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橫線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 |
A.惻隱(cè ) 佇立(zhù) 引頸受戮(chuò) B.嗤笑(chī) 漣漪(yī) 越俎代庖(jǔ) C.悄然(qiǎo) 榮膺(yīng) 吹毛求疵(cī) D.芳馨(xīng) 蔭庇(yīng) 睡眼惺忪(sōng)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上海市黃浦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21分)
當語言死亡時……(有刪改)
①語言瀕危是一種全球現象。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7000多種語言,其中一半以上將在本世紀消亡,80%至90%則在未來的二百年間滅絕。
②語言的消亡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平均每隔兩個星期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而且悄無聲息。相比之下,動植物的滅絕速度要慢得多。
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發(fā)布的圖表(見下圖),我們不難看出不同國家瀕危語言數量存在區(qū)別。中國其實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五十六個民族現有大約130種語言,其中近一半處于衰退狀態(tài),20多種語言處于瀕危境地,比如云南的阿奴語、東北的赫哲語、新疆的塔塔語、甘肅的裕固語等都面臨完全消失的危險。
④語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際的傳承,而不在于人數。小的語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語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國曾有1000萬左右滿語人,但如今能說滿語的只剩下100多人,隨著最后一批會說滿語的老人離世,滿語將徹底死亡。也許它的書面語言還會繼續(xù)存在,但沒有了代際的傳承,它只是一個無意義的空殼。
、菝绹Z言學家哈里森教授說:“想象一下,如果無緣無故的,鯨要滅絕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亞馬遜森林被砍伐了,人們都會非常氣憤,并且想盡辦法阻止,因為那些是人類共同的遺產,是肉眼可見的。其實,語言是更加古老、復雜、精細的人類財富,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結構獨特的人類存在方式。每種語言都有無限的表達和搭配的可能性,它們的詞匯、發(fā)音系統(tǒng)和語法,以精妙的結構組合起來,比我們手建的任何建筑都更偉大。”
⑥有關專家認為,導致語言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本族語的人數太少,加之地區(qū)經濟落后和自然環(huán)境欠佳以及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沖擊。但也有人認為,語言本身就有優(yōu)劣,優(yōu)勝劣汰是自然規(guī)律。
⑦ 哈里森教授說:“沒有一種語言能壟斷人類的所有表達。任何一個學過兩種語言的人都知道,不同語言之間,總有一些東西是不可翻譯的,某些概念,某些關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譯的過程中,你會感到一種溝壑,或者遺失。”
⑧據統(tǒng)計,世界上幾乎80%的人集中使用主要的83種語言,剩下的6000多種語言,絕大多數從未有過文字記載,一切信息只儲存在人們的記憶里,因此當我們失去一種語言時,同時也失去了這種語言中所包含的若干個世紀以來關于時間、季節(jié)、天文、地理、醫(yī)學、植物、歷史、音樂以及種種日常事務的知識和思考,就如同失去了一個寶貴的“人類知識庫”。
⑨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呼吁,希望各國政府努力拯救語言文化遺產,以保護語言的多樣性。人類學家瑪格麗塔·米德在談到她對這個世界最大的憂慮時說:“我們的世界將被沖擊成同一的、沒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類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單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態(tài)里!被蛟S,語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損失多少歷史、文化或者物種的知識,而是我們在某一個早晨醒來時,甚至不記得這個世界曾經有過不一樣的可能性。
1.根據上下文,選擇最恰當的一句話填入第⑦段橫線處,使文意連貫。(3分)
A.的確,語言本來就存在優(yōu)劣。
B.那么,語言的優(yōu)劣如何界定呢?
C.不過,語言的優(yōu)劣需要嚴格判斷。
D.那么,語言到底有沒有優(yōu)劣呢?
