到“念白字”的新聞。比如蘇軾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綺”讀音為qǐ,指有花紋的絲織品,古詩中不是有“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嗎?王菲卻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懷念》時,將“未完的‘齟齬’”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齟齬,正確的讀音應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齒不對應,后用來比喻為意見不一致。蔡依林誤jǔ為zǔ,想來是受了組、祖等字的影響。最近掀起軒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稱的伊能靜,她在新推出的專輯中唱蘇軾的《念奴嬌》, 把“羽扇綸巾” 的 “綸” (guān),唱成了“倫理道德”的“倫”。這是一種相當流行的誤讀。不過,伊能靜還是值得稱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開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時間重新錄音。和這些“念白字”的新聞相比,《采桑子》劇組“帶著字典拍片”,猶如春風佛過田野,給我們帶來了清新的空氣。
③其實,在老一輩藝術家中,這種做法早已成為習慣。電影藝術家孫道臨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銀幕形象風流倜儻,按今天的話說,絕對是個“帥哥”;演技更為精湛,一招一式,無不傳神。然而他卻是“藝高膽不大”,哪怕排練一首短詩,也會在包里裝著一本《新華字典》備查,唯恐稍有閃失。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嚴謹”,練就了他的臺詞功夫,在演藝界堪稱有口皆碑:不僅嗓音渾厚,吐字清晰,而且發(fā)音準確,字正腔圓,沒有在演出中念過什么白字。孫道臨先生曾經真誠地說:“中國字那么多,念不出來沒什么難為情;但如果想當然地亂念,那是對不起觀眾的!
④由孫道臨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時候,我們曾多次登門祝賀他的生日。他的書房里有一張簡陋的狹小的書桌,《隨想錄》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這張書桌上完成的,讓人見了肅然起敬。我們每次去的時候,見到書桌上除了攤放著紙、筆之外,還有一本《現(xiàn)代漢語詞典》。遇到一時想不起來的字,巴老總是會翻開詞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筆。這就是一代大家的寫作態(tài)度!峨S想錄》的手稿本,我至少讀過三遍,幾乎沒發(fā)現(xiàn)什么錯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腦海里,經常會浮現(xiàn)出巴老查閱詞典的景象。這是一個尋常的生活鏡頭,但它象征著一種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識的海洋,是智慧的寶庫,是無聲的老師。在校園學習階段,是字典為我們釋疑解惑,不斷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在我們工作以后,同樣是字典為我們把關糾錯,保證文化產品的內容質量和文字質量。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該否認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從一個人對待字典的態(tài)度,是不難看出他的敬業(yè)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說是嗎?
16.第②段畫線句子中的錯別字是 ,它的正確寫法是 。(2分)
17.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8.第③、④段中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其作用是 ;第⑤段主要論述了 。(8分)
19.下面這段文字在文中組恰當?shù)奈恢檬牵?分)
藝術家如此,文學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嘗不是如此?毛澤東主席便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辭源》伴隨毛主席轉戰(zhàn)南北。毛主席深夜寫作時,常常會在握筆疾書的間隙,停下來翻翻《辭源》。這是多么耐人尋味的歷史細節(jié)。
A.②③之間 B.③④之間 C.④⑤之間 D.⑤⑥之間
20.參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詞語的釋義,選擇正確的詞語填在橫線處。(4分)
郁達夫說“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說,要善于用小事情來 (反映、反應)社會,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思想, (揭示、揭曉)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規(guī)律,這就是“以小見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
反映:動詞(1)反照。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xiàn)出來。
(2)把情況、意見等告訴上級或有關部門。
反應:動詞(1)機體收到體內或體外的刺激引起的相應的活動。
名詞(2)事情所引起的意見、態(tài)度或行為。
揭示:動詞(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見原來不容易看出來的失誤。
揭曉:動詞 公布(事情的結果)。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①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遠超過通常人們所認為的那樣。
②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有任何余地。由于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總是抑郁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fā)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xié)地并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③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④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1.本文共有四個自然段,可劃分為三部分,請用“‖”在下面標示出來。
① ② ③ ④
2.下面加點的詞,在文中指代的內容是什么?
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遠超過通常人們所認為的那樣。
3.本文第②段中說“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結合全文內容回答。
4.根據(jù)本文所述,一個科學家的道德品質與科學成果的緊密聯(lián)系是怎樣的?
5.下面是對文章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
A.第③節(jié)中的“直覺”在文中的意思相當于第①節(jié)中的“才智”。
B.全文贊揚的是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而非科學貢獻,這是因為居里夫人人格的偉大遠遠超過她在科學上的偉大成就。
C.作為一篇悼念偉大的科學家的文章,本文的立意是深刻的,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呼喚。
D.本文充滿了濃郁深厚的情感,既有對居里夫人的高度的贊揚和無限崇敬,又有對后輩科學家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盼。
6.第①段中,作者評價“第一流人物”的標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在結構和內容表達上的作用是什么?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16-20題(20分)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據(jù)《今晚報》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電視劇《采桑子》拍攝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一道好風景”:劇組中不少人都隨身帶著字典,一遇到吃不準的問題,就立刻向“老師”請教。主演陳小藝小姐說:“《采桑子》是一部歷史劇,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學淺,自然不敢掉以輕心。”這道“好風景”本人雖未能目睹,但還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這些年來,總是見到“念白字”的新聞。比如蘇軾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綺”讀音為qǐ,指有花紋的絲織品,古詩中不是有“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嗎?王菲卻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懷念》時,將“未完的‘齟齬’”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齟齬,正確的讀音應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齒不對應,后用來比喻為意見不一致。蔡依林誤jǔ為zǔ,想來是受了組、祖等字的影響。最近掀起軒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稱的伊能靜,她在新推出的專輯中唱蘇軾的《念奴嬌》, 把“羽扇綸巾” 的 “綸” (guān),唱成了“倫理道德”的“倫”。這是一種相當流行的誤讀。不過,伊能靜還是值得稱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開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時間重新錄音。和這些“念白字”的新聞相比,《采桑子》劇組“帶著字典拍片”,猶如春風佛過田野,給我們帶來了清新的空氣。
③其實,在老一輩藝術家中,這種做法早已成為習慣。電影藝術家孫道臨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銀幕形象風流倜儻,按今天的話說,絕對是個“帥哥”;演技更為精湛,一招一式,無不傳神。然而他卻是“藝高膽不大”,哪怕排練一首短詩,也會在包里裝著一本《新華字典》備查,唯恐稍有閃失。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嚴謹”,練就了他的臺詞功夫,在演藝界堪稱有口皆碑:不僅嗓音渾厚,吐字清晰,而且發(fā)音準確,字正腔圓,沒有在演出中念過什么白字。孫道臨先生曾經真誠地說:“中國字那么多,念不出來沒什么難為情;但如果想當然地亂念,那是對不起觀眾的。”
④由孫道臨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時候,我們曾多次登門祝賀他的生日。他的書房里有一張簡陋的狹小的書桌,《隨想錄》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這張書桌上完成的,讓人見了肅然起敬。我們每次去的時候,見到書桌上除了攤放著紙、筆之外,還有一本《現(xiàn)代漢語詞典》。遇到一時想不起來的字,巴老總是會翻開詞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筆。這就是一代大家的寫作態(tài)度!峨S想錄》的手稿本,我至少讀過三遍,幾乎沒發(fā)現(xiàn)什么錯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腦海里,經常會浮現(xiàn)出巴老查閱詞典的景象。這是一個尋常的生活鏡頭,但它象征著一種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識的海洋,是智慧的寶庫,是無聲的老師。在校園學習階段,是字典為我們釋疑解惑,不斷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在我們工作以后,同樣是字典為我們把關糾錯,保證文化產品的內容質量和文字質量。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該否認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從一個人對待字典的態(tài)度,是不難看出他的敬業(yè)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說是嗎?