2.第③段作者運用列圖表的方式直觀而準確地補充了文本的內容,請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你從圖中獲得的信息:⑴ ;⑵ 。(4分)(寫出兩點即可)
3.對上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④節(jié)通過舉例子具體說明了我國滿語即將消失的事實,引人深思。
B.第⑤節(jié)哈里森的一番話讓我們認識到不應該忽視語言的價值和偉大。
C.根據第⑧節(jié)可知,很多語言從未有過文字記載,因此存在意義不大。
D.文章結尾告訴我們:語言死亡所帶來的歷史、文化等的損失并不可怕。
4.選文的題目“當語言死亡時……”意蘊豐富,請你根據上文,在省略號處補上一些內容,寫出語言死亡帶來的后果。(2分)
當語言死亡時, 。
5.根據要求回答問題:。(9分)
前不久,《申》報刊登了一則新聞:
“浦東南路華豐路到了,請配合從后門下車,當心開門!苯眨785路公交車上,一段不足5秒的上海話報站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有人連聲說好,希望推廣,而有人則頗有微詞,認為多此一舉,甚至有人覺得“785路用上海話報站,是歧視外地乘客”。事實上,785路試行的是三語報站,但上海話報站所引起的爭議,還在繼續(xù)。
假設你是浦東上南公交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請結合相關內容,從三個不同角度對785路滬語報站一事進行解釋,回應人們的質疑。
(1) ;⑵ ;⑶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1+1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九年級語文下(北京課改版)·銀版 北京課改版·銀版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廣西自治區(qū)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 ]
[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咸寧市2007年中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題。
讀碑(節(jié)選)我說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莊嚴、雄偉、壯觀,像一個有著漢白玉肌膚的巨人,站在天安門廣場。(A)其時,瞻仰者絡繹不絕,如半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我比他們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塊石頭。
它正面的題詞,我細細地讀;背面的碑文,我細細的讀;它底座上的浮雕,我--細心地看了。題詞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實了我對它們的記憶。
忘不了的還有,離開的時候,見石欄桿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婦,抱著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少婦抬抬下巴指點,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撫摸石欄上突起的圓柱。它使我怦然心動。(B)剎那間,昨天、今天、明天,一齊在我心頭涌現。我不由得再次仰起頭:彼蒼者天,偉哉此碑!豐碑千秋!
……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我以前實在沒有讀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從字面上讀就行了嗎?它的背面還有什么呢?難道不是銘刻著的密密麻麻重重疊疊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觸目驚心比森林還要遼闊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數目,不是幾十萬,不是幾百萬,而是幾千萬!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復活為血肉之軀,那么,天安門廣場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擠得房倒屋塌,也擺不下他們的巨大陣容!他們的人數,是要比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愛的公民數還要多的!然而為了締造我們的幸福生活,這么多,這么多的英雄兒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確實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
讀書往往要讀注釋,才能讀懂。讀碑文也需要讀注釋。南泥灣的九龍泉烈士紀念碑,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一條極好的注釋。
現在完全讀懂了嗎?不敢說。但起碼,每看見人民英雄紀念碑,心中便升騰起一股悲壯感和使命感;(C)起碼不會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鏡也打碎了,抬頭望望,說天安門廣場的那個環(huán)繞著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個美麗的裝飾。
1、解釋文中加粗的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給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答:①夯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標題“讀碑”中的“讀”是什么意思?作者兩次讀碑認識有什么變化?
答:①“讀”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兩次讀碑認識的變化是____________。
3、選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且獨立成段,請你從選文的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說說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①結構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②內容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中劃橫線的A、B、C三個句子,或者在表達上有特色,或者在內容上含義深刻。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句予以解讀。
答:你解讀提________句,你的解讀是:________。
5、根據本文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兩篇文章的內容判斷,下面列出的人物中哪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寫進紀念碑?如果用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一句詩來概括革命先烈們的人格魅力,應該是哪里一句?
A、聞一多
B、魯迅
C、《七根火柴》中的無名戰(zhàn)士
D、范仲淹
答:①名字可以寫進紀念碑的人物是:________
②文天祥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讀碑,讀出了“悲壯感和使命感”,你讀本文讀出了些什么?請說說你讀本文后的體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