1..第②段畫線句子中的錯別字是 ,它的正確寫法是 。(2分)
2..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3..第③、④段中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其作用是 ;第⑤段主要論述了 。(8分)
4..下面這段文字在文中組恰當?shù)奈恢檬牵?分)
藝術家如此,文學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嘗不是如此?毛澤東主席便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辭源》伴隨毛主席轉戰(zhàn)南北。毛主席深夜寫作時,常常會在握筆疾書的間隙,停下來翻翻《辭源》。這是多么耐人尋味的歷史細節(jié)。
A.②③之間 B.③④之間 C.④⑤之間 D.⑤⑥之間
5..參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詞語的釋義,選擇正確的詞語填在橫線處。(4分)
郁達夫說“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說,要善于用小事情來 (反映、反應)社會,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思想, (揭示、揭曉)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規(guī)律,這就是“以小見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
反映:動詞(1)反照。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xiàn)出來。
(2)把情況、意見等告訴上級或有關部門。
反應:動詞(1)機體收到體內或體外的刺激引起的相應的活動。
名詞(2)事情所引起的意見、態(tài)度或行為。
揭示:動詞(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見原來不容易看出來的失誤。
揭曉:動詞 公布(事情的結果)。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②③之間 | B.③④之間 | C.④⑤之間 | D.⑤⑥之間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上海卷)語文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16-20題(20分)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據(jù)《今晚報》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電視劇《采桑子》拍攝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一道好風景”:劇組中不少人都隨身帶著字典,一遇到吃不準的問題,就立刻向“老師”請教。主演陳小藝小姐說:“《采桑子》是一部歷史劇,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學淺,自然不敢掉以輕心!边@道“好風景”本人雖未能目睹,但還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這些年來,總是見到“念白字”的新聞。比如蘇軾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綺”讀音為qǐ,指有花紋的絲織品,古詩中不是有“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嗎?王菲卻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懷念》時,將“未完的‘齟齬’”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齟齬,正確的讀音應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齒不對應,后用來比喻為意見不一致。蔡依林誤jǔ為zǔ,想來是受了組、祖等字的影響。最近掀起軒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稱的伊能靜,她在新推出的專輯中唱蘇軾的《念奴嬌》, 把“羽扇綸巾” 的 “綸” (guān),唱成了“倫理道德”的“倫”。這是一種相當流行的誤讀。不過,伊能靜還是值得稱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開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時間重新錄音。和這些“念白字”的新聞相比,《采桑子》劇組“帶著字典拍片”,猶如春風佛過田野,給我們帶來了清新的空氣。
③其實,在老一輩藝術家中,這種做法早已成為習慣。電影藝術家孫道臨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銀幕形象風流倜儻,按今天的話說,絕對是個“帥哥”;演技更為精湛,一招一式,無不傳神。然而他卻是“藝高膽不大”,哪怕排練一首短詩,也會在包里裝著一本《新華字典》備查,唯恐稍有閃失。正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嚴謹”,練就了他的臺詞功夫,在演藝界堪稱有口皆碑:不僅嗓音渾厚,吐字清晰,而且發(fā)音準確,字正腔圓,沒有在演出中念過什么白字。孫道臨先生曾經真誠地說:“中國字那么多,念不出來沒什么難為情;但如果想當然地亂念,那是對不起觀眾的!
④由孫道臨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時候,我們曾多次登門祝賀他的生日。他的書房里有一張簡陋的狹小的書桌,《隨想錄》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這張書桌上完成的,讓人見了肅然起敬。我們每次去的時候,見到書桌上除了攤放著紙、筆之外,還有一本《現(xiàn)代漢語詞典》。遇到一時想不起來的字,巴老總是會翻開詞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筆。這就是一代大家的寫作態(tài)度!峨S想錄》的手稿本,我至少讀過三遍,幾乎沒發(fā)現(xiàn)什么錯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腦海里,經常會浮現(xiàn)出巴老查閱詞典的景象。這是一個尋常的生活鏡頭,但它象征著一種高尚的文化精神。[來源:]
⑤字典是知識的海洋,是智慧的寶庫,是無聲的老師。在校園學習階段,是字典為我們釋疑解惑,不斷完善我們的知識結構;在我們工作以后,同樣是字典為我們把關糾錯,保證文化產品的內容質量和文字質量。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該否認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從一個人對待字典的態(tài)度,是不難看出他的敬業(yè)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說是嗎?[來源:學#科#網Z#X#X#K]
1..第②段畫線句子中的錯別字是 ,它的正確寫法是 。(2分)
2..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
3..第③、④段中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其作用是 ;第⑤段主要論述了 。(8分)
4..下面這段文字在文中組恰當?shù)奈恢檬牵?分)
藝術家如此,文學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嘗不是如此?毛澤東主席便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辭源》伴隨毛主席轉戰(zhàn)南北。毛主席深夜寫作時,常常會在握筆疾書的間隙,停下來翻翻《辭源》。這是多么耐人尋味的歷史細節(jié)。
A.②③之間 B.③④之間 C.④⑤之間 D.⑤⑥之間
5..參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詞語的釋義,選擇正確的詞語填在橫線處。(4分)
郁達夫說“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說,要善于用小事情來 (反映、反應)社會,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思想, (揭示、揭曉)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規(guī)律,這就是“以小見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義:
反映:動詞(1)反照。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xiàn)出來。
(2)把情況、意見等告訴上級或有關部門。
反應:動詞(1)機體收到體內或體外的刺激引起的相應的活動。
名詞(2)事情所引起的意見、態(tài)度或行為。
揭示:動詞(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見原來不容易看出來的失誤。
揭曉:動詞 公布(事情的結果)。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甘肅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母親
莫言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九年級中考二模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人類的火星夢
①遨游宇宙空間,是人類的夢想。進入航天時代以來,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天文觀察和探索外星生命,而是開始有計劃地了解外星生存空間,為人類開辟新的疆土。
②火星是地球的“近鄰”,談到火星,人們最關注的就是火星上有沒有生命存在。天文學家們對火星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特別是近30多年來,多種空間探測器對火星展開逼近、環(huán)繞和著陸探測,初步揭開了火星的一些秘密。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證據(jù)顯示火星現(xiàn)在或過去存在生命,但也沒有找到任何證明生命不存在的東西。這說明未來將有可能實現(xiàn)人類的火星夢,到火星上去生活。盡管火星比月球遠得多,但隨著對火星的不斷了解,人們對未來定居火星的期望越來越高。
③火星、水星、金星、土星與地球一樣,同處離太陽較近的溫暖地帶,且都主要由適合人類居住的巖石類物質構成。但它們之中,水星太冷,金星和土星太熱,只有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必要條件——水。這樣一來,這幾顆行星就被科學家們“打入冷宮”。與月球相比,火星大得多,足夠人類立足,而且,月球最大的缺陷是沒有氫、氮、碳這三種生命元素。
④火星也有冰霜覆蓋的南極和北極,由二氧化碳氣體凍結而成;鹦堑耐寥辣砻娓采w著氧化鐵,因而火星看上去是紅色的;鹦且灿邢”〉拇髿,大氣的95%是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氫氣、氧氣等生命元素。盡管火星比地球寒冷,經?耧L肆虐,而且看上去無限荒涼,但它包含所有元素,因此是與地球生存環(huán)境最相像的太陽系行星。
⑤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在研究火星的同時,已經提出了把這個荒蕪的星球變?yōu)檫m于人類居住的各種設想;鹦堑钠骄鶞囟葹閿z氏零下60度左右,如果在火星軌道上放置一些太陽反射鏡,就可以使火星表面溫度增高。在火星上建一些能夠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和臭氧的工廠,它的周圍就會罩上一層厚厚的、溫暖的二氧化碳,它們是培植簡單生命體的必要因素。
⑥完成這些任務后,火星并非馬上就能產生生命體,因為它們生長所必需的氧氣和水還需要我們去“制造”。在人類登上火星后,可以攜帶一些細菌到火星上,使它們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產生綠色植物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氧氣,一步步創(chuàng)造出復雜生命能夠生存的環(huán)境。據(jù)此,科學家計劃著在火星上種草、種樹。不過即使真能實現(xiàn)這個設想,火星上首先出現(xiàn)的綠色植物也不會是草和樹木,可能僅僅是一些藻類、苔蘚,然后是極地凍原。
⑦盡管美國航空航天局和它的熱心支持者們似乎已經把火星當成了人類的第二家園,但不少有識之士卻為火星探險找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理由:了解了火星就應該更好地建設地球。移居火星并不是人類的必然命運,因為這不能讓人類逃避人口過剩和生態(tài)惡化。看一看火星的荒涼、寒冷、狂風和稀薄大氣,讓還在不停破壞地球生態(tài)的人們早日醒悟吧!與其花巨資跑到一個生存環(huán)境被破壞殆盡的地方,為什么不把錢用來改善依然肥沃的地球生態(tài)呢?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語在文中的指代的內容。(4分)
①這樣一來,金星和土星就被科學家們“打入冷宮”。
②完成這些任務之后,火星上并非馬上就能產生生命體,因為它們生長所必需的氧氣和
水還需要我們去“制造”。
2.第④自然段中說火星“是與地球生存環(huán)境最相像的太陽系行星”,其根據(jù)是什么?
請分點概括回答。(4分)
3.指出下列說法的錯誤,并簡述理由。(4分)
(1)第③段中將水星、金星、土星、月球等行星與火星作比較,是為了說明這些行星的特點。
(2)第6段中加點的“可能”這個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可能”說明火星
上首先出現(xiàn)的綠色植物就是藻類、苔蘚及極地凍原。
4.有識之士反對移居火星的理由有哪些?根據(jù)文意簡要回答。(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